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纪念与回忆)
专栏:

  公仆英魂系八闽 风范长存照后人
  ——纪念项南同志逝世一周年
  贾庆林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项南同志离开我们已整整一周年了。一年来,我为失去这位尊敬的老领导、良师和益友深感惋惜,悲痛和怀念之情久久不能平静。
  项南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人民。无论是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还是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文化大革命”冲击时,他都矢志不移,坚信党的领导,顾全大局,积极工作,为共青团建设、农业机械化事业和福建省的改革发展及我国的扶贫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曾经与项南同志在一机部和中共福建省委共过事。特别是在福建期间,项南同志是我们省委的“班长”。他为福建的改革和发展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深深地感召着省委“一班人”。他以坚定的信念、赤子的情怀、高超的智慧、忘我的工作、人格的力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公仆形象,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项南同志于1981年初到福建省工作,1986年初调离。他在主持中共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团结和带领省委“一班人”,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善于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使福建的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项南同志对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一直是积极拥护,并身体力行的。他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富于改革精神,敢为天下先。他一到福建工作,就旗帜鲜明地清除“左”的影响,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尤其是把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首要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在福建的贯彻落实。他组织全省各级干部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学习、大讨论,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他果断地对一些地方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把一大批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维护党的组织路线。他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确定的“坚决、彻底、尽快、妥善”的指导方针,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全面调查了解,先后为原闽浙赣、闽中及闽西南地下党的“三大案”和地下党中的知识分子党员以及历次政治运动中蒙冤受屈的同志落实了政策,使福建的干部路线得到了拨乱反正,一大批干部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改革和建设的工作岗位。项南同志这种富于正义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爱戴,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项南同志以极大的革命坚定性,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同福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在广大农村认真、扎实、有效地推行中央有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政策。当时,中共福建省委发出了《关于抓紧落实生产责任制的通知》,《福建日报》发表了《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刻不容缓》的社论,省委、省政府又专题召开了关于落实生产责任制的全省电话会议。项南同志在会上提出,落实生产责任制既要十分抓紧,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分类指导,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搞一刀切。这一改革在全省农村迅速铺开,有94.5%的生产队落实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使福建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解放和发展。
  项南同志在抓好农村改革的同时,又大胆地探索工业企业、商业流通和物价等方面的改革,使福建的城市改革蓬勃兴起。1984年3月23日在福州参加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的55位厂长经理给省领导写了一封信,呼吁要“给企业松绑放权”。项南同志积极支持“松绑放权”的要求。他亲笔对这封信作出批示:“厂长经理的要求是正确的、革命的,各部委、各主管厅局,对此要拿出明确的态度,给予大力支持。要把捆在他们身上的绳索解开,让他们前进,让他们发展,让他们起飞。”同时,把“松绑放权”的呼吁书批给《福建日报》在一版头条发表,那一段饱含改革激情的导语也是他亲自写的,说此信“情辞恳切,使人有一种再不改革、再不放权真的就不能前进了的感觉”。随后,在项南同志的指导策划下,《福建日报》对“松绑”问题作了连续宣传报道。《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松绑”信,并在编者按中指出:“这封呼吁书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旧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人民日报》、新华社还及时、连续地作了追踪报道,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经委也邀请55位厂长经理代表赴京座谈体制改革问题,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项南同志对“松绑放权”呼吁书的态度,充分体现出他对改革的极大热情和坚定决心,对新生事物的欢迎、呵护和支持。
  项南同志还鉴于企业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严重的问题,提出要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努力改革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让“包”字进城,企业也要搞承包责任制,要包到班组,责任到个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一个“松绑放权”,一个“包”字进城,这两次改革都是触及到了城市改革中的较深层次问题。现在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项南同志敢于支持,敢于实践,在全国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影响,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略。
  项南同志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工作,福建是党中央批准在全国最早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两个省份之一,但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等的影响和制约,使得福建的对外开放一时迈不开步子。项南同志到福建工作后,把对外开放作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要求福建在对外经济工作中先走一步。他在1981年就提出,对侨商、外商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实行更加特殊、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对双方有利的要干,我们利小的要干,即使暂时没利但从长远来说对我们有利的也要干。这“三个更加,三个要干”的原则,深受广大华侨和外商的欢迎。
  项南同志提出,要搞好对外开放,必须发挥华侨的优势。福建是著名的侨乡,居住在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有800万人,这是福建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力量。福建要下决心做好“侨”字文章,一方面尽力落实华侨政策,退还华侨房屋,解决华侨办学、子女上学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吸引华侨回国回乡投资搞建设。他在高度评价陈嘉庚捐资办学等爱国精神的同时,还积极作好胡文虎亲属的工作,提出胡文虎是爱国华侨,落实并归还他在闽的房产,影响了一大批海外华侨。他十分注意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与合作,主动与他们交朋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华侨爱国爱乡的热情,促成了侨胞踊跃来闽投资办厂、办学,建设桑梓的大好局面。
  在创办厦门特区的工作中,项南同志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厦门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了建设好这个窗口,项南同志提出,没有机场就没有特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当时国家财政极为困难的形势下,他敢为天下先,打破惯例,向国外贷款2000多万美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国际机场,实现了飞出去的愿望。他还提出,厦门特区不能只局限于湖里2.5平方公里的小块地方,而应该扩大到全岛,以便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基础的优势,把特区建设好。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项南同志的这一建议得到小平同志的赞同,不久经中央批准后组织实施。从此,厦门特区的建设进入了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项南同志不仅关注经济特区,还积极思考着全省的大开放格局,提倡沿海和内地都要扩大开放,沿海应走在内地山区的前面,为全省乃至全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振兴福建的创业家
  项南同志为振兴福建、发展福建、建设福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从福建的省情出发,总结出福建具有“山、海、侨、特”四大优势,倚山面海,有1亿多亩的广袤山区,还有几百万亩的浅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又处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天然的大温室。提出福建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念“山海经”,建设林业、牧业、渔业、经济作物、外经、轻型工业、科教和统一祖国等八大基地。这些思路得到了全省上下的支持和赞同。福建各地都根据当地实际掀起大念“山海经”的热潮,积极做好山海文章,合理开发山海资源,大力发展山海经济,一批典型县乡和专业户、专业村纷纷涌现。福建大念“山海经”的战略口号,当时在周边省份甚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项南同志针对福建经济水平低、工业基础差、交通不便等劣势,提出福建要走“以智取胜”的路子。在他的倡导下,中共福建省委先后召开了全委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发展教育和科技问题,作出发展教育和科技的决定。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省里每年挤出相当大一块资金来发展科教事业。他在重视知识和智力开发,培养和引进专门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福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项南同志敏锐地感觉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福建经济的希望所在。他热情赞誉东南沿海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是福建经济发展的“一枝花”,肯定了群众集资办厂好得很,它姓“社”不姓“资”,具有强大生命力,可以放心发展、放手发展。他响亮提出,要让这样的“花”开遍八闽大地。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进而提出“福建经济靠乡镇企业打头阵”的思想。此后,福建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一枝花”到百花齐放,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拥有“半壁江山”,产值连年翻番,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与项南的悉心指导和热心扶持是分不开的。
  项南同志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他说,如果不建设一批对全省经济有决定意义的骨干项目,福建的经济就不可能有一个大的突破,就不可能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针对福建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他不失时机地提出对振兴福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十大基础工程建设的目标。即:建设福州和厦门两个海港、两个机场、两套电讯,改造鹰厦铁路,建设福厦铁路、漳泉铁路,整治闽江、九龙江,建设沙溪口电站、水口电站等。这十大工程的建设同八个基地的建设相互呼应,共同构成振兴福建的重要骨干项目,为实现“福建应走在四化建设的前头”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福建今天的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南同志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又不放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时的三明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他亲自总结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号召全省向三明学习,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他还运用战略眼光,提出精神文明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也是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让世界了解福建和中国、让福建走向世界的需要。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从点到面,城乡并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项南同志主持中共福建省委工作期间,福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些都与项南同志情注八闽、心系人民、开拓进取、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勤政廉政的带头人
  项南同志不仅思想解放,而且作风扎实。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从沿海到山区,从城市到农村,从厂矿到田头,足迹遍布八闽的山山水水。他下乡最反对前呼后拥,总是轻车简从,和大家挤在一辆旅行车上,车到哪里看到哪里。在车上听取当地负责人的口头汇报,然后结合调查的情况,商讨工作问题。
  我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跟随项南同志下乡。记得1985年夏,项南同志带领我们冒着炎炎烈日,前往闽南地区调研,一路边看、边问、边同当地干部共商工作。他说,当地负责同志应该对区情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要求各级各部门,努力把中央的精神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要从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广先进。就在这次调研中,他提出:“闽南三角地区要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必须把内向型经济变为外向型经济,尽快按贸工农调整产业结构,争取多创汇,要把大力发展水产品出口作为突破口。”等一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我深为项南同志深入实际,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所感动、所鼓舞。
  项南同志经常说,再好的思路,再好的战略,如果不真抓实干也是空的。他只要发现下面有什么好的做法,总是大力支持,一抓到底。利用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是项南同志狠抓工作落实的一种有效方法。如他先后在晋江、长乐、莆田等地组织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晋江群众集资办厂、长乐家庭手工业、江口引进外资和技术、度尾发展山区乡镇企业的经验,从而推动了全省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治理闽粤赣边界长汀的水土流失,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项南同志带领省地县有关部门,多次亲临现场,总结经验,进行指导,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三字经”,并且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省林业厅、水土保持办、农委、农科院等八个单位,使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治理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项南同志抓工作十分务实,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和不切实际的“假、大、空”。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讲求实效,十分强调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能做的事就要快做,不要让机会白白丧失。在建设上总是量力而行,对不该花的钱是锱铢必较,从不大手大脚。如厦门国际机场本想请国外一家知名的航空公司设计,设计费高达数百万美元。项南同志说这是人民的血汗钱,来之不易,一分也不能乱花。后来请中国民航局设计,节约了大批费用。项南同志一贯提倡开短会、写短文、讲短话,反对开那些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虚会、写人家不爱看的长文章。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有的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有的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有的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有的情深意切,催人奋进,形成他独有的文风,群众喜闻乐看,这也是他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
  项南同志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他牢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时刻关心着老百姓的冷暖安危。他主张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作为省委的“班长”,项南同志能够团结整个班子,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他注重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搞宗派,一视同仁。他总是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管是在成绩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他都能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副他所喜爱的对联,成为他做人的准则和座右铭。
  项南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他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从不搞特殊化。经常着一身布衣、一双布鞋,给人以清新亲切、平易近人之感。他下乡不跟当地打招呼,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吃饭,并且如数交伙食费,多加一个菜也要叫人退回去。他一来福建就对下乡“约法三章”:不许当地领导到边界迎接;不许摆设宴席;不许接受当地送的土特产和礼品,这个规定到他离开福建时也没有被打破。项南同志在福建工作时用的专车是一部旧丰田,住的是旧的两层楼房,连装修也没有,家具也是旧的。有些海外华侨看到他生活清苦,出于敬意,总想送点东西给他,但总是被婉拒。有时家乡人带给他一些土特产品,就将物品退回或折成钱汇回去。他从不利用自己的职位为亲属、为家乡谋取私利。对妻子、子女同样严格要求,家风严谨。就在他离开福建回北京时,前往车站送行的人们看到是几大纸箱的书和几个编织袋装的生活用品,这就是他在福建任省委书记的所有财产。一介不取,两袖清风,是项南同志生活的最好写照。
  项南同志的一生,是战斗不息的一生,开拓进取的一生,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心里装着党,装着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福建人民永远怀念和铭记项南同志。
  斯人已去,风范犹存。我们要以项南同志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一致,继往开来,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夺取跨世纪发展的新的更大的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