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母亲河”断流现象愈演愈烈
  专家建议制定《黄河法》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李斌)中国科学院在日前提出的一份报告中就黄河断流发出警告:黄河断流的长期发展态势极为严峻,随着愈演愈烈的断流现象,黄河下游存在决口改道的隐患。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将黄河断流作为重点咨询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与40多位专家共商黄河断流对策。7月上旬,地学部组织两院院士、专家对黄河中下游山东、河南、陕西、宁夏4省、自治区的20多个市、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以此为基础,中国科学院形成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提出: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就曾频频出现断流,到了90年代情势更为严重,年年出现断流。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渭河等黄河中游主要支流下游也相继出现断流。随着各种用水量不断增加,黄河下游可能变为季节性河流。
  专家们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和警惕黄河断流的隐患,有关部门要及早采取措施,建议制定《黄河法》。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98中国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推出
  本报讯 ’98中国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出。该套报告分《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中国通讯设备市场》等5个分报告,每个分报告分别就本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是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政策,企业进行投资、生产与销售及促进引进外资的必备参考资料。
  有关专家认为,以往的产业研究多偏重宏观分析,而缺乏对市场的具体了解与运作,这是我国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屡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关心的重点也是市场信息,而在这方面有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还是空白。
  作为我国最大的数据库加工中心、科技文献中心和信息检索中心,中信所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为中外企业、政府及国际机构圆满完成了上千项委托研究项目。10年前,中信所基于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的设想,创立了当今中国首屈一指的大规模企业数据库集团公司———万方数据。专家认为,目前中信所建立中国产业市场研究报告的设想及行动,将像10年前一样,开拓出又一个新的产业。
  ’98中国产业市场研究报告采用了大量的专访与问卷调查等一手数据,及生产、市场与海关统计数据。中信所表示今后每年都推出更多的产业报告,为各级政府及中外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叶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成人心脏移入儿童体内获成功
  本报讯 第三军医大学将一位成人心脏植入13岁儿童林其忠胸内的手术获成功。该儿童目前已康复出院。
  这次小儿心脏的移植克服了两大难题:一是供体体重超过患儿体重57%;二是成人心脏移入该患儿体内功能的匹配问题。在校院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成立了由著名胸心外科专家蒋耀光和廖承先教授任组长的心脏移植小组,采用体外循转环流等手段和连续灌注冷心停跳液保护供心心肌等措施顺利地完成了历时7小时的手术,成功地解决了成人与儿童心脏体积大小不一、心脏功能有异等难题。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本报北京10月14日讯 由北京市红十字会、市地震局、市减灾协会等联合举办的’98国际减灾日大型咨询宣传活动,今天在北京站前广场举行。
  由’98洪灾引发的对城市减灾防灾工作的深层思考,将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这一重大课题推向舆论宣传的前沿。围绕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防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此次宣传活动的口号确定为“提高减灾意识、奉献救灾爱心”。注重向公众普及减灾防灾知识,使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产生自然灾害的直接原因,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臭氧层空洞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异常等均与此有关。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任务,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活动现场发放的《国际减灾日特刊》公布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预警小组1989年完成的《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现状。
  (汪葆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文明海疆”第二阶段宣传启动
  本报北京10月14日讯 记者赵永新从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获悉,“建设万里文明海疆”宣传活动今天拉开第二阶段的帷幕,22家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将深入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沿海地区进行采访报道。
  从今年6月8日至8月2日,21家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建设万里文明海疆”第一阶段的采访。他们围绕“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宣传主题,采访了辽宁、河北等省(市)的26个沿海县、市,播发各类新闻稿件500余篇。
  “建设万里文明海疆”第二阶段的宣传活动将历时50余天。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再次公布举报电话:010—68024628,欢迎沿海干部群众反映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资源的事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澳合作培训经贸工作人员
  本报讯 “中澳经贸培训项目”日前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式启动。该“培训项目”是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根据双边技术合作协议而开展的一项合作培训与研究项目,主要帮助我国从事经贸工作的人员加深对乌拉圭回合各项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的理解和认识。(江涛 董洪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开幕
  本报讯 10月13日至15日,北京大学和日本本田财团联手,举办“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课题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一批中日知名学者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天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一代净水产品问世
  本报讯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易佑华教授,多年致力于水处理研究。他发明了新型高效净水剂———固体型聚合硫酸铁,并开发出“一步法”生产技术。该产品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工业污水、城市废水净化处理。该产品日前获国家专利。(王忠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种可控降解塑料技术引进我国
  本报讯 一种国际先进的降解塑料技术引进我国,目前在河北高碑店市北方降解塑料厂正式投产,并由北京绿隆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独家代理。该技术得到国家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检测中,被认为对于我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嘉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外国造林专家启动“绿华行动”
  本报北京10月13日讯 由国外金融界和林业界共同开展的“绿华行动”今天在京正式启动。由新西兰太平洋农林投资顾问公司发起的“绿华行动”,向新西兰政府申请亚洲开发援助基金,无偿援助黑龙江省进行万顷示范人工造林试验,继而推广,并以每年上万公顷的速度建造示范林区。首批8名新西兰及瑞典林业专家今日赴黑龙江省,开展实地考察。(科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悦达集团资助湖南灾区千名大学生
  本报长沙10月13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江苏悦达实业集团资助湖南灾区10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捐赠仪式今天举行。
  江苏悦达集团现有海外、国内企业43个,资产24亿元,1996年被国家列为全国300家重点企业。今年湖南省遭受特大洪灾,悦达集团决定捐资500万元,资助1000名湖南灾区大学生完成学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新型羊绒联合分梳机研制成功
  本报讯 具有世界水平的BSLD—95型羊绒联合分梳机最近由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此项技术被授予“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并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钱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文化界企业界研讨发展文化产业
  本报讯 记者祝华新报道:在告别短缺经济、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中国经济面临战略调整,一个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这是日前在京召开的文化产业讨论会达成的共识。一批文化界、企业界人士在讨论中指出,文化产品在国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当务之急是积极而稳妥地推动文化艺术生产体系的改革。讨论会是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与中国文化报联合主办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颁发
  本报北京10月13日讯 记者艾笑报道:第十三届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今天在京颁发。第四军医大学副教授崔鹏程、山东省立医院副教授王海波、昆明医学院副教授隋军(女)三位耳鼻喉科中青年医师,接受了卫生部前部长钱信忠、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颁发的奖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山西农科院扶贫树样板
  四年培育出三十五个高效农业典型
  本报讯 山西农科院科技扶贫取得重大成绩。150名科技人员扎根农村,经过4年的努力,在贫困地区组装推广了126项综合配套农业技术,树立了35个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典型。这些典型经验辐射推广到1000个村庄,创造间接经济效益24.9亿元。
  为了给全省扶贫攻坚提供经验,树立样板,省农科院1994年开始实施“1153”工程,即选择一个贫困地区,15个贫困县,建立35个不同类型的科技扶贫开发示范典型,示范村上的3.1万多贫困人口要稳定脱贫。这一行动,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拨出专项资金,并列入星火计划。院领导对完成这一任务十分重视,院长李振吾亲自抓,制定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参加这一计划,先后从20多个科研单位,抽调出150名科技人员到35个村上组装推广技术,探索科技开发脱贫之路。
  这些村都是贫困村,自然条件差,农民科技观念薄弱。科技人员进村后,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农田基本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围绕品种改良、耕作改制、作物栽培、动植物保护、土壤、肥力、科学用水、机具改革、饲草饲料、快速育肥等方面进行技术服务,培养科技示范户。经过4年的探索,35个村都成为各具特色高效农业的典型,有的是种粮典型,有的是经济林典型,有的是种菜典型,有的是养殖典型,有的是生态村典型。在隰县留城村,技术人员推广养猪、养鸡、养鱼技术、果园管理技术和科学种菜,发展沼气,逐步建立起养猪、养鸡—沼气—果园和养猪—沼气—养鱼—菜园两种生态模式,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污染,增加了收入,成为吕梁山区有名的生态村,该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
  经过验收评定,35个贫困村都成为中上水平的富裕村,1997年人均占有粮食达到631公斤,是1993年人均占有粮食的3倍,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067元,是1993年的2.8倍,创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过去不足28%提高到44.7%。
  科技人员在培养总结典型经验的同时,积极向外示范推广、辐射到9个地(市)30多个贫困县的1000多个贫困村,培养了100多万名农民技术骨干,指导科学种田600多万亩,养畜123万头,创间接经济效益24.9万元。(惠金义 程春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降虫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培育侧记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设想会有今天抗虫棉培育的重大突破”,今年以来,连续参加6个抗虫棉品种审定和验收的棉花专家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令专家们兴奋的是,抗虫棉在大田生产中获得成功,必将带动更多的生物技术向实用化迈进,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此时此刻,在座的每一位专家都不会忘记6年前棉铃虫猖獗时的情景:我国北方棉区大面积暴发成灾,当年的发生量为常年的20倍以上,在鲁西南、冀南、豫北等重灾区,棉花减产达50%,有的几乎绝收。其为害程度在我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仅黄淮海棉区每年损失60亿—100亿元人民币,损失程度接近于蝗灾。棉铃虫已成为我国棉花生产的“拦路虎”,疯狂的棉铃虫肆虐为害庄稼,除了电线杆子啃不动外其他的作物都要乱咬胡吃。为了治住虫害,棉农们不得不加大用药量,每年给棉田喷药次数高达15—20次,每亩仅农药成本就达80—100元,不料棉铃虫抗性不断提高,对任何农药几乎“刀枪不入”,大量的剧毒却无情地杀死了棉铃虫的天敌,又使棉铃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像脱缰的野马更加泛滥。广大棉农“谈虫色变”,一时也没有了办法,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棉纺业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也引起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难道棉铃虫真的就没治了吗?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又一次紧急行动起来。1993年初春,在北京白石桥路中国农科院一间普通的招待所里,由农业部主持,对棉花所提出的“抗虫棉加速繁育利用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进行专家论证。
  为了搞好这项重大科研项目。课题主持人、我国著名棉花育种专家汪若海研究员带领科研人员常年往返于北京中国农科院总部和远在河南省安阳市远郊农村的棉花所之间。为了查找资料方便,需要在天亮前赶到北京,他们就只得半夜从安阳上火车,从北京返回所里又正好是半夜,他们便深一脚浅一脚摸回实验室,继续挑灯夜战,向棉铃虫发起冲击!他们勇于创新,大胆运用生物工程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把微生物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导入棉花,从而使棉花对鳞翅目害虫有高度抗性。特别是对棉铃虫及玉米螟、红铃虫等抗性很强,尤其对为害最严重的二代棉铃虫抗性十分显著,一般情况下可减少农药用量60%—70%。抗虫棉的纤维品质与推广良种相当,符合纺织工业要求。有关部门领导和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是我国棉花育种史上一个新突破”,受到了广大棉农的欢迎,目前,他们育成的几个抗虫棉正迅速在适宜棉区推广。
  与此同时,研究抗虫棉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我国“863”高技术计划转基因抗虫棉重大关键项目的任务,中心组织全国20余家科研单位、数百名科技人员联合攻关。
  课题组在郭三堆研究员的带领下,以拿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成果为目标,他们知难而进,下决心走自己人工合成杀虫基因,再导入棉花的技术路线。要人工合成杀虫基因,绝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此,课题组主要成员都放弃了节假日,不分昼夜,连续工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了重大突破。至今已育成12个抗虫棉优良品系,其中两个已通过品种审定。去年,当棉铃虫再度严重发生时,这些国产抗虫棉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经专家鉴定,国产抗虫棉抗虫性显著而稳定,防虫效果与外国抗虫棉相当,纤维品质好,丰产性强,亩产皮棉可达100公斤以上,而化学农药用量至少节约80%,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事故。
  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昉研究员不无感慨地说,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开发成功转基因抗虫棉并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国家。抗虫棉的育成再一次证明,只要我们选准方向,集中力量,完全可以攻占农业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试验、示范抗虫棉就要承担高科技带来的风险。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便是这样一支敢冒高技术试验风险的农民科技组织,年轻的农研会理事长卢怀玉农艺师,4年前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农村,回到其父亲创办的农研会。他亲眼看到农民们在生产中遇到靠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所表现出的焦急与无奈。就连他们这个以推广植棉技术为专业的农研会也难逃棉铃虫带来的厄运,虽然用上了各种防虫技术,也难克顽虫。弃棉不种的会员越来越多,眼看农研会的植棉业要垮下来。正在这时,他们得知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都在培育基因抗虫棉,便三番五次登门求教,要求承担抗虫棉的试验、示范任务。在专家们的支持下,经过连续3年大胆引进和多品系试验,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在试验过程中曾一度遇到很多曲折,处于内外交困的两难境地。但他们坚信高科技不动摇,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奋战3年,耗资120万元,为早熟抗虫棉“93—6”的审定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编余短论

  为高科技走向田野铺路
  苗文新
  几年前,当棉铃虫大暴发时,一些地方让农民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农民却心存疑虑,响应的不多。因为,农民认为这是科学家在实验里做的事情,离农业实际生产还远!今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山东惠民等地,农民在排队抢购抗虫棉种子。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要让高科技走进田野,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要帮助农民认识高科技、了解高科技。希望各地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给农民上好农业高科技这一课。其次要帮农民筛选高科技,并进行组装配套,让农民易于掌握。现在,高科技项目甚多,完全靠农民抉择比较困难。各地农业部门要在这方面为农民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再次要建立高科技试验风险机制。这是推广高新技术不可少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灾区农民抢科技
  正在面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灾区农民迎来了湖北省科技救灾专家服务团。十多位农技专家深入湖北嘉鱼、洪湖等重灾区为农民授课、送良种、送科技图书,受到灾区农民热烈欢迎。郭一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