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庄河实践 虾农福音——
  鲀虾混养 防治虾病
  本报记者 张书政
  从黄海北隅、辽南海滨传来喜讯:全国3个港养对虾万吨县之首的庄河市,采用鲀虾混养技术,鲀虾双受益,双增产,为多年来困扰沿海养虾业的虾病蔓延,探索了一条防治的途径和办法。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庄河观驾山河豚(鲀)养殖基地,高兴地看到,一方方虾池内,河豚水中游,对虾泥里拱。全基地2000亩虾场喜获丰收。10月初,已亩产对虾15公斤,到10月底,亩产可达20公斤。虾场里,8万尾河豚正肥。按照与日本日网公司签订的合同,8万尾河豚于10月20日全部运往日本销售。今年,观驾山基地鲀、虾收入近800万元,比去年增收100万元。
  在虾农和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心目中,观驾山的创收固然重要,但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的实践证明:鲀虾混养,为攻克虾病蔓延这个全国性难题提供了新鲜经验。
  自1993年至今,我国沿海养虾业遭受严重的虾病灾害,南方、北方许多虾场虾病流行,许多地方绝收。各地虾病综合防治部门攻克虾病难题未果。别处“柳暗”,此地“花明”,庄河市观驾山乡养殖基地与全国虾病害防治中心庄河市网站携手,借鉴河北省沿海虾场的经验,1996年鲀虾混合试养,历时3年,鲀、虾产量逐年上升;而附近非混养的虾池,仍然处于绝收状态。庄河市正在全面推广观驾山经验。实践证明,凡是鲀、虾混养的虾池,都获得好收成,整个庄河10万亩虾场,正在减灾复苏。
  河豚,鱼也,也称鲀,肉味鲜美,性情凶猛,身带粘液。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不可随便食用。牙如铁钳,能把手指、竹筷、铁丝齐刷刷地咬断。中国有“舍命吃河豚”一说,日本人称之为“鱼中之王”,食之者众。河豚因而走俏日本,供不应求。
  据庄河市常务副市长管殿河和虾农介绍,河豚的排泄物及身上粘液,对虾池有消毒、滤毒作用。虾吃鲀的排泄物可抑制虾病害。此外,因感染杆状病毒而死亡的虾,能被鲀及时吃掉,可防止虾病杆菌蔓延。管副市长认为,上述见解,是根据实践总结的,真正的科学机理,尚有待科学技术人员去揭秘。
(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富民要念“真经”
  山东省单县县长 李学军
  李学军,1951年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历任山东省菏泽地区经委办主任,菏泽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单县县委副书记等职,现任单县县长。
  单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周边地区社会和经济的中心,又是湖西革命老区。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横向比差距仍然较大,依然是山东省欠发达的农业大县之一。如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我们认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农村经济。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的健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业经济发展及城乡供求关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显露,诸如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脱节,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间缺乏利益连接纽带,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化的外部条件尚不完备等等,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第二次腾飞的制约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矛盾,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资本积累扩张机制、利益连接机制、市场主体培育机制、协调保障机制等,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打破地域界限,优化配置资源,大力加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重点的龙头建设,集中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以西红柿为主,上马了番茄汁加工项目;以肉类为主,建成了万吨精选羊肉加工项目、琴台肉类联合加工厂和肉鸡宰杀生产线;以花生为主,上马了花生蛋白分离新科技项目;以木材为主,上马了木线条和三合板加工项目。几十家龙头企业带动了35%的农户闯市场,农村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突破,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9.7%。
  今年以来,县政府紧紧围绕单县“两乡、三县”的优势,即中国青山羊之乡、中国西红柿之乡和国家粮食基地县、国家平原绿化县、国家油料基地县的优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发展本县优势产业,争创“农”字名牌。单县的西红柿名扬海内外,目前,全县西红柿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单丰”牌西红柿已在俄罗斯注册,成为俄罗斯人民的美味佳肴;单县羊肉汤已被列入中华食谱。目前,全县上下“唱羊戏、念羊经、发羊财”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全县青山羊年存栏200万只,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收200多元。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致富的“真经”,只有念好这部“真经”,农民才能真正从温饱走向小康。
(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木者粮之先
  陈沸宇
  记者在某县采访时发现,该县领导逢人就讲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多少、棉花单产提高多少、明年产量计划达到多少等等。经了解,此领导所言不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记者发现该县保护农田的防护林不到规定要求的30%。
  望着那一块块裸露的土地,不知怎的,记者耳边忽然响起了《齐民要术》上的名言:“五木者,五谷之先。要知五谷,但视五木。”我们的祖先对森林、树木涵养水分、防风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认识是非常深刻的。要看一个地方的农业生产态势,只要看看这个地方林木生长的状况就知道了。而某县这种生态环境下的高产又能维持多久呢?
  人类现已进入到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对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理应比我们的祖先理解得更深刻、处理得更好。因此,希望更多的同志能切实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同时,也把林业搞上去。
  今年夏天,我国南北发生的特大洪灾,某种意义上说,是大自然对破坏森林、植被的报复。因此,我们更应该清楚:木者不仅是粮之先,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让赣江秀水常清
  ——江西瑞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纪实
  陈易伦
  如今,眺望赣江源头,群山翠绿,绵水清澈,田野丰润,好一派江南富饶之乡。这是瑞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全市56万红都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描绘出来的秀美画卷。
  瑞金地处赣江源头,至1990年,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17万亩,占山地面积的41%,为耕地面积的3倍。加上小型造纸厂排污严重,绵江河变成了“排污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给瑞金带来贫穷和灾难。到80年代末,瑞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52元,人均产粮才250公斤。
  山穷水尽人贫,这一严酷的现实,促使瑞金市决策者把治山治水治污作为治穷致富的重点工程,打响了还赣江以秀水的攻坚战,按照“反弹琵琶、综合治理、清除污染、生态开发”的发展战略,推广“林—果—粮”、“猪—沼—果”等8种生态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发展生态农业。
  1990年瑞金抓住被列为国家长防林建设地区的契机,提出了“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瑞金”的奋斗目标,仅两年时间全面消灭了荒山,累计长防林投工2502万个,投资431万元,造林面积108万亩。1993年瑞金又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县(市)。瑞金乘势而上,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投资入股的形式,以果业为主发展经济林带,治理水土流失。到去年底止,全市投入资金6763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71%,其中开发果林10万余亩,兴建果园270多个,已有10条河流经小流域治理后步入了良性循环。
  瑞金曾有“土纸之乡”之称,土纸作坊达百余家,年产量500余吨左右,是瑞金支柱产业之一。造纸排污量大,祸及赣江下游。瑞金市顾全大局,一声号令关闭所有纸厂。
  以“猪—沼—果”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发是瑞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连台好戏。1996年以来,该市重点抓了323、319、206三条国道10个乡镇30个重点村的“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到去年底,全市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建起万余沼气池。今年初,该市又推行“1+1”计划,即市、乡、村三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扶持一个农户,年内达到户有一个沼气池、人均一头猪、人均一亩果的目标。目前止,全市已建沼气池1.46万个,涌现生态农业户4800多户,年新增经济效益1200万元,节省燃料木材达4.3万立方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获得丰厚回报:1997年与1990年比,赣江支流绵江河水日流量增加15%,水中含沙量平均减少70%左右;全市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可保护耕地12万亩,新增耕地2000亩,年新增产粮食350万公斤;果业年产量以万吨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500元,全市贫困人员减少5.2万人。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海口发票打假有新招
  本报记者 鲍洪俊
  今日海口,闪烁着一双双“防范假发票”的明亮眼睛。
  “每天都有市民上门举报使用假发票的偷税业户”,海南省地税局局长吴亚荣介绍说,自今年4月1日以来,已受理消费者举报的假发票案件近300宗,结案处理100余宗,罚款60多万元。
  海口海滨,一处沙平水碧的浴场生意兴隆。浴场经营者理应守法,但经理利令智昏,居然以收据代替发票,悄悄玩起偷漏税收的伎俩。8月1日晚,一位小伙子消费59.5元,他照例用一张收据打发人家。次日,小伙子来到海南省地税局海口征管局,拿出收据予以举报。当天,税务人员突击检查,人赃俱获,浴场经理乖乖认罚4000元。
  海口市民踊跃举报假发票,缘于税务机关公诸社会的一项奖励制度。今年4月1日,海口市委机关报上刊登一则公告:“敬告消费者,凡纳税人未按规定领取、开具地税发票,消费者可以拒绝付款并举报。”消费者举报违法票据,一经查实,至少可获得300元奖励;凡是面额50元以上的海口地税消费发票,消费者打电话查询确认为真票,即可按发票的号码参与抽奖。去年9月,省地税征管局还开设查票台。消费者只要拨打查票台6751662,就可以查询到手持发票的原始信息,进而辨别发票真伪。
  抓住发票这个环节,突出以票管税,可以说牵住了税收征管工作的牛鼻子。去年,海南抓住全国使用新版发票的时机,制作规格、字体、编号、使用“四统一”的发票专用章,交纳税人使用。同时,对全省饮食娱乐业统一推行定额发票。
  实践证明: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并非同步升降,以票管税,加强征管,能够实现税收的“管理型增长”。今年1至7月,海南地税同比增幅达10.6%,发票打假立了大功。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文标和文标书屋
  本报记者 侯伟生
  一间26平方米的小屋,三面墙边摆满了书,剩下的地方放着3张小书桌、几只凳子、1台电冰箱和1台小彩电。就在这间小屋里,两年多来,叶文标“以书会友”,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读者。
  这间坐落在广东省汕头市黄岗路的小屋名叫“夕夕借书屋”,它的主人叶文标,是汕头市第三建安总公司的工会干部。谈起小书屋的由来,叶文标说只是想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与周围的人们分享。
  今年39岁的叶文标平生最喜藏书,日积月累藏书最多时达3000余册。为了让这些书发挥更大的作用,叶文标在家人和单位领导支持下,以每月250元的租金租了一间小屋,自制了书架,于1996年7月16日办起了这家“夕夕借书屋”。一年过后,书屋的藏书增加到近7000册。“夕夕借书屋”的名声越来越大,固定读者有200多人,近两年里,3万多人次光顾了借书屋,借出6万多册次。
  来自广东梅县的杨海波去年四五月第一次光顾书屋,此后便成了书屋的常客,与文标成了要好的朋友。今年春节前,因公司在深圳办了一家分公司,杨海波被派前往。此后,他一直与叶文标保持着联系,关心着书屋的发展。年仅18岁的詹彩凤,离开学校不久就从老家广东饶平县来汕头打工。为了充实自己,她工余时间就泡在书屋。
  去过书屋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这里,你得到的不仅仅是书,还得到了人间可贵的友情。未进书屋,主人便已笑脸相迎,接着会给你递上一杯热茶,然后耐心地向你解释借书的程序,还会与你聊聊天。友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书屋有了一个热心的读者群,这些热心读者主动为书屋写书签、填写借书卡、指导读者借书、整理书籍等等。汕头市第三建安总公司给书屋送来了书桌和凳子,并赠送了上书“夕夕读书,岁岁增益”的牌匾;社会各界先后捐书近4000册,捐款5000多元;汕头市图书馆向书屋捐书680本,并把书屋作为它的一个图书流通站,书屋可以定期批量到图书馆借书。
  “是读者给了我信心!”叶文标不止一次对记者说。他正在筹划书屋的未来:如何扩大书屋的规模?如何不断更新和丰富藏书?希望这文化的开拓者能实现他未来的梦想,也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支持他的书屋。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目前许多纺织企业已掌握60—80支织造工艺,无锡国有纺织企业已突破150支织造工艺大关,技术革新使这些老企业焕发了生机。这是庆丰集团细纱车间的女工正在换粗纱。新华社记者 徐澎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养蝎农民和下岗职工
  钟红日 宫晓波
  10月3日,笔者来到山东省乳山市马石店镇,专程了解“日光养蝎集团”成长的故事,说起来还颇有点意思。
  “当家人”王锡贵42岁,是马石店村一名普通农民。1987年,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蝎子药用价值高,市场供不应求的信息后,打起蝎子的“主意”。为研究人工养蝎的方法,王锡贵从山上挖来10多只山蝎子,一边管理田里的四五亩庄稼,一边利用农闲时间,研究观察蝎子的生活习性,有时他蹲在那儿一看就是半天。经过10年的摸索,他渐渐掌握了蝎子的生活规律、疾病预防、生殖繁育、温湿度的调控等技术,人工饲养成活率高达90%以上。
  另两位“当家人”宫尚勇、宫云店,一个52岁,一个28岁,两人原是该镇电影队放映员,5年前,他们同时下岗。1997年7月1日,他们三人按照“共同投资、风险共担”的原则,注册成立了“日光养蝎集团”。万事开头难,开始时,三个人东拼西凑了4000元,买来薄膜、砖块等物资,建起了温室大棚;乘车到千里之外的菏泽去买蝎种,为了省钱,他们特从家里带着干粮在路上吃,找最便宜的旅馆住。20天后,买来的1万多只蝎种繁育成功,单只蝎种繁育量在30—38只之间。初试的成功,更增强了他们继续干下去的信心。
  蝎子营养价值丰富,如今不仅仅用于医药,也渐渐走上了餐桌,市场前景看好。去年他们卖蝎收入达13万元。他们的成功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当地或外地的群众纷纷登门向他们请教。为带动更多人致富,他们举办养蝎培训班,将养殖技术传授给群众。考虑到群众生活不宽裕,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少量学费;对一些下岗职工或家庭困难的,他们减半收取或干脆不收;对外地来求教的,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到目前,他们已培训学员130多名,其中不少人学成后,靠养蝎发了财。如今,在他们的带动下,周围方圆十几里已形成50个养蝎专业户,年总收入近百万元。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世界屋脊再添光彩
  ——记“中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张少华
  汤己生 张曙光
  编者按:对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物资支持、援助固然重要,而科技支持、援助则更为重要。农业科技工作者张少华同志,以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和气魄,毅然决定在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建科技示范农场,几经磨难,终于培育出“WSW1号”、“WSW2号”——“世界超级小麦”良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特向张少华同志表示祝贺;也希望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向张少华同志学习,扎根少数民族地区,让科技之光,普照那里的山川,给当地人民带来福音。
  在拉萨东部30公里外的达孜县,张少华的名字老幼皆知,这位来自广东珠海的科技实业家,在拉萨古河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农场——达孜光彩示范农场。
  1995年7月,张少华参加全国工商联组织的内地企业家援藏考察,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他看到了碧蓝的天、灿烂的阳光、美轮美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同时也感受到了雪山的寒冷。他为西藏的美丽所倾倒,决心为西藏的发展贡献力量。和西藏有关领导反复协商后,他毅然决定开发达孜县拉木河上一片约1000公顷的河滩。
  这是一片“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河滩,海拔近3800米。许多人都劝他算了,别把钱往水里扔。而他以农业科技人员的慧眼,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水、土和光能资源,他坚信在这里能建设高科技示范农场。
  1996年初,内地万家团圆喜迎新年。张少华却离妻别子,自带数百万元资金进驻西藏。春节期间,他独自一人蹲在结冰的拉萨河上琢磨如何治水。
  张少华买来了推土机、拖拉机,开始筑坝引水造田。雨季一到,平时温顺的拉萨河,洪水咆哮,一下冲垮了他辛辛苦苦筑成的拦水坝。一天,为了抢修拦水坝,他站在冰凉的河水中一口气干了8个小时,晚上回拉萨时,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医院三天三夜的紧张抢救,他才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从内地闻讯赶来的妻子流着泪恳求他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张少华乐观地安慰妻子说:“人来到世上就是干事业的,事业没完,死神也奈何不了我!”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试验,7个可控制水流方向,雨时蓄水、旱时灌溉的U型夹心槽土石拦水坝岿然竖立在拉萨河中,面积达1.5万亩的农场雏形出现了,张少华的体重也减轻了25公斤。
  张少华先后投资近700万元,开垦了200公顷机耕地,另外植树90公顷,开挖鱼塘300公顷,养鱼100多万尾、牦牛200多头。年产6000吨的面粉加工厂和3000吨的饲料加工厂在今年5月正式投产。
  天道酬勤。1996年5月的一天,张少华在麦田里察看墒情,突然,四株异常的小麦跳进他的眼帘,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从未有过的新品种。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几乎天天都来“关照”这几株麦子。当年冬天,他把收获的246粒麦种细心地播种到自己的院子中。
  第二年,他把经过一代人工培育的麦种带到北京,专家们见到穗长达28厘米的麦子后,大吃一惊,立即让他带回北京大穗等几种小麦良种,在农场中进行对比栽培试验研究。
  又是一年丰收时。今年8月,经过两代人工培育的小麦良种收获了。经专家测量,小麦穗长普遍在17厘米以上,最长达28厘米,平均穗粒数100粒以上,千粒重65克以上,单穗重最高达12克,超过了目前所有已知的小麦良种的纪录。
  张少华高兴地把小麦良种命名为“WSW1号”、“WSW2号”,意思是“世界超级小麦”。他梦想把他心爱的麦种进一步培育后推广到全国、全世界。他更大的理想是将西藏作为这两种麦种原种的基地,为西藏农村尽快脱贫致富,实现本世纪末粮食自给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身为西藏政协委员、拉萨市政协常委的张少华深情地眷恋着藏族百姓,农场所在的四个村过去既没有电,也没有清洁的饮用水。他请来施工队打出12口清水井,又安装了十几里长的高压线路,使世代点酥油、烧牛粪的藏族群众点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当他听说章多小学100多名藏族儿童伙食快要断顿时,他又买了几千斤粮食送到学校,并且包下了这些孩子的学杂费用。他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藏族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997年11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授予张少华“中国光彩事业奖章”,他是当之无愧的。
  张少华(右)在观测小麦长势。张曙光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