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宁夏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荒漠化面积很大,且有扩大趋势。广夏公司的全体职工两年改造二万亩沙漠,使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油油的良田,请看——
  沙漠中的“花儿”
  新华社记者 张大为 本报记者 高云才
  银川是黄河之滨的一颗明珠。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们并不知道,在这座城市西南约12公里处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境内,一块正在不断扩大的沙漠缓慢地向着银川方向侵蚀,沙漠正悄悄地威胁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和人们正常的生活。
  陈川,一位山东籍的宁夏人,率领着广夏公司的职工们两年前在这片6万亩的沙漠中,战天斗地,固沙引水,把2万亩沙漠改造为一望无垠的良田。
  沙漠中的钻天杨
  ——治沙情结
  70年代初,陈川来到宁夏灵武县白芨滩参加治沙劳动,发现这片沙漠空旷的不毛之地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棵钻天白杨,高达17米,枝叶茂盛,挺拔傲立……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在这块地上种了许多白杨树苗。后来,只存活一棵,在浩瀚的沙漠中不畏沙暴顽强挺立。陈川的治沙情结由这株钻天白杨产生,但治沙却始于一次意想不到的机缘。
  14年前,陈川和开拓者们一起,在深圳创立了广夏文化公司。公司由最初的3个企业发展到30多个,净资产10亿元,年利润5000万元。
  1996年年初,陈川在火车上结识了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吴安琪。这位精明的汉子眨巴着眼睛,对陈川说:“不知广夏公司是否有魄力治理一片即将湮没银川的沙漠?”
  “有这么严重?”
  吴安琪说,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从事宁夏地区水文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在银川市西南方向的永宁县境内,一块占地约6万亩的沙漠正在缓慢地逼近银川市。这块沙漠是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地带,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实上,他们已搞了一个详细的规划,建设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良田。对广夏公司来说,治理这片沙漠,除了社会效益巨大以外,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麻黄草适宜于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生长,银川的纬度和自然条件是世界上生长麻黄草最好的地区之一。麻黄草经济价值极高,可用于生产麻黄碱和其他麻黄类药物。
  陈川怦然心动,长期积压在心头的治理沙漠的情结犹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战天斗地的壮举
  ——人进沙退
  不久,在广夏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上,董事局主席陈川宣布:“广夏公司在永宁县境内改造2万亩沙漠。方案按照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设计的整体规划,先期投入3000万元。水利设施和防护林种植都要跟上。吴安琪是治理这片沙漠的总指挥。”
  广夏公司改造永宁县境内2万亩沙漠的规划很快就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批准,一场空前的人与沙漠的战斗打响了。
  这里沙丘起伏,绵延不断,地表温度达到67摄氏度,齐腰温度达38摄氏度,地面上相对高度为10米以上的沙丘有2458个,有的沙丘绵延2公里。一旦风暴骤起,黄沙铺天盖地,沙丘流动,飞沙走石。
  好心的朋友劝告陈川:“在这里治沙,无异于飞蛾投火,还是趁早作罢。”
  陈川不这么想,他告诉广夏公司的职工们:“只要能把这片沙漠变为平地,种上草,养殖牛羊,就是对宁夏的贡献。”
  在沙漠中考察水文地质,指挥沙漠会战,容易迷路。陈川拍板拨给吴安琪一辆沙漠王越野车。从此,吴安琪吃住在车上,纵横在这2万亩的沙漠中。他黝黑的皮肤在太阳的强晒和沙漠的蒸烤中增加了一层古铜色,除了说话还像一个科学家以外,浑身再也找不到一点知识分子的影子。
  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刚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在沙漠会战中,他们和广夏公司的其他工人一样,只穿着短裤,汗流浃背,战酷暑,斗风沙,住窝棚,没有一句怨言。
  广夏公司会战永宁沙漠的工程从1996年4月开工,到1997年10月完工,历时18个月。会战期间,共动用了300多台套机器设备,仅用坏了的轮胎和机器的其他损坏设备就达400多吨。
  在这次会战中,广夏公司永宁沙漠治理工程共修建了11条水渠,打了40眼机井。工地上,共架设14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27公里低压输电线路。在这片沙漠上共种植了140多万棵树,形成的防护林网达187公里,真正走出了一条人进沙退的道路……
  区委书记的道白
  ——宁夏精神
  沙漠已经失去了疯狂恣肆的模样,成为一望无际的良田。在这片昔日的沙漠上,平整的土地犹如规则的棋盘。这里,平均8分地一块,共计2.5万块。平整度之高,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这里东西南北相对高差不超过4厘米,像无尽的地毯,在这莽莽的平原上尽情地延伸。新移植的1.8万亩麻黄草泛着新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展示着生命的颜色……
  陈川说:“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一个企业要想有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是不可能的。”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就给广夏公司的沙漠开发贷款3000万元,使沙漠开发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顺利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同志多次到工地上看望广大职工,给奋战在沙漠工地上的广夏公司职工以很大鼓舞。
  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动情地说:“我当时到工地现场看望职工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广夏公司职工在沙漠开发上体现的艰苦创业精神,就是宁夏精神。”
  毛书记告诉我们,自治区政府决定同广夏公司一起投资兴建从银川市区通向广夏公司沙漠基地的高等级公路,让来自治区参观的人们看看什么是宁夏人的创举。
  陈川年轻时在回族居住区采风的时候学会了一首“花儿”,歌词的大意是姑娘的美丽是生活的希望。每当遇到新的挑战的时候,他都要唱这首歌。在同永宁沙漠战斗的两年中,他多次把这首歌唱给广夏公司的职工们。
  那是贫瘠的土地上,人们顽强生命力的展示。
  压题照片:改造后的良田万顷。
  石观达摄(附图片)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神农之子

  北滘镇的博士书记
  本报记者 夏珺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机构中最基层的组织,但在广东顺德市北滘镇,担任镇党委书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青年学者。他叫邓伟根,今年36岁,是我国华南地区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经济学博士,1995年即被广州暨南大学破格评为教授。集博士、教授、书记于一身,但他更喜欢镇里的人称他为“邓Sir”,他说这样透着亲切和平等。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北滘镇经济的发展更令人称羡。只有9万人口的小镇,199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56亿元,美的空调、蚬华电器、华星饲料等都是闻名全国的企业。
  从暨南大学来到顺德5年(先在市委挂职),邓伟根直接参与了顺德市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践,尤其在担任北滘镇党委书记3年来,更给他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他思考最多、做得最多的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言之,有三个大的转变。
  首先是由过去政府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转向政府牵引、多元化投资的新体制。对镇办集体企业大胆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除对一些大企业如美的、蚬华、华星等实行政府控股以外,其余企业均进行了改造,或公私合营,或股份合作,或兼并、拍卖、破产,理顺了产权关系,由过去的政府一个积极性变为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其次是由过去单一依靠银行贷款发展转向依靠社会化资本和银行融资相结合,引导企业从过去的产品经营转向资本运营、品牌运营。邓伟根说,在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小的情况下,依靠银行贷款还可以维持,但北滘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单纯依靠银行融资显然难以为继,必须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民间资本甚至国际资本。他举了为工业园配套的服务区建设的一个小例子,如政府投资需200万元,但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个人投资,按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结果政府未出一分钱,就把服务区搞起来了,“关键要打开思路”。据统计,3年来北滘镇仅吸引外资就接近2亿美元。
  第三个转变是由过去政府直接管理企业转向政府营造环境、提供服务,“政府做环境,大家来发展”。3年来,北滘投资近1.5亿元(其中社会资本超过6000万元),改造旧城区,进行道路、桥梁、能源、市政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
  有一次,邓伟根看到一群小学生在街心公园玩耍,将花坛上盛开的鲜花揪得七零八落。他找到小学校长,组织学生回到街心公园收拾残局。他说,这不是惩罚,而是教育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丑陋。
  通过这件事,邓伟根意识到,城镇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人的素质的提高更是百年大计,忽视不得。北滘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但人们缺乏现代文明观念的状况并未有太大的改变。
  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提高人的素质,在邓伟根的倡议下,镇里投入3700万元,将一个房地产“半拉子工程”改造成为文化广场。镇文宣办的同志带记者参观了这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8层楼集成人教育、老人康乐中心、图书馆、展览厅、健身房、歌舞厅于一身,可容纳上万人活动。据介绍,这里定期举办农业技术、服装裁剪、琴棋书画、摄影、交谊舞等学习班,镇里还成立了文学社、读书会、粤剧社、棋类协会、乒乓球队、舞狮队等文体组织,文化广场真正成了北滘人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场所。今年5月,全国文化工作会议的代表来此参观,都说北滘人有眼光、有品位。
  论“官阶”,镇书记不过是“九品芝麻官”。但邓伟根很开心。他说:“级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看着北滘在一天天地发展变化,我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临别,他将新近出版的《产权改革》一书赠我,并感叹工作太忙,写东西少了。是的,博士当了书记,书肯定写得少了。但他却用智慧、心血和行动,与9万北滘人一起将一本更为丰厚的“著作”写在北滘的大地上……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产业化经营
  呼唤技术承包
  □李桂红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这种方式虽然将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了,但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如何更好地推广和运用农业新技术,普及农业新工艺、新方法,却办法不多。实践越来越明显地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科技,而技术承包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好办法。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技术承包是以技术为目标、人才为核心、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准则,能够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有机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实践中已经和正在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某县的一位副局长,为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水产养殖技术优势,毅然辞官归乡,在一个乡镇承包了10亩水面,搞起了水产养殖。由于他运用了科学养殖技术,当年就增长三成,收获丰厚。消息一传开,四邻八乡纷纷前来讨教学习,在他的带动下,周围水面养殖单产都迅速提高。后来,他干脆放弃承包水面,专心当起20多家水产养殖专业户的技术指导,为水产逐步发展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持。
  显然,技术承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各方的一致需求。技术承包为广大农户寻找到技术依托,农民有可能不再为怎么下种、怎么管理、怎么施肥用药等等自己吃不准的农事而发愁。技术承包能够解决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及其他形式经济组织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搞好加工和流通。技术承包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能有效解决“有业难专”和“有岗无业”的问题,不仅使其能充分地发挥技术特长、潜在智能和积极性,而且能使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技术承包有利于实现产业的不断进步,实现增产、增值、增收、增效。
  当然,要使技术承包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取得最佳效果,需要协调处理好技术承包人和经济组织、农户的责权利关系。要用有效合同规范服务内容和形式,防止并有效解决各种纠纷。要合理制定服务费用的提取比重、提取方式,合理划定服务费用的各方承担比重,不能让技术服务成为新一轮农民负担,而要真正让农民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毁竹砍树不可取
  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到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不少农民正在集中砍伐竹子和树木。房前屋后、溪河两岸的竹子和田埂地边的柏、桉等所谓效益低下的杂树均在砍伐之列,部分地方已光秃一片。询问缘由,说是县上、乡镇要求砍掉竹子和杂树,腾出地来发展果、桑等经济林木,搞“一乡(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工程。据说邻近县、市在这方面已走到了前面。
  这些地处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县市的地貌以丘陵为主,植被覆盖极差,水土流失一直比较严重。如果再发生大面积毁竹砍树,后果将不堪设想。
  发展多种经营本身并没有错,但如何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协调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则需要决策者三思而慎行。毕竟,我们只有一条长江。
  四川营山
  护林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历城区建起上百农研会
  本报讯 目前,济南市历城区已成立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129个,有技术专长的农民会员7860人,成为当地群众学用科技、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农研会中,乡镇级有118个,村级11个。他们积极开发研究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并向农民推广。农研会还内引外联,成为农民学科技、发展高效农业的支柱。仲宫镇中心农研会的400名农研会员,去年以来成功地完成了旱作农业开发等各类试验18项,推广新技术11项。其中各5000亩鲜食玉米、鲜食地瓜,亩纯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仅此两项,今年全镇农民就可增收1900万元。
  (王传德)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吕梁严格土地承包标准
  本报讯 山西省吕梁地区继续推行“四化”做法,进一步完善落实延长土地承包期政策。
  吕梁是全国著名的集中连片贫困山区,也是全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试验区。1994年,地委、行署及时推出了政策明确化、程序规范化、手续完备化和权益法制化的标准。截至目前,全区已有90%的村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任务,其中有50%的村达到了“四化”标准。在全区80万脱贫人口和100万“小康”人口中,实行“四化”的村占到95%和98%。
  (牛廷相 于振海)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霍山建成最大香料出口基地
  本报讯 坐落在大别山腹地的皖西香料厂,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生产出新型甲、乙基麦芽酚香料,其中两种麦芽酚香料经联合国卫生署和犹太教检查所联合检测,产品质量全部符合设计要求,被国家商检部门确定为出口免检产品。目前,该厂年生产能力已达340吨,成为我国最大的麦芽酚香料出口生产基地。(高玉军 张同球)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拉长“链条”奔小康
  ——淮阴发展农业产业化纪实
  □王振彦 仲波 金厚勋
  江苏省淮阴市由于罕见的异常气候与水涝灾害影响,今年夏粮单、总产均有下降,但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金秋时节,全市农村又呈一派丰收景象。不少农民高兴地说:“农业产业化鼓了我们的‘钱袋子’!”
  近年来,淮阴市按照调稳粮食、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的要求,迅速建成一大批上规模、区域化、有特色的专业户、专业村和基地乡镇,初步形成了蔬菜、家禽、水产、生猪、林果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了农副产品资源的原始积累,一些龙头加工流通企业悄然崛起。今年一开春,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型机制,确保全市近500万农民真正达小康。
  从建设基地、盘大龙头入手,千方百计培植30个产业化基地和一大批龙头加工流通企业。8个县(市、区)联动建设绵延200多公里的宁连路大农业示范带、黄河故道林果经济带和里下河水乡特色经济区、盱金丘岗特色经济区、平原农牧结合示范区及肉鸽、稻田养殖、大棚蔬菜共11个特色经济片。目前,这“两带三区十一片”已初具规模,大部分开始收益。其中淮阴县的肉鸽饲养量达2000万只,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300元。8月份,全市又全面启动“意杨”产业化基地建设,新植意杨2000万株,连片15万亩。与此相配套,全市采取动态性优先扶持政策,培育集供料、育雏、饲养、加工、储运和销售于一体的肉鸡、乳鸽、水产、生猪等4个龙型企业集团,“洪泽湖绿色食品”、“大地绿色食品”应运而生,“淮阴正大”、“光大木材”等5个市级龙头正跻身省级龙头企业。一些企业与基地、企业与农户还纷纷建起合同契约关系,以订单组织生产,形成利益“共同体”。
  淮阴市采取市场与基地同步建设、有机对接的措施,确保产销呼应,农民得益。近年间淮阴小包装冷冻猪肉在“沪市”逐渐被鲁猪、豫猪“蚕食”,市领导采取果断措施,将市内生猪加工龙头企业淮阴肉联厂(南厂)“划拨”给上海市食品(集团)总公司;成立沪淮农产品实业有限公司常驻上海,不断把沪市行情反馈回淮阴,指导和组织生产;5月份,市政府又投资1000万元租赁了位于浦东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900多平方米31个席位,加上此前在上海其他菜市已经设立的100多个摊位,淮阴“菜篮子”稳稳扎进了大上海,同时又在宁、京、深等城市设立150多个销售窗口,市内也相应建成苏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菜鸽交易市场、涟水果品批发市场、淮安中山门蔬菜批发市场等十大市场;市、县、乡逐级成立起农副产品营销协会,将万名农民经纪人和直销大户与当地的农户、基地、市场和窗口连为一体。
  淮阴的农业产业化得以迅速进入“快速成长期”,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借助科技和品牌形象支撑新的增长点。各地全面实施种子纯良化、畜禽改良、地膜覆盖栽培、水产“双千塘”养殖等八大技术工程;市10多个涉农部门与各县(市、区)结对建设一揽子科技进步示范基地、优良品种供应基地和优质名牌亮点基地,现代猪业集团2000套祖代、1.3万套父母代良种猪场、5个县级家禽改良站和畜禽人工授精站,众多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以及各类特种养殖场等一大批科技“星火”工程相继建成,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高达55%。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田状元”轮当播音员
  □李荣东 朱景涛
  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一些“田状元”潇洒地走进播音室,向全镇6万多农民讲小康经验,传致富技术。
  农民当播音员始于今年3月12日植树节这天。镇党委反复商量,认为以前到节气时,都是镇领导作广播讲话,安排种植计划。今年何不请那些“种烟高手”、“种植状元”、“加工大户”来一番现身说法?
  农民郭银来第一个被请来作《果树就是摇钱树》的专题发言,开始时他有点紧张,慢慢就顺畅了。他说的是1992年种植3亩红富士苹果的事儿,去年开始收果,亩产600公斤,总收入3200元。接着郭银来又讲怎样栽培树苗、怎样科学管理,浅显易懂。之后,群众纷纷栽培果树。镇里统一规划,统一调苗,仅唐营村就栽植了1000亩苹果。镇里提出的3年发展8000亩果园的目标,今春就完成了近一半。
  张集村农民王凤春养兔很有经验,她在广播里说,“以前想致富没门路,我与丈夫商量养兔,村上老人说,在咱这儿养兔致富是‘骑自行车上月球,差得远’。我不为所动。到今年秋季已养兔600余只,仅这一项全年可收入2万元现金。还带起了100多个养兔户。”
  在广播里讲话的还有种烟“状元”张保平、地毯加工能手谢生明、种菇大王苗天星、发展瓜菜生产的李长福等。广播播出后,很多农民找到镇党委,也想谈谈自己的致富体会,镇里便逐一安排。现在一到村民吃饭时间,镇广播站便开始播送致富佳音,农民边吃饭边听那土腔土韵的播音,总是对来访的人说:“农民自己教自己,好!”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灾区花生寻买主
  编辑同志:
  去年风调雨顺,加之市场行情好,我们安徽省泗县三湾乡种花生得到了实惠,亩收入达到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
  尝到甜头的农民们今年扩大种植规模,面积近2万亩。由于播种时加大了土地投入,并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在大灾之年仍获得好收成,产量高的亩产仍达到七八百斤。
  现在花生满囤,农民却心里发愁:花生刚上市时每公斤卖到2.6—2.8元,现在连2元也卖不掉。据调查统计,三湾乡有近500万公斤花生寻买主。
  安徽省泗县三湾乡政府 董立厚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王老太养兔带出专业村
  湖北枣阳市太平镇北刘庄村五组年过六旬的王云清,1995年从镇财政所借1000元周转金,购买5对“英系长毛兔”自繁自养,两年发展种兔400多只,1997年纯收入5万多元。王云清毫无保留地向众乡邻传授技术,并通过提供种兔、联网销售等形式,在全村发展养兔户378家,共存栏长毛兔1.5万只,养兔户占该村9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户均增收上万元。 尚保林 邢玉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