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草原农区脱贫路
  ——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
  本报记者 安莉
  金风送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盟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收获的季节。乌盟所辖的十一个旗县中,有六个旗县是国家级贫困旗县,贫困人口占全盟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里历史上曾是“草过马背,择水而栖,择沃而耕,水草肥美”的优良牧场。岁月沧桑,人们“走西口”来到这里,开垦荒原,使农牧结合带演变成种粮为主的农垦区。过度开垦造成风蚀沙化,一度陷入粮化—沙化—贫困化的恶性循环中。到一九九四年,全盟耕地面积为二千一百万亩,人均耕地十一亩,“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成了盟内贫困地区百姓生活的写照。
  在脱贫的道路上,乌盟人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一九九四年,盟委、行署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自治区制定的具体政策精神,提出了“进一退二还三,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决策。它的基本内涵是:每建一亩水旱高效标准农田,退下二亩旱薄瘠地,还林还草还牧,恢复植被,改善生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盟里对退耕者给予减免农业税费等优惠政策,同时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实行科技兴牧兴农。
  乌盟是个缺水的贫困区,在记者所到的六个贫困旗县,基层干部和农民谈论最多的事,是包扶单位帮助他们打井、修渠、建坝。一九九七年,化德县二道河乡兴牧村的包扶单位财政厅,请来了全国著名的北京军区给水团团长李国安和他的打井队,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打成九眼机电井,现已有三眼进行了配套,发展水浇地二百多亩。在察右中旗,由自治区商粮集团总公司投资、当地农民修建的“截伏流”工程已在华山子乡西河子村建成;自治区地矿厅在巴音火石坝村电测打井已经出水。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种植结构的调整,为种粮、种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兴牧兴农靠科技。为普及科技知识,近年来,乌盟为退耕农户举办地膜覆盖、坐水点种、牛羊育肥、马铃薯脱毒等内容的培训达八十一点二七万人次。一九九五年,察右后旗三井泉乡瞄准市场,压减两麦(小麦、莜麦),扩种杂粮、马铃薯、西瓜。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后,收效显著。他们还进一步扩大马铃薯、地膜玉米的面积,一九九七年在占粮播面积不足百分之四十的耕地上,产出了全乡总产百分之七十五的粮食。
  在“进、退、还”总体精神指导下,各旗县、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走“一村一品”的脱贫路,组织农牧产品进入市场。在商都县城关镇,我们来到“绿色食品开发区”,这个小区是商都县建立的蔬菜培育基地。开发区内排排砖房整齐有序,每家房前留有一亩地,地头一口井,房前两个塑料大棚和一个温室,大棚旁建有一个猪舍。这是商都异地脱贫的尝试,他们把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搬迁到这里,由包扶单位投入部分资金予以扶持。目前,开发区安置了一百五十三户搬迁户。四十四岁的叶金莲一家三口来自章毛勿素贫困乡,来时兜中仅有二十元,去年,在亲戚的资助下,在这儿安家。我们和她一起算了算账,她卖仔猪和种菜的收益,可以归还三分之一的借贷款。而贫困乡人口外迁,又可以使剩余土地、草场向留守农民集中,实现规模种养,加快当地脱贫。
  就目前来说,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民对市场的认识仍很陌生。要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步入市场经济,把产业单产运行变联合运行,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乌盟不断探索,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了。
  压题照片:商都“绿色食品开发区”的农民在塑料大棚内劳作。
  杨婀娜摄(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切实解决上访群众提出的问题
  高检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王雷鸣)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决定,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除坚持每两月一次的检察长接待以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各厅室负责人将每月一至两次轮流接待上访群众,以切实解决上访群众提出的问题。
  今年5月,韩杼滨检察长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群众来访增加。为进一步做好接待群众来访工作,高检院决定采取由高检院有关负责人轮流接待群众来访。截至9月底,全院共有7名副检察长、党组成员,25名正副厅局长参加了接待工作,共接谈群众来访案件133件。
  据介绍,这些群众上访案件中,既有控告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违法违纪的案件,又有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申诉案件;既有请求赔偿的案件,又有举报贪污贿赂、渎职、非法拘禁等案件;还有不服法院判决的案件,不服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案件以及其它案件。参加接待的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详细询问,认真记录,分别不同情况作妥善处理。据统计,在接谈的133件案件中,交省级院查报结果的有111件,转高检院业务部门处理的有22件,均安排了专人定时催办。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指出,高检院开展检察长接待日活动,不仅给各级检察院做出了榜样,而且有利于为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对这项制度,高检院今后将进一步坚持和不断完善。


第4版(要闻)
专栏:

  司马义·艾买提在山西调查研究时强调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新华社太原11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帅政、山西日报记者侯百管)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10月28日至11月3日,在山西省就民政、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指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贯彻落实十五大战略部署、指导我国跨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要进一步贯彻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司马义·艾买提在山西省省长孙文盛等有关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先后在太原、忻州、晋中等3个地市8个县、区考察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和山西省民族宗教工作,并与当地一些村委会、居委会、宗教人士进行了座谈,同时听取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
  司马义·艾买提指出,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只有充分放手让广大村民行使民主选举权,村民自治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民主选举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行政组织工作,要广泛开展培训,让广大基层干部和村民都熟悉各项民主程序,依法选举,真正产生出广大村民充分信任的村委会班子。他特别强调,这项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注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他强调,要注意探索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覆盖全社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注意全面落实保障政策,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合理确定保障对象,注意保障手段的多样化。
  关于民族宗教工作,司马义·艾买提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宗教问题上强调的“三句话”精神,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处理宗教问题。司马义·艾买提还考察了山西省残疾人工作情况。


第4版(要闻)
专栏:积极创造条件 实现两个确保

  吉林确保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辽宁推进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
  本报长春11月4日电 记者李安达报道:吉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两个“确保”的指示,坚持“党委政府牵头,部门组织协调,企业各负其责,职工自强自立,社会广泛参与”的方针,全省国企再就业工程呈现出整体推进、步步深入的好势头。全省5000多户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100%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41.59万下岗职工全都领取了基本生活费。今年1—9月,全省国企新增下岗职工18.14万人,同期有23.15万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了就业人数大于同期下岗人数。
  吉林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加强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规范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程序、手续。所建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都做到了“六有一发”:有组织机构、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固定场所、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下岗职工进入中心的登记及管理手续、有学习培训活动;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费。全省各级劳动部门以及一些企业的主管部门还建立了近1000个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为了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吉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再就业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使自谋职业或从事三产、社区服务的下岗职工每月能得到200元以上的补助。各地还加大了再就业培训力度,到9月底,全省已建立了590个再就业培训基地,培训下岗职工9.6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65.4%。
  本报沈阳11月4日电 记者冯奎报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在全国最多的辽宁省,采取措施,扎扎实实进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5931个,97.9%的国企下岗职工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
  截至目前统计,辽宁省共有国企下岗职工77.1万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辽宁各级政府少上项目、节约开支,千方百计筹措再就业资金。沈阳、大连等地党政机关在预算内经费已压缩10%的基础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人每个工作日节约1至2元的办公经费,用于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和再就业。目前,全省已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8亿多元,财政部分、社会和企业部分基本到位。用于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中央补助资金分两批也已拨付到各市。
  针对以往下岗职工概念不清,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混乱的情况,辽宁省各地市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规定,严格界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对象。14个市利用10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对已经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进行清理。通过重新审核认定,那些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劳动期满的、下岗后取得营业执照且已在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等8种人员,从再就业服务中心又“走”了出来,为真正落实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创造了条件。


第4版(要闻)
专栏:

  比利时首相访问西安上海
  据新华社西安11月4日电(记者李勇)比利时首相让—吕克·德阿纳今天下午结束了在古城西安的访问,乘专机前往上海。
  昨天晚上,陕西省省长程安东与德阿纳首相一同出席了中比两国关于比利时无偿援助陕西省综合扶贫项目的签字仪式。
  比利时首相和夫人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中比合资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陪同参观的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保罗·杨森博士,今天还向陕西贫困地区捐助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建立3所希望小学。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王晓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大罗马尼亚党主席、罗马尼亚参议院外委会副主席科尔内留·维迪姆·图多尔一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成克杰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今天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大罗马尼亚党主席、参议院外事委员会副主席科尔内留·维迪姆·图多尔一行。
  罗马尼亚客人是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法学会代表团访问日本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应日本政府的邀请,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法学会会长任建新为团长的中国法学会代表团今天启程赴日本进行访问,就建立面向21世纪中日法律界的友好合作关系交换意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阿外长举行会谈
  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车玉明)外交部长唐家璇今天在北京与来访的阿尔巴尼亚外长帕斯卡尔·米洛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双方简单地回顾了两国关系的历程,并就进一步发展双边交往与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前,两国外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政府1998—2000年文化教育交流计划》。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35届“亚广联”会员大会在沪开幕
  据新华社上海11月4日电(记者王齐)第35届“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会员大会,今天在上海开幕。
  在今天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田聪明和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分别代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致欢迎词。亚广联主席、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总台长达杜·贾法·卡明则致开幕词。在未来的3天内,亚广联大会将以“在高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各国广播电视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为题,展开讨论。


第4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香港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赵新兵)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以任志刚、戴维思为团长的香港银行公会访京团一行。
  温家宝对访京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温家宝向客人们介绍了内地目前的金融形势和工农业发展情况,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王雪冰会见时在座。
  访京团一行21人是于昨天抵达北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