1998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编者的话
  举世称颂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的历程。20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投资一直是我国外来投资的主力军。这些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推进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将继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祖国的改革开放又给港澳台资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机遇和条件,使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本报国内政治部联合召开了“港澳台资与改革开放”座谈会,现选登会上的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祖国统一的深厚基础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
  “港澳台资与改革开放”,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20年前,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突破了“两个凡是”的约束,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根据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政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0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也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的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的港澳台资企业,得益于改革开放,又促进了改革开放,2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座谈港澳台资企业与改革开放很有现实意义。
  由于地缘的优势,港资和澳资随着改革开放最先并且最多地进入祖国内地,从珠江三角洲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又从长江三角洲转移到其它地区。如今,港资和澳资又将目光投向了颇具潜力的内地中西部地区。在祖国内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践中,相信港资和澳资企业将得到更加强劲的支持和依托,并将继续发挥促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十年前,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吸引下,台湾工商业界的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祖国大陆。十年后的今天,尽管台湾方面没有最终取消对投资祖国大陆的限制,但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方兴未艾。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发展,使得两岸经济依存度逐步增强,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也有力地带动了文化、科技、教育等其他交流的发展,从而为两岸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改革开放20年,也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断推进的20年。可以说,港澳台资企业的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推进同步,也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推进作出了贡献。
  中西部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田忠林
  改革开放20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如此,中西部的发展也随处可见港澳台资的作用。以我们陕西为例,当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发展方针时,吸引来的最大投资就是港澳台资,到今年6月底,全省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10个,总投资77.44亿美元,其中香港位居第一,台湾位居第二,澳门位居第七。台港澳实际投资额共为156015万美元,占到全省外资总额的将近70%。今年1至9月份,陕西共审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1个,台港澳地区的项目57个,占到项目总数的将近一半。可见,台港澳资在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台港澳资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直接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仍以陕西为例,去年,台港澳资企业上缴各种税收近10亿元,销售收入90多亿元,出口1.06亿美元,吸纳就业人员6万多人,速度、效益都高出国有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台港澳资的引进给中西部地区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中西部地区走向世界。中西部地区历来比较封闭,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思想观念陈旧。利用外资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观念,转变了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引导了中西部地区与世界的接轨。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港澳资已成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
  三、台港澳资的引进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创新。台港澳资企业新型合理的组织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促进内地企业形成了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组织机制;逐步建立了竞争激励、监督制约和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加强了职代会、监事会等民主制衡机制。台港澳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内地企业大开眼界,市场营销、CI企业形象的设计、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等诸多管理问题成为内地企业家仿效的热点。台港澳资企业还以单枝嫁接、整体嫁接等多种形式,直接影响、改善着内地企业组织及管理状况。
  四、台港澳资的引进形成了中西部地区大开放的新格局。台港澳资的引进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外资、外经、外贸互动发展,使得欠发达地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现在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已达150多个,其中对港澳出口约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9%,今年以来,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到10月底,台港澳资企业累计出口仍达6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7.55%。同时,又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到目前为止,陕西省已有100多家公司在国外投资设厂,其中既有加工制造业,又有贸易企业和工程承包。全省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6亿美元,签订技术合同240多项,合同总金额3.2亿美元。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港澳台企业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比重,发展开放型经济,塑造大开放格局,走出一条具有中西部地区特色的利用港澳台资的新路子。
  为改革开放注入新活力
  澳门中华魂基金会会长蔡锋
  祖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除了在欧美的部分投资外,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大陆。可以说,我目睹并亲身经历了祖国改革开放20年的前前后后。
  众所周知,20年前中国以邓小平先生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思想。改革开放是这一代领导人在中国的史册上留下的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不是改变社会制度,而是调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旧有的生产关系与发展中的生产力不相符的那一部分。打开国门,搞开放,因为科技、资金等诸多生产力要素的横向沟通是不分国界,是没有社会制度阻碍的。实践证明,这些理论是超越性的,是符合中国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
  起初,无论是身处国内,还是漂泊他乡的华人,对这一政策的提出,心存疑虑,担心政策的稳固性、长期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深入了解,海外华人的信心坚定了。来自香港、澳门的投资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自从台湾与祖国大陆开放交流与经贸活动以来,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的民间往来取得很大进展,间接贸易额逐年大幅度增长,台商来祖国大陆投资持续递增。
  1996年初,我回到家乡湖北,投资建设及资助教育。经过周密地考察,并结合国外先进的校园管理经验,我决定投资湖北,在全省各大中专院校免费安装由我们中华魂基金会与广东中山威力集团联合研制开发的IC卡全自动洗衣机。这项“扶贫赈灾助学兴教洁净爱心工程”已于今年7月全面启动。洗衣机将于年底全部免费安装完毕。这项工程立足湖北后将推往全国。
  身为海外华人,回到祖国投资。首先是对祖国的大政方针有信心。对海外投资,国家是积极欢迎,并主动支持的。第二,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始终对养育我们的故土和人民怀有深深的感情。能为祖国、人民竭尽心力,我们深感欣慰。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在全国人民总结、学习、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我们港澳同胞要更全面地总结十多年来在祖国大陆投资、经商的经验,更好地参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更进一步推动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台资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刘映仙
  70年代末,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同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倡议海峡两岸“三通”。20年来,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极大推动和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台湾企业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据统计,截至1998年9月底,祖国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40608个,协议金额401.59亿美元,实际到资208.81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2%。这种情势,不仅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对祖国大陆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祖国大陆对外开放提供的广阔市场,为自80年代中期台湾经济转型升级以来在岛内失去生存空间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带来了“第二春”,大批中小企业转向祖国大陆投资,利用土地、劳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不仅得以生存,而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甚至发展壮大成为有名的企业集团。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祖国大陆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大型项目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为在岛内因经营环境相对恶化而投资受阻的台湾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这些企业利用大陆投资环境的综合优势,正逐步实现其跻身世界级企业的“梦想”。台商大举到祖国大陆投资,带动了台湾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对大陆的出口,使台湾获取巨额贸易顺差,到1997年,顺差额累计达800亿美元,这对维持台湾整体贸易顺差和增加外汇储备功不可没。毫无疑问,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推动下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祖国大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对台湾企业投资祖国大陆带来新的推动力。据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有关资料显示,今后10年中国将在基础设施方面投放7500亿美元,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将增加2000亿瓦,电话增加2亿门,除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制造业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外,中国在铁路和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公路、机场和民航飞机、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具有空前规模。从1998年1月1日起,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投资项目的进口设备重新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台商的投资保护措施更加完善,台商投资保护法《实施条例》即将公布。今后祖国大陆在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允许多种所有制吸引外资、鼓励吸引跨国企业投资,以及加大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力度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中国利用外资更加积极、合理、有效,这必将为台商来华投资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展望今后的发展,祖国大陆不断深化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始终是牵引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巨大动力。
  在改革开放中“通世界”
  香港中华通讯总商会主席世界通集团总裁肖云升
  改革开放20年,中国走上了一条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道路。祖国的政治经济由弱到强,人民生活由贫穷走向小康。我们港澳台同胞和企业家感到由衷地骄傲。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我们港澳台企业家也将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努力。
  世界通集团创建于1981年,1989年开始在内地投资办厂,到目前为止,集团员工总数达2000多名,是国内通讯行业集科研、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高新科技企业集团,在同行业中最早取得移动通讯生产许可证,最早取得原中国电子工业部移动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产品合格证及欧洲CE质量认证。1998年6月,又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先后荣获“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中国国际电池博览会金奖”、“第十届全国发明博览会新技术产品金奖”,1998年6月世界通手机充电器获得“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
  目前,世界通集团的产品多达十大系列,400余种,畅销国内并远销东南亚、欧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通”、“幸运星”、“通世界”三个品牌驰名中外,成为中国通讯配件工业产品代替世界名牌产品的明星企业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世界通集团是港澳台资企业在内地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港澳台资和其他外资已遍及能源、通讯、化工、食品饮料、服务、信息等各个领域,成为这些领域的骨干和先锋,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港澳台资企业创建的知名品牌,使民族工业产品走向世界,扩大了国际市场占有率,参与三高农业产业建设,促进了国内农业生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为国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期待着,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银行业能够对高科技名牌企业实行更加倾斜的信贷政策;政府能够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保护著名民族品牌。并且创造条件,让港澳台投资国内的名牌科技企业在国内上市发行股票,以利民族名牌企业不断地壮大,加快民族工业的发展。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共大同市委书记纪友伟
  改革开放是20年来始终坚持一项基本国策。20年来,港澳台企业家在祖国内地投入大量的资金,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内地开花结果,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极大的活力,有力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外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1991年到1995年,我们大同市根据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政策法规并参照沿海开放城市和周边同类城市的经验和做法,颁布三个鼓励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投资的规定,1996年,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经过几年的努力,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投资在内的境外投资遍及冶金、建材、机械、电子、化工、医疗及饮食、服务业。其中港澳台的投资占总数的1/3。港澳台资企业在我们大同的经济发展中已显示出重要作用。一是推动了科技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二是嫁接了港澳台企业先进的管理体制;三是港澳台资企业的涌入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增强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在祖国内地,港澳台资的不断增长,也刺激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全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仅大同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两年内就引进项目79个,入区企业64家,引资总额7.04亿元。这些企业为大同的两个文明建设都做出了显著贡献。
  要使港澳台资更好地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做到互惠互利,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在全国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大同市下功夫进行了通讯、交通建设和旧城改造。全市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公路通车里程达3204公里。今年9月,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到大同的高速公路全线开工,明年10月1日全线通车。在“软”环境建设上,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在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做文章,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实施战略倾斜和港澳台商投资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解放思想,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相得益彰共创辉煌
  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李寿生
  1997年11月,我以化工部计划司司长的身份,出席了在台湾举行的“海峡两岸化工科技与产业研讨会”,向台湾化工界介绍了祖国大陆化学工业发展的成就和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20年来,祖国大陆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台湾化工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也正是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两岸间的经贸合作发展十分迅速,也使得台资进入祖国发展一浪高过一浪。以化学工业为例,台湾著名的中国石油公司、台塑企业集团公司、东帝士集团、奇美实业、国乔、和桐、台桐、台肥、李长荣化学公司等大型企业都与祖国大陆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特别是近年来,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已从过去单一、小规模的初级阶段正在向多样化、大规模的高级阶段发展,投资结构也从过去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同时投资区域也逐渐从沿海向祖国内地转移。海峡两岸在扩大合资合作的同时,化工贸易的合作也迅速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迎接整个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新时代。我以为,台资来祖国大陆寻求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
  祖国大陆对台资的吸引力在于:(1)基础研究力量雄厚,有一大批具有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科技力量和科研成果;(2)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3)消费市场十分广阔;(4)劳动力成本较低;(5)物质矿产资源丰富。而台资企业的优势是:(1)资金充裕;(2)国际营销网络较强;(3)经营管理人才水平较高;(4)资讯业十分发达;(5)技术商品化能力较强。
  功能叠加可以创造新的功能,取长补短可以创造新的优势。在跨世纪的发展中,台资来祖国大陆发展可以创造出三大新的优势。一是从总体上创造出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二是可以创造抢占21世纪高新技术制高点的技术开发新优势;三是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优势,共享因为联合而创造出的更多利益。
  以上图片依次为肖云升先生、纪友伟同志、刘映仙同志、蔡锋先生。
  以上图片依次为万国权副主席、李寿生同志、田忠林同志。(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