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灾区妇女孩子笑了
  9月16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太阳照在安静下来的雅鲁河面上,粼粼闪着波光。
  离河岸几百米的北山坡上,一字排开几十户新建的地窨子。赶在北方霜冻前,露宿近两个月的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东德胜村灾民都住进了暖房。
  村里的女人们都走到太阳地来,在被洪水冲毁的废墟上,围着一眼幸存下来的压水井洗着衣被,五颜六色的衣物挂满晾衣绳。在塑料棚里憋闷已久的孩子们,在废墟上撒欢。女人们的笑声不时在井边朗朗地响。
  东德胜村是被7月中旬的洪水夷为废墟的。
  “多亏了你们北京人、全国的人呐,要不然可没法活了。”一见面,53岁的肖淑琴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咱这儿什么都给冲没了,只有哭的份儿了。咱家就剩下3匹马、2口猪、2个女儿,吃的就剩一点儿土豆。”就在一家5口人衣食无着的当口,“上面的人来了,你们北京的人也来了,都是大领导,大前天还来一拨,都是来关心咱的。”
  她记得清楚,第一个来的叫乌兰,给每家都分了50袋咸盐、9.5公斤白面,还有洋蜡、火柴、方便面、矿泉水。“那个篷子就是上面送来的。”她从洗衣盆里抬起手来,指着北山坡上的天蓝色帐篷充满感激地说。
  肖淑琴的女儿抱着一只白鸽走来。“这鸽子是我女儿抢出来的,昨晚还上电视了呢。”她的笑声里洋溢着欣喜。
  “洪水下来,咱家啥都没了。两匹马也冲走了,是母女俩。那小马驹儿可漂亮了。”笑嘻嘻的张桂花活灵活现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那些天,大伙趴在山坡上淋雨,两天都没捞着饭吃。她觉得没法活了。后来,头顶上飞机响了,呼呼地往下落馒头、饼干、桃酥等等。后来,人也来了,问寒问暖,又送东西。“行了。在电视上看了,半个中国都遭洪灾,国家也不容易呢。往后咱还得自个儿挺起腰杆呢。”
  “这些衣裳都是从冲倒的房基泥里抠出来的,洗洗还能穿。省一个是一个,咱也得过几天紧日子,不能光靠国家。”杜秀英话里透着自强劲儿,一看就是把能干的好手。
  东德胜村共有48户人家。河边的老村全部被毁后,当地政府已在靠北一面高坡的平坦处规划好了新村。“我们村都上保险了。明年开春,国家要帮咱盖呢。”女人们笑着,七嘴八舌议论着。
  52岁的张玉凤满眼含着热泪:“咱一辈子也不能忘了共产党的好、政府的好呐。得汗珠子摔成八瓣地干,快点把家建好,把生产搞起来,让上面放心。”
  东德胜村被冲毁了。很多村子被冲毁了。但是,从灾区女人们的笑容里,我们看到,灾区人民的精神不倒,信念不倒。(附图片)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中华巾帼大典》序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顾秀莲
  在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欣闻《中华巾帼大典》出版发行,感到非常高兴。
  妇女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90年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中,各族各界妇女的贡献举世瞩目,她们的事迹是写不完的诗篇,画不完的画卷。《中华巾帼大典》收录的1.5万名“三八”红旗手中,既有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奋斗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一线的普通妇女。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本行业的排头兵。在她们身上,既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又凝聚着时代赋予她们的智慧和力量。她们是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整理她们的先进事迹,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展示90年代“三八”红旗手的风采,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妇女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这是我们编纂《中华巾帼大典》的宗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妇女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妇女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将日益突出,同时,也对妇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妇女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抓住机会,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作为求地位,以素质求平等。近年来,全国妇联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亿万城乡妇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争做“四有”、“四自”新女性。本书收录的“三八”红旗手有许多是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我衷心地希望全国广大妇女姐妹能够像她们一样,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成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巾帼风流。我也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华巾帼大典》这样的书籍问世,以更好地宣传中国妇女的进步与成就,展示中国妇女的时代风采。
  (《中华巾帼大典》近日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为灾区人民祝福
  马利
  灾区人民蒙受大水的浩劫,丧失了家园,这意味着怎样的痛苦和不幸。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乡亲邻居的互相帮助下,灾民们迅速地重建家园,一栋栋新屋拔地而起,那些本该愁苦的面容露出了笑颜。这笑颜在那些家庭主妇们的脸上绽开,就显得格外美丽和使人充满信心。
  家庭主妇常常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庭生活主要围绕她们开展,柴米油盐、穿衣吃饭、孩子上学,主要由她们操持。所以,一个家庭是否安居乐业,她们的表情是最真实准确的晴雨表。
  面对水灾,妇女和男子一样,走上抗洪斗争的前沿,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还有更多的妇女在为抗洪斗争当后勤,把关怀、把鼓舞、把斗争的信心送到斗争前线,鼓舞了士气,稳定了军心,为抗洪斗争的胜利,作出了一份贡献。
  今天,重建家园,妇女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重建家园,建的不仅仅是几间砖瓦房子,要建设的是一个新的家庭。重修的房舍,在自然环境、房屋结构、卫生条件等各方面都会有一个新的变化。住在这些房子的人,是经过大水洗礼的人,身上洋溢着抗洪的精神,在今后的生活里,将会有一种新的面貌,更富裕、更美好的日子在前边等待着他们。
  正是有这一种信心的支撑,家庭主妇们一扫常有的灾难之后的愁苦和失望,绽开令人欣慰的笑容。人们从这笑容里能感受到灾区人民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稳定的情绪和对于未来所抱定的信心。
  我们祝福灾区人民在新的家园里,生活幸福,心情舒畅。让家庭主妇们脸上的笑容绽放得更美丽、更明朗!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建功 重建家园

  上道第一家
  9月13日,天空还是麻麻的阴着,时不时落些细雨。
  在规划好的新村工地上,40岁出头的达斡尔族妇女金美荣从露天临时搭起的灶台前直起腰来,满身泥水,但灿烂的笑容里看不出一点大灾后的沮丧和凄苦来。
  金美荣是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富吉村农民。8月的暴雨洪水过后,她家的3间房和这些年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家当就全给冲没了,就剩下“七张嘴”:80多岁的老爷子、患糖尿病的丈夫、4个年幼的娃。
  洪水无情呐。眼睁睁瞅着山洪把房和家当卷走,她心里头惨惨的光是流泪,哭不出声儿来。“那当间,我两也跳下去算了。没法活了。可4个娃还是嫩苗苗,哭得人舍不下。死不起呐。”金美荣回忆着当时的心情,脸上始终笑着。
  “多亏有咱党,有咱政府呐。”她向在场的人“掏心窝子”。灾后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立即给规划好了新村,还给补助了5000块红砖、1立方米木料。“国家遭这么大灾,多不容易呐。听父亲讲,过去我们这些‘民族人’遭多大灾都没人管呐。如今疼咱的人多了。不说给那么多东西,就是给一块砖,咱心里也暖和。冲这咱也得挺起腰板儿干呐。”
  她新家的位置在新村靠南的111国道边。因丈夫有病,金美荣独自干了3天,腰疼了就吃止痛片。42平方米的房地基已建好。要起墙了,邻居们要来帮忙。她一大早就买了3斤多鱼,诚心诚意表达对帮忙邻居的感谢。“有大伙儿帮忙,建住房,快。往后娃们大了,日子很快就好起来了。”没能让客人进屋坐坐,吃顿饭,金美荣满脸的歉意:“下回来,屋就好了,一定要进来坐坐。好找,上道第一家就是我家。”(本栏图文除署名外都由本报记者刘亮明摄写)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重塑灵魂的工程师
  黄一芳
  尚秀云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少年审判组长,与少年犯罪打了10年交道。她以火一样的工作热情,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许多在尚秀云的帮助下步入新生的少年犯则亲切地称呼她为“尚妈妈”。
  程某是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一个校奥林匹克数学班的尖子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程某先后在海淀影剧院、清华大学等地盗窃作案16起,窃得价值4600余元的财物。在提讯室里,尚秀云苦口婆心、掰开揉碎地给他讲人生的价值,讲美与丑,讲善与恶,帮助他认识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用雷锋的模范事迹与他所崇拜的“神偷”、“义盗”、江湖义气对比,启发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烈的对比教育震撼了程某的心灵,他眼含泪水真诚地表示接受法律的审判。
  尚秀云依据法律对程某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一般来说,缓刑犯应由公安机关负责社会监管,但尚秀云作为一名法官并没有中断对缓刑少年程某的教育,从法院到学校,从派出所到居委会,一次次回访,一次次谈话。通过帮教,程某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质的转变,回校后,他刻苦学习,进步显著。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当南方遭受水灾时,他将夏天不吃冷饮攒下的50元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亚运会召开他热情捐资50元。在学校进行的学雷锋活动中他和同学自发设立了一个自行车修理站,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服务。
  少年犯武某,15岁便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某重点大学,穷山沟飞出这么个金凤凰,家乡父老引以为荣。但是,武某进校半年便连续盗窃4辆自行车。尚秀云认真分析案情后认为:武某能投案自首,坦白交待罪行,合议庭决定对他宣告缓刑。但落实帮教措施却是个难题。为了社会少一名罪犯,多一名大学生,尚秀云和书记员迎难而上,为恢复武某学籍开始了漫漫而艰难的说服工作。尚秀云一次次找到学校,见法官这样执著,书记憋不住了,问:“这个学生有什么背景?”当听说法官们与武某素不相识,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犯时,书记深深地感动了。接收单位和帮教措施落实后,1995年7月武某被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尚秀云辛勤的汗水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海淀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工作1991、1993、1996年三次被评为市法院系统的先进单位。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百强篇

  侗女贩牛闯世界
  本报记者 周笑浪
  在湘黔交界的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女贩牛大王,她就是45岁的侗族妇女姚青兰。
  侗寨有句顺口溜“养鸡为吃盐,养猪为过年。农民只能种土地,东买西卖讨人嫌。”侗族民风纯朴,世代以农耕为本,不擅经商。何况贩牛历来是男人的事,从没女子涉足。1991年当姚青兰决定贩牛时,在侗寨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亲朋好友担心她血本无归,纷纷上门劝说,寨子里风言风语,也有人等着看笑话。
  民生村,人均耕地不足0.25亩,无论怎样精耕细作,一年下来,连吃饭都成问题。改革开放初,姚青兰率先“下海”,她走街串户做裁缝,后来又做起木材生意。这就有违侗家“种好地,养好猪,就是一个好姑娘”的古训,引来不少闲言碎语。
  1991年,姚青兰在宁波联系木材生意时,发现那里肉牛销路很好,价格也高。而新晃所在的怀化正是湖南省的肉牛基地,湘黔铁路贯穿其境,运输也方便。于是,姚青兰毅然决定改做贩牛生意。
  为了把握沿海牛市行情,姚青兰跑江浙、下广东,边了解情况,边利用以前做生意的关系建立了18个销售点。同时,跑贷款,组织货源,请饲养员,联系车皮。1992年夏天,姚青兰押着第一批牛出发了。
  今天姚青兰对记者说起第一次贩牛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货车没有准点,她不敢下车,天热路远,车厢里臭烘烘的,蚊蝇叮咬倒没啥,最伤心的是不懂如何喂养,一路上死了好几十头牛,出师不利。
  回到新晃,她马上找兽医求教,学相牛,学贩运过程中的水草配活,学疫病防治,保肥保膘等等。这之后,死牛就很少了,生意也越做越顺手。半年下来,姚青兰贩了440头牛。第二年,她扩大经营规模,搭建了两个临时喂养的牛栏,雇人喂牛,装车,押运,她自己则西上云、贵、川联系货源,下江浙、广东找销路。就这样,到1997年底,姚青兰共贩牛6430头、山羊2000多只,上交国家税费1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贩牛大王。
  侗家妇女心地善良,最能吃苦耐劳。姚青兰的生意,产、供、销三头在外,她却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举重若轻。乡亲们佩服她的为人和能力,选她当民生村的村长,她工作、生意两不误。为了全村人走上富裕之路,她和村委一班人动了不少脑筋:以村民入股的形式开荒种柑桔;组织村民办运输车队;发动群众办加工厂、开商店、旅舍、修理铺。几年下来,原本条件一般的民生村成为新晃县富裕村。
  村里的孤寡老人武世英、杨世顺提起姚青兰就连声称赞。这些年,作为村长,姚青兰对他们关怀备至,平时安排邻居照顾他们,送粮送药,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轮流给他们送饭菜。小女孩喻冬香家庭困难,上学的费用也是姚青兰解决的。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姚青兰掏了不少钱。她认为,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赚钱,不管乡亲困苦,自己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多为乡亲们做点事。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英姿飒爽女英雄
  吴静
  1996年12月18日,一名腰缠炸药包的歹徒挟持了郑州国棉五厂幼儿园的28名幼儿和两名教师,扬言要50万元才肯放人,否则,就与他们同归于尽。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刑警王玉荣只身化装成幼儿园阿姨,以照看孩子为由接近了歹徒,她边哄孩子边平静地问:“几点了,不知你要的钱到了没有。”
  在歹徒看表时,王玉荣看见了他手心的启爆开关和伸入袖内的黑色引爆线。聪明的她抱起一个孩子说:“这个孩子发高烧,我去给他取药,再看看钱到了没有。”歹徒答应了,并叫她早点回来。
  当她取了药回来时,歹徒已等得不耐烦了。王玉荣一边靠近歹徒,一边寻找机会。她只能有一次机会!等到歹徒觉得不妙想夺她手中的药盒时,她迅速拔枪击倒歹徒,随后扑上去,死死地卡住他的脖子。
  当晚中央领导致电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一定要好好表彰这位女英雄。”
  有位记者问她:“在接受任务时,明知九死一生,你不怕吗?”“干我们这一行的,危险性很大,会在与罪犯较量时突然倒下,生命会在顷刻间终止,与战友和亲人永别,但是,决不退却。”王玉荣干脆地说。
  1992年,车站地区连续发生绑架轮奸少女案,接到报案后,她化装成时髦女郎,在广场等待。第四天深夜,一名男子凑过来问路,没等她招呼同伴,后面又来了两名大汉架着将她塞进了出租车,开车就走,一把匕首顶住她的咽喉,不能出声。她急中生智,偷偷在司机肩上狠狠地捏了一下,司机猛一回头,才明白发生的一切,停下车大喊:“抓坏人。”她趁机打掉匕首,歹徒夺路而逃,她死死地抓住其中一个,将他制服,战友们赶到将其他两个也抓获了。
  1994年5月,她在执勤时发现两男一女行踪可疑,将其中一个带到公安局盘查。此人突然从包里拿出手枪对准她,她镇定自若,猛地托起歹徒的手臂,子弹打到了天花板上。在战友的配合下,迅速将其擒获。经查,该犯是在天津、北京等地连续制造麻醉抢劫案的首犯。
  王玉荣从警10年来,经她手破获各类案件20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5000余人。今年,她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之一。曾先后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好妻子

  “仪仗夫人”惠军霞
  张向东
  军霞原名“君霞”,因为从小崇尚军人的缘故,与当兵的丈夫相识之后便改名“军霞”。丈夫薛飞,1.87米的个头,是人称“第一刀”的武警仪仗队指导员。
  他俩结婚四载,感情甚笃。说来凑巧,当初两位媒人同时为他俩“牵线搭桥”。没多久,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婚礼朴素、平静,没有酒席、鞭炮。军霞只是简单收拾自己的“行囊”就和丈夫在一间月租金百余元的房子里“安营扎寨”了。只过了七天的蜜月生活,丈夫便匆匆赶回部队“赴命”。
  没有丈夫在身边的日子实在难过,每月几百元的工资除了贴补家用还得照顾父母,每次来往几公里换煤气罐,下了班还得风风火火安顿孩子吃饭、睡觉,有时加班晚了孩子在屋里乱爬……她每月都要向丈夫“汇报工作”,但对自己的苦从未提过,相反还鼓励丈夫安心工作。
  一个暴风骤雨的晚上,军霞和孩子刚刚睡下,突然听到“嘭!嘭!”的敲门声,母子俩紧张极了。当听出门外丈夫的声音时,军霞不顾一切地冲向了房门。看着浑身湿透的丈夫,军霞一头扎进他怀里放声痛哭。久别胜新婚,还没等军霞把一肚子苦水倒给丈夫,部队就在丈夫回家的第三天打电话催他回去。军霞心里不乐意,但还是帮丈夫收拾好换洗的衣物,第二天一大早送他去了车站。
  在丈夫眼里,惠军霞称得上是贤妻良母。但由于薛飞在部队的工作太忙,实在没有闲暇时间顾及妻子。他俩结婚四年,在首都当兵的他从未带妻子逛过北京城,从未给妻子买过一件衣服,一件化妆品……军霞每次探亲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四年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美的创造

  还给你美的形体
  李赴朝
  记不清有多少朋友从我的手术室走出,带着美好的形体,带着对生活的自信,开始了新的人生。肥胖曾经困扰了他们多少年,如今,是“不开刀美容吸脂法”,还给了他们以美的形体。
  赞誉来自国内的朋友,也来自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遥远的国度。
  肥胖,作为一种病症,不只影响着人们的外观形象,更给人的生理机能、心理造成许多压力,影响了许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了减肥,许多人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用尽种种办法,但是疗效都不理想。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学界逐渐地摸索出了通过吸脂来减少脂肪细胞数目的办法来达到减肥目的,取得了很好效果。
  为了完善这一医疗手段,我研究学习了国内外的各种吸脂办法,查阅了大量的吸脂资料,创立了“不开刀、不住院、安全高效的美容吸脂法”,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美容院和医院使用的“李赴朝多功能吸脂仪”,在今年3月获取了国家专利。我用这种办法和仪器成功地为百余人进行了美容吸脂。适用于病人面部颈部、肩背部、腹部、臀部、双下肢等各个部位。
  今年6月,一位母亲领着18岁的女儿来做吸脂手术。这个女孩身高1.6米,体重却达到111.5公斤。因为过度肥胖,五六年的时间里,她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坐起来,家人陪她到过许多大医院,都没有办法。7月1日,我和我的助手们为她实施了吸脂手术,整个手术过程,胖姑娘和我们谈笑风生。我们共为她吸出脂肪1.88万毫升。手术结束后,她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高兴地喊:“我能坐起来了!”从我的手术床上,像这位胖姑娘一样满意地走下过英国来华学习的留学生,走下过来自日本的芭蕾舞演员,走下过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家庭主妇。(作者系北京黄寺美容医院聘请主任医生)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3年前,江泽民总书记在张家口坝上地区视察时得知张素珍因母亲患病、家境贫困而辍学,特意嘱咐有关部门设法解决贫困地区孩子失学问题。前不久,张素珍(中)考取张北师范学校。三年来,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张家口坝上地区数千名因贫困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新华社记者 周文广摄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石家庄市闸门二厂工人金亚铭(右三)去年下岗后,创办了“女儿精品编织厂”,招收下岗女工三百多人,并将自己的精编工艺无偿传给她们。目前,她们的工艺品已畅销海内外。新华社记者 高洁摄


第12版(巾帼园)
专栏:

  《中华巾帼大典》问世
  本报讯 展示中国妇女时代风采的《中华巾帼大典》近日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中华巾帼大典》由陈慕华题写书名,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作序,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华人物丛书”编委会和全国妇联宣传部联合编著。该书记载了90年代1.5万“三八”红旗手,她们当中既有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也有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的普通妇女。本书用简练的语言记录下她们奋斗的足迹,给人以力量和启迪,催人奋进。(李保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