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明月何曾是两乡
  ——海峡两岸青年中秋联欢交流
  本报记者 吴亚明
  中秋之夜,杭州。明月当空,飞彩凝辉;波光潋滟,桨声欵乃。平湖秋月,更是张灯结彩,弦歌不断。海峡两岸的青年朋友们相聚在这里赏月、联欢、交流。
  《春江花月夜》、《王昭君》、《花好月圆》、《梅花三弄》、《我们都是一家人》……两岸青年的精彩表演,将晚会推向高潮。
  在这样丹桂飘香的三五团圆之夜,两岸的青年朋友们同踩一块土地,同赏一轮明月,用同样的语言,诉说着同样的情怀。
  10月4日至10月9日,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邀请,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祖国大陆访问团”一行98人,在杭州和上海,参加了为期6天的两岸青年中秋联欢活动。这也是继1996年北京之行后,两岸青年又一次同庆中秋佳节的大型联欢交流活动。访问团成员来自台湾各地,分属科技、教育、商贸等各界。
  在杭州,阮公墩夜游,领略了唐风宋韵的歌舞之美;西子湖泛舟,看不尽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飞来峰前说灵隐;岳庙吟唱《满江红》。来自台南的李先生说,以前曾从字里行间意会过钱塘胜迹,今天有机会亲历,感到十分亲切。在饱览了湖光山色之后,台湾的青年朋友们又到萧山市东冠村,参观了农民新村,了解了改革开放20年来祖国大陆农村取得的骄人成绩。
  10月6日,访问团一行抵达上海。在这些台湾青年眼中,上海和他们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当中有人在上海投资经商,也有人几度来过上海。因此,对不少人而言,这次的参观访问只是将平时的点滴了解融入亲身感受中,更直接地目睹了上海的飞速发展。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到上海图书馆,从上海体育场到上海大剧院,访问团的青年朋友们一直留连于这些充满了都市气息的景观。在上海博物馆,他们流连忘返,深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海市长徐匡迪拨冗会见了访问团全体成员,向他们介绍了上海近年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就他们提出的国企改革、港口改造、市民素质的提高等问题作了解答。台湾青年们为市长的亲切、智慧所折服,市长也连连称赞他们所提问题非常重要。
  在上海,海峡两岸的青年们还举办了研讨会,共同展望两岸经贸发展的前景。大家认为,海峡两岸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加以合理的配置,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就能抢占世纪的制高点,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访问团团长李钟桂博士表示,中华儿女心手相连,定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奇迹。全国青联代主席巴音朝鲁也表示,两岸青年应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积极进取,不断创造,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入夜,和风伴着游轮,笑语伴着歌声。几天的朝夕相处,使两岸青年的心贴得更近。这时,一轮明月慢慢升起,映照着一江秋水和浦江两岸璀璨的灯火。
  压题照片:两岸青年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前合影留念。沪青摄(附图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人物长廊

  首席法官一席谈
  ——访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
  本报记者 方文
  在香港特区政府合署办公大院里,有一幢西式的三层小红楼,在树阴下肃然而立,这里便是香港特区的终审法院,一个不受任何行政干预,独立于政府各部门之外的司法机构之所在。这里的主人是特区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而第一任香港特区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是李国能先生。
  一
  采访李国能先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首先问他何以深居简出?
  李国能严肃地解释道:“首席法官是香港司法机构之首,有责任对公众传媒解释司法机构的运作。同时我们要履行职责,不应该在某个圈子内运作,外界的影响不利于司法运作。”
  作为特区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李国能深谙法律的公正首先体现在执法者以法律为准绳的独立思维上。而要做到这一点,远离各种利益集团,避免受到外界传媒,或者各种社会意识的影响,对于法官能够公正地依法判案,乃是十分重要的。平心而论,李国能先生为了公正执法而奉行的积极研究问题,低调介入世俗的态度,确实显示了很强的专业素质,令人钦佩之余,也让香港市民们多了几分信任。
  李国能说:“特区成立一年多来,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干预,这是全世界都看到了的。不仅没有干涉,连所谓暗示也没有,连这方面的影子也没有看见,香港的法治精神得到了完全的落实。”
  法律这把利剑,从来就是公正地高悬于纭纭世俗的喧哗之上的。
  二
  有幸采访李国能先生是在今年夏季。他告诉我们,终审法院的诞生,除了标志香港特区正式开始“一国两制”的制度运作外,更标志着香港特区的司法独立得到了名副其实的真正落实。
  李国能先生开门见山:“司法独立是所有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过去英国统治香港一个半世纪,香港没有终审法院,所有的上诉个案,最后都要送交伦敦枢密院进行终审判决。表面上有一套司法体系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但问题的实质在于香港人自己没有司法终审权。没有司法终审权,香港市民完全生活在外国人的意志之下,彻底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尽管每天都有律师不停地努力辩护,每天都有法院开庭判案,但充其量不过是帮助外国人维持社会秩序;而对于法官来说,没有司法终审权,更谈不上所谓法意主体,也丝毫体验不到所谓主权意识。毫无疑问,只有将终审权拿到自己的手里,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司法独立,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当家作主。”
  三
  作为香港特区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李国能的目标是在香港建立一个有国际声誉,有国际地位的,市民可以完全信赖的终审法院。
  他强调说:“香港终审法院的国际声誉,要靠香港法官的质素,法院判词的质素,以及结案的公正来确立。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一个法院的质素高低,主要看其作出的法律判词是否公开,是否有约束力,是否能够得到国际法律界和学术界的认可。尤其是终审法院,接受的每一个案件都是很有争议性的,一般都具有相当的难度。而越有争议,越有难度,对国际法律界来说便越有参考价值,也越能够赢得国际荣誉。因此,香港终审法院处理的案件,必须走向世界去检验。”
  为了完全体现法治精神,特区终审法院提出四个无:无私、无偏、无畏、无惧。香港特区终审法院的六位法官,是由“基本法”之下的一个独立司法委员会推荐委任的,终审法院的宗旨,就是要体现一个精神,即法治精神。用李国能的话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看到香港司法独立的法治精神”。
  四
  “有些人认为,香港回归祖国后,实行‘一国两制’,司法制度只要不变,像以前一样就行。我认为这是短见。”李国能强调说,“司法工作必须不断进步,这是社会的期望。整个社会都在进步,我们也必须进步。就香港特区而言,法院首先要尽快过渡到双语审判制。”
  按照“基本法”的规定,香港法院审判用语为中文和英文。对此,李国能认为,必须考虑到香港绝大多数香港市民习惯使用中文,香港法院要做到公正,应该尽量多用中文,因为让当事人听得懂审讯语言,是保证法院审讯公正的重要条件之一。他说,香港沿用的普通法是英文原版的,需要用英文来解释,对此要实事求是,即讲观点,引法律时用英文;讲证据、听辩护、读判词时应多用中文。他还主张在作法庭记录时也应该尽量使用中文。
  出身名门的李国能自幼讲英文,为了执法的公正,他报名参加了普通话学习班。他告诉我们,他从汉语拼音开始学,现在已经考上了中级班。他诚恳地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的法院,在执行普通法时是使用双语制的,香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华夏人语

  全面提升年轻一代的素质
  香港青年协会总干事 王 鸣
  对于香港现在面对经济转型所带来的考验,人力资源的栽培和训练,仍是未来首要的任务。而透过教育,全面提升年轻一代的素质,是对于我们青年工作者一项重大的考验。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教育是最重要的工作。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把教育列为他重要施政之一。政府用于教育的开支逐年均有增长,今年度的教育开支总额达到450多亿,而且是占政府开支比重最大项目,达到18%。政府最近更拨出50亿元,成立优质教育发展基金,鼓励中学和小学发挥他们的创意,主动提升教育的素质。
  21世纪的香港,究竟需要什么人才?香港未来所朝向的重要发展,笔者想可以总结为“五高”。分别是“高增值”、“高科技”、“高资讯”、“高竞争”和“高度自治”五方面。除了学校以内的正规教育,培养年轻人的学术知识和生活技能之外,他们更需要得到更多鼓励和机会,让年轻人有全面的装备和训练。
  江泽民主席在谈到要加快建立祖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时曾经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要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他又列举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例子,指出年轻人不仅思维敏捷,又最少包袱,敢想敢干,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所以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在青年时期居多。笔者非常同意江主席这番话。
  现在,我们开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时代已经有一年多,这个新时代为我们进入21世纪的青年培育带来重要的启示;而且也更显出年轻一代对建设社会未来的重要。站在21世纪的门口,我们必须深化教育对年轻人的影响。
  首先,面对“高增值”、“高竞争”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培养新一代的创意思维、解决困难和适应转变的能力,令他们无论在知识、技能、人际沟通、语文能力,以至内在品格和修养的建设上,更有实力面对竞争。在“高资讯”和“高科技”方面,我们除了要加强年轻人对资讯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需要建立他们明辨是非、独立思考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此外,“高度自治”之下的特区发展,突出了培育管理香港领袖人才的重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在下一世纪将在亚洲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香港年轻的一代必须了解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国家有民族感和历史感,对贡献香港有抱负和承担。一方面立根香港,胸怀世界;另一方面又要掌握对国家的认识,以及两地制度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十年硕果报春晖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十年华诞小记
  本报记者 曹宏亮
  金秋时节,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迎来了自己的十岁华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统促会会长程思远,全国政协副主席、统促会会长钱伟长、万国权、张克辉,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罗豪才莅临或发言,回顾十年光辉历程,展望未来美好前景。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界一百多位人士出席。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内外近二十个团体和组织发来贺电。
  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十年前,我国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全国青联、全国妇联、全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国科协、中国记协等全国性团体及无党派爱国人士倡议发起这个民间团体。各民主党派德高望重的负责人和著名的无党派爱国人士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人士担任理事或负责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十年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秉承“联合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展台湾海峡两岸的民间往来,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实现”的宗旨,“请进来,走出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了对台民间工作,先后多次组团或派员赴台访问交流,或与台湾民间团体举办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问题学术研讨会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接待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万余人次,接待来访团组一百多个,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各个领域的交流交往。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络海外华侨华人,先后与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几十个团体建立联系,扩大了爱国统一力量。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京港签订旅游合作协议
  福州边检热情服务台胞
  本报讯 日前,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与香港旅游协会签订一项为期三年,旨在进一步加强京港两地旅游界今后合作,提高两地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合作协议。
  经过协商,双方今后将召开旅游业交流会议,加强北京及香港旅游专业人士的交往与合作,组织旅游专业人士到港学习、考察、培训和交流;互换京港两地旅游业统计资料,包括旅客数字、旅客来源地、酒店入住率、平均房租价格及统计年度报告等;积极利用国际互联网建设两地的旅游信息网络;并就旅游业发展计划、旅游项目开发等题材进行相互交流和协作。
  (张蓉 陈懿)
  本报讯 今年以来,福州边防检查站台管科本着对台轮来靠优质服务的原则,检查人员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在岗值班,对台轮来港停泊及时办理手续,简化程序,方便台胞。对来港的台湾渔民热情接待。并急台胞之所急,想台胞之所想,千方百计解决台胞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台胞做好事上百件。
  为了更好地为台胞服务,台管科建立了服务承诺制和服务监督台,检查人员挂牌上岗,接受台胞的廉政监督,这一举措深得台胞的好评。由于台管科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排忧解难的诚心实意,今年来靠的台轮直线上升。
  (周欣)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中国首届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上海举行。香港旅游协会代表香港旅游业积极参加上海旅游节的固定景点造型展示。这一以香港青马大桥为主题的造型,象征着旅游业是沟通香港同胞与内地人民友谊的桥梁。
  旅协 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阳信为台企提供真诚服务
  本报讯 山东阳信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但很多“凤凰”却相中了这棵“梧桐树”,纷纷飞来落户。去年以来,阳信新增大型台资企业23家,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高科技项目就有5个。那么,阳信除了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外,还有什么磁力呢?用阳信人的话说就是:“创造良好环境,提供真诚服务。”
  台资企业到阳信落户,公路修到门口,高压线架到厂区里,自来水通到厂房里,这些全是县里投资操办。台商投资办厂,其征地、审批、注册等手续不用自己跑,统一由县外经委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解决问题。对台资企业的检查、收费,必须持有外经委的介绍信。所有台资企业,均有派出所组织的经济纠察队站岗执勤,没有介绍信者一律不准进厂,违者扣车、罚款。
  阳信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台资企业,及时为其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如阳信县电业局为搞好线路调整和维护,提前8天通知各单位,并明确了每个线路的具体停电时间。由于台资企业联诚工业公司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告诉值班经理,致使投上料以后才想起第二天早6点停电的通知。公司经理急得满头大汗,深夜11点拨通了阳信电业局局长曲金博的电话,请求第二天最好不停电,不然的话,投的料要全部报废,至少要损失30万元……曲金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果断签发更改令:“明天该线路继续送电,维护时间另行安排。”他电话通知有关人员,兵分三路下通知。到三路人马下完通知赶到局里,已是凌晨3点多钟……类似为台商真诚服务、排忧解难的事在阳信屡见不鲜。(崔宝坤)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抓住机遇展鸿图
  ——香港工商界注视内地基建市场
  本报记者 陶世安
  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宣布,今年中国基础建设投资为10500亿元人民币;9月,为抵御金融风暴的影响、支持洪涝灾区的重建,国务院决定再增加基建投资2000亿元。中国内地的基建规模达到前所未见的程度,引起海内外投资者的注目,更引起近在咫尺的香港投资者的浓厚兴趣。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认为,“这表明在遭受到特大洪灾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然有条件继续推动经济增长。这也为港商在内地的发展创造了良机”。
  “香港厂商利用本身优势加强在内地的投资,会有利于香港走出目前的经济困难”,香港工商专业联会会长罗康瑞如是说。近日,该会联同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就长江流域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估,提出的报告认为,香港经济要有突破,离不开香港投资者往内地发展,香港厂商应当加强在珠江三角洲以外地区的投资。他们正与香港各主要商会接触,了解有关行业的需求,搜集更多的意见,从而配合研究。香港工商专业联会还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和浸会大学的学者,针对南京、武汉、重庆三个城市,就长江流域投资提出了评估报告。学者们无不看好这里的经济发展前景。本月内,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的理事将前往长江流域参观考察,以进一步了解投资环境,选择投资重点,然后把一些具体的投资项目推介给香港工商界。可以预见,随着灾区重建及长江水利大规模整治的展开,新一轮的港商投资热潮必将在长江流域兴起。
  香港基建服务业发达,从项目融资、筹划、建造到管理、营运,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香港公司参与内地基建,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近,交通部与香港特区政府工务局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推进香港工务局与内地交通、基建主管部门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内地基建项目及建造业市场状况,促进两地的合作。港府工务局局长邝汉生认为,内地基建和建筑市场潜力巨大,为香港公司提供了极佳的拓展生意空间。香港公司要加快发展,必须进军内地。80年代,在东莞投资兴建电厂,首开香港公司参与内地基建先例。其后,香港公司投资内地基建范围不断扩大,涵盖港口码头、公路铁路、隧道桥梁、建材水泥、水厂及环保工程等。
  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香港一直作为其吸引基建投资资金的一个主要渠道。“新世界”在内地基建市场投资已达400亿港元,“路劲基建”累计在内地公路方面投资51亿港元,“长江基建”在内地投资已有98亿元,仍然准备扩大在内地的基建投资。今年9月初,就有一个由十多家香港大型基建工程发展商的高层代表组成的考察团,远赴乌鲁木齐和兰州,与当地就基建投资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内地,香港厂商一定可以大展鸿图。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短波

  香港举行玩具及礼品展
  第七届香港国际玩具及礼品展和第六届亚洲赠品及家居用品展10月20日开始,一连4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
  这个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800多个参展商参加。宽阔的展厅内到处人头攒动,各地厂商展出的造型新颖、设计精致的玩具、礼品吸引了大批买家和市民入场观看。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融合高科技的产品。台湾参展商展出的无烟烟灰盅、欧洲商人展出的利用静电原理制作的无形时钟等新产品吸引了不少买家的注意和查询。
  据悉,本届的参展商比上一届增加了200多个。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短波

  台湾工厂倒闭数将创近年最高纪录
  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台湾大中型企业陆续传出财务危机,且已感受到一股“倒闭风”的威胁。台湾“经济部”担心,下半年企业倒闭的家数将会激增,预计全年突破7000家,创下近7年来最高纪录。
  台湾“经济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台湾今年前8个月无论是企业倒闭家数还是倒闭企业资本额,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倒闭的企业家数为2967家,相当于去年全年倒闭的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4.38%,倒闭企业资本额为376.5亿元台币;而登记开工的家数和开工资本额却呈现衰退局势,累计今年前8个月登记开工的家数较去年同期减少6.2%,其开工资本额也较去年同期减少12.6%。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短波

  第八届世界导游会议将在香港举行
  香港“注册旅游联络员协会”访问团在北京举行的新闻会上宣布,第八届世界导游会议将于1999年初在香港举行,协会取得了这个会议的主办权。
  香港“注册旅游联络员协会”主席李嘉骐表示,这是香港第一次取得国际性导游会议的主办权,显示了香港导游界在国际同行中享有专业地位。香港将在主办世界导游会议中,向世界展示香港旅游业的魅力和优质的导游服务。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短波

  澳门离婚率有所上升
  一项调查显示,澳门近来离婚率有所上升。澳门的家庭教育专家呼吁,加强家庭观念的教育。据澳门美满家庭协进会家庭生活辅导员林妇顺透露,今年9月份到这个组织寻求家庭问题帮助的夫妇增多,与6月份相比上升一成以上。澳门有些居民对追求幸福家庭的意念很薄弱,平日不多作沟通,一旦遇到少许困难即引起争论,而经济不好时问题更易产生。林妇顺指出,社会各界人士有必要加强家庭观念的教育,引导遇到困扰的家庭加强沟通,化解夫妻冲突。
  (本栏均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