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
  蒋金锵
  这个充满哲理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他说:“不要拒绝变,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并且指出“这是个思想方法问题”。言简意赅地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回答了怎样对待“变”的问题。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永远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自然界在变,社会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变。“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就是对人们直观可以感知的自然界变化的描写。自然界还有许多变化,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同样是“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科学实验和研究表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运动和变化着。人类从钻木取火到学会使用石器,从掌握青铜技术到铁器技术,从发明机器到工业革命,直至信息时代的到来,都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质的变化和发展。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着社会的飞跃。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要使自己的思想获得自由权和主动权,就要善于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认识客观世界变化的规律,才能使这些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就一定要承认它的发展变化,研究它的发展变化,适应它的发展变化,促进它的发展变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倘若思想僵化,拒绝变化,必定窒息生机。墨守成规的那种“守”,是不想变;杞人忧天的那种“忧”,是不敢变;安贫乐道的那种“安”,是不知变;满足现状的那种“满”,是变到一定程度后不愿再变。凡此种种,都是变的绊脚石,如果不加扫除,就只能同停滞、落后为伍。
  “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不断变化的“实事”出发,研究它的发展规律性。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才能形成邓小平理论,使我国由过去的停滞转变到改革,由过去的封闭转变到开放。要是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发展变化,我们的国家、民族、社会包括我们个人,难道能有今天吗,难道能像今天这样自豪地回顾过去和自信地开辟未来吗?
  当然,对于变也要作具体分析,根本点要看“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变好我们就赞成、促进,是变坏我们就反对、制止。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西化”、“分化”、“腐化”之类想使我们国家、民族、社会开倒车的图谋和行径,对一切想使我们离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始终要警惕之,排除之。
  变好,——这是我们实践变革的目的。对于一切陈腐之物、乱正之物,一定要除旧布新,拨乱反正,进行彻底变革,这是由坏变好。那么,对于必须支持的新鲜事物以至必须维护的正确原则,是不是还要变呢?应当说,其中也有个变的问题。但这种变,绝不是改变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而是在坚持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上的变,是基本不变中的变,是为了变得更好,使其始终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变,对发展真理有利,对发展国家有利,对发展社会主义有利,所以也叫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不可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是美好的社会制度,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本身也在发展。改革要沿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不断有新的突破;对外开放要继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所有这些发展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之,为了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伟大复兴变为辉煌现实,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在哪条战线上奋斗,都应当牢牢记住“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至理名言。


第10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党的十五大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理论研讨会述要
  刘健
  全国党校系统“党的十五大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就党的十五大与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专家们认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很多,最突出的有四条。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二是社会主义本质论,这是这一理论的主题;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四是“一国两制”理论,这是和平统一祖国的理论。
  许多学者指出,邓小平理论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点。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实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突破;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邓小平理论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水平;邓小平理论展示了社会主义的辉煌前景。
  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五大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详细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实行的基本政策。它标志着我们党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更加清醒,理论上更加成熟。
  关于扩大基层民主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意识,把扩大基层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实践探索上,围绕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环节,把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从运行机制上,通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具体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保障基层民主建设的约束机制;从发展要求上,认真总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


第10版(理论)
专栏:

  完善创新“苏南模式” 积极探索发展新路
  ——“锡山市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研讨会”述评
  卢继传 高幼元
  不久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和江苏锡山市(原无锡县)市委、市政府在锡山市联合举办“锡山市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锡山市有关领导共7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者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完善、创新“苏南模式”,深化改革,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邓小平理论在苏南地区的实践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一篇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锡山市是“苏南模式”的创始者之一。该市人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抓住机遇,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这个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方针,贯彻“高积累、低分配、兴工业”政策,工农结合,共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该市率先推行“一包三改”,掀起农村工业化高潮,使农民从“温饱型”开始转入“小康型”,完成了一次创业的任务。党的十四大以来,又步入由小康向现代化迈进的阶段。
  锡山在建设现代化的路子方面形成了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企业为主,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这被国内学者概括为“苏南现象”或“苏南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锡山市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近5年来,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完成835.3亿元,1996年比1991年增长4.8倍,年均递增42%;累计实现财政收入43.3亿元,1996年比1991年增长2.1倍,年均递增25%;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4832元,比1991年增长1.8倍,年均递增23%。“八五”期末锡山荣登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榜首,率先建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县,还连续三届荣获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第一名。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在该市的实践取得重要成果:乡镇企业的兴起,消化吸收了从农村中释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农民从温饱走向小康;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为大工业提供了配套和广泛的市场,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得到提高;农村的居住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正如锡山市委书记陆荣德指出的,这些成功实践,正是邓小平理论与锡山市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使我们走上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飞跃,并由小康逐步向现代化迈进。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灵魂,也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苏南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与会者对“苏南模式”的认识和看法比较一致,既肯定了“苏南模式”在一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又强调应加以创新和发展。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冯之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等指出,“苏南模式”的实质,是苏南人民以开拓创新、勇于改革、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出很不寻常的经济业绩。有的专家强调,乡镇企业是改革的产物和成果,其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促进工业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等方面功不可没。
  但是,任何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苏南模式”也不例外。目前,锡山市正面临体制改革及产权制度改革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形势、新情况。专家学者指出,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苏南模式”机制的某些方面已显得不适应,尤其是乡镇工业,由于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原来灵活的经营机制逐步降低了活力等原因,影响了其发展势头。锡山市市长朱伦昌说,我们清醒地看到,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锡山市正面临着来自机制、市场等多方面的新挑战,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建适合锡山市实际的、能够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战略。
  寻求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这实质上是“苏南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和发展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叔莲、李京文等指出,在计划与市场、传统的集体经济与新构筑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磨擦阶段,必然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锡山市的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进一步解放思想,率先创造和形成“苏南模式”的新内涵。
  与会者联系该市的改革情况进行研讨。据了解,从1992年开始,该市镇、村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到1996年底,全市采取多种形式改制的有3713家,占企业总数的47.3%,其中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493家(含中外合资企业332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54家,租赁经营企业619家,拍卖2022家,兼并的有425家。这是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进行的,不仅符合该市集体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效益有好有差和发展后劲各不相同的情况,而且也符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由于实施步骤比较稳妥,又十分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因而3000多家企业改制后,全市经济运行正常。与会者认为,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联系锡山市近年来企业改革的实践,深感这一论断非常正确。只有积极寻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推进改革,才能真正增强企业活力。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有的与会者指出,所有制结构主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而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发展水平和提高层次的问题。两者必须统一起来,统筹考虑。有专家学者认为,从该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调整提高经济质量。
  纵观这个市工业经济总体结构,确实存在着“小而全”和重复建设问题。贯彻十五大精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全面实施工业结构整体战略性改组、改造,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技术结构,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应重视实施规模化、集团化战略,组建一批大型的企业集团。据了解,锡山市已有规划,将重点抓5个技术含量高、经济实力强、对外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00年形成经济总量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2家,超20亿元的企业集团6家。引导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的路子,成为大企业集团协作配套的新群体,生产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走持续发展之路
  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锡山市的未来蓝图应如何勾勒,这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问题。锡山市提出二次创业的构想,即实现从小康到现代化的飞跃。
  有的专家指出,实现农村现代化关键要依靠深化改革,走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现代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才能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了解,进入90年代以来,锡山市提出改革推动、外向带动、科技驱动、产业优化的发展战略。1995年,该市又提出科教兴市、开放带动、规模经济三大战略,进一步确立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思路。党的十四大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还被批准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从而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锡山市科委的代表说,落实十五大精神,就要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教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机制;坚持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力争高新技术综合实力在全国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锡山市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近年来,该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注意适应农村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不断结出丰硕成果。全市社会秩序安定,道德风尚良好,初步呈现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的崭新风貌。与会者一致强调,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确定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在“四有”中,有理想最重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大力弘扬“团结、求实、创新、争先”的锡山精神,把锡山的未来发展和每个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而起到积极的精神动员作用。为此,锡山市需要进一步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企业、文明行业、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和“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使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多种所有制
  黄铸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前不久他访问美国时,在美中协会等六团体举行的午餐会的演讲中,还加了“必须始终坚持”,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如何认识和对待私有制成分或因素,则是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所以,研究多种所有制问题,需要着重对私有制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一些探讨。
  说到私有制,人们往往引用《共产党宣言》说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无疑是共产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长远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和原理不能不经过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在我国尤其是这样。从《宣言》前后文有关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里讲的消灭私有制,主要是指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和大土地私有制,而不是消灭小农和其他小资产者的私有财产。《宣言》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来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财产出现以前的那种小资产者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不过,在19世纪,只有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消灭了小农。在其他欧洲国家中,到处都还存在小农,并且形成一种重要力量。这使共产党人必须考虑对农民特别是小农的态度,而当时有一些社会党人又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某些错误倾向。因此,恩格斯在1894年写了《法德农民问题》一文,来阐明共产党人对农民特别是小农的正确态度和政策。恩格斯指出:“从爱尔兰到西西里,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德国西部,和在法国和比利时一样,占统治地位的是小块土地农民的小生产。”“在所有的农民当中,小农不仅一般说来对于西欧是最重要的农民,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解整个问题的关键。只要我们搞清楚了我们对小农应有的态度,我们便有了确定我们对农村居民其他组成部分的态度的一切立足点。”恩格斯接着阐明了对待小农私有制的正确态度和政策,这就是:第一,我们预见到小农必然灭亡,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以自己的干预去加速其灭亡。第二,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将不得不如此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考虑考虑这个问题。就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还讲明了对大土地所有者和资本主义企业的剥夺也可以用赎买来实行。
  研究私有制问题,除了生产资料私有权之外,还需要联系到劳动和工作能力的所有权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了这个问题。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实际上就是默认不同等的劳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所有权,其中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产权。只有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这种等价交换的“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旧中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做两步走,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这第一步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毛泽东同志早已讲得十分清楚,“这个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而是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这个革命的措施,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这三大经济纲领中,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是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这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主力军问题。保护民族工商业,就是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对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并在革命胜利后恢复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没收官僚资本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使之在革命胜利后成为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这对于尔后引导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
  建国以后,我们逐步引导两种余下的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农业、手工业是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经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赎买。在农业方面,开始比较稳妥,由互助组逐步过渡到土地入股的初级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劳动合作和股份合作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形式,比较适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农民的觉悟水平,如果能够稳定一个较长的时期,将产生良好的效果。可惜很快就被取消而转到高级社,接着又转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还有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连初级社也没有经过,一步登天跳到高级社以至人民公社。这些,都完全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进行赎买,是稳妥正确的,但也不适当地把一部分小私有者带进了国有经济。此后,更提出挖私有制根子的要求,不仅要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搞批判“资产阶级法权”运动,否定劳动者不同工作能力的所有权,要限制按劳分配。这就不仅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企图超越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根据这种对国情的科学认识,我们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所有制结构逐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占了主导地位,在经济上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生产力从总体上说来还不发达,并且发展很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因此,还必须让非公有制成分或因素在公有制主导和国家管理之下,在适当范围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际上就是在土地公有的原则下实行家庭经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统一经营和集体经济。这是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带来了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近几年来,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逐步发展起来,有力地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适合农村生产力状况。当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从长远看,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还将有第二个飞跃,就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外资企业主要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公有成分(国有、集体),也包括外商私有成分。二是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由小到大,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缓解就业困难、方便人民生活、上缴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对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个体、私营经济一般说来并不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它的发展并不影响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里需要指出,个体、私营经济是受社会主义国家整个政治、经济条件制约、依存于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经济起补充作用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
  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必将导致经济改革攻坚的大进展和国有经济重振雄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需要用多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引进非公有制成分或因素。一是引进外资,与外资合营,这是行之有效的形式,既可增加资金,又可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股票上市(实际上就是将一部分股票售予私人所有),或者吸收职工和社会资金入股,而由国家控股,这有利于政企分开,搞活企业经营机制,又可增加国家控制和运用的资金。三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如将一些国有或集体小企业由职工买断,实行股份合作。这种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合作和劳动合作、股份分红和按劳分配的结合,它使职工成为企业的直接所有者,增强了其对企业的关心和爱护。四是公有民营,如将一些国有或集体小企业租赁或包给私人经营,国家或集体收取租金。五是出售,即将一些小企业出售给私人经营,国家将出售收入用于更重要的方面。实行这些办法,表面看来是在公有制企业中注入了非公有制成分或因素,公有制削弱了,实际上它有利于搞活现有的一批公有制企业,提高效益;有利于国家和集体控制和运用更多的资金;还可以使国家和集体卸掉一部分包袱,集中力量抓好重要的产业和建设。所以,它不但无损于公有制经济,而且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十五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在这个长过程中,必须坚持十五大确定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成分或因素也将一直存在和发展。可以预见,在这个长过程中,一方面,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将牢牢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将更加健康、更加有力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非公有制成分或因素将在国家整个政治、经济条件制约下,在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主导下,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并逐步加强与公有制经济的合作、结合和融合。这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将创造出必要的条件和种种恰当的形式,使二者融合起来,而进入社会主义的更高阶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