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把农村改革与发展推向新世纪
  农业部部长 陈耀邦
  今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2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领亿万农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20年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建国后到实行改革开放前的29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束缚,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农民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农业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甚至一度出现了停滞。直到1978年,全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多达2.5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并以一泻千里之势推向全国,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转机,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一)废除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改革,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给农户使用,确立了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农民比较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同时,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必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这一经营制度已成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载入了我国《宪法》。
  (二)突破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20年的农村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集体经济得到巩固和壮大,个体、私营、合资、联营等其他经济成分快速发展。目前,在乡镇企业增加值构成中,个体、私营企业已占到50%以上,乡村集体企业也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承包、租赁、兼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三)改变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以按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收益分配关系,被农民简明概括为“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四)扭转单一的种植业经营格局,形成农林牧副渔和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农村经济结构。目前,林牧渔业占农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提高到44%,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31%上升到74%。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了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实力,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目前,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0%以上,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30%,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以上。
  (五)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农产品流通体制。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取消了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逐步放开了大多数农产品的经营,农产品价格的确定由主要靠国家定价转变为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国家定价比重由1978年的94.4%下降为1997年15%以下。目前,农产品综合商品率提高到60%以上,全国性、区域性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也在逐步发育,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六)改革国家对农业的调控方式,初步形成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运用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相继建立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专项储备制度、保护价收购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乡镇企业法》等一系列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七)面向国际市场,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20年来,农业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引进了大量的农作物及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1997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47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6.3倍。目前,我国的农业对外开放已由沿海扩大到内地,由一般加工业扩展到种植、养殖等产业,由引进外资发展到投资国外兴办企业,由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拓展到部分生产、加工技术的输出,合作与交流的范围日益扩大。
  (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供给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2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了约1.9亿吨,连续登上几个台阶,稳定在4.9亿吨的水平,1996年曾突破了5亿吨大关;人均粮食产量增加了80多公斤,达到400公斤左右;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了6—7倍,油料、糖料、牛奶、禽蛋、水果、蔬菜等产量也都大幅度增长。
  (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20年前增长3.4倍;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7年的5000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6%下降到4%。
  二、20年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年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公有制实现形式;从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都是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试、大胆创出来的。
  (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可以探索,到坚持长期稳定不变,最终形成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对乡镇企业,从允许“三就地”发展,到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党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保护农民经济上的物质利益、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农村改革初期,党和政府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政策,给农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时,作出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等重大决策,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针对90年代初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度出现的“农产品价格过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和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国家连续提高粮棉定购价格,大力整顿农用生产资料流通秩序并实行最高限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积极性。在粮食连续获得丰收后,又及时采取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抑制了市场粮价下跌的势头,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的同时,大力加强村级民主制度建设,积极推行村级民主选举、村民议事、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四)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0年的农村改革始终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培育和造就了大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多数农产品放开经营,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迅速发育,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市场的兴起,使农村经济由单纯依靠计划配置资源,转变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用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资源,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和效率。
  (五)加强宏观调控,支持和保护农业。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在计划安排、财政支持和金融信贷等方面向农业倾斜,不断增加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相继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了粮食保护价制度、专项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和副食品调节基金制度,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出台了一批支持保护农业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
  三、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不断提高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水平。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广大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明辨是非的政治敏锐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当前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重点是抓好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三项政策的落实,切实保护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全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利用一切能够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优化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农村所有制结构,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变。
  (四)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增加农业科教投入,改革农业科教体制,大胆吸收、借鉴世界科技成果,加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力争在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和农业教育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切实搞好扶贫工作,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五)加快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健全和完善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奔小康的本领。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法律法规,加强普法教育,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景学成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投机势力冲击原因,也有内部宏观经济管理不善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有国内经济发展结构失衡,过分依赖外资,银行体系脆弱,监管不力等主观原因。“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管怎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国内实质经济增长趋缓,经常项目赤字,资产价格出现泡沫,通货膨胀走高等基本经济层面存在的问题是引发外部投机者冲击的主要原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人们以广阔的思考空间,也提供了一些启示。
  必须注意国际资本流动领域拓宽、规模扩大、流速加快的新特点。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市场正向全球化方向迅速发展。流动领域拓宽首先是地域的拓宽,突出表现在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更多地投向发展中国家。证券化已成为当今金融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而证券市场正日益突破空间地理和人为的限制。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也对外国敞开了大门,从而大大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更为重要的是,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谈判于1995年7月26日达成协议,其主要内容是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大大拓宽,全球金融市场资本流通渠道更为广阔和畅通。这就是说,全球90%的金融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产、2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和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流速加快和规模扩大则更为明显。全球外汇市场平均日交易额已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1992年88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1.5万亿美元。随着互联网络的延伸,24小时营运系统的全球外汇市场已经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由1990年的1.7万多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3万多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高达约10%。
  必须密切跟踪世界主要货币的升贬跌宕。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国际金融环境不仅仅是国际资本数量的扩张和流动,同时也有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化的影响,对于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逐渐开放且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美元90年代初走弱,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强,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不能不对各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产生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往往高估,如果不能把握国际货币的主要关系变化,及时改革汇率制度或调整汇率制度,反而固守僵化的汇率制度,那就难免使国内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出口和举债筹措资金受到误导。当失误偏差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必须建立国际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对于金融危机何时浮现、浮现时的应急处置和相应的结构性调整这一系列问题,可以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基本的经验,特别是在处理金融危机方面发展中国家显然经验不足。正如人不能保证不得大病一样,一国经济也不能保证不遇见大风险甚至危机,因此,有必要对金融风险特别是国际金融风险的凝聚建立预警系统。对风险的化解和爆发的处置要同样作出预先安排。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要作情况严峻时的打算。
  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银行体系的管理,及早防范和化解国内、国际金融风险。这是发展、改革之根本,也是一国免受外部冲击的基石,而不能过多指望外部的援助。中国自身的经历从正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还应当看到,之所以要靠自己化解风险是因为国际金融合作和支持既有救短、救急的一面,也有难以从根本上解救受冲击国家问题的弱点。对危机负有责任的国家或国际金融组织往往不能及时介入或介入却没有能完全正确的或者说使用了并非不正确但容易引起争议的过于传统的方案的措施,从而在短期里并不能建立起危机发生国或所在地区的市场信心和一国地区的公众对于金融体制的信心,以至危机发生地的经济金融恢复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局)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质量兴市促发展
  回建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也已初露端倪,并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走向世界经济的前台。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从河间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20年来,河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但在增长方式上,主要是以数量多、产量高、速度快为特点,靠资金、劳力的投入和扩大摊子、铺新摊子来增加总量,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得比较突出。如何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增量与存量、总量与质量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因此,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基础和条件,在基础具备、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应大胆而审慎地去组织实施。2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为河间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奠定了基础。一是企业基础。河间的规模企业迅速壮大,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电线电缆、汽车配件、保温材料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和支撑点,一批企业的生产和质检设备达到了国家一流水平,具备了组织标准化生产的能力。二是产品基础。1997年底,河间有12家企业的产品取得了质量认证,23家采用了国际标准,有5家获得了ISO9000体系认证,创出了一批省级名牌,3个产品填补了省和国家的空白。三是人才基础。经过市场的磨练和锻造,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些人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较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同时,通过招、引、聘、培等手段,形成了企管和技术人才群体,为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提供了智能条件。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必须精心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借鉴外地经验,提出明晰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经过反复酝酿谋划,河间市提出了“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监管、推进科技进步、实现两个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树立河间形象”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出台了《河间市质量兴市实施办法》、《河间市质量兴市考评办法及考核细则》等文件,明确了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义务、责任,并责成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措施,要求他们以帮扶企业为重点,杜绝“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为质量兴市战略的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了指挥机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必须明确目标。河间市根据自身实际,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分三步走,对消灭无标生产、重点产品抽检合格率、质量认证、“双采”等质量兴市的工作指标进行量化,分别在1998、2000、2005年实现,目前首期目标已接近实现。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切实做好“六抓”:抓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抓科技创新,对现有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着力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提高高科技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
  抓质量监管,企业要健全、完善质量管理和检测体系,对生产流程实施全面质量监控;技术监督、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抓改革,从机制上增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内在积极性。抓人才,优化用人机制,改善用人环境,为质量兴市战略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抓名牌,用名牌意识这把钥匙打开质量问题这把锁,全面促进质量管理。
  (作者为河北省河间市市长)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产业化进程
  刘银锁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生产是个优势。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两个根本转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效益,形成了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了“五抓”、“五增强”。
  一、抓思想观念转变,增强调整农业结构的信心。
  一是发展农业要变计划指令为市场引导,调整市场不需要、质低难销的产业和产品,重点发展市场畅销的产业和产品。二是变单纯农业生产为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坚持生产、加工、贸易一起抓。实行以贸定产,按市场容量确定生产规模。三是坚持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业商品生产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克服农户生产的盲目性与分散性。四是变小而全的多种经营为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
  二、抓基地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和产出能力。
  面向市场需求,培育主导产业。根据我市实际和资源优势,确立了饲料、油料、蔬菜、畜禽、林果五大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已发展各类专业村230个,形成了平原区小麦、玉米,黄河故道区花生,坡洼区大豆,山丘区红薯四大粮油商品生产基地。在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上,发展规模养殖和家庭生态养殖。全市已建成万头猪场23个,万只以上蛋鸡场85个,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鸡场76个,发展养殖专业场户3700个,生态养猪户3100户。在林果基地建设上,坚持以开发荒山、荒地、荒坡、荒滩为重点,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为主,1997年林果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
  三、抓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发展能力。
  鼓励、支持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发展龙头企业,实行国有、集体、股份、个人一齐上,对适销产品的现有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对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重点扩大生产规模。对国合商业企业,重点抓改制,把经营服务重点转移到为农产品生产及销售服务上。同时积极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发展个体或合作运销服务组织。目前,全市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4个,带动了一大批专业(场)户。
  四、抓服务,增强抗风险能力。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科技人员、龙头企业、流通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民营科研机构等服务组织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开展服务。拓宽服务内容,引导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服务。完善服务机制。实行以利益为核心的资产联接、供销联接、技术联接机制,确保农户与服务主体双方利益。
  五、抓科技,增强产业化发展推动力。
  抓人才开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同时,从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吸引了大批专业人才。仅豫北兴业公司、河南永达食业公司、永富饲料公司引进大中专以上科技人才就近200名。抓技术培训。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建立了一支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领导力量和科技队伍。抓技术推广。积极引进、培育、繁殖、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四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者为鹤壁市副市长)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连接粤东、闽西客家聚居区的梅(州)坎(市)铁路,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参加建设的铁四局职工劈山架桥,昼夜奋战。图为建设者在隧道中奋力向前掘进。王保良 向东摄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软着陆”是怎样实现的
  ——评《通向“软着陆”的宏观调控》
  刘国光
  从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到实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至“软着陆”。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它的背景、重大决策、实施过程、经验教训,都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勒曾经评论说:“没有什么东西比通货膨胀更恶化公众的情绪,中国政府作了正确的决策,不要通货膨胀。软着陆是一次显著的成就,应在世界上引起更大的重视。”陈锦华同志的《通向“软着陆”的宏观调控》一书,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汇集了有关的报告、文章,以期引起各方更大的重视。在发生亚洲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后,重视和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显得尤为重要。本书提供的资料是宏观性、政策性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面地记录了这次宏观调控的过程。1992年的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开始升温,到了年底和1993年年初,已经明显过热。许多地方发生的“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越演越烈。大量的乱集资、乱拆借,造成金融秩序混乱。总供给和总需求严重失衡,投资规模失控,消费基金膨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环境日趋严峻。对这些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组织和指导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讨论。最后,江泽民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定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即通常所说的“十六条”,宏观调控的各项举措全面启动。经过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十六条”得到较快、较全面的落实,宏观经济形势逐步改善,到1996年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迈向“软着陆”的宏观调控》一书全面地记录了这一段的历史,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背景和决策过程。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感受到这几年经济社会活动的强烈气息,体察到决策背景的复杂性和决策内容的科学性,它们都经受了时间的检验。
  第二,记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阐明了一系列指导宏观经济的重要观点。在通货膨胀严重为患的形势下,明确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坚持中央制定的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针。在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的过程中,适时强调要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书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制定中长期计划的指导原则与方法等也作了一定深度的论述。
  第三,阐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经验。作者从不同年份、不同角度总结了这一时期构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推进结构调整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计划与金融、财政的协调配合和发挥计划的整体指导作用等重大宏观举措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成功地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更是一以贯之地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第四,书中的不少地方和作者的序,都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的多样性和经济工作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审时度势,宏观调控措施要适时、适度,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所有举措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
  《通向“软着陆”的宏观调控》已由计划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再现了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一页。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岁月,人们记忆犹新,重温它,总结它,研究它,这对当前和未来都是有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