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烛影摇红忆《复活》
  ——写在列·托尔斯泰诞生170周年之际
  罗雪村
  记忆是另一种方式的重逢。
  ——普列什文
  今天的莫斯科,城市景观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有一个街巷还完好地保留着上一世纪的模样,尽管它旁边的街道早已铺上柏油,建起了现代化的楼宇。夜幕四合,当你走进这条街巷便会发现,与周围建筑里明亮的灯光不同,一幢古老小楼的窗子里,映出点点融融的烛光(右图。罗雪村绘)。莫斯科几乎无人不晓得这儿——哈莫夫尼切斯克巷21号,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9—1910·11)曾住过的地方。
  托翁82载的人生旅程中,有60余年是在他的出生地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度过的,并在那里写下了不朽之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而在距图拉140公里的莫斯科的哈莫夫尼切斯克巷,则留下了他另外19年的生命履痕。而这里所以引来无数人的目光,则因为它是《复活》的故乡。
  那是1887年6月,托翁一家为送孩子上学迁居莫斯科已第六个年头。一天,他的一位律师朋友、曾做过法官的安·费·科尼给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告诉科尼,有一位叫罗扎莉娅的妓女因偷了一个醉酒“客人”的100卢布而被抓进监狱。审判时,这个年轻人发现,那个不幸的妓女正是自己青春时期肉欲的牺牲品。为了赎罪,他想同她结婚,然而罗扎莉娅患了斑疹伤寒已在狱里悲惨地死去……科尼似乎没有想到,这个很快被他淡忘了的故事却“幸运地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活动中留下了某种深刻的印迹”。
  究竟是什么使一个纯真的姑娘堕落并遭受如此不幸的命运!在其后10年漫长的日子里,老托尔斯泰一直为这个“科尼的故事”受着良心被啃啮一般的折磨。我想象着托翁写《复活》时的情景:在这幢二层赭石色小楼东南角的书房里,在一张桌面上有盏青铜烛台的书桌上,神色复杂而凝重的托翁正握笔疾书。他开始不知该如何从那个故事中理出头绪,几次动手,又几次从头改写。这期间,他更多地回忆起几年前,他在莫斯科一个贫民区作人口普查时,目睹“成十、成百、成千、成万的人忍饥受冻,并且因此而死亡”。他虽出身贵族,但这段记忆带来的良心的自责使他逐渐感到自己身处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充满着丑恶和不合理。正是因了他在莫斯科期间思想的变化,6易其稿的《复活》,才超越了自我完善、道德忏悔与赎罪的范围,向更广大、更深层的社会外延开去。
  这时期,托翁自己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他摒弃了以往贵族化的生活方式,不再雇佣仆人,自己收拾房间、汲水和锯木劈柴。至今在旧居书房外屋一张没有油漆的木桌上,仍摆放着他使用过的锤子、锉刀、锥子等劳动工具,墙上还挂着围裙,地上立着托翁亲手缝制的皮靴。
  托翁生前对这个坐落于“杂草繁茂,如同原始森林”一般的花园中的家颇为喜爱。他选择这儿还因为它位于原来的织匠区,远离莫斯科的贵族区。园内6株曾与托翁朝夕相伴的枫树、菩提和白桦树,主干虽已渐枯老,但沙沙作响的枝叶仿佛在向今人叙说着它们见过的托翁,是如何在清晨拉雪橇运水,傍晚在树间的小径漫步沉思,又如何坐在凉亭里修改《复活》的校样……
  当年,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列宾、拉赫马尼诺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作家、艺术家、音乐家都造访过哈莫夫尼切斯克巷21号;同时,这儿的大门也向平民敞开,他们向这位慈善的老人诉说内心的悲苦,并得到他最深切的怜悯和同情,他们称老托尔斯泰是“最可亲近的人”。
  如今,这扇大门依然敞开着。而我更喜欢在静夜中远远地凝视那幢小楼里闪烁的烛光,遥对托翁的身影,向他诉说内心的困惑:这世界变化迅疾,人在拼命掠取最大利益、沉湎于声色货利之中的同时,为何精神却失去了家园?灵魂也飘无定所?冥冥中,我仿佛听到托翁在轻声地向世人召唤:请走进这扇大门吧,这里是精神漂泊者温暖的家,死亡的魂灵在这融融的烛光里也可得到复活。(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丹麦的“老城”
  章念生
  欧洲历史悠久的城市大都可分为老城和新城,新城现代摩登,老城古色古香。但一座老城老旧到充当城市生活博物馆的地步,恐怕就为数不多了。位于日德兰半岛的丹麦第二大城市奥尔胡斯市中心,就有一座这样的“老城”,作为一座露天博物馆向游人开放。
  奥尔胡斯城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平铺在海边,两条半圆形的主街道围成了一个扇面,老城就位于扇的中心位置。
  那是一个仲夏的清晨,我们抵达的时候,雾霭尚未散尽,老城刚刚开门,大多数游客还未到来,我们就成了光顾老城的首批客人。走进入口处,便将入口之外繁华大街上的车水马龙抛在了身后,眼前是碎石路、窄街道、低矮房、小木桥,古老的气息悄然而至。站在街角,一幢红瓦白墙细格窗的两层楼赫然入目,及远,一幢幢红、黄及淡蓝色的旧式楼房在晨雾中还朦胧可见,更远处的风车已是若隐若现。一阵“嗒嗒”马蹄声打破了晨间的静谧,一辆敞篷式四轮马车从不远的街角驶过,身着古老制服的驾车人甩着马鞭,甩出的鞭声清脆得有点刺耳。晨雾中的蹄声、鞭声、老路、老楼、老式风车,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声像图。
  进了老城像进入闹市,一路店家林立,都是19世纪初的摆设。有个钟表店,是家老字号,里边摆着该店出产的各式摆钟,从钟楼的巨钟到小巧的挂钟,样式很多,有不少还在“滴答”作响,据说这里的展品有好多是从丹麦全国甚至国外收购回来的。隔壁是所学校,从低矮的门洞走进去,要上一段木楼梯,楼梯的每个阶梯比平常的要宽要低,显然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考虑。楼上是个教室,摆着黑板和桌椅,后面却有一个舞台,挂着好几层幕布,上面立着几个身着戏装的模特。舞台前坐着一位年轻姑娘,一身花布长裙,头上包着头巾,手里正在做着针线活,她是那么投入那么专注,仿佛正为明天的演出赶制戏装。离此不远的一家裁缝店里,纸样摊在桌上,铺开的布上画着线,剪刀就在旁边搁着,好像店主刚刚离开一会儿。斜对过的木匠铺里,锯、刨、凿等各种木工家伙摆得零而不乱,让人立刻就能想象出木匠正在干活的样子。
  一家糖果店里,两个古装店员正忙着用旧报纸包装糖果,然后用天平称好,再整整齐齐地将它们摆在柜台上,写上标价。有家照相馆,四周墙上都挂着发黄的照片,台式摄影机对着布景前的凳子,还打着灯光,好像照相馆正在营业。还有染坊、邮局、铁匠铺、像中药铺一样的老式药房等,一时也数不清共有多少店铺。不过所有店铺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前店后家,临街一边是店面,后面是店主生活起居的地方,从客厅卧室厨房里的不同摆设,可以分辨出哪家富哪家穷。
  这座老城,说它是一座露天博物馆,的确没错,因为这里有许多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和摆设,在向人们讲述着这里的历史,这里的文化。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因为这里无时无刻不充溢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身着古装的人们往来穿梭,古老院落里鲜花盛开,垂柳下池塘里野鸭戏水,河湾小桥旁水车轮转,还有面包坊里飘来的扑鼻香气,马车驶过的叮当铃声,都使人感觉到它更像是一座正在运转的小城。
  翻开手中关于老城的介绍,上面写道:“老城被认为是欧洲最大的、最集中和最具细节的城市生活博物馆。弥漫小城的声音、气味以及别致的气氛相互结合,给游客一种来到不同世界的感觉。”细细体味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得介绍上所说的并非言过其实。置身于那样的氛围,如果不是周围游客光鲜的现代衣着提醒,恐怕真会忘了身处何时。丹麦人将74座老房子、34家作坊、10家零售店、5个庭院等完全保持了当时的样子,再让古装店员来点缀,一座古城就活了。来此游历,感觉不是在游,而是一种融入。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马冲绳
  李彦春
  6月的骄阳里,我随一旅行团走近了冲绳。虽然匆匆一览,但在那湮没于历史烟雨中的王朝底片上,总能窥见琉球古国的背影。
  中国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琉球的记载。当琉球岛上还是数国并立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了与他们的交往。公元1429年,琉球人尚巴志建立了统一的琉球王国,定都首里城。明朝开始,琉球王国与中国保持“进贡”与“册封”的关系。新国王即位时,中国皇帝便派使者去首里城举行“册封”仪式。现已修复的首里城内,金龙雕梁朱狮画栋。据首里城资料记载,在日本冲绳设县之前,首里城正殿二楼就挂有9面中国皇帝赐给琉球王的御笔匾额,几经战火,不知去向。现在悬挂的“中山世土”为康熙22年(1683年)册封尚真王时所赐件的复制品,原件当年由册封使汪楫带到琉球。首里城的朝拜仪式照搬中国,国王、王子、按司、三官及文武诸官的排列顺序不差丝毫。
  琉球村里,村民演示的染织、烧瓷技术、说唱艺术及艺人敲击有太极图案的鼓面,还有他们的服饰,均显影出华夏图像。导游介绍,有些家庭还保持着新年贴对联、吃炖肉、烧艾蒿驱蚊避邪的习俗。旧历端午节、中秋节也是一定要过的。最让人一眼识别的中国商标——镇守石狮遍布冲绳街衢。
  出那霸机场,不时可见美国军人剃得光光的后脑勺,冲绳人见怪不怪。在1945年3月那场冲绳战役中,20多万人死亡,其中16万本地人,血腥染红蓝色太平洋。就在当年冲绳人集体跳海处,已矗起114座南非产黑色花岗岩石碑群。上刻冲绳战役死难者的姓名,称为“和平之础”。碑群呈屏风状,隔成4个区域。左侧两扇碑群安放冲绳人,右侧两扇安放日美英等国籍的军人。冲绳人在此建一不分国籍、不论军民的纪念碑群,对那场战争的心态由此可窥。对应“和平之础”的另一建筑“和平之火”,正对太平洋,淌着太平洋水流的蓝色底座上镌刻着世界地图,祈求地球永久和平。
  走出20多万亡灵的安息之地,导游指着用铁丝网圈裹的片片营房道:“那是美军基地。”铁丝网上挂着白牌,上书日文:“严禁入内。一旦入内,将按日本法律论处。”美军自1945年登陆冲绳始便驻防于此。冲绳面积仅是日本国土面积的0.6%,但冲绳美军用地却占在日美军基地面积的75%,冲绳20%的土地被美军圈于铁丝网内。现在冲绳驻防的美军及家属近6万人。基地内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日本年轻人想学英语,可进入基地大学学习,冲绳人称为“基地留学”。基地内医院、商店、体育场所样样俱全。
  时值日本参议院大选,宣传车上书写着:“不要基地、不要基地”。在冲绳如何看美军基地因人而异,主要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普通老百姓一般无所谓。我们注意到,路边“美军舶来品”店铺橱窗内展示着迷彩服、军靴、望远镜、子弹头、帐篷等军用物品。不仅专卖店出售美军物品,普通店家在挂满明艳沙滩裙的同时亦挂有暗绿色的迷彩服、帽。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比东京、大阪密度还大。有人问通婚情况,26岁的导游频频点头:“自由,绝对自由。我们冲绳女人嫁美军的不少。”
  傍晚,逛国际路。带着问号进一西餐馆,只见三五美军喝酒聊天,老板娘操流利英语殷勤待客。她开店20多年,美军是她的主要客源。她递过英文菜单回答笔者:“咱做小买卖的,图的就是和气生财。”
  搭上一辆出租车,前往观光景点——守礼之邦。司机50多岁,当他听说乘客来自中国北京时,竟边开车边回头看人。他说自己父亲50多年前在中国东北住过5年,他本人亦出生在那里。问他父亲在中国做什么?他支吾道:“不清楚。”但强调父亲回日本后,对中国人很好,逝世前嘱他:“要对中国人好。有机会的话,到满洲看看。”于是,他又回头问去沈阳什么季节最好,怎样转机等。
  车抵“守礼之邦”,付费时,司机摇头摆手,随客下车。他手指“守礼之邦”牌匾讲解:“日本本土文化是‘武士文化’,我们是‘非武文化’。厚重待人,彬彬有礼。这是我们冲绳人自古以来的向往,永远的操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公园里来了马戏团
  蒋千红
  格莱斯通公园距我的住所只有百步之遥。说是公园,实际上它既没有大门,也没有多少可供游人享用的公共设施,只是那一片高低起伏的开阔的绿地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场所。白天,老人们坐在公园的长凳上聊天或懒懒地晒着太阳。傍晚,年轻人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跑步,孩子们在绿茵如毯的草地上嬉戏。伦敦这样的公园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夏日的一个夜晚,平静的公园突然热闹起来了。四五十辆长长的机动车首尾相接地开进了公园。第二天,一个高高大大、形状像蒙古包的彩色帐篷竖立了起来。公园的入口处贴出了鲜艳的广告,原来是公园里来了马戏团!
  尽管早已过了爱看马戏的年龄,我还是怀着凑热闹的心情,买了一张入场券。演出开始的这天,早早地就来到了大帐前。这帐篷直径约有30余米,里面是钢筋铁骨的支架,非常牢固。帐内设有800个固定的座位,观众随到随坐。来看马戏表演的大多是正在放暑假的兴高采烈的孩子,由家长们陪同。
  演出开始了。异彩缤纷的球形灯旋转了起来,震耳的鼓乐声传出帐外。高空飞人,滑稽,变戏法,马术……一连串编排紧凑的惊险和意外简直令人目不暇接。马戏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然而从灯光、音响、道具和演员的艺术造型中却分明使人看到现代音乐、戏剧和芭蕾的影子。最使人感动的还是孩子们和演员之间的呼应。在一幕以拳击为内容的滑稽戏中,孩子们的同情显然是在弱者一边,他们自发地为弱小者助威呐喊,为他的每一次得分欣喜若狂。在另一幕仙女与妖魔搏斗的童话中,孩子们是那样深深地为全然不知自己已处于危险境地的仙女担忧。坐在我身边和前后的几个男孩子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大声喊叫:“BEHINDYOU!”(注意身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不知什么时候,场上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这时候,满场的孩子晃动起场上出售的小电棒。一时间,像是有无数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为误入歧途的仙女指点迷津。与此相伴随的,还有那驱邪的喊声震天。至此,孩子们已经完全进入了剧情,参加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最终的胜利也就不光属于编导和演员,而且属于他们自己。不知不觉地,两个小时的演出竟已接近尾声。主持人向孩子们高声发问:“孩子们,今天你们开心吗?”“开心!”充满欢乐与活力的笑声在帐篷内外荡漾开来。
  看了这样一场演出之后,出于职业的习惯,我不由地想采访一下这个马戏团了。团里的新闻官巴尔特罗普告诉我,这是英国唯一常驻伦敦地区的马戏团,每年3月至11月在伦敦的各个公园巡回演出。全团共有55人,除演员26人外,还有机械师、工程师、宣传员、饲养员、厨师、会计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演员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俄罗斯、意大利、法国、蒙古、哈萨克斯坦和印度以及中东地区。该团还附设了培训学校,由有经验的老演员亲自执教,以保证马戏事业后继有人。我同他谈起了小观众们令人感动的反应。巴尔特罗普说,生活在电视时代的儿童虽然获得的信息量很大,但却缺乏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马戏团的演出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着这种欠缺,而且使孩子们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参与感,因而受到儿童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人们常常渴望返朴归真,而马戏艺术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我想,也许这就是马戏这门古老艺术至今仍能常盛不衰的原因所在了。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南非电影院的启示
  李新烽
  在电视与电影的激烈竞争中,南非电影院可谓技高一筹,把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男女紧紧吸引到自己一边。电影院门前购票的长龙与一些国家电影院“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凄凉场景形成强烈反差。此情此景,令我情不自禁地要探个究竟。
  南非的电影院位于大型购物中心之内,并与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购物中心这座“围城”里,电影院发挥着文化娱乐功能。人们想看电影,一般不必专门去花心思筹划一番,常常是购完物、办完事,如时间富余,再下一层楼便来到电影院门口。如果不到开演时间,就到旁边的书店随便翻翻,或是去隔壁的音响店听听音乐、看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唱盘。当然,如果想吃点快餐、喝口饮料,影院门前就可办到,只需举手之劳,不必花费额外时间。节约时间、设施齐全是置身于购物中心之中的南非电影院的一大特点。
  如同购物中心像“围城”一样,南非的电影院也像一座“影城”。小“影城”有七八个电影院,大的多达十五六个。大的电影院能容纳300至400名观众,小一点的仅有150到200个座位。所有电影院同时上演不同的影片,一天之中循环不断。管理人员根据上座率的高低,适时调整电影的放映区。爱好不同、口味不一的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类的影片,言情片、武打片、科幻片等悉听君便。假如你误了开演时间,接着忙别的去就是了,等下场开演再来看。选择余地大,是南非电影院的一大特点。
  走进电影院,刚一落座,你就会感到十分舒坦方便。座位是国内的“雅座”,宽大舒适;座位排距较宽,出入座位互不干扰;前后排落差较大,后排观众视线不受影响;加上超宽银幕和适度光线,视觉效果极佳。电影院的墙壁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电影开始立体声随之在耳,观众自然进入角色。“这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啊!”看完电影,观众发出如此感叹。
  南非电影院除视听效果佳、选择余地大和功能设施全三大特点外,推销手段亦形式多样。一进“影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而告之”:巨大的片名与宣传图片,醒目的开映与播放时间,以及票价多少与电影院编号;正在放映的影片与将要上演的新片分别排放。正式影片放映前,每次必先上映一般广告与新片预告。经营者还不忘记在“电影院”外下功夫,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电影广告随时随处可见。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走出家门、进入电影院,各个“影城”还推销“会员卡”。40兰特购一张一年有效期的电影卡,每星期一、三、五可享受25%的优惠,星期二则能享受半价;每看完10部影片获赠票一张;每续一次卡得可乐一听。
  作为传播工具,电影一度是大众的“宠儿”,曾经辉煌一时,可在后起之秀电视的强烈冲击之下,电影已风光不再。如何迎接挑战,扬长避短,把观众重新唤回电影院是摆在世界电影界面前的共同课题。在这方面,南非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巴塞罗那风情万种
  林长榕
  西班牙文化古城和最大海港巴塞罗那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被塞万提斯誉为西班牙的骄傲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走近巴塞罗那,你会被一座童话般的建筑所倾倒,那就是位于市中心的“神圣家族大教堂”,它是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大师安东尼奥·高狄的垂世名作。教堂高达150米,数根笋状柱形石塔直逼云天,高度错落有致。远远望去,整座教堂造型奇特,寓庄于谐,活像天堂里别开生面的童话王国。高狄,这位诞生于1815年的人类建筑艺术大师一生为欧洲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建筑作品,却终身穷困潦倒,到处流浪,终因忘我工作而精神失常,被电车撞成重伤身亡。在他生命最后一息,竟无人认出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天才。但历史是垂青天才的,巴塞罗那是热爱天才的。为了把高狄精心设计的、他一生最得意的传世杰作“神圣家族大教堂”建得尽善尽美,巴塞罗那人已经花了116年的心血,直至今日,施工机器的轰鸣声还时时可闻。
  巴塞罗那街头众多造型生动、气势不凡的石刻人物组雕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海滨和平门广场中央的哥伦布纪念碑组雕。纪念碑底一组航海人物雕像呼之欲出。碑身高约百米,顶上是脚踩地球仪、左手拿着航海图、日夜倾听大海波涛吟咏歌唱的哥伦布塑像。1492年8月3日清晨,哥伦布正是从巴塞罗那出海口扬帆出海,开始了人类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航程。
  纪念碑的八面体锥形基座由白色大理石砌就,基座下面是圆形阶梯式底座。基座四周刻有碑文、浮雕和雕塑。镶嵌在基座底部的8块黑色大理石片上,刻着精美的浮雕图案,完整地记录了哥伦布航海的全过程。
  哥伦布不是巴塞罗那人,哥伦布的出生地及出生日期是个谜,充满了神秘色彩。对他的出生地,欧洲有30多个城市在争夺。这些国家和城市都以自己是哥伦布诞生地而自豪。专家认定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但热爱航海的西班牙人为他在巴塞罗那安上永恒的家。
  西班牙人以能歌善舞著称,巴塞罗那人更是歌舞的佼佼者。以富有节拍的踢踏舞为主导的弗拉门戈舞是西班牙最富特色的舞蹈。弗拉门戈舞源于吉卜赛、安塔路西亚、阿拉伯或许还有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舞,讲究即兴发挥和丰富的表现力,吉他声起,歌者即兴高歌;舞者情不自禁,随着音乐表现悲伤、高兴、痛苦等不同的情绪,或用脚踏击,或捻动手指发出响声,或手持响板敲击而舞;伴舞者则用捻响手指、歌声和鼓励的喊叫声与舞者交错应和。
  弗拉门戈舞演员们大多很小就开始进入舞蹈学校学习。18岁时尽管技巧已经娴熟,但登台演出时往往不很受欢迎,因为他们太年轻,无法体验和表现多种复杂的感情,所以,真正成名的弗拉门戈舞表演家,特别是女演员都是在30岁以后,这时,她们不仅技艺炉火纯青,而且个人体验也很丰富,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西班牙女郎的热情、美丽和野性。
  连接和平门广场和市中心卡塔卢尼亚广场的兰布拉斯大街是巴塞罗那最有名的鲜花市场,人称“花街”。卡塔卢尼亚广场上的静思女神石像,神态安详凝重;花街西面西班牙广场上的“光明泉”巧夺天工,入夜水光交映,色彩斑斓。附近西乌达德拉公园的飞马喷泉和动物园、植物园以及蒙特会奇公园的层层阶梯瀑布也都名闻遐迩。花街两旁是一长溜漂亮的简易搭盖房,前面部分销售旅游工艺品,后半部分出售争奇斗艳的鲜花。花街上游人云集,各路西班牙艺人进行各种游艺表演,五花八门的“活人雕塑”沿街林立。这条街上小偷多、抢包者多,但行凶伤人的事情少。要是有热情漂亮的吉卜赛女郎向男士献花,进而要你买花可千万别动心。花街之所以花,还因为这条街晚上是灯红酒绿的红灯街。
  巴塞罗那节日众多,节日期间,你可以领略到西班牙妇女用扇子表达不同语言的乐趣。当女子打开扇子,把脸的下半部遮起来,意味着问对方:“你喜欢我吗?”如果她一个劲地快速扇扇子,意思是说:“快离开我,我讨厌你!”如果她把扇子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意思是说:“我非常想念你。”如果她把扇子扔在桌子上,意思则是:“我不喜欢你,我爱的是别人。”如果她又把扇子打开,用扇子支着下巴,代表着“希望下次同你早点见面”。巴塞罗那的节日风情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味、联想与怀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