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巾帼园)
专栏:专稿

  ●自一九八六年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已从一点二五亿减少到五千万
  ●全国妇联参与扶贫工作,十年帮助一百六十万贫困妇女脱贫
  ●实施“巾帼扶贫行动”两年来,已帮助五十八点八万妇女解决温饱
  巾帼扶贫加大攻坚力度
  清水
  我国政府自1986年以来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使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25亿减少到目前的5000万,并决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全国妇联从80年代中期起,主动参与扶贫工作,把帮助贫困地区妇女脱贫致富作为各级组织的重要任务。前10年,共帮助160万贫困妇女脱贫。1995年底,全国妇联决定在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巾帼扶贫行动”,到本世纪末至少帮助100万贫困妇女脱贫。实施“巾帼扶贫行动”两年来,各地已帮助58.8万妇女解决了温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启璪带领书记处成员分赴贫困地区调查研究,制定有力措施,地方妇联组织因地制宜,开展行之有效的扶贫活动。特别是1997年,全国妇联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两次“巾帼扶贫行动”工作会议,重点推广了山西连环脱贫和云南、上海等省市妇联对口扶贫经验,使妇联参与扶贫工作的领域更加拓宽,效果更为显著。去年,省级政府拨给妇联扶贫项目和培训费已达6350万元,各级妇联为“春蕾计划”筹款累计已超过2亿元,有15万受“春蕾计划”资助的女童已从小学毕业。
  开展培训。1988年以来,全国妇联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坚持每年开展培训工作,已对原国定331个贫困县妇联主席和最贫困的甘肃、宁夏“三西”地区妇女干部1500多人进行了培训。全国妇联还与有关部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训乡村妇幼保健人员2300余人。各地妇联逐级培训县乡村妇女干部4万多人。全国妇联还联合农业部、林业部等12个部门通过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和“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活动,调动妇女学文化学科技的热情,每年约帮助300万妇女脱盲,已有9600万农村妇女接受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项目扶贫。全国妇联从1990年到1996年间争取国际援款约665万美元,辐射20多个省区,直接受益妇女达23万人,年人均增收300元至1000元。
  定点扶贫。各级妇联广泛建立扶贫联系点、联系户,全国和省级妇联建点到县,地、县妇联建点到乡、村,落实到户,直接帮助贫困妇女脱贫。
  拉手互助。各地妇联开展了拉手扶贫活动。参与扶贫人员由“双学双比”女能手发展到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女干部、女新闻工作者;扶贫规模由一帮一发展到一帮十、带一片和群体互助;扶贫范围由本村本乡发展到跨县、跨地区、跨省。去年9个发达省市妇联、女企业家捐款80多万元,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建立了11个扶贫项目。
  省际扶贫。1996年以来,全国妇联积极开展省际妇联对口扶贫工作,确定了10个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帮扶关系。发达地区妇联还发动社会各界开展送温暖捐赠活动,为贫困地区妇女办实事、办好事。
  劳务输出。近几年,各级妇联配合有关部门向发达地区输送劳务,已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和城市输送女劳力1700万人次。
  发展庭院经济。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在庭院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出现了一大批养猪、养鸡、种葡萄、刺绣等专业村、专业户。
  目前,各级妇联正加紧努力,进一步开展“巾帼扶贫行动”,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发展科技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妇女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附图片)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广东资助百名贫困女大学生
  张丽玲
  “你们的善举使我深感人间真情,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去年我在认真学习之余,也积极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活动,还被学院评为‘社会调查积极分子’——广东药学院冯彩霞……”
  元旦前夕,一封封来自广东省内各大专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写来的成绩报告、学习汇报等信件寄到广东省妇联。
  广东省妇联资助贫困女大学生读书的“爱心行动”发起于1996年10月。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女性提供了成材的机会,然而一些来自内地老、少、边、穷地区的山妹子因陷于求学与缴费两难困境,难圆“大学梦”。
  贫困女大学生的情况引起了广东省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在’96“国际扶贫年”及全国妇联的“巾帼扶贫行动”中,广东省妇联与广东妇女海外联谊会牵头发起“资助百名贫困女大学生读书”活动,妇联向全省发出了《倡议书》。
  从机关、企业到街道、家庭,从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湛江到省外的江苏、四川、山东、山西、湖北,从内地到港澳地区、台湾同胞、泰国、马来西亚华侨……活动像滚雪球一样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短短几个月时间,认捐资金达到70多万元,从而使13所高校的135名贫困女大学生获得了从一年级到毕业四至五年间,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获200元资助,这在时下一些广东人眼里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帮助。韩利华、刘志秋等贫困生不用再被经济问题困扰而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去打工。去年“三八”节这天,受资助的100多位贫困女大学生来到了广东省妇联,与“娘家人”举行了联欢。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妇女论坛

  自主·自立·自强
  潘跃
  贫困是一个沉重的事实。只要你到老少边穷地区走一走,就算你是铁石心肠,也会被那一幕幕贫困落后的情景所震撼。
  全国目前仍有5000多万人口尚未摆脱贫困,其中一半是妇女。妇女的脱贫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由于相对于其他群体,贫困地区的妇女受贫困的困扰更深。贫困妇女劳动强度大,比较普遍地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一半以上的农活,而且劳动保护条件比较差;享受教育的机会较少,文盲、半文盲占总数的65%左右,文盲率高,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妇女在家庭中母亲、妻子的地位和角色,也决定了妇女在家庭成员中处于相对贫困地位。她们是贫困人口中贫困脆弱的群体。
  因此,开展扶贫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发动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捐资捐物的具体行为和建立稳定、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项目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妇女自我发展的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妇联组织,要针对妇女脱贫的特殊性,采取积极措施。首先,把妇女脱贫纳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其次,在大力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扶贫项目的同时,注意开发适合妇女特点,有利妇女发展、社会效益显著的扶贫项目;再者,在扶贫资金、技术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坚持同等条件下妇女优先。
  实践证明,凡是扶贫工作搞得好的地方,除了依靠贫困妇女自身的力量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外,主要是将“巾帼扶贫行动”列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计划的议事日程。要克服视妇女为被动地被扶持和救济的人群的思想,始终立足于发掘她们的潜力,将她们视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她们自身的能量。各级妇联组织要引导贫困妇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走自主、自立、自强的致富之路。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新年前夕,在云南省昆明市体育馆举行百对新人集体婚礼,106对新人欢聚一堂,在3000多人的掌声和祝福声中走进了结婚的殿堂。
  图为新人们正在等待婚礼开始的幸福时刻到来。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第7版(巾帼园)
专栏:信息

  信息
  北京市怀柔县妇联积极组建妇女发展互助会和妇女发展互助互扶基金会。3年来,发展会员300多人,会员存款达190万元,帮助70多名妇女走上了致富路。同时,已帮助5个乡20多名贫困妇女发展了养殖业、种植业。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妇联组织、带领农村妇女向“白色企业”、“蓝色企业”、“绿色企业”和“黄色企业”进军。向“白色企业”进军是指开展“一座大棚,一户小康”致富活动;向“蓝色企业”进军是指发展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向“绿色企业”进军是指大力推广水稻抛秧新技术;向“黄色企业”进军是指开展家庭养禽活动。目前,全区参加养蟹等海、淡水养殖业的妇女达40%,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推广水稻抛秧技术面积达11.5万亩,总产量达0.625亿公斤。全区畜禽饲养量达130万只(头)。
  ▲前不久,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戎发制药厂将一批经卫生部批准生产的治疗妇科病的新药“斯娜格”药膜,捐赠给甘肃省贫困山区的妇女。(杨小平)
  日前,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市场经济与妇女就业研讨会。会议讨论了当前妇女就业的趋势与对策,城镇女工下岗与再就业问题,农村妇女发展与非农转移问题。代表们从不同的视角畅谈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新园)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风采

  杨丽华:
  蓝天“金凤凰”
  本报记者 徐建中
  1995年6月,杨丽华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任命为飞行总队副总队长。她从一个普通的空中小姐,在空中工作22年后走上领导岗位,不容易啊!
  杨丽华从70年代就在国际航线上服务,20多年的空中生涯,使杨丽华悟出了一个道理:“空姐”和“空哥”不应作为当前社会上最时髦和最亮丽的字眼,因为空中服务也只是众多服务行业中的一种,叫“空中乘务员”是最恰当的名称。
  在她看来,国际航班上的小小客舱犹如一个小“联合国”,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乘客汇集在一起,他们互不相识,彼此陌生,唯独可以信赖和亲近的人就是乘务员。而乘务员就要善于观察、体贴乘客的心理,适时提供优质服务。
  在国际航线上,杨丽华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日本女乘客双目紧闭,手抚胸口。杨丽华询问她是否需要什么帮助,她只摆摆手。根据以往的经验,日本乘客有较强的忍耐力,一般情况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经过几次询问,原来她是神经性紧张症,并伴有心痛病。杨丽华便立即找一个空位置让她躺下,尽力安慰,精心服务,使日本客人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
  有人曾经作过一次统计:国航的乘务员每天有400多人在天上飞,有400多人分住世界各地,他们吃在天上,住在国外,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南半球的盛夏又飞到北半球的严冬。有的乘务员长年把小孩放在奶奶或姥姥家,难见儿女面,远航归来,只能靠磁卡电话听儿女叫爸爸妈妈的声音。杨丽华深有感慨地说,以上这些虽都是乘务员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写照,但是,一旦他们穿上整齐的国航制服,登上蓝天大“舞台”,精神面貌立即焕然一新。他们这时想的是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山东集中投入 智力扶贫
  赵敏静
  前后不到两年,山东省滨州地区“巾帼扶贫行动”结出累累硕果:全区兴办示范小区319个,50万名妇女接受培训,5万名妇女摆脱了贫困……
  前不久,山东省巾帼扶贫现场会在滨州地区举行,向全省推广她们创办巾帼扶贫示范小区的经验。滨州地区妇联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协调单位称号。
  换个思路找出路
  3个贫困县、435个贫困村、20万贫困人口、4.5万特困人口,其中贫困妇女占50%……这一组数字,曾让滨州地区各级妇联的同志寝食难安。过去,她们与民政部门配合,年年搞扶贫,给贫困妇女送粮送钱。但是,粮吃完了,钱花光了,这些人依然贫困。现实使她们明白,给钱给物,不如找条致富路。
  那么,法子在哪里?滨州地区妇联一班人到最贫困的沾化、阳信县,走村入户,寻找良方。通过集思广益,她们确定了发展种养加短平快项目,建立集中投入、规模生产、滚动增值的示范小区,从而带动贫困妇女脱贫的计划。
  扶贫难,难在资金上,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分散投放,肯定会半途而废。为此,滨州地区妇联决定把资金集中投放,搞一个成一个。沾化县河贵乡河西村有可耕土地1200亩,全村1100口人,其中妇女劳力312人。该村人多地少,地处偏远,勤劳朴实的村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没有换来富足的生活,一部分妇女甚至填不饱肚子。地区妇联就选了这个最穷的村子开展扶贫行动。她们帮助争取到周转金10万元,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在村外建起了10个养鸡大棚,村妇代会主任带领23名贫困妇女把家搬到了大棚,创建了全区第一个巾帼扶贫示范小区。到1997年春,仅10个月的时间,小区妇女就出售肉鸡5批,共5万只,获纯利10万元,养鸡户均纯收入1万余元。河西村养鸡妇女一举脱贫的高效益,引发了周围村庄兴起养鸡热。
  滨州地区妇联创办示范小区初战告捷,当年100户农民脱贫,创下了户均收入1万元的纪录。
  智力扶贫强素质
  扶贫要扶志,更要扶智。滨州地区各级妇联在“巾帼扶贫行动”中,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技术培训,大搞智力扶贫。她们利用妇女之家、农民夜校等阵地,请科技人员讲课,传授新技术新成果。滨州市妇联组织35个市直单位妇委会主任分别为莱家村35名贫困妇女出资报名参加农函大学习,使这些农家女迈进了大学校门。
  她们还明白,搞培训,不能空对空,不能黑板上种庄稼,讲台上开机器。因此,各级妇联在培训中,都是在各类示范小区开设“露天课堂”,请农艺师、兽医现场讲授养鸡、养兔、养蘑菇等知识。阳信县勃李乡东营村妇女陈小英参加培训,掌握了养兔新技术,搞起了良种兔养殖,当年便由年收入不到500元的贫困户变成年收入7000元的富裕户。她还把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教给别人。很快,全村有30户加入到了养兔行列中。
  有耕耘就有收获。滨州地区通过创办各类示范小区,把巾帼扶贫行动不断引向深入。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去年,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在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选出一批“致富贤内助”。图为邓家湾村邓风华高兴地从镇上领回“好媳妇”光荣牌时的情景。张治平 安少兵摄影报道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女性与法律

  残害女童者伏法
  李祝珍
  去年5月,一份“深山奇冤”的控诉书送到了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手里。控诉书记述了河南省宝丰县一个幼女8岁时被强奸残害的事实。这个女孩失去双亲,与爷爷、弟弟相依为命。从1989年开始,同村史家叔侄6人轮奸、强奸该幼女,对幼女施以暴行,致使幼女几次大出血,造成终身残疾。
  此案案发5年多的时间,尚未得到最终判决。其主要原因是:幼女没有有力的监护人。幼女被第一次强暴时不足8岁,还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没留下现场物证。加之罪犯作案时间长、作案次数多、作案人多,对一个不满8岁的孩子来说遭此凌辱、摧残,思想处于极度惊吓状态,记不清每一次被强暴的时间、地点、人数、具体人员,指控时前后说法不一,使法院在审理时难以认定。而史姓家族在该村占人口90%,一些人千方百计监视外调人员,干扰政法部门对案件的调查取证。
  相依为命的祖孙三人只好背井离乡,走上了艰难的上访告状路程。字字血泪震撼了赵地的心,她当即要求全国妇联协调河南省妇联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密切关注此案。在全国妇联、河南省妇联的积极推动下,公安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的取证工作,终于在1997年10月15日经河南省两级法院的公正审判,首犯执行枪决,其他5个罪犯分别被判处死缓、无期、有期徒刑15年。目前,幼女一家的生活已纳入河南省妇联“结穷亲、扶贫帮困”的活动。宝丰县妇联、平顶山市妇联也十分关注幼女一家,纷纷为幼女一家捐款、捐粮、捐物。幼女一家生活境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家庭社会

  离别三十六年
  梦想终于成真
  邓名苏 曹龙彪
  1997年12月18日,湖南省永兴县城关镇居民,63岁的叶莲美,与外甥周彦斌代表山东日照市叶莲营和叶莲美四姊妹将一面大锦旗,上写着“全心全意,为民办事”,赠送给永兴县城关派出所,感谢该所干警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到离别36年之久的亲人。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曾辛元是湖南省永兴县黄泥内头岭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家子弟。解放前,母亲早逝,姊妹又多,父亲无法生活,将他卖给一个姓曾的人家。16岁时被抓壮丁到山东省日照县。叶莲美老家是山东省原日照县北古村人,父亲叶寿荣,在抗日战争时被飞机炸死,母亲带着四姊妹只好来到舅舅家苦度光阴。
  “三大战役”胜利后,曾辛元被解放过来分配到山东省日照市交通局工作,并认识了山东妹子叶莲美,于1956年两人结了婚,开始过着美满生活。
  1961年正当我们国家处于3年困难时期,党和国家号召干部职工下放到农业第一线,曾辛元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带着全家来到湖南永兴县城关镇胜利街安家落户。1969年他又响应党的号召,带着全家来到了老家务农。从此,曾辛元、叶莲美多次去信山东寻找亲人。可是,因日照县改为市,加上姊妹各自参加工作,不知地址,一直没有得到回音。而山东亲人来信给她,又因她全家下放到农村,无法收到来信。1980年曾辛元全家返回县城。不久,曾辛元去世。
  1997年8月,叶莲美的一位亲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永兴县城关派出所打了个电话,问县城是否有叶莲美、曾辛元这样的人。该所干警接到电话,立即对县城居民户口全面仔细认真清查,结果发现户口卡上有个叶莲美的女户主。下午干警马上给回了电话。城关派出所干警将此信告知叶莲美。她为姊妹36年未见面,不知流过多少泪,今日高兴万分。于1997年9月借凑1800元,带着儿子高高兴兴来到离别36年之久的山东省家乡,与姊妹重逢,欢聚一堂。从而姊妹圆了离别36年的梦。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靠绣制床上用品富裕起来的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东耿村年轻农家妇女阎亚君,为了提高绣制水平,去年6月投资1万多元从沈阳购买了电脑,用于产品图案设计。张庆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