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做好中国老龄工作
  喜迎国际老年人年
  ——访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
  本报记者 周朗
  近日,记者就我国老龄工作状况及如何迎接国际老年人年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国际老龄协会理事,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
  张文范会长首先向记者介绍了确定国际老年人年的背景。他说,国际老年人年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老龄问题的关注。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统计,当今世界总人口已达59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5.78亿。目前,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正呈现迅速地、大规模地和普遍地发展趋势。国际老年人年的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其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各种年龄的人融为一体的、健康和谐的、有尊严的、有保障的人人共享的社会。他说,迎接和庆祝国际老年人年,是本世纪末的一件大事。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世界老年人口大国,应对国际老年人年作出积极的反应。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国际老年人年的工作。根据这一精神,中国老龄协会将从我国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谈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张文范说,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均以3.2%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达到1.2亿。到200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进入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更为突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800多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递增。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算起到2000年,只有18年时间,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速度之快,基数之大,高龄人口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张文范着重谈了中国养老模式的框架,即居家养老,也就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他说,中国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家庭中,晚辈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对老人的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责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突出的是“孝道”,这是中国传统养老观念的基础。亲情养老,天经地义,是孝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宪法》、《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中,也都肯定了家庭养老的法律地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两代人由于经济上相对独立,由血缘维系的亲情养老观念正在弱化;“父母在,不远游”的束缚已彻底打破,仅从农村看,每年有7000万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上家庭结构逐渐核心化、小型化,三代户、四代户在减少,一代户、二代户在增多,中国的家庭规模从1982年户均4.43人,到1995年下降为3.7人,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国传统家庭模式已经受到冲击。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快,老年家庭越来越多,现已达到3000多万户,并出现两代人同时老化的情况,独居老人已占26.6%,尤其是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家庭的抚养照料增加了压力。
  他指出,日益突出的老年人口的社会抚养和照料问题,向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肯定,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弱化的现实。因此,根据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和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要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不论现在还是将来,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道路,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正确选择。居家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总称。要积极创造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安老、养老三个安全网,即家庭保障安全网、社会养老服务安全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张文范最后说,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问题。国家主席江泽民曾经指出:“要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据此,我们确定了面向21世纪解决老龄问题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从思想理论、政策法规、物质环境等方面做好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营造一个适应人口健康老龄化社会的条件和环境。重点是:强化两个意识,即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建立三个体系,即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社区、家庭、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建立起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加强老龄问题的战略研究和对策研究,逐步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两支队伍,即具有较高水平的老龄干部队伍和老龄科学研究队伍。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编者的话

  祝老年朋友福寿绵长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九九重阳节,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敬老节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尊老敬老传统的不断发扬,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老龄问题。
  幼年、青年、中年、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尊敬老人就是尊重历史,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在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喜度重阳佳节,为老年人祝福祝寿的时候,我们《社会周刊》推出这个专版,作为敬老的一束鲜花献给读者,祝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福寿绵长!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20多天前,联合国秘书长已宣布国际老年人年开年。从现在开始,世纪末的岁月都是老年人的节日。节在年中,包括我国老年人在内的全球近6亿老年人一起度过自己的节日。这是全球老年人的一件大事。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而我国则平均增加了35岁。这归功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人口老龄化使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双重挑战。国际老年人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面认识和正确对待老龄问题的机会,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加紧做好各种准备的机会,其中包括老年人自身的准备。
  老年人曾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用于对世界的观察和改造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在全球人都伸出双手拥抱长寿年到来的时候,我们应当以善良的心去贴近老年朋友,以百倍的爱去回报他们。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天南地北话共享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 于国厚
  “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是联合国从国际社会的现实出发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标准。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共享离我们有多远?近来,笔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澄清谁养谁
  新疆克拉玛依市老干部工作做得很好,在那里我与副市长雷红霞讨论了代际关系中谁养谁的问题。她说,她父亲是50年代从内地来开发油田的第一代石油工人。那时的克拉玛依真的没有草,没有水,全是灰蒙蒙的死戈壁。父辈们在这不毛之地艰苦奋斗,终于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迄今,克拉玛依仍是我国第四产油基地,已有数百亿元的固定资产。当年创业的老职工已经离退休,靠离退休金生活。从表面看,这是现在我们这些在岗职工生产的财富养活这批老同志。实质上,这离退休金是老同志过去劳动的积累,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延期支付。如果没有父辈们创下的基业,如今的职工怎么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呢?
  中国社科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教授说,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他们主要靠子女赡养。这些赡养费用,是老年人自己过去劳动报酬的延期享用。农民将自己劳动所得的一部分用于抚养子女,到自己年老体衰时,成年的子女又通过对老人的赡养,将这笔费用返还到父母身上。仅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角度看,实质上是自己养活自己。
  熊必俊认为,现在从理论上回答谁养活谁的问题十分必要。不然,难以澄清社会上的糊涂观念,代际关系难以密切。
  水涨船应高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跨入老年型社会的城市。上海市老龄委主任冯贵山说,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是体现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重要方面,可把这称为“收入性分享”。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就是建立养老金(退休金)正常增长的机制,即已离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每年可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幅度相应调整。然而,从理论上看,这种调整办法,对大多数离退休人员来说,只解决了退休金的保值问题,并未有效解决基本养老金随经济发展有所增长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幅度给予补偿的办法,改为按职工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的办法。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至60%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快的时期可把这一“比例”调高,否则就调得低一些,以确保基本养老金不贬值。
  北京不少老同志认为,离退休人员与在职的职工相比,缺少了奖金和各种补贴,收入差别已经很大,应该像上海市这样采取措施,保证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否则处于“活物价、死工资”的状态,怎能保证“收入性分享”的落实?
  利益共分享
  厦门市鼓浪屿海底世界的门票四五十元。在那里,我看到凭离退休证,老同志可以免费进入观看。在该市,不但本市的老年人可以凭证免费乘公共汽车,而且外地的老年人也可以凭离退休证在该市免费乘车。
  厦门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坐落在万石植物园旁,风景优美,建筑标准在全国属一流水平,老同志愉快地在那里上老年大学,参加各种球类、棋类活动,其乐融融。这是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兴建的。市委书记石兆彬说,厦门市经济发展,老同志功不可没。政府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让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也是让他们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目前,全国不少城市和乡镇都建立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已建成的老年大学(学校)有1.1万多所。这些福利服务设施,从审批到投资建设都得到了当地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投入占很大部分。
  据笔者所知,近几年来,特别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部门都出台了若干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和措施。其主要内容是为老年人划拨养老基地,扶持老年经济实体,允许60岁或70岁以上的老年人持证免费乘车,免费挂号看病,免费进公园,免费入厕所,为百岁老人定期发放长寿补贴,等等。
  老年人免费或低费到这些服务设施和场所学习、游玩,提高了生活质量,属于“非收入福利性分享”,受到老同志的欢迎。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服务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还有不少老人只能在街头巷尾扎堆聊天、下棋。另外,有的地方优待政策实行起来遇到困难,有待政府进一步协调、落实。
  与社会同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邬沧萍说,只有让老年人较好地融入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有机会参与社会发展,对年老体弱病残老人给予必需的关心和照顾,老年人才能过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靠中青年及子女怜悯他们,分一杯羹吃。
  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共融、共建、共享”的社会,物质的分享很重要,精神的分享也必不可少。对有些老年人来说,乘车有人让座,过马路有人关照,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甜蜜的微笑,会使他们感到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回到家里有子女问寒问暖,送汤送药,这些精神慰藉,比什么都重要。但是,这些看来容易做到的事情,在许多地方和家庭却难以做到。歧视、远离老年人,口出秽语辱骂老年人,乃至虐待老年人的事情屡有发生。
  与社会同步、有中国特色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凝聚了几代人的理想和追求,共享就在我们身边,大家并不陌生。广大老年人企盼着共享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不断上新台阶。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大巴山里有一个特殊家庭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陕西省镇巴县简池乡铁佛村,有一户特殊人家:一对青年夫妇、一双儿女、7位老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这便是该村村民李元福创办的家庭敬老院。
  今年31岁的李元福,是镇巴县贫困山区一个普通农民,从1987年开始,在家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出于同情和替政府分忧的心愿,陆续收养5位盲、哑、痴、呆老人。
  11年来,5位老人生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葬,这个大家庭的生活全凭李元福和妻子宋万秀起早贪黑耕种责任田和搞好养殖业来维持。同时,李元福作为村民兵连长,村里有3个特困户在他的帮助下已脱贫。李元福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群众中传为佳话。
  陕西镇巴县委宣传部 周刚伍撰文摄影(附图片)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科菲·安南
  编者按 10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对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应读者要求,现将安南讲话摘登如下。
  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人们给它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冷战后时代、工业化后时代、国际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今天,请允许我再增加一个名称,即:长寿时代。
  在准备今天的讲话的过程中,我获悉了一些引人瞩目的数字。在20世纪的后半叶,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20年。再过30年,发达国家1/3的人口将超过60岁。到21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为总人口的1/3。同时,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目前,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0%,而到2050年,将增加到25%。
  所有这些以及其他老龄化趋势正使家庭结构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年轻人多、老年人少的人口金字塔正在朝着倒金字塔式结构发展,即:一个孩子、两个家长、四个(外)祖父母和几位曾(外)祖父母。
  我们正面临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已超出了人口学的范畴,对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等各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场革命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大的冲击,因为世界大多数的老年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发达国家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在解决老龄问题诸方面取得了程度不一的成功。但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还面临许多其他全球性的挑战。因此,它们所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就更加紧迫。
  由此可见,把本世纪的最后一年确定为国际老年人年是适时的。国际老年人年的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这一主题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
  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不应把老年人只看成病人和领取退休金的人。相反,在这个社会里,老年人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应是发展的受益者;他们的传统地位应得到尊重;同时,助老和对终身发展的投资应得到同等的重视。
  和青年时代一样,老年时代的潜力也只有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要长寿就要在人生的早期进行投资:在青少年时代,这是获取知识从而走向自立的时期;在成年时期,这是积累资本的时期,包括经济方面的,技能和自我认识方面的,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确实,中年应被视为老年时期的准备。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像对青年时期投资一样对中年时期进行投资。退休金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到,退休金体系面临的危机在不断增加,而且,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发展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双重挑战。
  国际老年人年使我们有机会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
  6个月前,我年满60岁,进入了我前面所说的老年人行列,我已是一位老年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似乎过得更快。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暴力、疾病和贫困所造成的悲剧,暂且让我们忘却这些悲剧,对世界大多数人来说,寿命是延长了。生命已不再像是短暂的冲刺,而更像是马拉松。
  寿命的延长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生命的含义。我们经常会体会到一生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会使我们到晚年后对事务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一个老龄化的时代有着巨大的潜力。为此,我在今天国际老年人节这一特别日子宣布,国际老年人年从现在起正式开始。
  (中国老龄协会国际部供稿)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小资料

  世界人口老龄化形势
  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估计,2000年将达到6亿,2020年将达到10亿。1950年到1975年期间,世界老年人口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975年世界老年人口超过半数(52%)居住在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将超过全部老年人口的60%。
  1990年,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56%,其中发达国家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达到62%。
  1996年在世界各大洲中,欧洲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平均达到14%,是世界“最老”的地区,其次是北美(13%)和大洋洲(10%),非洲(3%)是“最年轻”的地区。瑞典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7%,获得世界“最老”国家之称。其次是挪威、英国和比利时(16%),亚洲的日本也已经达到15%的高水平。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1992年,世界80岁以上的人口占65岁以上人口的16%,在发达国家占22%,在发展中国家占12%。在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和瑞典,65岁以上人口中有多于1/4的人超过80岁。(中国老龄协会供稿)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用我们的双手,共同托起火红的夕阳”
  ——京城中华福寿全敬老院见闻
  紫钧
  日前,在北京丰台区小屯路有一家中华福寿全敬老院开业。这家集养老、敬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敬老机构占地面积一万七千二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七千二百平方米,全院分六个园区(其中还有少数民族园区,供穆斯林做礼拜的教堂),全部建成后可容纳一千人养老,将是国内大型敬老院之一。董事长尹兰英原是北京市大型物资运输公司医务室医生,一九九二年,她在没向公司要一分钱的情况下,自筹资金组建了北京大型物资运输公司医院,专治脑血栓。她邀请北京著名专家来会诊,医院很快有了名气。但很多老人病愈后,家里没人接,有的家人还请求医院让老人多住些日子,说回家没人看管,不如住在医院安心。尹兰英萌生了建立敬老院的念头。她的想法得到了本公司、各级民政部门及北京市丰台区委、区政府、卢沟桥乡政府、郭庄子农工商总公司的支持,十七个单位、二十九位个人为敬老院捐款,共计人民币九十五万元。尹兰英带领工程队黑天白日干,一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敬老院魔术般地建立起来。置身敬老院,绿树成阴,简直像个花园。“有人说,你们的条件设备在全北京的敬老院中算是一流的,可收费却很低,比租房都便宜,应该提高收费。”笔者问尹兰英。她说:“如果要想赚钱,有很多事可做,就不必费力操心地开敬老院了。人要多做善事,我们的愿望是:用我们的双手,共同托起火红的夕阳。”尹兰英还打算准备部分床位用于义务赡养抗战时期对民族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老区英模,同时对北京市的特困户实行优惠政策。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天伦之乐
  (中国老龄协会宣传部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