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编者的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取得很大进展。在实践中,许多同志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形势下,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应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一些同志通过总结经验,撰写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方法系列谈”文章,题目是:《“结合抓”与“抓结合”》、《“软任务”与硬约束》、《因势利导与兴利除弊》、《难度与力度》、《实效与实干》、《长期性与紧迫性》。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发表。
  “结合抓”与“抓结合”
  ——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方法系列谈之一
  周素勤
  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辩证关系,是贯彻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真正硬起来的现实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方法、形态、力量和进程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对应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如果能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些对应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自觉地把不同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抓,着力抓住结合点,收到相得益彰、标本兼治的效果。反之,如果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只会“单打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既要注意把互不相同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抓,即所谓“结合抓”,又要善于从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中去“抓结合”。
  “抓结合”,在内容上要着眼于协调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重点是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解决精神支柱问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着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两者都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们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抓结合”,在方法上要着眼于双管齐下。思想教育和法制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手段。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法制保障,二者要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另一方面,用法律、制度的形式将社会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规范起来,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推行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约束不道德行为,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
  “抓结合”,在形态上要着眼于“软”“硬”并重。“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两个重要体现。“软件”建设主要指人的素质、社会风尚和观念形态建设等,“硬件”建设主要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设施建设。在“软件”建设中,要坚持虚实结合、虚功实做、以虚带实、以实促虚;在“硬件”建设中,要舍得投入。“软”“硬”并举,才能形成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
  “抓结合”,在力量上要着眼于干群互补。“凡国之举事,主体在民,主导在官”。建设精神文明,关键在领导,基础在群众。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一方面,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不仅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是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者和模范实践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辐射和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面向群众,扎根群众,分层次设计一系列具体的教育主题,使爱国之心和爱乡之情,尽责社会和关心他人,无私奉献和诚实劳动,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情感熏陶和习惯养成,都有相应的实践载体,形成广大群众乐于参与、易于参与,人人尽义务、处处树新风的生动局面。
  “抓结合”,在进程上要着眼于远近结合。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的确立,体现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一方面要全局在胸,高瞻远瞩,有宏伟蓝图,反对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干好当前的每一件具体事情,以解决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反对好高骛远,流于清谈。通过完成阶段性任务,扎扎实实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


第10版(理论)
专栏:

  全面推进再就业工程
  胡富国
  编者的话: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可谓事关全局,关系重大。山西省自1995年起就开始抓再就业工作,积极探索多渠道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在文章中总结、分析了全省再就业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再就业工作初步的实践探索
  山西省再就业工作起步较早。1995年,当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没有大量出现时,省委、省政府结合解决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有关问题,开始抓再就业工作。到1997年底,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安置二十五点九万人,占全部下岗职工总数的57.2%;未就业的下岗职工为十九点五万人,其中二点九万人已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实际滞留在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为十六点六万人。在推进再就业工作中,全省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取得了明显成效。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行转岗分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由于一些传统产业提供劳动就业岗位有限,各地都着力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太原市郝庄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发建成了太原服装城,年交易额达到近十亿元,经营者多达五万多人。据统计,仅太原服装城、太原康达商城、太原小商品批发市场就安置下岗职工一万多人。近年来,山西煤炭行业形势严峻,下岗职工迅速增多,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重点国有煤炭企业下岗职工二点三五万人,目前已成建制转为修筑公路的职工达一点七万人。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越来越大;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新增就业人员占全省新增就业人员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据统计,截至1997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二百六十四万人减少到二百万人;而同时期全省城镇的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1995年的一百二十八万人增加到一百七十一万人。农村私营、个体工商户已有从业人员近六十万人。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减轻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而且还直接吸纳了不少下岗职工。
  发挥优势国有企业的作用,安置下岗职工。根据新办的国有企业和具有规模扩张趋势的国有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省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这些企业优先考虑吸收下岗职工,将优势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困难企业熟练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迅速形成现实生产力,既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又有利于安置下岗职工。全国最大的国有破产企业——山西纺织印染厂在破产后,新组建了太原新凯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安置下岗职工八千人。太原市狮头水泥集团兼并东风水泥厂,安置该厂下岗职工近千人。
  国有企业兴办“三产”,吸纳下岗职工。大同市国有企业近年来通过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吸纳下岗职工二万多人。大同矿务局1996年以来分流安置到第三产业的富余人员已达四千九百七十七人。
  鼓励支持下岗职工自谋职业。长治市下岗职工运用在转业转岗培训中学到的技能,自谋职业,大显身手。目前,这个市下岗职工创办的各类企业达二百三十多家,吸纳下岗职工三千七百多名,年销售额达二千五百万元,上交税费一百多万元。朔州市1997年有35%的下岗职工通过自谋职业实现了再就业。太原市一些下岗职工根据市民对家政、社区服务的需求,组成了接送小学生上下学的“友谊桥小学生接送服务队”,以搬家、清洗、给小学生提供午餐、午休场所为主要服务范围的“星星桥家务综合服务队”,以提供家庭快餐、装潢、家电维修服务为主的“三替家政服务部”。目前,太原市共有二千多名下岗职工从事家政、社区服务。
  “退二进一”,下岗职工到农村搞开发。大同市阳高县四百多名下岗职工重返农村,承包土地五千亩,经营日光温室四十栋,规模养猪二千多头,年栽培食用菌五千多公斤,多数职工一年成了万元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沁县供销社三百多名下岗职工以股份制形式参与荒山开发,目前已投入二十多万元,种植了各种经济林,预计效益可观。
  组织劳务输出。1996年以来,全省下岗职工积极到外地谋求工作,省里有关部门向省外输出劳务达二点四万人。
  推进再就业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山西省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陈旧,制约着他们在更宽更广的领域里再就业。二是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构成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体制性障碍。三是劳动力市场功能不健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主要中介作用。四是再就业资金投入少,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五是一些下岗职工素质不高,技能单一。鉴于这种状况,全省今后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
  提高对职工下岗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认识。职工下岗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较多,人浮于事。特别是当整个国民经济告别短缺经济,由买方市场代替卖方市场时,企业开工不足,富余人员过多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就更加暴露出来。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必须根据“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实行富余人员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健康发展。从社会各方面来说,一定要正确对待下岗职工,绝不可以把他们看作包袱。下岗职工中有许多优秀人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都曾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辉煌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过贡献,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和国有企业一道承担了改革、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使各项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使整个国民经济能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只要实施好再就业工程,使下岗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他们一定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新的贡献,有的还可能会有更大的作为。因此,实施再就业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岗位,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带着感情抓再就业工程;必须把再就业工程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跨世纪的“安民工程”、“民心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紧抓细抓好。
  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促进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制度不健全,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制约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非国有企业流动和自谋职业,这种状况亟待改变。一是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建立起覆盖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做好养老保险行业统筹接收工作,从今年下半年起实行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建立最低工资保障线、基本生活保障线、失业救济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最终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城镇职工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住房、生育等基本保障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对吸纳下岗职工的企业,对下岗职工开办经济实体或从事社区家政服务业等,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优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样做将会减少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收入,但这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三是政策要配套。各部门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要改变以往政策打架、部门扯皮,这个部门松绑、那个部门紧绑,这个部门给了优惠方便、又被另一个部门拿去的状况。在实施再就业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一致,真正形成合力,做到事半功倍。四是用足用活政策。优惠政策要用足用活,使之产生效益,收到效果。不能为制定政策而制定政策,不能把制定的政策束之高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不能从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出发,对政策实行“围、追、堵、截”,肢解政策。要切实让党和国家对下岗职工的关心体现在下岗职工身上。五是加强再就业工程的各项日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努力做好协调工作,监督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培训,转变观念,实行多渠道再就业。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科目、课程,注重培训下岗职工掌握实用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各级劳动部门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现有条件和设施,免费或减费培训下岗职工。要引导下岗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变被动等待安置就业为积极主动择业。下岗职工要力戒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小的不想干,大的干不了的思想,能干啥就干啥,该干啥就干啥,立足现实多渠道就业。
  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为此,各地要确保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目前,由于相对需求不足,因此,发展经济必须扩大内需。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挥其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注重以工代赈,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全国而言,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提供一百五十万个就业岗位。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占GDP、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山西省第三产业的一些发展指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可见,无论从全国还是从全省来讲,第三产业是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底,山西省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的下岗职工达十六万多人。但全省的个体、私营经济,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增幅来看,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全国GDP中,个体、私营经济占24%,我省只占9.15%;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中,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占31.29%,我省只占10.8%。因此,山西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有潜力可挖。四是切实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改变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五是实施名牌战略,突出抓好几个大企业、企业集团,以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引导、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就业容量大的优势,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10版(理论)
专栏:

  积极稳妥地开拓农村市场
  关中人
  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意义
  农村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国城乡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条件。积极稳妥地开拓农村市场,是一个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那么,当前开拓农村市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有利于拉动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1997年底,全国两亿三千万农户储蓄总额达九千多亿元,加上农户手中七千多亿元现金,共计一点六万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储蓄和现金将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产生新的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必将吸纳大量的工业用品,带动相关行业迅速扩展,尤其是建材、家具、家电、服装和农用生产资料等行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全国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据统计,199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二万六千六百四十三亿元,但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只有一万零四百四十九亿元,仅占全国的38.9%。这说明我国商品市场发展不平衡。全国有二千一百多个县市,四万五千多个乡镇,只要大力拓展农村市场,刺激农村消费,将会大大促进全国各级各类商品市场健康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程度。农村市场的建立与完善,能够把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在一起。农民可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调整生产部署,根据生产能力和条件来配置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并从市场上不断获取各种信息,为市场、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这样,农民不仅有了生产的主动权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在市场直接交换中获取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增加收入。
  有利于安置城镇下岗职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目前,我国城镇有一千多万下岗职工,农村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引导他们进入农村市场,参与开拓农村市场,不仅会带动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也有利于整个城市和农村的安定团结。
  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思考
  我国农村市场规模大、容量大,潜力大,对扩大内需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牵动力。开拓农村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目前至少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在宏观政策方面,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结合起来。开拓和繁荣农村市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放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三项基本政策,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敞开收购余粮政策。二是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的特殊重要意义,坚决把向农民多收、超收、乱收的各种费用压下来、减下来和停下来,确保今年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的绝对额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之内,且不超出1997年的预算额。三是加大对水利设施、粮食储备库、农村电网、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超过国家规定的义务工限额的,要按规定付给农民劳务报酬,确保农民增加收入。
  在工业生产方面,把工业产品的结构调整与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结合起来。生产出适合农村消费水平的工业产品,是当前工业生产调整生产方向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工业产品的价格定位要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销往农村的工业产品成本要降,价格要低,质量要有保证。二是工业产品的功能定位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工业产品下乡,一定要与农村的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道路状况等条件相适应,产品说明书要简单明了,操作方便易行,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像演示,力求使农民一看就懂,一摸就灵,切忌功能复杂化,外文一大堆。三是售前与售后服务要想方设法满足农民的要求。应该做到,工业产品设计为农民着想,工业产品销售直接与农村消费者见面,售后服务系统要深入到县级市场,利用多种形式延伸和拓展售前服务。
  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把城市消费与农村消费结合起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城市居民需要方便、干净、快捷的加工食物,而且农民也越来越需要这类产品,如奶制品、香肠、方便面等半成品、成品等食物在农村就很受农民欢迎。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缓解“卖难”问题,当前应做好三项工作:第一,鼓励农民建设仓储和保鲜设施,为国家分忧解愁,为农民和农村市场调剂余缺。第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延长产业链,变“田间经济”为“餐桌经济”,使农民分享到加工环节的利润。第三,千方百计拓展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考虑城镇消费与农村消费,满足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需要,照顾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需求。总之,什么有市场就搞什么,什么有销路就抓什么,尽量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不让设备、人员闲置,不让农产品损失和浪费。
  在城镇基础建设方面,把引导农民投资消费与农村市场的建设结合起来。现在,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大量出现,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个体、私营工商户迅速增加,这一现状是农民进城后带动起来的。因而,县及县以下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农民投资的引导,农民的投资需求应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之中,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开拓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城镇的供水、供电、道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做到集中建设、节约土地、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在小城镇建设中,注意农村市场的建设,以利于商品的交换与流通。
  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把重视发挥国有商业企业作用与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发展个体工商户结合起来。开拓农村市场,活跃农村经济,国有商业企业是排头兵,责无旁贷,应当充分利用其信息来源广、仓储设施好、销售渠道多的优势,一方面积极参与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农民经纪人,帮助农民打开农副产品销路。国有商业企业参与农副产品销售,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城镇举办专业展销会、产品演示会、大篷车下乡、赶大集等促销办法,可以把城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租赁、直销、代销等流通形式引入农村市场,为农民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可以通过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传媒手段,及时向广大农民传送、播发生产和营销信息,使更多的农民了解市场行情,参与市场竞争。广大农民既是生产、投资主体,也是农村消费主体。设在各乡镇的“七站八所”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与组织,应该利用其技术、设施和场地等优势,培养农民信息员和市场经纪人,组建农民营销队伍,建立比较规范的农村村镇商品市场网络,确保工业产品买得进,农副产品卖得出,使得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
  高建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列宁阐述的“过渡时期”理论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些人在学习科学理论中遇到的一个认识问题。
  过渡时期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来源。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是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十条“过渡措施”。之后,马克思在《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过渡阶段”的问题。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完整的过渡时期的理论。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对过渡时期的发展历程难以作出清晰的描述,但马克思、恩格斯对过渡时期的思想和论述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过渡时期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每个阶段的特点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过渡时期也要分阶段、分步骤的思想。他指出:“在完全摆脱资本主义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上,我们刚刚迈出了最初的几步。我们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过渡到社会主义还要经过多少阶段。”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思想比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思想明显深化了。但由于缺乏过渡时期的实践,因而列宁的预见仍然是一种设想。至于过渡时期究竟要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特殊的发展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正确地分析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基本国情,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预见和设想,创造性地付诸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课题,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理论越是彻底,越能为群众掌握。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弄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列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使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和革命发展阶段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正确理解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二,可以使我们从理性思维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有更清醒的认识;第三,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特征和发展进程,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于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避免犯“左”和右的错误;第四,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论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自觉地肩负起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庄严的历史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