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和谈重陷僵局
  克林顿第六次参与斡旋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记者袁炳忠、肖成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美国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进行的和平谈判21日重陷僵局,双方在巴勒斯坦保障以色列安全的问题上分歧依然严重,以方一度威胁退出谈判。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说,如果巴勒斯坦不尽快满足以方在安全问题上的要求,以色列代表团将于当晚10时回国。声明说,和谈的主要障碍是巴方拒绝接受以方提出的两个要求,即巴勒斯坦召开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宣布取消巴勒斯坦宪章中的反以条款和同意引渡被以方指控参与杀害以色列人的巴勒斯坦嫌疑分子。
  巴勒斯坦代表则指责以色列的声明是“政治讹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顾问艾哈迈德·迪比说,阿拉法特当天打电话给内塔尼亚胡,祝贺他49岁生日,并劝他留下来继续参加谈判。
  针对以色列的声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说,如果以色列退出谈判,那将是“不幸的”;但“任何人走,我们将提供方便,我们不强人所难”。
  当天晚上,内塔尼亚胡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举行会谈后又发表声明,表示以方将继续参加和谈,并希望达成协议。
  据鲁宾透露,美国方面就巴方为以方提供安全保障草拟了一份协议文本,该文件包括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存在的分歧以及美国为解决分歧提出的建议。当晚,双方开始就这份文件进行谈判。
  美国总统克林顿21日没有参与和谈,而是通过电话与美国代表保持联系,跟踪和谈的进展。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22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总统克林顿22日清晨由白宫乘直升机前往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直接参与调解重陷僵局的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和平谈判。这是巴以和谈开始8天来,克林顿第六次亲自参与其中。
  克林顿出发前在白宫对记者说,现在“最艰难的决定”已经摆到了谈判桌上,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今天都处于紧急关头,他希望巴以双方抓住机会,继续推进和平进程。
  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表示,克林顿将继续向双方施加压力,和谈必须取得进展。
  随同克林顿前往怀伊种植园的有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从15日和谈开始以来一直呆在怀伊种植园。
  克林顿是在和谈一度破裂的情况下重返怀伊种植园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洪森决定采取七项措施解决国内问题
  据新华社金边10月22日电(记者雷柏松)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二首相洪森22日在此间宣布,他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解决柬因政治危机引起的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
  洪森是在庆祝“柬问题巴黎和平协定”签署7周年、西哈努克国王76岁华诞和柬独立45周年的集会上发表讲话时作此宣布的。他说,“我时刻准备按照7月26日大选结果组成新的联合政府。”但是,在反对党阻碍大选后产生的新国民议会正常运作并拒绝组成新政府的情况下,他和翁霍第一首相领导的现政府将继续执政,直到新政府成立。
  洪森表示,为了解决柬面临的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他决定采取7项重要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社会治安;各级政府机构继续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反腐败、反毒品走私和打击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力度;加强森林保护,严禁乱砍乱伐;进一步鼓励投资,严格税收;认真执行国家财政预算;改革司法体制。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印巴启动对话程序
  王南
  巴基斯坦外交秘书谢姆沙德与印度外交秘书拉古纳斯,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伊斯兰堡举行了会谈。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是这次会谈的主要内容。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认为,会谈是在一揽子对话程序框架内进行的,并充满诚挚和坦率的气氛。两国总理都对会谈结果感到“满意”。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曾在会谈结束当天即表示,印巴“对话程序已经启动”。
  关于和平与安全,双方讨论的内容包括“建立信任措施”等。这是因为,今年5月印巴相继进行了核试验,成为跨过了“核门坎”的国家。两国之间和平与安全环境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上的克制和稳定”,已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基于这种背景,双方以对话形式讨论和平与安全问题,建立信任措施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引人注目的是,巴印双方在会谈中,首次讨论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虽然双方仅就此重申了各自的立场,交换了意见和建议,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毕竟是双方通过和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次尝试,其积极意义应予肯定。
  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是妨碍巴印关系正常化的症结所在。过去半个世纪,巴印曾为此两度兵戎相见,至今仍相互对峙、对抗。现在双方能坐到谈判桌前,是吸取历史教训和受巴印国内外因素驱使的结果。数十年对峙、对抗乃至战争,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严重妨碍了巴印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巴印两国国内,近年来不断能听到主张通过和谈解决争端的呼声;在国际社会,巴印也一直面临类似的压力。去年6月,双方达成协议,首次同意将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纳入谈判议程,其后虽经波折起伏,但终于在这次会谈中“开局”。
  巴印是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长期交恶,一直是影响南亚和平与安全、妨碍本地区国家之间合作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印巴相继进行的核试验,对和平与安全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已波及南亚乃至整个世界。不少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对此深表担忧和关切。巴印两国领导人也意识到,“持久的和平与安全是我们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最高利益;和平解决包括克什米尔争端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实现这一目标是必要的”。由此看来,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争端,不仅有利于巴印两国,还将对南亚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如此,巴印之间数十年的积怨不可能化解于朝夕,特别是像查谟和克什米尔这样复杂和尖锐的争端。正如巴外交秘书谢姆沙德所言:“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国际争端之一,要指望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但是,双方能开始会谈,这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巴印双方从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和谈方向,共同努力,就有可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第6版(国际)
专栏:

  梅内姆会晤厄秘总统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21日电(记者薛鸿)阿根廷总统梅内姆21日在这里分别会晤了厄瓜多尔总统马瓦德和秘鲁总统藤森,继续调解厄秘两国的领土争端。
  会晤时,梅内姆重申了阿根廷政府继续推动两国间和平进程的意愿。
  在会晤后分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马瓦德和藤森均表示,厄秘两国将接受《里约热内卢议定书》4个担保国的调解和有关决议。两位总统认为,会晤将有助于彻底解决两国间长期以来的领土争端,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签署一项两国间的和平协议。马瓦德和藤森是参加完在葡萄牙举行的第八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之后,专程来阿根廷进行此次会晤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匈波捷三国加强合作
  新华社布达佩斯10月21日电 匈牙利、波兰和捷克三国政府总理21日在这里举行会晤,商定三国进一步加强合作。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波兰总理布泽克和捷克总理泽曼在会晤后发表了联合声明。
  声明说,这三个国家的政府首脑本着1991年2月15日签署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声明的精神,现在要复兴1991年开始而后来消失了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合作,为此决定三国政府每半年定期举行一次会晤,商讨有关合作问题。
  声明指出,三国在实现1991年声明中所确定的目标方面,特别是在加入西方安全、政治与经济体系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它们将在明年4月北约峰会前加入北约,对即将开始的关于加入欧盟的谈判也抱有信心。三国今后要继续合作,特别是要深化文化、教育、科学和信息交流方面的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祝贺与期望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前中方首席委员 张香山
  今年是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20周年。这是值得我们两国政府和人民热烈祝贺和纪念的盛事。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继中日两国政府于1972年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后签订的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中日联合声明》的重点是为恢复两国邦交,为此着重解决了和肯定了同复交有关的历史问题,并提出了两国今后发展友好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则在《中日联合声明》的基础上,以法的形式把两国为巩固和发展和平友好关系,并共同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作出贡献而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定固定下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再次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是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它规定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绝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继续开展经济和文化合作,为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正是这些重要的内容,使《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与《中日联合声明》一起,构成了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政治基础,成为巩固和发展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及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的有力保障。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判断两国关系是非曲直的准绳。
  20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个条约同声明一起,推动和保障了两国关系在总体上得以顺利地发展;对于两国间发生的矛盾、摩擦和纠葛发挥了约束和消弭的作用。特别是大大地发展和加强了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就在条约签订后的翌年,日本决定对中国提供低息、长期偿还的日元贷款,迄今已达四次,累计20800亿日元。此后,两国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迅速增加,从1977年的不足35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630亿美元。可以说,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1978年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吹来的一股东风。当时小平同志曾对园田外相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使我们有了“新的起点”。这已完全为历史所证明。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条约的签订决非轻而易举,而是经历了6年时间,经过中国两代中央领导、日本三届内阁才实现的。之所以如此困难,主要原因是继田中内阁后成立的两届内阁,特别是三木内阁慑于当时苏联政府和自民党内右翼的反对,不愿把反霸条款写入条约中。以至一直拖到福田内阁的第二年,在日本掀起强大的促进缔约运动的逼迫下,又在中国领导人的不断努力下,福田首相才下定决心,重开谈判之门。双方经过谈判代表团15次的协商与谈判,又经过两国外长的会谈和小平同志同园田外相的会晤,最终就条约达成协议。1978年10月,小平同志还亲赴日本,参加了条约的换文仪式。
  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世界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已经结束,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前世界的主流。中日两国也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否已完成其使命,无需再存在下去了呢?我认为决非如此。它的基本内容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提出的目标仍等待我们去继续完成。
  就拿反霸条款来说,虽然两霸争夺世界的局面已经改变,但霸权主义仍严重存在,继续危害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从中日两国自身来看,日本今后成为政治大国后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不做军事大国,以及要消除其国内右翼势力一再为历史翻案所产生的严重危害,仍需要切实履行反霸条款;而中国随着国力的高速增长,也须时时警惕大国主义的滋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必须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划清界线,并且要教育自己的人民决不称霸。这将是中日两国保持友好的重要保证。
  总之,《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决未过时,它仍是中日两国迫切需要的,正如日本的一位友好人士所说,我们在这个条约下生活,就像需要在空气中生活一样。
  值此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20周年之际,为继续发展中日友好,我愿提出一个恳切的愿望,这就是衷心地期待江泽民主席对日本的国事访问能在年内成行。因为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日本的首次访问,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并希望通过这次两国首脑的会谈,确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两国关系新框架,最好能形成一个新的历史性文件。它既要充分肯定两国复交以来在发展友好关系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又要正视两国间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不时地严重干扰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本精神,提出一些消弭和约束这些干扰的新的指针或措施。此外,它还要表明,在新的世纪里,中日两国将如何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及促进全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中日人民的世代友好,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这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百年之计,而是千年、万年的大计。面对这样的大目标,我们应始终不懈地为之奋斗。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宣传这一思想。


第6版(国际)
专栏:

  10月21日,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东京首相官邸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常驻联合国代表访问海地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1日电(记者谢美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陈然峰21日在此间宣布,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于10月19日至21日对海地进行了访问。
  访问期间,秦华孙会见了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国民议会议长厄德里塞·雷蒙、外交部长弗里茨·隆尚等,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秦华孙还会见了海地工商界以及其他有关人士,并看望了联合国海地民警特派团成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几比总统宣布单方面停火
  第二大城市被反政府军攻占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比绍消息:几内亚比绍总统维埃拉21日宣布,政府军将于当天格林尼治时间22时开始实施停火。但反政府武装尚未对此作出反应。
  维埃拉在国家电台发表讲话说,他已采取行动,以结束“几比人民所遭受的牺牲和痛苦”。他提议同几比反政府武装领导人马内举行面对面的会谈。
  本报阿比让10月22日电 记者杨贵兰报道:几内亚比绍政府军和反政府军之间的战斗昨日已蔓延到首都比绍以东的几个城市。反政府军首领马内昨日在电台宣布,他的军队已攻占比绍以东150公里的几比第二大城市巴法塔。马内还说,塞内加尔军队可能从其边界向几比北部发动了进攻,当地居民要求发给他们枪支,以对付塞内加尔军队。马内说,如果塞内加尔军队不停止进攻,他的军队将进入塞内加尔领土进行反攻。
  面对这种局势,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组织昨日决定立即派出其使者前往比绍,以谋求结束几内亚比绍的内战。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洲三国首脑决定
  在刚果(金)加强军事攻势
  本报约翰内斯堡10月21日电 记者李新烽报道:南部非洲的3个盟国——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将加强在刚果(金)的军事力量,在刚果(金)东部向叛军发起进攻。这一消息是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今天在哈拉雷宣布的。
  穆加贝今天在哈拉雷与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和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举行了3个多小时的会谈,讨论刚果(金)局势。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穆加贝表示,3个盟国的这一决定是为了保护刚果(金)人民及其主权。
  据悉,本次首脑会谈是在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的主张下召开的。刚果(金)总统卡比拉委派国务部长姆波约出席了会议。
  一位津巴布韦高级官员指出,盟国将在未来两周内在刚果(金)东部地区向叛军发起猛烈进攻,津巴布韦也将加强其在刚果(金)的兵力。
  此间军事分析家认为,盟国的这一决定与10天前刚果(金)东部重镇金杜被叛军攻克有关。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刑警大会在开罗举行
  本报开罗10月22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第六十七届国际刑警大会今天在开罗开幕。来自143个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的约7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以色列、马达加斯加和乍得三国的代表团由内政部长率领,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的代表团为副部长级,其余国家的代表团由警察总监或警察局长率领。本届国际刑警大会预定会期为6天。
  据报道,为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活动,本届刑警大会研讨的主要议题包括:加强打击种植和贩卖毒品、偷盗汽车和走私文物,以及伪造货币和信用卡等犯罪活动;加强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和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活动;成立国际刑警组织新的联络站,及时交换有关在逃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的情报,以便各国刑警部门进行跟踪追捕;在指纹遗传研究和利用先进设备进行指纹分析方面的合作等。
  国际刑警组织成立于1923年,埃及是8个创始国之一,也是中东地区首次承办国际刑警组织大会的国家。


第6版(国际)
专栏:

  因附加反堕胎条款
  美国会联合国会费法案被总统否决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记者肖成林)美国总统克林顿21日否决了国会关于支付联合国会费9.26亿美元的一项法案,理由是法案中附加了毫不相干的反堕胎条款。克林顿在白宫发表声明说,国会附加的条款不但与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问题毫不相干,而且将威胁到妇女的健康,因为反堕胎条款甚至反对给妇女提供关于计划生育的基本信息。
  由于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越积越多,联合国警告美国如果再不补交会费它将失去在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权。为了保住在联大的表决权,克林顿于21日签署了一项拨款法案,决定临时从其他款项中拨款补齐美国表决权所需的3.47亿美元欠费的最低限额,以避免在本届联大出现尴尬局面。据统计,美国共拖欠联合国会费16亿美元,美国国会同意支付约10亿美元。鉴于本届国会已开始休会,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问题在近期内将难以解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特委会驱逐一美核查员
  新华社巴格达10月22日电(记者顾正龙)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特委会)22日宣布,特委会已经下令将一名美国籍的武器核查人员驱逐出伊拉克,并指控他在伊从事与联合国使命不相符的活动。这是特委会首次下令驱逐其下属的核查人员。
  联合国特委会巴格达武器监查中心主任卡尔斯腾当天对此间媒体发表谈话说,这名美国武器核查人员本月8日在伊拉克某导弹基地用其私人相机拍照,违反了特委会的工作纪律。这名美国人已于本月12日离开伊拉克。但卡尔斯腾没有透露他的姓名。
  另据报道,伊拉克武器监查机构主任阿明日前发表声明,指责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从事间谍活动。他透露,一名在特委会工作的智利籍飞行员20日从直升机上对伊拉克某敏感的基地进行摄影活动,他的摄影器材和胶卷已被伊方没收。
  阿明强调,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从事与其使命无关的间谍活动已发生多起,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此前,伊拉克方面曾多次指责前美国武器核查人员里特利用武器核查为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服务,提供有关伊拉克的重要军事情报。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今日马塞卢
——莱索托见闻之一
  本报特派记者 李新烽
  9月29日上午7时,南非与莱索托边境马塞卢关卡。在南非的入境口,一长排莱索托青年男女等待着办理入境手续,他们大都是来南非打工的;在其出境口,一排小车在通过边检后徐徐驶入莱索托境内,他们多是去莱索托做生意的。在中国驻莱索托大使馆的帮助下,作为第一个在南非出兵莱索托后来到这里的中国记者,我随着车流越过卡勒登河上的马塞卢桥。
  卡勒登河是南非与莱索托的天然国境线。据莱索托人讲,历史上由于敌不过英国人的先进武器,巴苏陀人只好退缩到卡勒登河东侧的高原上,此后变成了被南非环抱的“国中之国”——莱索托,国土面积仅30344平方公里。今年5月举行的大选引发了莱索托政局失控。9月中旬,南非等国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名义出兵进行干预。今天,在莱索托的入境处,数名南非军人持枪站立着,松散的姿态和轻慢的神色告诉客人,这里的局势已经平稳。马塞卢城区距离边境仅三四公里,国王大街是其主要繁华街道,但战乱后一片凄凉。现在,街口左边的意大利比萨饼店被烧抢一空,右边的一座圆形建筑也烧得只剩下一根中心立柱。
  位于旅游服务中心旁边的一家意大利饭店,曾是马塞卢生意最红火的外国餐馆,几天前还是宾客盈门,而今大门屋顶都被烧光,它的外国老板也已离去。在马塞卢,遭到像这家餐馆同样命运的商业楼和店铺数以百计。
  华人在马塞卢开设了100多家商店,大多数遭到破坏。经营大型百货批发店的台湾商人陈朝华是受害者之一,店内的商品被洗劫一空,店面也被付之一炬,损失约1200万元人民币。来自香港的洪先生是“中国皇宫大酒楼”的主人,饭店设在一层,人住在二层,不但店内的东西被抢劫,连家都被烧毁了,留下的仅是一个被火烧得变形的冰柜,损失约百万元人民币。来自祖国大陆的商人多是经营中小型百货商店的,其中大多数门窗被砸,商品被抢,店房被烧。
  不到上午8时,国王大街已是车水马龙,恢复了一周前的正常秩序。几家银行门前已排成长达三四百米的长队。侨汇在莱索托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当大一部分,约10万名莱索托人在南非的矿井工作,用工资养活家人。战乱后一连好几天银行停止营业,这些靠汇款生活者已不能再等了。
  沿国王大街就可来到皇宫。皇宫门前停放着两辆南非装甲车,持枪的南非士兵在来回走动着,周围的地面上垃圾成堆。战乱发生前,近千名示威者在这里昼夜静坐长达一个半月,抗议执政党在5月的大选中舞弊,导致局势恶化。据专家评估,战乱给马塞卢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重建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待续)
  (本报马塞卢电)
  题图为马塞卢战乱中被烧抢一空的一家南非大型连锁店。
  李新烽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