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书评)
专栏:

  历史深处的回音
  ——读《中国历代智囊人物丛书》
  塞夫
  翻读由解放军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历代智囊人物丛书》,心中漾起一股激情,对中国历史上众多智囊人物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多少“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不得而知了,而“一部兵书可为王者师”的说法却是真的。中国兵书集中着中国兵家先人的谋略思想精粹,也就在无数次朝代的更迭中,成就了无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奇才名将。其间的多谋善算者,为帝王将相出谋划策的帐内“文才”、“谋士”,决不亚于叱咤风云的“武将”。翻开那一册册浩瀚的兵书史籍,我们无不感到一种中国式的“奇人智慧”闪烁其中,能从中悟出些许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却是我们中国人的独创。
  然而,在我们领略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的谋略制胜之道后,却时时有着一种无尽的遗憾。中国兵书既是战略学、战术学,也是将才学、选士学。中国古代的将帅都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培养的。正是由于中国兵学传统的缔造,才使一代代奇士谋臣英雄辈出。但是,我们以往对这些谋士们创造性的思维,是否真正理解?对这些伟大的智囊人物的心灵世界又有多少了解呢?可以说我们对于作为人的谋略家们确实知之甚少。此前,出版界很少有一套系统的丛书,能为我们提供弥补这种缺憾可能。
  本丛书所选取的十七个人物,着眼于历朝历代较为突出的军事谋略人物。以纪实文学手法,为谋略人物立传,展现传统军事谋略思想,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以体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的立体画面和人物背景、经历,是编选者明智而有创造性的选择。须知,在此之前,许多出版社也曾跃跃欲试,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可以说,解放军出版社为读者办了件大好事,为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智囊人物著书立传,在历史传记人物创作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谋略思想是东方文化的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后人奉为“兵圣”的孙子兵法及其军事谋略,系统地集合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及那个辉煌时代兵学之大成。它已经不是在简单的兵法、战法上加以总结,而是在探索着人类战争的普遍与特殊的谋略规律。无疑,这为后世的兵学开创了先河。
  是的,这条流淌了三千多年的谋略之河,卷帙浩繁,粲然可观。关于谋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名著中每篇必及,这个时期被称为中国谋略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而明清时期,则是“谋计纷呈”的第二个高峰,刘基则开了明代奇计先河。怎样使中国的军事谋略宣传再进一步发展和继承?由此,编撰者想到了为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军事谋略人物立传。
  站在中华大民族的历史高度,来写历史人物,尊重史实,还原历史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心灵世界,给作品中注入现代意识是丛书的特色之一。
  总之,本丛书的隆重推出,对于出版界来说,是一件好事,体现了解放军出版社对历史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独具匠心的开拓和具有战略眼光的进取。同时,作品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作者们共同的艺术追求。就在我为丛书撰写这篇短文时,又传来本丛书再版的好消息。是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丛书的艺术品位都是比较高的。


第4版(书评)
专栏:

  高奏华夏浩歌
  ——《战斗故事丛书》读后
  杨子才
  由张震题写书名,李德生为名誉主编,范硕等人主编,与史书中“纪事本末”体有类似之处、旨在反映人民军队数十载光辉战斗历程的《战斗故事丛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由新世纪出版社郑重推出,对全国广大青少年和解放军指战员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一套光彩耀目、不同凡响的生动读物。
  史籍是人类的记忆。中国的史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记忆。叙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史籍,更是革命人民须臾不可淡忘的记忆。一个人丧失记忆,难以生活。一个民族、一个群体若无记忆,必然趋于没落和灭亡。清代学者章学诚说:“灭人国者必先亡其史。”有史而不知史,是莫大的悲哀。而恰恰值得忧虑的是,在已经没有战火硝烟,处处歌舞升平的今天,一些人已渐渐淡忘了过去血与火的斗争岁月;“生活在蜜罐里”的青少年,更是对百年来我们民族的深重苦难和中国革命战争的艰难历程所知甚少。
  “横吹笛子竖吹箫”,以史育人,要亿万青少年去阅读浩如烟海的史籍,必如洞箫横吹,难成曲调。英国学者圣约翰窥破此一难题,明确指出:“历史是用例子教育人的哲学”,无疑,今天我们要为亿万青少年包括部队年轻的指战员提供历史读物,莫如编撰与“纪事本末”体有近似之处的系列历史故事丛书。大约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战斗故事丛书》的编撰者们,才把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作了精心筛选,编写成七十二个故事八个分册。可以说,就史事的有首尾、有过程、有细节、有厚度、有光彩而言,它们是人民军队万千战斗故事中最令人瞩目的。
  千古兴亡鉴青史,人才与国相终始。要把青少年培育成为振兴中华的跨世纪人才,必须使他们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敢坚韧,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聪明才智。而《战斗故事丛书》的每一个篇章,可以说都闪耀着人民军队的英雄们忠贞、勇敢、智慧的光辉。阅读和景仰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青少年就可以学到革命先辈甘愿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的赤胆忠心;阅读和景仰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坚守上甘岭的指战员的事迹,青少年就可以学到英雄们“拔剑平四海,横戈却万夫”的勇敢与坚毅;阅读和景仰活捉座山雕、奇袭“白虎团”的杨子荣、杨育才等英雄的事迹,青少年就可以学到革命前辈“计就惊天地,谋成破鬼神”的扭转乾坤的聪明才智。笔者相信,这套丛书对于青少年养成忠、勇、智三者兼备的品格,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清·龚自珍)在颂扬华夏浩然正气、描写血与火的斗争史实的作品每每被某些人冷落,社会上许多人又错认为青少年“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今天,《战斗故事丛书》的面世引人注目;而对一向重视战争历史题材,革命“侠骨”仍在,坚信和平岁月依然离不开浩然壮歌的人来说,它更是一个喜讯。作为一个“少小已征战,白首犹戎衣”的老军人,我读罢全书,不禁为之鼓掌!


第4版(书评)
专栏:

  中华文明的“纸上博物馆”
  李学勤
  世间公认,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之一。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伟大文明的优秀传统普及于国人,进一步介绍于世界。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编著图文并茂的中华文明史。
  我国古代的学者,早就提出过“左图右史”的理想,希望用直观的图像来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只是由于当时材料、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愿望无法充分实现。近代各类文物发现众多,尤其是考古学在中国发展之后,编写文字与图像并重的历史书籍的条件便齐备了。
  早期有些学者的想法,是给历史研究配置一套参照的图像。这个思想的滥觞,或许可以追溯到明代《三才图会》之类的书籍。日本学者编印的《东洋文化史大系》等等,思路是相近的。在国内,专以文物为主,开此类图谱先河的,是郑振铎先生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曾经广泛流行。不过郑先生的书纯系图集,尚未能收到图文互补的效果。同为郑先生所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图文兼备,更为读者欢迎,但只限于文学史方面。
  近年,很多人想到要编著较大规模的“插图本中国通史”,并且做了若干尝试。广东旅游出版社推出的这部《中华文明大博览》,应当说是成功的。这部书重点在于论述中华文明,贯穿以整个历史的纵线,其文字、图片的版面彼此相当,内容同样丰富,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
  图文兼重的中国文明史,就方向言有利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进一步结合。考古学本身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然而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便以同历史学的密切结合为特点。大家知道,王国维先生二十年代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讲义《古史新证》中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在方法论上为考古学的建立发展开拓了道路。“二重证据法”指文献同文物的互相印证,即蕴涵着历史、考古的结合。亲手在中国开展考古学工作的考古学家,都以探索和重建古史为职志。最早得到大规模系统发掘的遗址殷墟,其被选定正是出于这样的要求。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先生,1984年在《什么是考古学》文中说,考古学和利用文献记载进行研究的狭义历史学不同,研究的对象只是物质的遗存,但两者同以恢复人类历史的本来面目为目标,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于了解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文献传统的人们来说,中国考古学的这种特点乃是自然的。
  尽管历史与考古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仍不是容易的事。认识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分别需要特殊的学习与训练。特别是考古学的研究收获,并非轻易就能融会到历史研究中去。在历史知识的普及上,怎样结合考古文物,也很不简单。《中华文明大博览》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使全书成了真正的“纸上博物馆”,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说考古学的对象是物质遗存,不等于讲这种遗存仅为物质文化。可能有读者知道,拙见以为每种人类的物质遗存,都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反映当时的精神文化。大至古城址、陵墓群,小到一件兵器、一个佩饰,无非中华文明的产物,寄寓着先民的意念与精神。所以,我们探索中华文明萌生形成、发扬光大的历程,不可缺少考古文物。这正是“纸上博物馆”胜于其他类型的史籍之处。
  然而,作为文物考古研究对象的物质遗存,以及由这种遗存所能导出的内涵,究竟是有限的。过去的世界,不可能完整的以遗存的形式保留下来。我们不应当希望,考古学能够将《史记》、《汉书》包含的种种全面揭示在人们眼前。因此,在为历史配图时,总是有太多的遗憾,甚至于不很需要的地方,文物数量繁多过剩,十分需要的场合,有关文物却很少,以至一件也没有。这就要求书的编者广为搜集,又精加选择。《中华文明大博览》在这一方面,也是做得好的。


第4版(书评)
专栏:

  雨滴落海声
  ——读《往事知多少》
  刘心武
  名人自叙吸引人,是因为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果那自叙能具有一种“钥匙孔效应”,令读者获得“从房门外朝钥匙孔里窥视”的快感,则一定畅销一时。倘是非名人,其自叙能吸引人吗?我以为,这主要决定于自叙的内容有无价值。怎样判断其价值?那就得看,该人的自叙,能否把个人的命运,编织在时代、社会的经纬线中,从而有利于提升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当然,非名人的自叙是很难获取“钥匙孔效应”的,并且,我以为也不应该追求那样的效应。最好是,比如敞开一间并非华屋的窗户,以个人命运的窗框,镶嵌出时代、社会的斑斓风景,令人眼界顿开,令人感动憬悟。
  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张安惠,退休后写成了一本书:《往事知多少》(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头半本是她的自叙,后半本是她近年来写下的名人专访。她的自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其实张安惠女士在一定的范围内,也算得知名人物,可是咱们实事求是:就在整个社会的知名度而言,她毕竟还是“稍逊风骚”。张安惠女士拿起笔来,铺叙自己的身世,并不是因为读者们想挤在她门外的“钥匙孔”往里窥视,而是因为,她有一种不能不敞开心灵窗牖的激情。但当她将这股激情泄于纸面时,却又变得异常地平静,她不是慷慨陈辞,而是娓娓道来,在物换星移、人世沧桑中,她平实地撷拾着生命道路上的脚印,为慰藉自己的良心,也为滋润读者的胸臆。她所推开的窗牖,显露出哀乐交融的人生图画,氤氲出引人沉思的韵味。我以为与其挤在名人屋外的“钥匙孔”费力地窥寻隐秘,莫若到张安惠女士推开的这扇人生窗牖前,默默眺望,细细究想。
  张安惠讲述了自己艰辛奋进的早年身世。也许,提前二十年,或十年,她是不会这样来讲述这些人与事、情与感的。现在她从僵硬的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框架的束缚下把自己解脱了出来,却又不失正确的立场与应有的尺寸。她忠于人与事的原初面貌,既不遮掩,更不拔高,写出了身为抗战时期四川合江县县长的父亲,怎样贫病而死,她的家族怎样在饥饿线上挣扎;那时无党无派的中学女校长,如何近乎圣洁地笃信教育救国,而大学里同宿舍的女生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与个人性格,却都能怜恤她那无处可去、只能挤住在她们宿舍中的小弟弟……她非常真实地写到,在解放初她幸运地被分配到新华日报后,如何谨慎地切断了与出身或个人成份不够纯洁的亲友们的联系;而报社的领导之所以招收她这样的年轻女性,目的之一,是为了给战争岁月里一直无暇解决“个人问题”的战友提供机会;她写到自己与丈夫高丽生结合时,其实还根本不懂得爱情,然而他们逐渐磨合成了一段美满姻缘;高丽生从并不多的收入中按时寄些钱补助她在北京大学上学的妹妹,妹妹却在“三反”运动中写信揭发姐夫,认为给她寄的钱十分可疑……这样一路坦率地写下去,写到了1958年外出采访时接触到了首长康生,觉得该人相当地平易近人,却又万万没有想到,“文革”前夕,康生亲自罗织了所谓“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反党小说《刘志丹》事件”,这就决定了当时在摘登这部小说的工人日报社负责的高丽生在劫难逃,后来被摧残致死……家破人亡的张安惠凭着信念与倔强,还有正直而善良的普通人的关爱,终于挺了过来……
  读这本书,我仿佛听到了一个饱满的雨点,欣悦地滴落进大海的音响。愿这声音能传入更多人的耳朵,滋润更多人的心灵。


第4版(书评)
专栏:

  华文女作家的风采
  曾敏之
  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正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崛起,一洗百年积弱的形象,正在世界之林备受瞩目。在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文学,华文文学的前景,是乐观的,灿烂的。
  从欧洲、美洲到亚洲,在广阔无垠,蔚蓝无际的天空,可看到一群文学之星夺目地升起,她们是女性,各以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才能,向世界宣告以她们的作品昂然地进入世界文坛,标志华文文学已踞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用什么证明这一论断呢?
  以《世界华文女作家传记丛书》可供佐证,丛书毫不含糊地记载了她们的心路历程、创作进程以及成就所呈现的光辉形象。
  三十六位女作家的传记,集中了全国各地对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有素的学者、专家、教授……各以不同的笔墨,描述了女作家们的气质、风貌、文学风格、人生体验的离合悲欢。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华文文学史上拓展之作,它的价值,有如西晋时代文学理论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的:“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陆机是述古,但也可证今,借以阐述于世界华文文学范围选出了众多女作家的文与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应小觑的。
  把这套传记丛书置于案头,就恍如与女作家们晤对,倾听她们的心声,接触到她们腕底所抒发的情丝,所描写的境界,所表现的业绩,不妨引述一二———
  有塑造留学生文学的典型形象,充当“无极一代的代言人”;
  有经历了千山万水的跋涉艰辛,为国际文学交流缔造了为世所称的桥梁与集会之所;
  有缅怀故土与家园,在遥远的西欧唱出了动人的歌;
  有毕生不忘童年、不忘故乡、不忘亲人师友的一支笔,写出了感人的“水是故乡甜”的故事;
  有以一首歌、长短诗震撼诗坛,也记录了自己成长的痕迹,画出了心中的彩虹;
  有野火烧不尽,旋风席卷台澎,人在欧洲,却传播开放、理性而从不言倦;
  有身居异域,不忘朴实无华的家乡农村,游历神州,摄取题材,忠实地描述人事,引人关念于家国的命运;
  有不怕孤独,为文学献身而无怨无悔,为侨情记下了苦乐人生……
  概括来说,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已有十多年历史,但以女作家的创作、经历凝成传记而系统记述,却是艰巨的工程。南昌大学文学研究所以罕见的魄力,在出版事业处于困难的情势下而出版这样上百万字的丛书,是令人钦佩的。我相信这是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事业,一定取得广大关心世界华文文学的读者的支持与赞赏。
  (《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4版(书评)
专栏:

  发乎情 贵乎理
  潘驰
  前两年曾耳闻“散文热”一说,现在情形如何?未曾详考,想必至少不怎么寂寞,否则,何以有那么多不同名目的散文集、丛书及书系频频面世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那些未占得散文出版先机的出版社来说难度自然增大了,若要叫座,显然更需个性和创意。从这个意义上看,河北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午夜散文随笔书系》一套十本当属成功一例。它的个性和创意倒不在“午夜”的命名和那淡雅的装帧,更在于其作者大都是一些平时不以散文写作为主业者。这十位作者的十部散文集虽有类同于以往的学者散文以读书笔记为选材、以谈古论今为内容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他们日常感受、人生体味、世俗人伦的展现、思悟和自我剖示。也诚如“书系”封底上所概括的那样:“真情、正义、理想、良知、美,人类关于精神家园的跋涉”,这才真正构成了整套“书系”的独特个性。
  在《午夜散文随笔书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们向读者敞开了感性和温情的心扉。这集中表现在他们绵绵思念亲人、师长、友朋和故乡的一些篇什上,读来催人泪下。然而,毕竟又是出自文艺研究者之手,因此,同样是在写亲情、寄缅怀,同样是在浓郁得几近化不开的情思中透出了绵绵的眷念和淡淡的忧伤,但发乎情却未止于情,而是在无尽的情思中时而自然流畅得体地穿插进若干理性的剖析,由发乎情走向贵乎理,将情与理巧妙地糅于一体,使读者为之动容之余还不得不为之动脑,这样的效果即使称不上多么高明,但至少也是一种特色吧。至于其他一些篇则干脆直接发挥学人之所长,用散文随笔的亲切笔触而不是用论文的冷峻来展示自己对真情、正义、理想、良知和美的理性思考,同样也是本套“书系”的一大特色。


第4版(书评)
专栏:

  学术自审与地缘文化
  ——读《当代学术:川籍学者文丛》
  温洁
  学者思想与其民族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新颖而有趣的问题。近年来,这一问题不仅在国外成为关注的热点,在国内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四川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八卷本川籍学者文丛,可谓这方面的一套高水平的学术著作集。
  可以看到,在这套丛书内聚集了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四川籍中青年学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挖掘,对西方现代学术思潮有广泛涉猎。他们之中有的人还做了大量的编辑工作,对中国的读书界有良好的启蒙和引导作用。因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国学者的治学面貌,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触及当代学术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敏感尖锐的问题。
  川籍学者的提法,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更多是一种文化概念。这批学者生长于四川,受教育于四川,四川蕴藉沉郁的地理山川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理想和品格,他们思想的形式及学术生涯的起始与四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瑞士政治家基伦在其《论国家》一书中提出“地缘政治学”的观点之后,人们也开始将这一观点用于对文化的考察。也许,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一切界限的绝对划分都有其局限性。但是,如果以地域文化的眼光去看学者的思想形成,文化素养和表述方式,或许会生发出一种新的意味,一种新的角度和新的结论。近些年来,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视,其意义当亦在此。
  由于“贵远贱近”之风使然,今人易首肯古代诗人哲人,对现代学者则多持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文化上的中西之争、古今之争,使现代学者相对于古代学者而言,似乎有了更大的承负。自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知识界学术界关于终极关怀、雅俗文化、兴国学、回到传统语言等问题的论战不绝,而一些冷静清醒的学者却在进行着细致的学术清理和转译工作,在思想和学术广度上都有新的开拓。而这批学者视野开阔,思路敏捷,文风谨严而锐利,切入问题的角度不拘格套,展示了他们每个人与众不同的学术气质和思想魅力。而且他们还兼具觉世与传世的双重学术良知,既有对终极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关怀。从他们各自的学术历程和心灵轨迹来看,是为建筑新的精神大厦而不懈努力,同时对转型期的读者大众益处良多。
  这套丛书采取开放结构,首批推出的是近些年读者较为熟悉的学者的论著。他们广泛涉足文学理论、哲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相信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书,将使学者“有分量著作”真正成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第4版(书评)
专栏:

  伟大的世界奇迹
  ——读长篇报告文字《世界沙漠第一路》
  路小路
  1996年出版的中国地图上,在新疆南部的那一大片赭黄色的地方,突然多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从塔里木的北缘到南缘,把那片大沙漠劈成了两半。这就是横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进入九十年代,号称“死亡之海”的塔里木出现了奇迹,石油职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勘探,在那里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量。这一消息让人们惊喜,也让人们发愁。因为那里是“生命禁区”,多少代中外探险家都没有穿越那里,何况要在那里打井采油呢?除非那里出现“神话”!
  那里真的能出现神话吗?当人们为此而焦虑时,石油筑路大军已经站在了这个世界级难题下,他们要创造世界筑路奇迹。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长篇报告文学《世界沙漠第一路》(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面记录和描述了这个悲壮而辉煌的过程。1991年寒冬,一场征服“生命禁区”的战役开始了,这场战役持续了五年。五年来,筑路人战胜了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谱写下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报告文学中记录的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组成了一群英雄的群体。《世界沙漠第一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以遒劲的笔触,记录了油田筑路人修筑举世注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英雄业绩。


第4版(书评)
专栏:

  《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封面题字 启功 装帧设计 陈子劲 王大川


第4版(书评)
专栏: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三十部推出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选、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首批三十部已于1997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百家》首批三十部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冰心、叶圣陶、丁玲、艾青、郁达夫、闻一多、王统照、许地山、何其芳、萧红、张天翼、沙汀、林徽因、朱自清、萧乾、艾芜、王鲁彦、李吉力人、凌叔华、彭家煌、徐志摩、夏衍、李广田、张恨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