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无忝尔所生
  ——记欧盟驻华大使魏根深
  郑园园
  欧盟驻华大使EndymionWilkinson先生有一个很地道的中国名字魏根深。最近见到他时,他说将送给我一本他的新著,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手册》。这本书是他来华后,每天清晨5点半起写作3个小时,日积月累写成的。看着这位学识渊博的汉学家,这位自1994年走马上任,为发展欧中关系做了许多工作的大使,我不由得想起《诗经》里的那句话“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我猜魏根深是知道这诗句的,所以有一次在谈到忙忙碌碌的工作时,他说:“我们不能辜负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能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机会……”
  机会从36年前开始。
  1962年,剑桥大学学生魏根深在书店里偶然看到一本中文教科书,平生第一次见到汉字。奇妙的方块字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这位主修欧洲历史的年轻人立即作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道路的决定:改学中文,改学中国史。当时,魏根深曾到中国驻英代办处询问能不能到中国留学,答复说不行。1964年夏,魏根深大学毕业,正准备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却意外地接到通知说,中国高教部正在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一周后即可动身。魏根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
  23岁的魏根深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度过了难忘的两年。”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他总是充满了美好的感觉。“那是困难时期结束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相对平静的较好时期,学生一心想着为国家服务,他们学习刻苦,生活俭朴。”他从心里喜欢这些仅比他年轻四五岁的学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他不住友谊宾馆,而在办公室搭了张木板床,节假日和学生一起散步、爬山。去年,大使先生把当年的学生请到官邸做客,岁月的长河没有冲淡师生情谊,“我一眼就认出他们,叫出了他们的名字,我们久久地拥抱,叙述着别后的思念之情,那是我在北京度过的最愉快的一个夜晚。”
  1966年夏,魏根深离开北京到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那里的同学叫他“红色”,意指他来自北京。其实魏根深并不“红”,文革开始时他还被当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到抨击。然而,北京生活的确在不知不觉中充实了他。魏根深实地考察了另一种文明,他读中国古书,在历史中漫游;也饶有兴致地感受和观察着现实的中国。在西方人对中国知之甚少、抱着很大偏见的年代,魏根深就显得比较客观公允。例如,他知道关于“长袍马褂”的描述不符合今天中国的实际;他深知中国人善良可亲,并不好战;他知道中国有过饥荒,但已经得到恢复。在普林斯顿,有些同学常向他提些浅显奇怪的问题,魏根深为他们的无知而遗憾。
  这是生活的馈赠,它影响着魏根深后来的治学与从政态度。我曾读过大使先生1996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演讲稿,它印证着我的上述感觉。大使在演讲中感慨现今具有博学、求实、礼貌和大度的学人品格的研究者越来越少,接着他说:“在欧美,专家及公众舆论对中国的认知之间还存在鸿沟。一个关于孤儿院的简单故事,竟能造出完全违背事实的有关中国的新闻。”魏根深看中国,正具有一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眼光。例如人口问题,有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说三道四,他就指出,不搞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就会是20亿、25亿了,怎么发展;同时,生育观念是同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欧洲历史上也一样,他的曾祖母生了13胎,直到生下男孩才罢休。现在欧洲人谁会这样做呢?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转变观念。
  获得博士学位后,魏根深先在哈佛做专职研究员,后到伦敦大学当讲师,讲授中国史。其间,他勤奋著述,完成了《中国近代以前历史研究手册》、《中国价格历史研究》、《误解》等著作。其中,《价格研究》一书因涉及大量数据处理,是在当时还要占几间屋子的IBM大型计算机上完成的。这些书一版再版,有的被译成法、德、意等文字。魏根深本可继续著书立说,成就名山事业。但他担心书斋生活使他丧失对中国的现实感,他希望迎接新的挑战。1974年,欧共体(欧盟前身)发展与亚洲的关系,苦于缺乏懂得东方的人才,正在日本做研究的魏根深被发现,他留下来筹建驻日使馆,完成了从学者到外交官的转变。
  其后,魏根深参与了欧共体与中国建交的全部谈判,往来于东京——香港——北京之间,1994年被任命为驻华大使。魏根深选在8月15日履新,30年前,他于这一天赴京接任教职。重返故地,魏根深别有一番感受,同60年代相比,他感到“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国度”。他多次说过,现在中国处于乾隆统一中国版图以来最长的和平时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应当珍惜这个发展机会;从百日维新起,中国的改革运动屡屡遭受挫折,只有这一次的改革坚持下来了,已不可逆转。他愿意把握这个机会,为欧中合作尽一份力量,为中国做点事。
  魏根深甫上任就到各省考察欧盟援华项目。他想,既然古代中国称为九州,那就在南、北、中各选3个省吧。实际上4年来他已走过了大半个中国,多数为边远贫困省份,并把过去的物资援助转变为发展援助。80年代,欧共体曾参加联合国援助项目,向中国提供奶粉。魏根深以为,中国不是非洲的战乱国,不需要直接的食品援助。若把这笔钱用于支持教育和技术培训,援助地区发展,对中国更加有利。有鉴于此,他上任后支持在我国10个省建立奶牛基地。他倡导的云南红河环保项目、宁夏土地开垦项目、青海畜牧发展项目以及建立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也是根据上述思路立项的。
  来华4年,魏根深也不无遗憾。他在中国跑了许多地方,公务倥偬,并没有真正旅游过。他希望将来退休后,能作为一个逍遥的旅游者,沿着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路线漫游一周。他希望那时中国的天变蓝,水变清,青山绿水助游兴,他也许会仿效徐霞客,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向西方读者献上一本《魏根深游记》。(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揭开海湾面纱的一角
  林皎明
  阿布扎比夏日的夜晚,海滨大道为最佳去处。不难想象,在一个被欧洲人称为“文化沙漠”的都市里,还能有何景观比蔚蓝色的大海更令人陶醉的。
  这条公共海滨大道地处阿布扎比岛的最北端。岛屿东西两侧,属酋长家族所私有,辟为皇宫及贵族的深闺宅院,闲人不得入内。唯北线海滨可拥抱大海。三四十层高的华厦楼宇依海而建,绿茵草坪与街心花园沿岸伸展,恍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紧靠海边,是一条东西横贯的10多米宽的镶砖步行道。防波堤由海岸西侧伸向大海,与外海的沙岛遥相呼应,形成一处风景点。站立在防波堤的尽头,游人可驻足远眺,将阿布扎比的全貌尽收眼底。面对这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现代化建筑群,人们不能不感叹从小渔村到摩天大厦的变迁,赞美石油神奇的魔力给海湾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当太阳落山,酷暑在海滨大道最先散去,招来憋在房内一天的人们出外喘口气。阿联酋的白天,室外气温经常维持在47摄氏度,甚至热到50摄氏度以上。初来乍到的游客在正午的烈日下呆20多分钟,皮肤便会被灼伤。有心人计算过,在阿联酋呆一年,半年时间在冷气房里度过。如果不乘此时在海滨略舒筋骨,吹吹略带腥味的海风,那日子更如嚼蜡。
  夜幕下,海滨大道生机盎然。样式别致的海滨路灯,像串串明珠,把十里蜿蜒长堤勾勒出来。喷灌机的水屏反射着路灯的七色光芒,绿草坪上闲坐着劳累了一天的印巴工人,阿拉伯男孩学着滑旱冰,欧洲女孩带着头盔,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白袍富家子弟经常驾车到此,寻找搭讪的外籍女客。时尚日渐开化,黑纱蒙罩下的当地女子,也会换上运动鞋,三五结伴,姗姗而行。这里有阿布扎比白昼不易见到的市井一幕。
  阿联酋的社会生活,出奇地平静和安宁。在以伊斯兰教规为行为准则的酋长国里,居民基本保持着沙漠游牧民族淳厚朴实的民风,社会犯罪率非常低。这里很少听说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发生,偶尔发生偷窃和非礼案件,也多为外地不法分子所为。阿联酋全套照搬英国警察制度,装备先进,办案迅速。有一次,记者发觉自己的汽车夜晚被其它车辆轻微擦伤,便以手机报警。5分钟后,摩托骑警立即赶到,当即办案,有板有眼,效率相当高。凡警方破案,会将罪犯照片登报,严惩不贷。外籍劳工稍有违规行为,一经举报,便驱逐出境。
  记者在伊斯兰国家呆过较长时间,自以为见识不少,不曾想到海湾国家执行宗教法规异常严肃。在开罗,你可以在酒店开怀畅饮;在卡萨布兰卡,你可以短裤上街;在贝鲁特,你可以挎着女郎吹口哨,但在海湾,这些“可以”却不可以。当你眼见警察将喝酒及贩酒之徒押上警车,便不再怀疑宗教与国法的严格统一。
  如果说阿联酋与其它海湾国家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那便是浓重的印巴文化对酋长国市井生活的冲击。电影院上映印度歌舞片,印巴电视台节目随时可见,大街上印巴人的服饰五花八门。在海滨大道上,休闲人也以印巴人为多。阿联酋号称230万人口,其实2/3是印巴侨民。本国公民究竟有多少?据说,阿联酋建国之初,只有8万人,繁衍再快至今也不会超过三四十万人。国民“大半数”是外籍人,全球实不多见。有关印度人在阿联酋的历史,可以写成一本专辑。有人说,在阿联酋,当地人光说不干,印度人只干不说。这是指酋长国的许多行业实际由印度人控制,本地人从不涉及体力劳动及简单劳动。印度人经常私下耳语,阿联酋“是我们亲手建设起来的”。如若有人不信,他们会自豪地指出:“30年前这里还在使用印度货币呢!”(下)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艺苑

  东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
  ——程及与他的水彩画
  周德武
  水彩画是英国人的长项,但在宣纸上创造水彩画却是中国人的专利。目前侨居美国的程及先生正是进行这项大胆尝试的人。
  在美国,程及已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大画家。他的许多作品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收藏。而程及的得意之作《大都会老剧院》如今悬挂在纽约最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伊丽莎白·王画廊在成立5周年之际,为程及举办了个人展。在画展的开幕式上,笔者有幸目睹了程及的诸多作品,并与他长谈。
  程及1912年生于中国无锡,1926年辍学来到上海。1931年加入白鹅绘画研究所,白天打工,晚上业余作画。师从陈秋草、方雪鸪、潘思同、都雪鸥等人学习木炭素描、水彩绘画等。30岁时便崭露头角,在上海第一次举行了个人水彩画展,出版了《程及水彩画集》,后来执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1947年是程及生活的转折点。是年2月应世界学生救济会的邀请,程及获得了赴美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此行目的有二:一是通过画展向美国人展示中国城市生活面貌,二是利用在美交流期间到美国各地写生,打算回国举行美国民间生活展。他一踏上美国这块土地,就马不停蹄地在各州进行巡回展览。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程及归国的旅途遇到了麻烦,从此在美国一呆就是五十余载。
  客居他乡的程及先生并不拘泥于中国的传统绘画方式,而是刻意探索和创新。他曾在1988年一次个人画展简介上写道:“我来自东方———中国,以东方人的心境:和平、自由、快乐、友善在西方世界中求得生存。天地造化,相生相行,我观我感,心物互应,我用我法,我无我,我画画。”以此表达程及的创作心迹。
  程及先生告诉我,中国40年代的绘画艺术出现了彷徨,是全盘西化还是固守传统,争论不休。程及最终选择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展室里的几幅作品极具西方油画的效果和立体感,但又不失东方人的韵味,在色彩上显得柔和而自然。其绘画手法融古今中外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
  程及的作品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强烈的个性,他善于运用色彩表达丰富的内心感受。二是民族性,他把东方人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自己作品之中。例如,他1958年创作的《大都会老剧院》,虽然画面的背景是百老汇的大剧院,但在色彩的应用上却突出中国人偏爱的红、黄色,使整个剧院看上去更加富丽堂皇。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曾经这样评价程及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亚洲文化的影响以及他对亚洲文化本质的追求,他对色彩和用笔的掌握在艺术家中独树一帜。”三是时代性,程及的作品具有中国传统的烙印,但又不受传统的束缚。他善于表现美国人在大海中搏击的快感及美国人的创新精神。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都会老剧院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不得不对之进行重新改造。程及先生不失时机地创造了《大都会新剧院》,两项相比,近作在色彩和笔法上的运用显得更加成熟、大胆而自如,在朦朦胧胧中起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程及先生由于把东西方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备受西方人的青睐。1954年程及入选纽约国立设计院副院士、1964年当选为院士。程及曾获得美国水彩协会200周年金奖及年度水彩画特别奖等殊荣。1956年担任全美水彩学会董事。美国前总统布什对程及的作品爱不释手。在布什担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时,就曾向程老先生借走了《大都会老剧院》这幅作品,挂在了北京的联络处达两年之久,直到布什离任才物归原主。
  1972年程及踏上了久别的故土,并出版了《回家行——程及素描集》。今年6月,程及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绘画展。当时正值美国总统访问上海,克林顿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此次画展。
  程及先生坚守这样的信条:艺术能够帮助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如果说音乐是用鼓点和节拍来表达心灵感受的话,程及则希望用色彩奏出生活的乐章,用艺术感化人类,荡涤人的心灵。1997年,久居海外的程及即兴创作了庆香港回归的作品,表达了海外赤子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如今收藏在中南海内。年届九旬的程及先生如今还在挥毫泼墨,不断创作,为中西方艺术的交融继续奉献着自己的余生。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英国的博物馆之友
  时坚东
  美国著名作家爱尔博特·胡巴德曾说:“你的朋友是一个知道你的一切并且依然喜欢你的人。”“博物馆之友”顾名思义是指博物馆的朋友,在这里特指一个有组织的支持某个博物馆的群众团体,也可以叫做“某博物馆学会或协会”等。在英期间,笔者曾对此做了特别的了解。
  1909年,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之友——英国剑桥大学的菲兹威廉博物馆之友成立。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博物馆之友依然为数很少,远不如教堂之友、剧院之友普遍。本世纪70和80年代,博物馆之友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已有600多个这类组织,其规模小如威尔士矿工博物馆学会,只有20名成员;大如伦敦皇家美院之友多达7万人,年会费超过100万英镑。
  博物馆之友与博物馆之间是双向支持与合作的关系。从传统意义上讲,博物馆之友的主要活动是筹集资金,供博物馆用来购买藏品及藏品的保护,弥补博物馆经费的不足;另一项主要工作是为博物馆提供义务服务,如负责安排博物馆的讲座日程,与演讲者联系、宣传、卖票、放幻灯等。
  1994年至1996年间,皇家海洋博物馆之友开展了“领养一件藏品”的活动,他们将一些亟待修复的藏品列出一份清单,呼吁人们“领养”,由“领养人”出资赞助修复。该活动在会员中产生强烈反响,清单上的“孤儿”很快就被“领养”一空,其中罗伯特·克拉克爵士赞助修复了英国民族英雄、海军上将纳尔逊(1758—1805)使用过的黑色真皮扶手椅和沙发;一位叫希斯科特的先生赞助修复了破损的“海马”号模型,该船原型是纳尔逊指挥过的一艘有38门大炮的快速帆船;珍尼特·米尔斯女士爱好刺绣,她特别指出要赞助一件刺绣类藏品的修复,博物馆之友向她推荐了一幅羊毛织锦画“大东方”,满足了她的要求。藏品被“领养”后立即进入修复阶段,很快所有列出的藏品均修复完毕并展出,会员们看到被自己领养的可怜“孤儿”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心里的高兴不言而喻。
  1996—1997年间,英国奇尔特恩露天博物馆、比格尔博物馆和达维奇画廊的朋友组织分别开展了“拍卖许诺”的筹资活动。首先,组织者四处找人收集“许诺”,由许诺人将诺言写在一张纸上,签名后放入信封。然后博物馆之友组织公开拍卖。拍卖由专业拍卖员主持,每个许诺由出价最高者得到。这些许诺五花八门,不少许诺人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如“乘游艇航行一天”、“在乡间别墅住宿一周”、“高尔夫球课”、“绘画辅导课”、“在博物馆员带领下参观博物馆”、“在上议院喝茶”、“职业画家给你画肖像或住房”等。最有意思的是奇尔特恩露天博物馆馆长的许诺:“如有人出资100英镑以上,他将参加马拉松比赛”。整个拍卖过程轻松和幽默,平日的朋友互相“叫板”,让对方“出血”。这几次拍卖均获得成功,各博物馆之友分别筹集资金1000—5000英镑不等,捐献给博物馆。
  一般加入博物馆之友的人都对博物馆比较感兴趣。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其中最活跃的成员往往是一些退休人员。友谊既是付出也是回报。博物馆之友的会员一般分为个人、家庭、青少年、社会事业单位和商业公司几种。不同形式的会员交纳不同数目的会费。会员可享受的优惠待遇一般包括:收到定期时事通讯、观看展览预展、在博物馆闭馆后使用场地搞活动、使用博物馆资料进行学术研究、优先预订博物馆举办的讲座、参观博物馆未对公众开放的地方等等。其中实质性的回报不超过会费的1/4。例如,皇家海洋博物馆之友的财务主管迈克·斯德特先生曾是英国一家主要银行的职员。他7岁时由婶婶带着参观了这个博物馆,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加入了该博物馆之友。退休后,他承担起博物馆之友的财务主管工作。他本人的爱好是研究18世纪英国皇家海军的财政状况及其对国家政策的影响。这样他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业务特长为博物馆之友服务,另一方面他的兴趣和爱好也得到了满足。当然,博物馆之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于对某个展览感兴趣,为观展方便而加入该组织。所以每到第二年续交会费时,会员人数总会有所变化。也有的人同时加入几个博物馆之友或其他支持博物馆的组织,如国家艺术收藏基金等。
  目前,英国已有644个博物馆友好组织。1973年,应一些博物馆之友的要求,英国博物馆之友协会成立,它作为全国性的民间组织,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支持博物馆,为各博物馆之友的成立和发展提供咨询和帮助,并建立地区网络等等。同时,它也是世界博物馆之友联合会的发起成员之一。图为大英博物馆学会设在博物馆大厅内的服务台。(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北极小城特罗姆瑟
  赵绍棣
  金秋季节,应挪威外交部的邀请,我们访问了这个“北方之国”。行前,有人告诉说:挪威有两大自然奇观:一是地处北极而终年不冻的峡湾,一是极昼或极夜。
  8月底是见不到极昼极夜的。但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主人安排了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之行。市政府没设专职接待人员,秘书克斯顿·格雷格森女士在周末领我们参观,她把此当成第二职业,目的是更多地接触外界人员,练说外语,增加了解。她领我们看展览,观峡湾,逛市区,登高山,还领我们到自称是“典型的特罗姆瑟”家里喝咖啡,谈家常。克斯顿4个孩子都长大成人,没有一个留在身边工作,但她和丈夫仍留在此地,因为该市“找工作方便、报酬高、税收少”。
  特罗姆瑟建市200年,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5.8万,是挪威第七大城市,享有“商业之都”、“大学城”、“会议中心”、“斯堪的纳维亚的巴黎”、“世界上最大的渔村”等称号。据统计,居民中多数是从挪威各地迁移来此,还有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人在此工作学习。然而,这儿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北极现象”。
  挪威的本意是“通往北方之路”,它的最南端比我国最北的纬度还高。在特罗姆瑟,每年的11月末到第二年的1月底,有两个月太阳都不露面,只在中午可见一点灰暗的光。这是观看北极光的好时节,每年都有不少人专为此景而来。茫茫长夜一过,白天越来越长,从5月底到7月底,太阳又像个不知疲倦的顽童,一天24小时总不想“回家”。我们在特罗姆瑟没有欣赏到不落红太阳的景象,但晚上10点过了,西边还是红霞满天,凌晨2点多,东方已彩云朵朵,得赏此景,也算不枉此行。
  特罗姆瑟的建筑多是二三层高,居民住房多是木头结构。新建的“北极环境中心”是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这座耗资3亿挪威克朗的白色建筑坐落在海湾里,地盘是由修建隧道挖出的土石填海而成。“北极环境中心”主任欧海姆教授热情地介绍说,中心1999年1月1日将正式启用。主楼中有世界最先进的科研设备,供科学家从事化学、生物研究。中心图书馆里有关北极的藏书和资料,是世界上保存最全的。最让人叫绝的是里面的热交换器,中心因科研需要,养有部分北极动物,其水温需要保持在5摄氏度,而从当地抽上的海水是8摄氏度,他们通过科学处理,把3摄氏度余热用于冬天取暖,节约大量能源。附楼设计构思新奇,外形像6块正在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一层的“北极科学展览馆”已免费对游人开放,成为特罗姆瑟一大游览景点,除放映一部介绍北极风光、环境资源的宽银幕电影外,动物展览引人入胜,有2米多高的北极熊、小巧敏捷的银狐、游泳健将海豹、海狮等。
  因地理上的关系,挪威科学家1906年就对斯瓦尔巴群岛进行考察,是最早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之一。1908年建立北极研究所,1948年时“北极研究所”划归工业部管辖,1979年划到环境部。1993年挪议会通过决议,将该研究所从首都奥斯陆迁到特罗姆瑟。1995年,挪政府把与北极研究有关的4个研究所和2个政府机构合并成现在的“北极环境中心”,拨专款修建新址,以便统一行动和调研。
  欧海姆教授介绍说,到1999年新楼启用时,挪威的地质调查所也归该中心管辖,届时中心将有210名工作人员,是欧洲在北极和巴伦支海域最主要的科研中心,研究的地域覆盖挪威国土的1/5。科学家们以特罗姆瑟为大本营,在北极建有7个活动站,每年派遣若干专业队前往从事科学研究,而设在斯瓦尔巴群岛上的“长年城”和“奥勒松”科研考察站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长年城”夏季最多时住有1200多人,除科研外,还设有后勤服务、新闻通讯。建于1968年的“奥勒松”站主要用于科研,就是茫茫严冬,也有40多人在此坚守岗位。欧海姆教授说,中心每年需1亿克朗(约合1300万美元)科研经费,80%由政府拨款,其他部分主要由14个私人企业资助。中心通过研究成果与外界共享还可获得可观资金,经费不成问题。欧海姆教授说,所谓研究成果外界共享,就是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可以调阅研究资料,使用他们的研究基地。“长年城”和“奥勒松”就不时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学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家。
  为了保护北极的环境不受污染,科学家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严密的监测,了解人类其他地区已经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对这片净土所造成的影响,再向政府报告,并提出需要采取的措施。当然,对地质结构和矿藏分布的调查始终是中心的重点。自从北海开采出石油,挪威成了继沙特而居第二的石油输出国后,距此不远的北极大片海域,成了举世瞩目的地方。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查尔斯·韩迪是英国管理学界的佼佼者,他以《管理诸神》一书奠定了其作为世界级管理学家的地位。他在书中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4神为例,把管理行为及模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他又受到华人经商行为的启发,提出互利经商的观念,而他的管理思想也不时与中国人常说的“三十而立”、“出奇制胜”等传统智慧,颇多暗合之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