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怀念美国友人海伦·罗森
  艾平
  她来了,在1998年10月1日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她来了,来到了这片她倾注过心血、浇洒过汗水的土地上。她生前曾30多次来到这里,“带着朋友和朋友的朋友,足迹遍及中国从内蒙古到海南的许多地方”。今天她又一次来到这里,长眠在长城脚下,永远留在了这片她一生都十分眷恋的土地上。她,就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国际友人,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海伦·罗森。
  海伦·罗森与她的丈夫著名的耳科医生塞缪尔·罗森是宋庆龄主席的老朋友。在中国人民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之时,他们在美国采购药品及医疗设备,交由宋庆龄在香港设立的保卫中国同盟送往抗日前线,送往缺医少药的解放区,自此,他们与宋庆龄结下了友情,追求公正、和平、充满爱心的人类社会这一共同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更加向往中国。他们多么希望亲眼看看这片神奇的土地。1964年,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安排有关部门邀请他们夫妇访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他们热切盼望的中国之旅一直未能成行。直到1971年,他们多年的夙愿才得以实现,终于踏上了这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国度。周总理亲切会见了他们,赞扬了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当他们见到了神交多年、仰慕已久的宋庆龄主席时,欣喜不已。他们共同回忆往事,畅谈未来。海伦曾经说过:“我们争取世界和平,反对核战争。在这方面,我们和宋庆龄志同道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后代生长在一个充满和平与友谊的世界中。”
  1981年,宋庆龄主席与世长辞。就在这年的11月,当塞缪尔·罗森医生第九次率团来华访问期间,因主动脉瘤破裂,在北京猝然离世。突失爱侣的海伦没有被悲痛所压倒,在将丈夫的一半骨灰葬在中国后,她更积极地投身到萨姆(罗森大夫的爱称)未竟的事业中去,为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奔走。1982年,宋庆龄基金会宣告成立,海伦·罗森理所当然地被聘为基金会的理事。海伦欣然应命,她在给基金会有关负责人的信中写道:“获悉康克清主席将接见我并亲自颁发理事聘书,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海伦把致力于宋庆龄基金会的事业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次来京,她总要从匆忙的行程中挤出时间与基金会的负责同志见面,了解基金会的工作动态。实在没有时间见面,也总要挂个电话通报一声。还在宋庆龄基金会初创时期,她便捐款给基金会以支持我们的事业。她曾说过:“我们关心自己的子孙,也关心每一个人的后代。”她积极地为基金会的工作出主意、想办法。譬如她曾建议:基金会应制作一些宣传品向美国和其它国家的人们宣传孙中山、宋庆龄,让外人了解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基金会可以与一些国外大企业联系,募集资金;基金会可以兴办旅游业,既宣传自己、宣传中国,又开通了募捐渠道等等。海伦对基金会每一个赴美访问团都给予关照。每一位基金会的代表,无论是会负责人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几乎都受到她的接待。她那充满活力的身姿,美丽生动的面庞,给每个与她会见过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伦·罗森1994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她在中国有第二个家,有可亲可敬的朋友。宋庆龄基金会现任主席黄华就是她常提起的一位朋友。罗森夫妇第一次访华时,中美关系尚未解冻。他们是自加拿大获取的访华签证。塞缪尔·罗森医生飞到渥太华,当时担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的黄华亲手把签证交给了他。当塞缪尔·罗森医生猝然辞世时,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黄华指示我驻港外交机构为罗森医生的子女安排航班,免签入境,到北京与其父见最后一面。在为罗森医生举行的纪念会上,黄华第一个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罗森医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所做的一切。黄华担任宋庆龄基金会主席以后,海伦与他的交往更多了。在北京,在纽约,他们多次见面。在为宋庆龄未竟事业共同奋斗的历程中,他们的友谊与日俱增,愈益深厚。也许是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海伦给黄华写了一封信,信中寄托了她对中国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希望。就在这封信发出后不久,海伦于今年6月12日在纽约溘然长逝。她去世后,她的家人向黄华表达了海伦身后葬在中国的愿望。
  今天,约翰、玛格丽特和海伦一起来了,他们带着罗森家族的第三代一起来了。他们来到父母当年与宋庆龄相聚的地方,与新老朋友共话友情。他们牢记母亲的殷殷嘱托:“中国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国家。你们要对中国友好,为中国做更多的事情。”他们希望为我们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伦她来了。我们虽然看不到她那挺拔的身姿和美丽的面容,再也听不到她那亲切的话语。但是,她把她对中国人民的一片深情,她对人类进步事业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留给了我们。她,永远活在我们的事业中。(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悠悠垂钓风
  邢世嘉
  那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星期六,我们从阿姆斯特丹驱车前往海牙。晨幕尚未退尽的荷兰旷野,青烟缭绕,湿气扑面。透过车窗,那小桥流水的从容,牛羊啃青的悠闲,着实让人滋生羡慕。不经意间,发现在那似近犹远的晨雾中,突然出现一点两点的亮色。红的,白的,那是什么?哦,汽车。那些色彩各异,款式不同的小汽车静静地停在湖泊边的土路上。它们的主人就在不远的湖边,坐在自带的气垫或小木凳上,正悬起鱼竿,等待鱼儿上钓。那份垂钓的悠然雅趣与晨幕中的小桥流水、牛羊啃青构成了多么美妙、多么协调的图景!这样的图景一直在我们的行程中不断地延伸着,我的心也被这既具远古感念又具现代气息的垂钓背景感动着。
  荷兰朋友介绍说,荷兰王国有最喜欢垂钓的一个社会群落。在这个仅有1400万人口的王国里,有垂钓经历者达700万人,其中加入垂钓协会的会员有480万之众,几乎是成年男子的90%。人说荷兰“十男九钓”一点也不为过。我想,荷兰垂钓成风与荷兰特殊的低洼地势以及多水道、多湖泊、多池塘的地理环境固然有着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但物质生活水准和特定的文化心理,也不能不是荷兰人热衷垂钓的内在成因。
  荷兰的垂钓原本只是荷兰民间自发的休闲方式。形成休闲风气是在荷兰经济迅速发展的70年代。到了80年代,日趋增多的垂钓者与现有湖泊钓点形成僧多粥少的失衡格局,垂钓者为争抢垂钓场地常常引起纠纷。为调解垂钓矛盾,荷兰各级各社区纷纷成立垂钓协会。但人们很快发现,垂钓协会难以应付日趋白热化的资源争夺大战。这时,市政当局不得不将这一原本是个人化的休闲行为列入行政管理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在五花八门的管理方法中,“杠杆调节法”是最为有效的。比如,“行政杠杆”要求垂钓爱好者一律要申请执照,执照上注明垂钓者姓名、所在社区,并限定垂钓区域和方位;虽然垂钓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税务杠杆”要求垂钓者必须照章纳税。纳税时间限在每月5日缴纳上月税款,税额一般按区域等级缴固定税;“法律杠杆”限定钓鱼的大小重量,钓起的鱼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重量,就必须放生,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诸多“杠杆”限制,使垂钓在荷兰率先成为一种有序化、规范化的休闲方式,垂钓资源也由此得以合理配置和保护。但“杠杆”没有影响垂钓者的雅兴。每逢双休或节假日,人们依旧开着私家小轿车直奔户外享受人生。不过,他们除了随身带上鱼竿外,还得带上一本执照。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牛车水印象
  田樱
  我曾五六次去过新加坡的牛车水。新加坡友人告诉我,“牛车水”英文就是“唐人街”。它位于新加坡河畔南面,是早年华人移民最早的定居点。这里居住的华人,大多数祖籍是中国的广东、福建和海南省。我问起过牛车水名字的来源,一说是早期居民一度以牛车载水冲洗街道,故名“牛车水”;一说是约一个世纪前,新加坡河水暴涨,经常泛滥成灾,淹没了附近的几条街道,居民用牛车把水运走,故名。不管哪种说法可靠,牛车水这个新奇的名字一直沿袭至今。
  我对牛车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92年春节前夕。那时,它给我的印象多多。一是它保留着华人古老的店铺;二是它保留着华人欢度春节的传统。我沿街走去,映入眼帘的是“恭喜发财”、“招财进宝”、“年年有余”之类的春联及供品和吉祥物,令人眼花缭乱。虽然新加坡四季不分,但仿佛感到春天来了。
  牛车水最鲜明的特色是色彩斑斓,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中华民风。它商业最集中的地方,是在一个大横匾上书写着“牛车水大厦”的建筑群里。这里有各类旧式的中药店、服装店、日用品店、纸札店、理发店、书局等。由此信步来到沙峨巷,这里是世代相传的工艺品店,里面摆放着雕刻的木神像、字画、印章等,而在安祥山一带,大都是供祭神用的纸札品。沿着桥南路向新加坡河走去,沿路小街各有特色。这里的数十间店铺出售着古铜、玉器、象牙等饰物,以及闻名的吗展席,游人趋之若鹜。新桥路是肉脯、茶叶、果仁店铺集中的地方。在邓波街还有古老的打铁工场,这里的店大多售卖中国的厨具,如沙煲、瓷器,还有一个古老的瓷器、字画古董店。而今原貌馆所在的宝塔街,以前是毒害人的鸦片烟馆的集中地,现今是中式裁缝店的天下。新桥路对面的余东旋街,便是最热闹的华人购物商场珍珠坊。这是一个多层购物大厦,日用品、衣服鞋袜、家用电器等应有尽有。据说这里以前是唐人街文化色彩浓厚的地方,有不少说书人、讲故事的和江湖艺人在此献卖技艺。现在只剩下“大华戏院”和建于1927年的“南大旅店”。新桥路尾的哇央街的同济医院,是建于1892年的中医诊疗所。坐落在直落亚逸街的天福宫是牛车水最具代表性的庙宇,为1840年移居的华人所建,庙内雕花柱和各类装饰依在。
  今年9月,新加坡旅游局公布了将宝塔街的三间旧式裁缝店改建成牛车水原貌馆的消息。建成后的原貌馆将分为三部分:一楼主题是“华人民俗”,展示华人的生育及婚、丧、嫁、娶等;二楼主题是“娱乐和消闲”,展示牛车水“不夜天”的繁华景象,还可以欣赏戏曲或木偶戏,参观模拟赌馆和烟馆等;三楼主题为“生活”,让参观者感受当年移民的辛酸血泪和艰苦创业。总之,原貌馆将以活生生的展品,展现华人的移民史和创业史。
  为此,旅游局吁请新加坡的公众,捐赠跟牛车水有关的历史文物,如旧戏服、乐器、烟盒、鸦片烟枪、厨房用具等等;捐赠旧照片,而且捐者必须充当“故事人”,亲自动笔叙述祖辈在牛车水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参观者及本地人透过泛黄的相片,了解当年华人创业的足迹。此外,原貌馆还将借用还健在的牛车水老居民口述的历史资料。他们用福建话或广东话播放这些访谈,再配上翻译,使之达到原汁原味。为方便参观者,新加坡正在兴建的牛车水至珍珠坊的地铁站,其中一个出口将直通宝塔街的原貌馆。
  由新加坡建牛车水原貌馆,使我联想到新加坡人在旅游胜地圣淘沙建蜡像馆,以及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里设反映新加坡创业史的展览等。它使我感受到了新加坡人不忘先辈,不忘过去,不忘艰苦创业史的可贵精神,也感受到了他们珍重历史的求实精神。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哦,阿苏火山
  熊玉碧
  日本素有火山国之称,熊本县的阿苏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合火山。凡是到日本九州地区的游客,大都会安排去登这座火山,目睹这一自然奇观。
  阿苏火山,东西长18公里,南北24公里,外环山128公里。整座山由东西走向的中岳、根子岳、乌帽子岳、杵岛岳、高岳组成,非常威严,有一种悲惋的情趣。这里,白色的烟雾蒸腾上升,从太古以来就保持着这种活动姿态的威容,使人能够感觉到地球底部蕴藏着的能源的运动。
  阿苏火山离熊本市不远,乘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就能到达。沿途看到的都是绿草茵茵的牧场,鲜嫩的牧草间杂着无数白色、黄色、粉红色的鲜花,发出了沁人心脾的芳香。随团翻译说:“火山爆发的熔岩和山灰,经过若干年的风化,变成了肥沃的土壤,长出了嫩嫩的小草,连片形成了千里阿苏草原,这是大自然的赋予。”
  阿苏火山在阿苏公园内,公园内有宾馆、餐厅、商场和阿苏火山博物馆。上山前,我们先参观了火山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各种各样图片、模型和熔岩实物,让人们知道火山在地壳内的运动,直到喷射岩浆。之后,我们又看了火山活动的影片,影片真实地反映了火山爆发的吓人景象。滚滚的烟雾,灼人的火光,大地深处的轰鸣,岩块爆裂声,使人感到它的神奇和壮观。
  从火山脚到山顶,我们乘坐空中缆车。在缆车上我们放眼眺望,看见火山远处芳草萋萋,绿树环抱,生机盎然。但火山近处,则是光山秃秃,草木不生,熔岩和火山灰形成了灰蒙蒙的一片。下了缆车,我们疾步奔向火山口。只见火山口喷发出阵阵浓烟,直冲高空,然后在高空中随风飘散。我们站在火山口朝下望,山口深不见底,蒙蒙烟雾令人感到有如万丈深渊。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有了先进科学仪器监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爆发的规律。但是,我们置身在这个活火山上时,仍然有点恐惧感。心里总是七上八下,仿佛地壳里的熔岩还在滚动,大地在震撼。闻着呛鼻的硫磺味,似乎灼人滚烫的岩浆马上要直冲天空,熔化一切。在大自然面前,人们实在渺小,实在难以抗拒。难怪阿苏火山有着令人震慑的魅力,成为自然奇观。
  到阿苏山参观的人很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有本国国民。在参观阿苏火山时,我就看见一群日本中学生,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背着旅行包,手拿着笔记本,听老师介绍火山的演变和活动规律。然后,他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到火山口的周围去勘察地势,研究熔岩和火山灰。他们个个生龙活虎,似乎决心要找到火山的活动奥秘。我非常羡慕他们,他们是未来征服大自然的力量。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榴莲·山竹·红毛丹
  吴珹
  女作家爱薇知道我第一次到马来西亚,所以想方设法要请我尝尝榴莲。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气候温热,土地肥沃,盛产各种水果。也许我赶上了好季节,在茨厂街一带散步时,见马路边尽是摆满了形形式式的水果摊。有些水果我没有见过,也叫不上名字。不过,榴莲的名字早已知道。据说它是“果中之王”,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中说它是“亚洲最珍贵的水果”。榴莲,榴莲,吃了留连忘返。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所以被禁止带到旅馆里去吃。因此,那天我参观吉隆坡后,爱薇女士就买了几个榴莲,带到她家去让我们品尝。
  那榴莲有小西瓜那么大,外壳长满粗壮的刺。用刀切开它,里面有十几块蛋黄色的果实,气味十分浓重,也很特殊,说不上是香还是臭。人们都说它好吃,而且营养丰富。除含糖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它命、钙、铁、磷等,能滋补身体,润滑肌肤。所以我也不管什么味道,先尝尝再说。
  爱薇看我吃了一口后,首先夸我有勇气,然后就问:“味道怎么样?”说实在的,吃也并不难吃,但也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好吃。看来,又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据说,那榴莲,爱之者谓其香,恶之者厌其臭。有点像我国的臭豆腐,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而我,只是尝了几口,还没有察其妙处。
  书有记载,榴莲还可作药用,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平时,吃了榴莲容易上火,必须吃山竹以解火。但那一带没有买到山竹,所以爱薇女士只好给每人冲了一杯盐水。她说,盐水也解火。
  回旅馆的路上,因兴趣所致,我又专门参观了一个接一个的水果摊。这也真是一景,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味道的水果,浓缩着热带风光。什么芒果、龙眼、荔枝、木瓜、柚子等等,其中山竹和红毛丹我是第一次见到。于是我就买了些山竹和红毛丹,带回我的住处。
  当地人说:榴莲是“果王”,山竹是“果后”。刚才吃了榴莲,现在必须吃点山竹。一阳一阴,才能中和。看来,这里面还有不少学问呢!
  那山竹有网球那么大,果皮平滑坚实,呈紫红色。朋友们不让我剥,说:“那果汁是紫色的,若沾到衣服上就不易洗脱。”所以,必须小心翼翼地剥开,吃里边蒜瓣一样白色的果肉。那味道清凉带酸,十分可口。
  对于红毛丹,我是出于好奇。8月,正是红毛丹成熟的季节,在吉隆坡的马路边,我就见到那红毛丹树。远看这果实,好像一朵朵鲜艳的红花。近看它是名副其实的,外皮布满红色的短毛。它的果皮很容易剥开,果肉是乳白色的。吃起来有点像荔枝,香甜多汁,中间也有一个大核。
  第一次品尝到那么多新奇的水果,既饱了口福,又长了见识,可谓赏心悦目,大快朵颐。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哈佛大学的艺术节
  沈致隆
  哈佛大学在美国的3000多所高校中,年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第一。除了她有360多年历史、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以及学术声誉等外,从本世纪40年代起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倡导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对美国20世纪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哈佛每年举办艺术节、颁发艺术奖章,就是贯彻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方针的两项措施。去年我亲历了该校1997年的艺术节,印象十分深刻,至今难忘。
  虽然它的形式很像中国高等学校的艺术节,但原文的意思却是《艺术第一:97哈佛庆典》。为强调艺术第一,这两个词的英文字母全部大写。在我看来,真有点惊世骇俗的味道,但在美国知识界和教育界看来却司空见惯。因为,艺术和艺术教育,在美国的高等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第一:97哈佛庆典》声势浩大、规模空前、五彩缤纷、气象万千。开始前一周,印刷精美的《97艺术第一指南》就发到了全校的各个角落。校刊也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哈佛艺术教育的传统和即将举行的艺术节的盛况。大量印有《97艺术第一》字样的T恤衫在校内商店和信息中心等多处出售。校方除公布艺术庆典期间保卫、医疗、停车场及失物招领等机构的地址和电话外,还在校园里设置了100部电话机,都与哈佛警署直接连通,以备急需。
  艺术庆典从5月1日到4日持续4天时间,共有200多项活动在哈佛大学的剧院、音乐厅、图书馆、教堂、露天剧场、校园广场和草地上同时举行。活动的种类既有音乐、舞蹈、魔术、戏剧、电影等节目的演出,也有雕塑、陶瓷、图片、绘画、文学作品的展览,还有艺术技能的展示和教学。5月3日是星期六,艺术节达到了高潮。这一天,艺术活动从早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夜12点。中午,以哈佛军乐队为先导的《艺术第一》大游行是这高潮的一个标志。音乐声中,大队人马身穿印有《97艺术第一》字样的T恤衫,高举艺术节的旗帜和各色彩旗,横穿哈佛大院,行进在马萨诸塞大街上,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的注意。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这一天仅在江泽民主席访美时发表演讲的桑德尔剧院里,就有8场形式和风格各异的演出:其中有哈佛巴赫研究会管弦乐队演出的小号协奏曲和哈佛管乐团、哈佛—拉德克利夫交响乐团、拉德克利夫合唱协会联合演出的《纪念勃拉姆斯逝世100周年、门德尔松逝世150周年、舒伯特诞生200周年音乐会》等。在纪念三位音乐家的音乐会上,师生们演出了精彩的交响曲、室内乐、独奏和重奏节目,真让人以为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来到了哈佛。除古典音乐以外,桑德尔剧院这一天还由哈佛钢鼓乐队、爵士乐队、波普乐队演出了非洲音乐、爵士音乐和百老汇音乐。来自非洲的学生在这里演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与合唱。5月3日,仅仅舞蹈就有芭蕾舞、伦巴舞、印度舞、爵士乐舞、现代舞、吉卜赛舞、霹雳舞,以及其它连在英汉字典上都查不出译名的舞蹈。令人高兴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在艺术节上也得到了展现:哈佛燕京图书馆举办了香港从1841年到1997年的历史图片展,亚瑟·萨克勒美术馆举办了中国宋代山水画展览,波尔斯坦大厅组织了中国书法和剪纸的培训活动。这一切充分地表现出哈佛的校园文化和美国文化一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艺术节的另一个特点是参加自由、形式多样。参加表演的既有学校各个文艺社团,也有散兵游勇,还有临时组合的群体。我在弗格艺术馆就看到不属于任何社团的三名学生表演的小提琴、长笛、竖琴三重奏和各自的独奏节目。虽然他们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业余音乐家,技法远离纯熟,但演奏专注、认真,发自内心,令人肃然起敬,同样赢得热烈的掌声。5月4日下午2点在劳厄尔院子里演出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但计划中只有指挥而无演出单位。因此发出广告,邀请师生中精通不同乐器的乐手自愿前来,即席演奏。
  《艺术第一:97哈佛庆典》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丰富多彩,几乎全体本科生和多数研究生都卷进去了。参加演出的艺术家和展出作品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校内的师生。人人都是观众,人人又都是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个参加者的艺术才能都得到了展现,艺术兴趣都得到了激发。艺术节真正体现了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强调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并为师生提供浓郁的艺术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增强他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艺术节结束以后,我真正体会到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教授两周前关于艺术的谈话。他说:“相信你们在观赏众多《97艺术第一》的演出和展览时,会度过一段有益的、令人兴奋的时光并获得灵感和愉悦。我还相信,我校学生除专业以外的才能,艺术在他们生活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会深深地打动你们并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东京浅草寺的化缘僧人。
  马国馨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汉堡厨师。
  欣原摄于德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