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奥尔布赖特首访中东
本报驻美国记者李云飞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上任7个多月后,终于踏访中东。从本月9日起,她将先后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和埃及。她的首次中东之行之所以姗姗来迟,主要是因为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北约东扩,另外她也不打算使自己对中东地区的访问像前任克里斯托弗那样频繁。因此,每当被问及何时出访中东时,她的发言人总是回答:“只要时机合适就去。”现在,她的行程终于定下来了,但那里的形势却未可乐观,中东和平进程正面临严重挫折。
近日,耶路撒冷再度发生炸弹爆炸事件,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行动中遭到重大伤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由于巴勒斯坦方面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他将不再把约旦河西岸的土地归还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则提醒美国注意,以色列方面正以安全问题为借口企图破坏整个和平进程。中东局势呈现急剧恶化态势。
起伏不定的中东局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也力图在奥斯陆协议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今年年初,以巴就以军撤出希伯伦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还释放了30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妇女,以巴关系明显改善,中东和平进程得以继续推进。接着,2月中旬,内塔尼亚胡访美。可是,就在他回去后没几天,2月17日以色列政府便决定在东耶路撒冷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引起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巴以关系再度紧张。此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约旦国王侯赛因相继访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再度赴美。但是巴以之间的紧张局势却未能有所缓解。半年多来,尽管奥尔布赖特本人尚未踏足中东,但她的中东问题协调人罗斯却是不停地在那里穿梭。总体来看,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斡旋收效甚微。
7月底,耶路撒冷发生两起爆炸事件,以色列方面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巴以关系急转直下。为了打破僵局,8月6日,奥尔布赖特在华盛顿提出一项解决中东问题的新设想,即在以奥斯陆协议为基础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应直接进入最后阶段的谈判。最后阶段的谈判包括建立巴勒斯坦国、划分巴以边界和确定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三个主要问题。这就好像在外围久攻不下时力图从中心突破。此间舆论认为,这个设想实行起来难度更大。
巴以争端由来已久,各方矛盾错综复杂。人们记得,克里斯托弗在担任国务卿的4年里曾去过中东21次。奥尔布赖特此行则正值奥斯陆协议达成4周年。她能否在这次访问中解开中东这难解的结,人们也不会期望过高。连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也说:她不是“魔术师”。(本报华盛顿9月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博托客死摩洛哥
本报约翰内斯堡9月8日电记者温宪报道:据此间收到的消息,原扎伊尔总统蒙博托7日死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不满67岁的蒙博托曾统治原扎伊尔近32年。今年5月16日,当反政府的“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力量同盟”兵临金沙萨城下时,蒙博托悄然离开金沙萨,开始了海外流亡生活。长期以来,蒙博托一直受着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折磨。
蒙博托1930年10月14日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扎伊尔)赤道区。他于1965年11月通过军事政变夺得扎伊尔最高权力,此后近32年一直任国家总统。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新《巴拿马运河条约》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通航。自30年代起,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不断进行斗争。1977年9月7日,巴拿马和美国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运营的条约》。
新的运河条约于197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废除了1903年的不平等条约,规定巴拿马运河由美巴两国共管,到1999年12月31日中午新条约期满之后,巴拿马将全部承担对运河的管理和防务,美国把运河、运河区和所有的军事基地设施和地产逐步移交给巴拿马当局,美军全部撤离巴拿马。巴拿马将保证运河永久中立,对所有国家的船只开放。(彦忠)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运河会议开幕
本报巴拿马城9月7日电记者管彦忠报道:巴拿马运河国际会议今晚在此间两洋会议中心开幕。会议将主要讨论1999年底美国向巴拿马移交运河管辖权后,21世纪巴拿马运河的运营问题。
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家运河用户600多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巴拿马总统巴亚达雷斯等在会上讲了话。
这次大会是为纪念1977年9月7日巴拿马政府首脑托里霍斯和美国前总统卡特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20周年而召开的。由于巴拿马政府邀请台湾当局参加这次会议,联合国官员不久前宣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机构不参加这次会议。主要国家的元首均未出席,只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总统到场。


第6版(国际)
专栏:

喀麦隆工商发展部长朱斯坦(右)在中国驻喀麦隆大使祝有容(中)陪同下,参观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百货商场。
新华社记者王朝文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质疑《时代》的奇文
符福渊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发表一篇“气吞山河”的奇文,声称两极世界已发展成单极世界,美国独自支配世界,制订规则,别的国家听它发号施令。
该文直率地道出了美国一些人的心态。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俨然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动辄以制裁相威胁。近几年美国经济形势不错,其“领导世界”的意识更加强烈。
然而,世界的现实并没有为该文提供多少有力的佐证,连登在同一期《时代》周刊上的另一篇文章也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这篇文章举例说,在丹佛8国首脑会议期间,美方曾要求与会首脑着牛仔装,遭到科尔和希拉克等人的坚决拒绝。这篇文章认为,这件事表现出人们“对美国的气愤达到异口同声的程度,就如同时越出地平线的火焰”。在表面上看,欧美领导人争执的是牛仔装,实际上是美国对欧洲颐指气使,欧洲不满意。
对美国支配世界的图谋,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其盟国开始说“不”。赫尔姆斯—伯顿法不仅遭到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抵制,也遭到欧盟、加拿大等盟国的反对,欧盟专门起草了针对该法的反措施,并向世贸组织提出起诉,迫使美国同意修改该法并暂停执行其中具有治外法权性质的条款。丹佛首脑会议上,法国等公开反对美国“单独支配世界的企图”,拒绝接受美国的经济模式。继去年成功举行亚欧会议之后,另一次没有美国参加的会议欧—拉美首脑会议又在酝酿之中。东盟不顾美国反对,接纳了缅甸为新成员。拉美国家谴责美国利用反毒大棒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前几年,美军去索马里维和,结果铩羽而归,是另一个性质的例证。事实表明,当今世界并非美国所能支配。
从经济实力上看,美国的优势也在相对削弱。二战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曾超过全世界的一半,而今天只占27%。据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新著《大棋局》中的预测,到202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会降至10%—15%,全球经济不可能再由某一国家所主宰,这将对世界的军事、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多极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美国若无视这个发展趋势,最终会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对这一点,美国的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约瑟夫·奈曾撰文批驳鼓吹美国单极领导世界、美国应推行“仁慈的霸权主义”等观点。连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理查森也说:“也许我们需要以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此话虽然隐晦,但传递的信息是清楚的:霸权主义行不通。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评价我改革开放
联合国官员:成就具有跨世纪意义
墨前总统:邓小平指明发展道路
俄汉学家:中共十五大举世关注
日经济学家: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
据新华社日内瓦9月1日电(记者陈维斌、李敬臣)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日前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本世纪最后20年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经济成就具有跨世纪的历史意义,中国改革的成功将成为下个世纪最光明的希望之一。”
里库佩罗特别赞赏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成功的、谨慎的和渐进的”经济改革方式。
里库佩罗说,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富强繁荣的中国,中国的成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8月27日电(记者庄霞琴、沈家松)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日前在他的寓所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盛赞中国十四大以来在经济和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的发展不可逆转。”
前不久,他再次访问了中国,并作为非官方嘉宾出席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他认为,“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埃切维里亚对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怀有无比崇敬之情。他说,“我们应承认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领导人是一位跨越国界的名人。他不仅为中国,而且为全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
据新华社莫斯科9月7日电(记者黄慧珠)俄罗斯汉学界泰斗季塔连科教授的心情与中国人一样兴奋激动,对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五大表示极大关注。他说:“十五大的召开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大会的决策和成果不仅将决定中国党和国家的命运,而且将影响世界形势的发展。”
季塔连科现任俄社会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全俄汉学家协会主席、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等职务。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他称自己是中国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季塔连科说,中国为稳定世界局势、遏制霸权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新华社东京8月26日电(记者刘文玉、俞宜国)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评论家竹内宏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今后将继续阔步前进。
竹内宏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能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因为在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政府,它大胆地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反过来说,政府的力量不统一,不强大,就不可能有计划地推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共和车轮重新滚动
——澳大利亚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澳大利亚议会朝野各党经过数月舌战,最近通过了联邦政府提出的召开共和问题宪政会议的提案。共和的车轮在停驶一年多后又重新向前滚动。
去年初大选期间,工党在共和问题上提出挑战,而联盟党以柔克刚,拒不直接应战。但为争取有共和倾向的选民,霍华德许诺说,在此问题上,他将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由人民来作出决定。联盟党执政后,霍华德总理表示:虽然他本人是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并认为现在的政体运作良好,本无需改变,但他不愿违背竞选诺言,为此提出了政府方案:首先召开一个由152位代表组成的人民宪政会议,就是否实行共和进行讨论;如果会议得出共和的结论,第二步则是举行全民公决,如果会议未达成共和结论,那么再就此问题举行一次全国性民意投票,如果民意趋向共和,最后再举行全民公决。
今年6月,政府将已在众院通过的宪政会议的选举提案送交参院审议,谁知却在意想不到的枝节问题上卡了壳。原因是,按政府的提案,有一半的代表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另一半则通过选民自愿性邮寄选票的方式选举产生。
工党和民主党等非执政党参议员认为,由政府任命不够民主,不能说是给了人民以充分的发言权;更不可接受的是投票方式违背了澳的选举常规,开了危险的先例。因自1924年以来,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体选民强制性投票的办法,合格选民无故不参加投票要被处以罚款。
由于政府在参议院中差一席不够多数,因此在6月中的第一次投票中,提案未获得通过。但联盟党坚持己见,于6月下旬又将提案原封不动地再次提交表决。在反对党将投票修改为强制参加后,提案获得通过,但这又未被政府所接受。于是共和列车一时驶入了死胡同。
议会于8月末复会后,政府再次将原提案提交参院,全国共和运动主席特恩布尔不得不向反对党发出呼吁:政府的方案固然不可取,但有半块面包总比一点儿也没有要好,如不接受政府的提案,就上了根本就没诚意实行共和的人的当。在这种情势下,一名独立议员和一名绿党议员两弊相权取其轻,投了赞成票,这才使政府的提案获得了通过。
接着9月初政府公布了早已拟好的任命36名代表名单。联盟党政府称,该名单包括了各界不同观点人士,有广泛代表性。但反对党认为保皇派人士占多数,表示不满,要求重新考虑任命,被政府驳回。另外40人将由联邦议会和各州官员组成。其余76名代表将在全国通过自愿邮寄选票在年底前选出。制宪会议将于明年上半年召开,如会议就共和问题达成了共识,全民公决将于2000年前举行。因此,能否像共和派希望的那样赶在奥运会或澳庆祝建国100周年之际实现共和,是颇多疑问的。但无论如何,共和列车总算重新启动了,它虽然行驶得艰难缓慢,受阻时还会停一停,但倒退却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多次民意测验表明,除仅有47万人口的塔斯马尼亚州以外,其他各州主张共和的人都已远远超过君主立宪主义者,此其一。其二,联盟党内部也有很多共和主义者,就连自由党新州领袖也认为共和只是时间问题,呼吁霍华德总理顺时应势。其三,是非英国移民在逐年增加,移民构成在发生变化,与英国的情感日渐发生疏离;与此相反,澳与亚洲联系却日益紧密,澳大利亚政府也一再表示愿意作为亚洲的一员而不是欧洲的一员参加亚欧峰会,面向亚洲已成为两党共识,被正式确定为国策。因此,舆论认为,加快共和进程,尽早确立自己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有利于为亚洲所接纳。
自宪政会议提案通过之后,目前共和运动和君主立宪运动各派力量都在运筹帷幄,准备展开一场强大的全民宣传战,为今年底的代表选举和明年初在宪政会议上一较高低积蓄力量。(本报堪培拉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庆祝建国四十九周年
本报平壤9月8日电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平壤市人民委员会今天在4.25文化会馆举行中央报告大会,隆重庆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国49周年。
朝鲜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朴成哲,政务院副总理金永南,劳动党中央书记桂应泰、韩成龙、崔泰福,最高人民会议议长杨亨燮等领导人出席大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务院副总理洪成南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在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朝鲜共产主义者和人民通过长期艰苦斗争而取得的最宝贵成果,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他强调,“当前按照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正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全党也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转变而努力”。为此,“全体党员和群众应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总进军运动,继续下大力搞好农业,推进煤炭、电力、金属工业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圆满地保障人民生活日常消费品的生产”。洪成南在报告中还表示,朝鲜将在自主、和平与友谊的理念下加强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团结与合作,他同时敦促美国抛弃敌视朝鲜的政策,尽快签署朝美间和平协定。
大会在《金日成将军之歌》乐曲声中结束。
参加今天大会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朝鲜人民军官兵代表和各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旅日朝侨代表、平壤市各界群众代表近6000人,各国驻朝鲜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金刚山下创奇迹
——记朝鲜元山至金刚山铁路建设
本报驻朝鲜记者赵嘉鸣
今年4月15日,在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诞辰85周年之际,连接朝鲜江原道元山市和东海岸边的旅游胜地金刚山的铁路正式通车。10天后,这条铁路的电气化工程又宣告竣工。这条铁路的建成,将为朝鲜加快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当记者慕名来到元山至金刚山地区采访,在碧涛澎湃的朝鲜东海岸与依海绵延的金刚山区悬崖峭壁间,一条崭新的电气化铁路展现于眼前,伴着疾驰而过的火车形成了金刚山旅游区又一道别致的风景线。面对眼前这条穿越地势崎岖的金刚山区的铁路,常人难以想象是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建成通车的。分管工程建设的“速度战指导局”参谋长金元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
元山至金刚山铁路是已故金日成主席生前提议建设的。此后,金正日同志30多次对这项工程做出指示和要求,并亲自指定由全国“速度战指导局”所属青年突击队承担工程的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于1996年1月全面展开。这条铁路西起元山市,经安边郡、通川郡、高城郡,东至金刚山主峰入口处,全长101.5公里。由于铁路沿线靠海穿山,在百公里长的铁路上,仅各类桥梁就有48座,开挖隧道13个,最长的隧道达数公里。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正是青年突击队的3000名队员怀着‘党下了决心,我们就去干!’的坚定信念,才在被一些西方国家铁路专家认为‘不可能建成铁路’的金刚山地区创造了奇迹。”金元涛参谋长不无感慨地说。去年夏季,是铁路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值朝鲜全国继1995年水灾后再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时候,而工程所在的江原道又是重灾区,建好的铁路桥梁的桥墩全部被洪水冲垮,青年突击队员们跳入洪水中昼夜抢修。汹涌的洪水一再把刚修复的桥墩冲垮,一共反复了16次,几十名队员常常泡在齐胸的洪水中连续作战数昼夜才将一个桥墩固定住。按照一般的铁路建设速度,每天铺设铁轨1公里是正常的,但青年突击队为了确保在金日成主席诞辰85周年之际实现通车,创造了“立体战”的铺轨方法,即将铁路全线分为若干段,在地形条件相近的区域从相对的两个方向同时铺轨,然后再分段连接,这样铺轨速度达到每天2公里。在铁路电气化建设工程中,青年突击队员们更是创造了速度战的奇迹,在正常情况下100公里铁路的电气化工程建设需要7个月时间,但青年突击队员们只用了短短10天时间就将2500根电线杆立好,又用了10天时间铺设电线和变电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这样本来预计要用7个月时间完成的工程,只用了短短的20天就宣告完工。
这项工程充分显示了朝鲜青年一代建设者不畏艰险、知难而上的英雄气概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这次参加铁路建设的青年突击队两个旅团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青年同盟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强化青年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青年突击队的建设者们克服原材料、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铁路建设的专门人才。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朝鲜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积极支援和配合。金策钢铁制造联合企业、尚源水泥联合企业等工厂保障了有关设备和材料的及时到位,更有来自全国的数万名青年同盟盟员参加了工程的义务劳动。
元山至金刚山铁路是在朝鲜人民连续几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导致国家经济面临一时困难的情况下胜利建成通车的,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将为朝鲜人民贯彻劳动党的革命经济战略,大力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为进一步开发金刚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加快以金刚山旅游创汇为龙头的江原道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条铁路的建成也显示了朝鲜党和政府在面临一时困难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坚强意志。(本报平壤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桥本连任日自民党总裁
本报东京9月8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今天是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公告日,在30分钟的总裁候选人申报时间里,只有现任总裁桥本龙太郎被推荐为候选人,因此,桥本不经选举再次当选为日本自民党总裁。
今天下午,桥本就再任自民党总裁发表了政策演说。关于内政问题,桥本说,在自民党没有在国会取得稳定多数的情况下,仍将维持目前的自民党、社民党和先驱新党三党联合执政的政权结构。他将力争在明年夏天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使自民党获过半数席位。他将继续推进已经开始的行政、财政、经济结构、金融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教育等“六大改革”。在外交方面,继续加强日美安保体制。同时,开展新的对俄、对华外交,与主要国家领导人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
据报道,桥本将于本月11日正式就任下届自民党总裁,并着手组建日本新内阁。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外长哈拉齐宣布
欢迎欧盟国家大使返回德黑兰
新华社德黑兰9月7日电据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报道,伊朗外长哈拉齐7日晚在这里宣布,伊朗欢迎欧盟15国被召回的大使“在他们愿意的任何时候”返回德黑兰。
哈拉齐是在与来访的欧盟特使会见时做上述表示的。他说,伊朗希望欧盟改变对伊的立场,以缓和双方自今年4月以来的紧张关系。今年4月,德国一家法院指控伊朗高层人士参与了1992年在德国暗杀四名伊朗库尔德反对派成员的政治事件,德伊就此发生争执。欧盟国家为了声援德国,除希腊外,均召回了各自驻伊朗的大使。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反对党要求弹劾总理
正式向国会提交不信任案
本报曼谷9月8日电记者成元生报道:泰国反对党今天下午正式向国会提交弹劾泰国总理差瓦立的不信任议案。
泰国反对党领袖、民主党主席川·立派和泰国党主席班汉以及正义力量党的代表等今天下午联合向国会主席汪巫哈莫诺·玛他递交了由88名来自各反对党的下议院议员签名的弹劾差瓦立总理的不信任议案。议案指出,差瓦立任总理期间,治理国家不力,给泰国造成严重后果,尤其导致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崩溃,损害了国家的信誉并造成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任危机。
泰国国会主席玛他接受不信任议案后说,国会预计将于本月24日—25日就反对党提出的不信任案进行辩论,然后于26日进行表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南对中东局势深表忧虑
也门总统呼吁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
新华社开罗9月8日电(记者安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8日对中东地区局势恶化深表忧虑,并希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恢复中东和平谈判。安南通过联合国驻开罗办事处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他认为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争端最为剧烈、最为紧张的地区之一。
这份报告指出,联合国十分重视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为实现中东和平,联合国在这一地区设立了负责人道主义援助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监督停火委员会,派遣了驻黎巴嫩和戈兰高地的维和部队。
报告在谈及黎巴嫩和以色列目前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争端、科威特与伊拉克之间的争端时指出,联合国维和部队正在为实现那里的安全与稳定作出努力。
据新华社萨那9月7日电(记者蒋少清)也门总统萨利赫7日在这里呼吁阿拉伯国家改变过去相互疏远的状况,恢复并加强团结,以应付在国际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萨利赫是在与来访的约旦首相马贾利会晤后对记者作上述表示的。他强调,当前只有消除隔阂、着眼未来,才能以阿拉伯世界的统一立场应付未来的挑战。萨利赫最后表示,也门支持约旦和埃及为对付和平挑战所做出的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