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热门话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知识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方新研究员,在其论文《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着重阐述了——
  知识经济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缩短工业化阶段的进程,即发挥后发优势),但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
  挑战首先来自“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本身。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指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而正是在这两点上,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时使得它们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因位势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关系,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随着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而形成新的“中心—依附”关系,加大贫富差距。例如,有迹象表明,近20年来,在全球的收入分配方面,情况逐步恶化。从1960年到80年代末,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0.44到1989年的0.55,即不平等的程度在增加。又据统计,世界最富的20%的人口的所得收入与最穷的20%的人口的收入比从1960年的11.1∶1增加到1989年的17.1∶1。可见,全球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扩散到所有国家,贫富差距还在加大。正如托夫勒所说:“知识的分配比武器和财富的分配更不平等。因此知识(尤其是关于知识的知识)的重新分配更加重要。它能改变其它主要权力资源的分配。”
  挑战更来自自身准备的不足,因为机会只偏爱有准备者。知识经济对于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顺理成章;对于首先要通过工业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要不甘落后、抓住机遇,就必须将工业化与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即如果说在上一个百年,后发国家还有可能通过加速工业化过程追赶发达国家,那么在当今新的世纪交替之际,由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不断加快,后发国家已经没有了从容实现工业化的可能。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加严峻。
  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这使得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制度的变革,因而任务异常艰巨。
  我们初步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与前两步战略相比,第三步战略的目标不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不是要达到“温饱”、“小康”这样相对明确的指标,而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动态的指标,因而也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就全国范围而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不到5%,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5%,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不到1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就整体而言,由于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某些大城市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的。
  从发展看,根据钱纳里模型和我们对美日韩等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本国科学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对R&D(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内在需求和有效供给能力均不相同。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到2010年前后,我国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届时的经济增长将会从80年代以来主要依靠制度变革所实现的效率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本国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在当前阶段对科技的需求,还必须考虑到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以便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持续的支撑。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非零散的、某些具体的改进措施所能奏效的,必须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关键是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当务之急是统筹考虑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重建国家创新系统。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
  陆仁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不能不遇到同占人类总数近80%的第三世界的关系问题,因此,近年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缘起和基本特征
  西方一些学者已经把全球化追溯到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而且直接间接地从一开始就把西方工业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作为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关系。具体划分时间则因为对资本主义产生时代的理解不同而不尽相同。德国学者汉斯—海因里希·诺尔特从公元13世纪谈起,多数人则认为全球化开始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15世纪末。美国太平洋大学教授弗莱恩把全球化的起点确定为西班牙人在菲律宾修建马尼拉城的1572年。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在两卷本《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谈到,从“全球性经济关系”中,看出资本主义自其产生就不是由国界封闭在一国范围内的现象,而是不可避免地将许多社会整个地纳入“新的全球化经济秩序之中”的过程。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50年的全球化状况时说,英、法今天贸易开放程度稍高于1913年,日本尚不及当时;英国资本纯流出量1880—1913年平均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作为比较,过去20年间日本“过分的”国际收支往来账户盈余平均仅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3%。
  第三世界国家比较赞同的看法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目前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虽然其中有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面,但总体上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也都控制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他们利用这些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首先推动并在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关于经济全球化何以在90年代形成新浪潮及其基本特征,一般涉及到下述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调整内外政策,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随着冷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空前进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国际金融全球化;商品、技术,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和配置,造成包括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内的各国经济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
  对第三世界的利与弊
  国内外研究普遍指出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既有机遇也有风险。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话来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主要是西方报刊,特别是在对第三世界影响的问题上强调全球化的积极意义。经合组织的一种计算说,如果“所有的国家”遵奉西方的“游戏规则”,那么世界的富裕程度,2020年将比1995年人均提高140%。美国《未来学家》描绘了一幅在第三世界提供“劳动大军”和“有能力购买西方商品”的前提下,全球化带给整个人类的美好前景。美国《洛杉矶时报》载文说,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人类开始“向世界大同社会发展”。
  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和有识之士看到,经济全球化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会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不利的因素和风险。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挑战。
  马来西亚民间学术组织“第三世界网络”的一些学者认为,“在后殖民主义世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主体就是不平等”。
  关于跨国公司。英国《经济事务》从五个方面论述其“如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繁荣”:纳入到发达国家的运行轨道;外国直接投资更重视效益;分担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风险;提供管理和销售技能;跨国公司获得利润,第三世界国家获得发展。针对第三世界担心国家主权受到损害的担忧,英国《经济学家》一篇编辑部文章写道:“在世界经济相互渗透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对东道主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对其主权的干预也是无关紧要的问题。”还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试图使世界跨国公司化,尤其要使发展中国家实现跨国公司化。因此,如何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世界经济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指跨国公司是如何在发展中国家扩展其活动”。第三世界国家则普遍关注全球化进程中自己国家主权被削弱的危险,有的指出其主要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命脉已经被跨国公司所控制。最近拉美报刊甚至美国报刊都对巴西向美国和西班牙跨国公司一次性拍卖国家最大电讯公司、巴西电讯业一次性瓜分完毕一事进行评说。此外,还分析了墨西哥民族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舆论广泛注意到,亚洲金融危机后,西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以比危机前低60%—80%的价格大批收购银行、工厂、电视台、电话系统、零售网络、经纪公司、保险公司等。据《亚洲风险资本》周刊说,今年前5个月已成交479笔买卖,总价值达350亿美元。
  关于南北发展差距。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三世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了。用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的话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承认,这种贫富差距是一颗“定时炸弹”。罗马教皇也说:“有些国家是以使许多国家日益贫困为代价来暴富的,从而造成富的愈富,穷的愈穷。”
  关于苏东地区。西方主流舆论把剧变之后的苏东地区划属第三世界。有些学者认为,西方利用全球化对全世界进行了“有组织的剥削”。一位俄罗斯学者说,他的祖国这些年来的资本外流每年高达200亿美元。联合国的一个材料指出,俄罗斯大量人才流往西方,仅此一项,每年损失600亿—700亿美元。俄《独立报》载文说,美国正在通过全球化把俄罗斯变成它的“第五十三个州”。美国《纽约时报》文章指出,由于俄罗斯今年以来的危机,全球化显露出了“丑陋的一面”。
  关于亚洲金融危机。有的研究者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爆发的这一危机,给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有的评论认为,从外部因素来说,西方国际垄断资本先是使短期资金大量涌入亚洲国家,使之看作是难得的融资而纷纷引进;而当这些国家将资金用到泡沫经济方面,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时,西方金融投机家就利用短期资金进行套利,并把资金撤走;到了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需要国际援助时,他们又通过自己操纵的国际金融、经济组织提出种种损害受援国的条件,进一步控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命脉。
  根据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的关系,许多学者探讨了第三世界的出路和对策,指出在一个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上,不能想象可以孤立于世界之外得到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条件和机遇,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对自己的利弊,既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去,又必须保持必要的警觉;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增强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加强南南合作,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课题追踪

  “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陈筠泉、殷登祥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本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当代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西方世界关于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影响方面的各种思潮;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合。在以下一些问题上,研究工作有相当的难度,同时也具有创新意义: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机制是什么?究竟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如何使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该项目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而且在实践上将增强人们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经济的自觉性,并为科技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定期举办“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现已举办四期:第一期由陈筠泉主讲“马克思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刘大椿介绍(英)保罗·肯尼迪著的《未雨绸缪——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一书;第二期由钟义信主讲“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曹南燕介绍(美)迈克尔·G·泽伊著的《擒获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科技与人类生活》一书;第三期由刘奔主讲“从唯物史观看科学技术发展”,钟义信介绍(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第四期由钱时惕主讲“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余谋昌介绍(美)阿尔·戈尔著的《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这些讲座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该项目已取得若干阶段性研究成果,如陈筠泉的《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四期),刘奔的《从唯物史观看科学和技术》(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六期),钱时惕的《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七期),曹南燕的《机器终将失控?》(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二期),殷登祥的《论空间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载《自然辩证法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三期)等,这些论文对有关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
  该项目计划于二○○○年底完成,最终成果将是一部有观点、有参考和应用价值的专著和一部论文集。(蔡曙山)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对外经济关系跨世纪发展研讨会在湖南召开
  探讨对外经济关系跨世纪发展
  本报讯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湖南省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共郴州市委和郴州市政府、湖南省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对外经济关系跨世纪发展研讨会,今年8月中旬在湖南省郴州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跨世纪发展战略、策略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外经济关系跨世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会代表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正确认识世纪之交对外经济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这种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与会代表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正在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越来越深地卷入国际经济联系之中,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1)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不断加深。(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并行发展。(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不是单一的,它既传导经济增长,也传导经济波动。同时,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相伴随,科技实力尤其是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使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在我国经济愈益与国际联系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加大。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迄今一年有余,负面影响正波及全球,业已影响到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出口增长形成压力,影响外资流入,从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冲击。许多代表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是冲击也是机遇,我国也面临着开拓新的贸易渠道,对外偿债及增加进口的有利时机,关键在于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时发现和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
  对外经济关系跨世纪发展的对策。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在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调整、完善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和政策性措施。与会代表认为,开放战略的核心是不断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从全球和战略的高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朝“优、强、高、外”的方向发展;调整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部署,既要坚持打开国门,开放国内市场,又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具有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在对外开放的目标格局上,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实现多元化,使我国能增加回旋余地,保持主动地位。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与会代表认为,增加出口创汇和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重点,应注重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在扩大出口创汇上,应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特别是增加机电产品、成套设备、轻纺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加服务贸易,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同时,还应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在利用外资上,既要以积极的态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更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应当从资金吸纳为主转向以技术传播为重点,以增加国内供给为主转为面向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中心来进行,同时坚持以合资或合作方式为主以及外商投资多样化的原则。
  建立健全面向新世纪的对外经济关系的体制和机制。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与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兼容性和自主性,并建立健全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防范机制。针对国际经济风险加大的特点,在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对国际经济动态的调查、监测、分析,尽快建立健全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防范机制,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强化外债管理;加强金融法治,依法管理金融;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金融基金协调制度,发挥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机制的防范监督作用。
  (方向新)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读《分工论》
  辰目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郝振省撰写的《分工论——一个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命题》一书,把分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哲学方面探讨分工理论,并尝试运用分工理论说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若干问题。
  该书认为,分工有两层含义,一是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一是相对固定的专业劳动划分。只有借助于分工形式,人类才能进行对自然的占有。就人类社会而言,任何社会形态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分工,不同时代又赋予分工以不同特质。该书考察了分工的类型,遵循马克思关于每一个有机体中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的思想,着重分析了劳动分工与劳动者分工之间,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之间,生产者分工与管理者同被管理者分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启迪下,作者分析了逻辑上的分工的几个阶段:自然分工阶段;自发分工阶段(其中又分为两个较小的阶段:社会分工发生和发展的阶段,个别分工发生和发展的阶段);从自发分工向自觉分工的过渡阶段;自觉分工阶段(分工发展的未来趋势)。每个阶段又有其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分工方面质的区别。
  该书考察了分工的社会作用,认为分工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强有力的生产杠杆;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关系,认为分工是社会关系进化的重要力量;考察了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认为分工造就了人们从事某种特殊职能的能力,扩大了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类进化的推进器。
  该书强调指出,交换是分工的必然环节,交换的必然性深藏于分工体系之中,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导致不同性质的交换。
  该书最后指出,分工范畴是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基本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的理论,有助于分析和认识我国分工的历史和现状,对搞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有一定意义。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邓小平发展理论》
  倪力亚主编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指出,中国过去20年的巨大发展都是以邓小平发展理论为指导的。该书阐述了关于第三世界发展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使读者能从第三世界发展的广阔视野来认识理解邓小平发展理论。
  (申君)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二十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
  曾枝盛著的《二十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国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组织。
  (谢文)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管理学新论》
  韩延明主编的《管理学新论》一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注重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介绍,又扼要阐述了管理目标、管理评价、管理文化、管理教育、管理艺术等管理科学在当前的新进展,并对管理典型案例和管理实践经验成果进行了分析。
  (蒋国华)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地方驻外办事机构工作概论》
  龙虎、江钢撰写的《地方驻外办事机构工作概论》一书,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明晰地阐述了地方驻外办事机构产生和设立的历史沿革、必要性及原则、性质及作用、各项职能及其管理等。
  (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