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舒惠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趋于细密而多样,形成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岗位。这些部门和岗位之间形成了唇齿相依的有机联系。我们的社会也就在这样的分工中有机地协调运行,我们的事业也就在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依靠不同岗位上人们的勤奋工作,形成强大合力,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当前,在一些干部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的热衷于庸俗的“关系学”,不用心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对工作“懒”、“拖”、“躲”;有的对工作既“浮”又“虚”;有的则左攀右比,认为这个部门的工作好,而另一个部门的工作不好,等等。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一个精神状态问题。因此,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端正世界观,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大力发扬敬业思想,一门心思干工作。一台机器的运转需要各个部件的有机配合,改革与建设事业也需要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人们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希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同志,都应当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将全部精力投入本职工作。在一个岗位干了一段时间、熟悉了一些情况后,就以为工作“不过如此”,可以随便应付;或大部分心思用于“拉关系”、“走门子”,工作敷衍塞责。这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的表现。若以那样的心态和方式来对待工作,工作怎能有进步?事业怎能有发展?其实,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首先应当是一个爱岗敬业者,真正做到用心学习,用心钻研,干一行通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不断发展。
  大力发扬责任意识,敢抓敢管干工作。每个单位特别是党政机关都已实行职位分类,以事定岗,以事定人,每个岗位都承担着一定的职责。这就要求每个同志都能自觉坚守岗位,积极担负起本岗位的责任,努力将自己分内事办好,不能把主业当副业,尽做些赶热闹的事,结果“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要敢于面对矛盾,触及问题,尤其要尽心尽责地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自己能够处理的问题决不回避、推诿,自己能够化解的矛盾决不上交。只有这样,才能将大量问题解决在基层,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
  大力发扬务实作风,在务实中创新。任何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创新。但创新并不是想当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因此,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务必求真务实,切忌心浮气躁,更忌弄虚作假。有的地方、有的同志干工作,喜欢追求标新立异,动辄“大思路”、“大手笔”,看似热闹,实则虚得很,瞎折腾。讲究务实,就应当从实处着手,做好职责内的每一件事,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扎扎实实,坚持不懈。这样,工作就必有所成。
  大力发扬奉献精神,乐于服务,艰苦奋斗。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服务。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应当承认,由于分工不同,人们的职责有轻重,权力有大小。权力越大,就意味着责任越重,更应当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样,位处“低微”,也决不意味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就轻了,作用就小了。因此,我们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都应当恪尽职守,勇于奉献。尤其是有些部门、有些岗位的工作十分平凡,也默默无闻,有的还相当清苦,这就更要求有奉献精神,甘于清贫,作出牺牲,做好服务。一个人有了这样崇高的精神境界,就不会计较个人岗位和名利上的差别和得失,就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岗位上的每一份工作。
  总之,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江泽民同志所倡导的伟大抗洪精神,并把它认真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守土有责,尽职尽责,艰苦奋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进一步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第10版(理论)
专栏:

  重视社会主义本质
  在初级阶段的实现程度
  黄亮宜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首要的根本问题,而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则是这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化。只有把这些理论观点连贯起来加以思考,融会贯通,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在当前的学习中,弄清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的联系与区别,重视研究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程度,对于我们解除认识上的困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中人们的某些困惑,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程度有关
  邓小平同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同初级阶段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在所有制方面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不是权宜之计,也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现阶段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只有使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上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才能进而消灭与私有制相伴随的剥削现象,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前者指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后者阐述了我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现阶段应当和只能干些什么。
  如果割裂上述两个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孤立地抽取某些方面的标准来衡量事物,就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当前,少数同志产生了这样的困惑:既然社会主义本质中有消灭剥削这一条,为什么现在还要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呢?并由此对现阶段所实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产生疑虑,乃至怀疑我们是否真正在搞社会主义。也有个别同志认为,既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还要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呢?甚至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再讲以公有制为主体。显然,这两种认识,都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有关。
  ●社会主义本质是逐步实现的,它在初级阶段有特定的实现程度,认清这一点,有助于坚持正确的政策选择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所固有的根本属性的高度抽象,它适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于各个具体阶段的发展状况不同,社会主义的本质必然是逐步实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只能达到这样一种地步:生产力得到一定的解放和发展,但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要求的程度;在大陆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在香港等局部地区还要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收入悬殊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总的看来,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充分、不完全的。只有经过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逐步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有可能完全成为现实。
  重视社会主义本质在现阶段的实现程度,有助于坚持正确的政策选择。在当前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能在一个早晨就完全实现,我们不能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教条式的理解,必须克服超越初级阶段的做法和倾向。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才是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正确衡量和把握现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避免采取不切实际的做法。
  ●初级阶段不能放弃对社会主义崇高目标的追求,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程度的量的积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自觉地保持和提高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防止在复杂的情况下随波逐流,迷失前进方向。要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不因坚持社会主义而忘记“初级阶段”;也不能因为正视“初级阶段”而背离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在实际运用中应坚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十五大报告指出,现阶段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如果只讲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忽视这里讲到的条件,就可能损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这决不是倒退,而是使所有制状况同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就现在的私营企业而言,只要合法经营,就应该鼓励其发展。至于非法经济活动,则应依法坚决取缔。对于非公有制经济,要加强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在收入分配方面,要通过完善税制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避免矛盾激化,防止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当前要特别重视扶贫济困,对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和生活贫困者给予必要的救助。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目的。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本质的日益实现。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动态过程,其实现程度既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界限,又不会一成不变,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程度及其变化。生产力是最活跃的,而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只有生产力的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向较为高级的形态过渡,从而为进一步实现社会公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更充分的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应有一种长远的眼光,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着力点,通过强化知识和经济的结合,力争经济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个渐进过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中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壮大公有制的力量,巩固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优势,为提高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进行量的积累,为达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不断创造条件。


第10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暨石狮建市十周年研讨会”述要
  陈世雄
  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和石狮十周年市庆之际,由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求是》杂志哲史部、《瞭望》周刊、上海《文汇报》理论部和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暨石狮建市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于9月26日—28日在福建省石狮市举行。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将研讨会的要点介绍如下。
  研讨会的成果
  石狮市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县级综合改革试验的四种模式之一。1994年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十七位。1997年石狮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七十二亿元,财政收入四点二亿元。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主要指标比建市前增长二十倍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二点二万元,列全国第八位。人均纳税一千五百元,列全国第六位。同时,石狮进入全国科技百强县、“全国明星县市”、“全国文化百强县”,还是福建省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市、党建先进市和双拥模范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乔石、刘华清等中央领导曾亲临石狮市指导,并对该市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赞扬。与会专家、学者对石狮市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感到十分振奋和鼓舞,认为石狮市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是石狮人民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方针的丰硕成果。
  与会专家认为,石狮市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在体制创新上取得了成绩,如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运营模式。石狮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起了敢为天下先的作用,并且取得明显进展。石狮市是较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区之一,是坚持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地走向市场经济的探路者之一。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问题。这是本次研讨会学者谈论最多的问题,例如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优劣、利弊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家要提高素质和非公有制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等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要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关于创新问题。有些专家认为,石狮建市十年来的重要经验在于创新。一是经济体制创新,经济活动主要以市场为取向;二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很早就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迅速转变,率先推行公务员制度和乡镇机构改革。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技术创新,发展多种所有制科研机构,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步转变;四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创新,政府真正做到了为企业服务。
  关于石狮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会专家学者指出,石狮市初步建立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导向牵引机制;三是群众参与机制;四是投入保障机制;五是监督考评机制。
  对石狮今后发展的建议
  有的专家提出,石狮今后发展要争创五个优势,一是争创产业新优势;二是争创企业扶小扶强新优势;三是争创管理新优势;四是争创环境新优势;五是争创侨乡新优势。
  有的专家指出,石狮应该立足知识经济,使企业发展有后劲,为此,人才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加快引进和培育人才,以适应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的专家建议,根据亚洲金融危机提出的问题,石狮要适当调整今后的发展战略,在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加强同中西部和省内不发达地区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有的学者提出希望,石狮市历来重视农业,在目前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速的情况下,仍然要重视农业,不能丢掉农业,要夯实农业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希望石狮市在新一轮创业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实际出发,继续发扬石狮人“爱拼和善拼才会赢”的气魄和精神,再创新的辉煌。


第10版(理论)
专栏: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大连城市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达轩
  环境问题备受世界关注。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九十年代以来,大连市不断加大城市环境建设力度,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十佳”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逐步走上了一条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建设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和基础条件
  党的十四大以后,大连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跨世纪发展,提出到2010年把大连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把营造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环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到重要的地位。
  确立现代生态观念,把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内容。大连市在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进程中,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思路,其基本含义是: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城市规模、提高环境质量,控制产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这个发展思路体现了“生态建市”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大连的具体化。为了保证这一发展思路落到实处,大连市在实践中形成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发展问题要考虑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环境建设要分析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效能,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引导,以及实施污染防治、美化绿化、生态保护等环境建设工程,使各种环境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城市环境建设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高投资回报率。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国有资产,环境的改善会提高土地的价值,由此带来的国有资产增值就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据测算,大连城市绿地建设每投入一元钱,就可换回五元钱,城市的“含金量”提高了。城市环境建设还带动了房地产业、建筑业、建材业、商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城市环境建设在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社会效益,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和为未来发展创造支持力的潜在效益,更是无法直接用数字估量的。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城市环境建设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大连市委、市政府视环境问题为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把搞好城市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凝聚力工程”来抓,在市政府每年确定的为市民办的二十件实事中,与改善城市环境有关的都占一半左右。
  清新优美的城市环境为市民带来最直接、最实在的社会福利。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改变人的观念,给人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广大市民对自己城市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大大增强,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人们投身于环境建设之中,满足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城市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把城市环境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城市环境状况是国际社会评价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在确定对外投资方向时考虑的基本条件。大连市把搞好城市环境建设看成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及赢得大宗投资、长远投资和战略性合作的重要条件。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已成为大连一幅最大、最有效的“招商广告”,使大连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和选择的理想之地。全市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六千七百八十九家,协议外资总额一百三十四点二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十四点九亿美元,分别是1992年以前总和的九倍、十倍和八倍,成为全国外商最集中的几个城市之一。
  突出重点,高标准综合整治城市环境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能够用于城市环境建设的资金有限,加之历史上的“欠账”又多,城市环境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连市注意在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解决好突出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着力治理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而工业污染又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尽合理以及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化所致。大连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环境规划与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有机地结合。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具体实施中,从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入手,进一步强化城市的港口和贸易功能,大力发展以口岸、运输、贸易和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目前,中心市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0%以上,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降低了环境污染指数。
  ———搬迁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对冶金、化工、建材等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落后,耗能高,污染大的企业,逐步搬迁到郊区,企业利用搬迁中的土地级差收益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消除污染。根据计划,到2000年市区有一百家这样的企业将搬迁改造。新建项目严格实行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的“三同时”规定。对引进项目严格审查,防止国外污染转移。
  ———推进科技进步,强化行政管理,促进污染企业的治理。对没有条件搬迁的污染企业或污染较轻的企业,主要是采取技术改造的办法,把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紧密结合起来,推广和使用各种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步实行“清洁生产”。
  搞好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是扩大城市承载力、提高城市功能的基础,也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硬”性项目。在重点工程上加大投入,提高投资的集约化程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环境补偿能力滞后的局面,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加速道路、桥梁、广场建设。大连市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从1983年开始,就大规模兴建路桥,相继建成滨海路、香炉礁立交桥、东北路至振兴路快速道等,还对原有的市内各干道进行了全面整修。每年还新建一至两个广场。这样,基本上保证了道路畅通,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的平均值逐年下降。
  ———实施污水集中控制工程,加大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治理力度。大连市先后建设了马栏河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改造了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建设了一条污水远海排放管道,提高了城市污水处理率。对流经市内的马栏河、自由河和凌水河环境进行了清污整治,对十五家排污单位实施限期治理。还特别注重船舶防污染,使海水水质不断得到改善。
  ———实施大气污染集中控制工程。大连市着力发展集中供热和联片取暖以及煤气事业,城市气化率、住宅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88%,大气污染基本上得到控制。同时,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完善了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绿化美化环境,建设花园城市。从1995年起,大连开始了“城市大绿化”,共建绿地四百多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绿地面积七点三平方米。对各大公园进行大规模的绿化,改变了落后的园林布局,推倒封闭式的实体围墙,安装造型美观的通透式护栏,还绿于民。各主干线两侧也推倒院墙,拆除临时建筑,进行绿化。在一百七十五个小区的改造中,同时实施了小区绿化工程。大连市的园林绿化改变了传统绿化手法,吸取世界发达国家现代造园艺术,形成了高标准、高档次的园林景观。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正确认识和把握环境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大连市城市环境建设的经验,主要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环境投入与经济增长。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难题。从长期来看,环境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矛盾,但在人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环境消费似乎只是一种“奢侈品”,而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大得多的吸引力。在经济增长与环保目标发生矛盾的情况下,环境投入就有可能被作为经济增长的代价而被部分地放弃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将城市环境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呢?这是完全可能的。即使现阶段不可能把较多的资金用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但至少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即使用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资金为既定,也可以使各种用于提高环境质量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即使城市用于改善环境的总量资源有限,也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来增加用于环境改造的资源。大连的实践证明,在短期内,虽然难以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投入均优,但至少可以找到一条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投入的“次优”的道路。
  环境建设与文化建设。城市环境建设既包括城市“硬”环境建设,也包括城市“软”环境建设。二者相辅相成,偏废不得。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将城市环境建设狭隘地理解为城市“硬”环境建设,城市文化建设被看作是文化部门的事情。前者是急任务、硬任务;后者是缓任务、软任务。这就使城市环境建设成了一种脱离社会、文化、历史的纯粹而又孤立的经济现象,造成城市环境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两张皮”,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长期后果势必导致城市发展由于文化匮乏而失去动力和源头活水。其实,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城市文化上的进步,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环境建设就是塑造一个城市独特的、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城市文化建设难度更大。在具备一定的财力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而城市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却是一个长期过程。为此,在建设城市“硬件”环境的同时,更要精心营造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唯如此,才算真正地把握了城市环境建设的精髓。
  政府行为与市民参与。城市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因而抓城市环境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志。然而,政府在进行城市环境建设中,又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因为广大市民是环境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和消费者,也是城市环境的维护者。
  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参与,既包括接受并宣传环境意识,参加环境保护行动,也包括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建立新的环境价值观。显然,这个过程意味着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因此,搞好环境教育至关重要。环境教育有助于市民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可以使市民认识到自己对城市环境的责任,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同时,对政府环境政策的有效实施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一般地说,城市环境投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不投入,不搞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只是一句空话。但是,光靠环境投入也不行。增加环境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但若只建不管、重建轻管或管理跟不上,环境建设的成果就难以保持,环境投入也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环境效益,甚至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城市环境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城市环境管理必须建立严密、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监控与分级管理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宣传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强化政府在环境监督中的作用。其次,要注重程序建设,保障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再次,要加强环境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素质高的环境管理队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