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黑土地”的启示
——黑龙江省实行村团支部书记“三位一体”配置工作记事
本报记者董伟
那还是前年,东北农大的毕业生赵勇当上了黑龙江省穆棱县马桥河镇西河村的团支部书记兼村委会科技副主任,他用所学的先进技术,带领全村青年和农民从事棚式化蔬菜生产,仅两年多,全村人均增收1200多元。这只是该省团组织在全省农村实行村团支部书记、青年星火带头人、村委会科技副主任“三位一体”配置的一个缩影。团省委书记高志杰说:“‘三位一体’配置的1.2万名农村团支部书记,在建设农业强省过程中,使团旗更加鲜艳。”
一位团支书富了一村人
建设农业强省,团组织该做什么?1995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团省委经过调查,发现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在村级普遍存在无专门机构、缺少专人负责的“断层”问题,于是,便有针对性地做出在全省农村实行村团支部书记、青年星火带头人、村委会科技副主任“三位一体”配置,主抓村级科技工作,更好地为建设农业强省服务的工作部署。
团省委连续两年在全省重点抓了玉米大双覆、大豆垄三、甜菜纸筒育苗等10项新技术的推广,各级团组织结合本地实际,在全省乡村推广各类先进技术达260余项。在这过程中,村团支部书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肇东市新城乡治国村“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娄喜峰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专长,向全村青年和广大农户推广庭院平菇栽培技术,全村80%的农户从事平菇生产。治国村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全省第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仅此一项户均增收5500多元。
在黑龙江的许多农村,出现了一个青年能人领办一个科技项目,兴起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可喜局面。在此基础上,应运产生了农村团支部创办、青年能人领办的青年股份合作体。目前,该省农村已有这样的青年股份合作体10万多个,其中有30%已成为本村、本乡乃至本县的龙头企业。
一位团支书就是一面旗帜
在建设农业强省过程中,“三位一体”配置的村团支部书记就是一面旗帜,通过传播现代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有效地提高了农村青年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及劳动生产技能,带领一代新型农民逐步成长起来。
桦川县中伏乡东方村农民李新文,1995年承包开发本村100垧荒地种植大豆,全部采用“垄三栽培”技术,比平播大豆增产5万公斤,纯增收入8万元,向国家交纳征购粮15万公斤。目前,他已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固定资产40余万元,年均收入达35万元,成为当地依靠科技致富的新一代农民典型。据统计,该省掌握1项—2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青年达560万人,应用和推广星火项目、丰收项目的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专业生产大户达10万多个。
“三位一体”配置的新的村团支部书记,主要精力放在带领青年科技致富上,极大地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许多地方,出现了青年追着团支部书记学技术、上项目,要求加入团组织;流失团员主动归队,积极参加团的活动的可喜局面。两年来,全省已有98万名农村青年提出入团申请,23.6万名青年加入团组织。全省农村团员总数比1994年增加了17.15%,团青比例增长了2.4个百分点。
一位团支书就是一块基石
一段时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给我们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一抓就好,一松就散”的现象时时困扰我们。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自从“三位一体”配置团干部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据调查,两年来,全省从“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中发展党员达3500多名,经团组织推荐,全省有1.6万名优秀农村青年团员成为党组织重点发展对象,其中5400多名光荣入党,全省村级团干部党员人数由过去的不到10%达到40%以上,成为近十年来全省村级团干部党员比例最高时期;农村团干部的文化程度也由过去平均初中提高到高中,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20%以上,青年致富能人比例也由过去的35%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团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三位一体”配置村团支部书记,客观上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提供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后备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渠道。较早实行“三位一体”配置的东宁县的151个村中,几年来已有106名“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先后走上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岗位。在全省,已有1800名“三位一体”团支部书记被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村级领导班子的知识化、年轻化进程。
建设农业强省,团组织做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基层组织怎样建设?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三位一体”配置村级团支部书记的做法,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重在提高素质
章雯
北京城乡建设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八五”期间创下了百余项优质工程。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公司一直重视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教育工作。
这家公司现有职工八千余人,其中外来务工青年就有六千五百人。这几年他们坚持在政治上积极引导,生活上关心照顾,技术上加强培训,物质上舍得投入,以组建民工青年突击队和工地职工之家为载体,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和青年培训工作,使这样一批数量大、地域来源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外来青年成为企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外来务工青年在一公司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而且也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外来民工的先进典型,共有二十九人次获得市级先进称号,八人次获得全国级先进称号。一公司也跻身于全国五百家最佳经济效益和最大建筑规模企业行列,一九九六年公司优良品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点七,被评为“北京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被团中央等部委授予“全国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示范点”,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青年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用辛勤的劳动为务工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劳动就业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加强城市社区两个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城乡建设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认识和抓好外来务工青年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其自身素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在京城“打工”
伍琦
张中国:再创个国优鲁班奖
闯过山东,下过贵州,到过唐山,最终来到了首都北京,今年刚满32岁的北京城乡建设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四川籍民工张中国,年纪不大,却已有了相当丰富的“打工”经历。
在工地,他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那年我只差12分没考上大学,本想第二年再考,可家里实在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了。高考落榜后,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觉得上不了大学也该自食其力了,于是就跟着同乡跑出来了。1988年我经老乡介绍来到了北京城乡一建公司,来了之后,便再也没挪过地方。为啥?就是人家真把咱农民工当自己的工人看,真为咱着想啊!
我记得来了之后第一次赶上深夜打混凝土,夜里两点多钟了,公司焦书记带着党政工团的领导来到工地,给我们送来了面包和香肠,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非常惊讶。因为以前没人这么待过我们,这儿让我真正看到了一种希望。
就这样,我在这里踏实地干了起来。过去虽然干过几年瓦工,但从没有系统学习过。来一公司后,工地办职工夜校,我就利用夜校学习理论知识,跟着老师傅学操作,跟着学工民建的大学生学识图。可能是文化水平稍高一些,再加上又用心,肯吃苦,不多久,我的几次技术考核成绩就在工地上名列前茅了,引起了处领导的重视。后来,公司又送我到外面上工长培训班,考工长本。不到两年,我就当上了瓦工工长,走上了管理岗位。
这样一来,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我在一公司一连干了三个市级优质工程,当上了市级优秀青年工程指挥,而且还入了党,如今又考下了项目经理本,独立承担着这几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面对这一切,你问我满足不?怎么说呢,还有两个梦没圆呢,一个是再过一年我要力争以优异成绩从公司和海淀走读大学联办的大专班毕业;另一个就是再创个国优鲁班奖什么的。
唐德双:靠技术站稳脚跟
找到唐德双时,他正在给一公司九处的抹灰工做示范呢。这位连续两次获得北京市技术比武抹灰组操作第一名的技术能手,说起话来远没有他干起活来那么干脆利落。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1989年他来北京说起。
我来北京的第一天,哪儿也没去,先到天安门照了张像寄回了家。那时候,站在天安门前,我就想:不在北京混出个名堂,就绝不回家。
来北京之前,我在老家江苏干过一段抹灰工作。但南北气候的差异以及工艺上的不同,使我刚到北京一时很难适应。但是我天生不服输,好琢磨。干活的时候,我认真跟着师傅干。每天完工后,我都拿自己抹的墙和班里技术最好的工人比,哪儿抹的不好,我就重抹,什么时候自己满意了再回去吃饭,而饭菜早就凉了。宿舍里有人劝我:别跟自己过不去。也有人嘲笑我:还想当状元,没戏!这些话我都没往心里去。我总想北京这么大,几十万民工进京容易,可是在北京站住脚就不易了。靠什么?得靠真本事才行。就这样,一年之后,我的技术就远远地超过了同班的人;而且,我还总结出一套抹灰方法,被公司称为“唐氏抹灰法”,在好多工地上推广了呢。
1990年全国首届青工技术比武大赛在北京举行。我们九处推荐我参加了比赛,我先得了公司第一,又得了总公司第一,后来在市里的抹灰工大赛中,得了技术操作第一名,只可惜理论成绩差了些,不能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的比赛了。当时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可处里领导都来安慰我说:咱缺什么补什么。于是就送我上这个培训班,上那个培训班。反正,这些年我可真没少上学,拿了好几个“本”。去年,我还被公司推荐上了公司与海淀走读大学联办的工民建的大专班。能上大学,这真是我想都没敢想过的事儿,我从心里感谢公司,感谢北京这个地方。我想,我只能再创出更多的优质工程来报答所有的北京人。
王冬红:要做文明北京人
坐在我面前的他,身着蓝色T恤,一副白白净净的样子,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就是京城几十万外来务工青年中的一员。
他叫王冬红,今年22岁,小伙子说话有些腼腆。尽管在城市里生活了两年多,但言谈间还免不了带出一丝乡音。
我老家是山西,1995年我高考没考上大学,就跟着村里的老乡来城乡一建公司打工了。其实当初出来也没别的打算,只不过看人家出来闯心里也就痒痒。临出来时,我妈跟我说,要是累了就还回来。我爸倒没说啥,就说挣了钱别惦着家里头,自己花不了就攒着点,留着将来娶媳妇。
来了之后,最初也没太多的想法,就是干活,挣点钱,然后开开眼界,把北京的名胜古迹都玩玩呗,呆两年回去再说。可是来了之后,才觉得不是那回事。这里管得挺紧的,常组织学习,搞各种活动。像职工夜校每周组织两次学习,不参加学习的,还要扣钱。学完了还得考试,好像跟学校差不多。我这个人就害怕考试,所以开始挺烦的,不习惯。后来公司又搞“建文明工程,当文明工人”的活动,制定了好多这不许那不许,像走出施工现场,不能光膀子,不准穿拖鞋什么的。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心想又不在你这常干,管那么多干嘛。可是后来有一件事让我真有点震动。
那天我要去北京站接老乡,可干完活一看,时间有点晚了,我也没按公司要求做,工作服没换就赶紧出去了。车到崇文门时,上来一对外地人,听口音就知道是我们山西的。他俩要去公主坟,可是车坐反了,向别人打听到哪儿下,可能是口音太重了,别人无法听清。我在旁边就热情地用家乡话插话,告诉他们坐反了。可是这两个人听了之后,反而用一种异样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我,那眼光真让人受不了,我能感觉我脸都发烧啦。是啊,就我这身打扮让老乡也觉得脸上无光啊!
那天接完朋友,晚上躺在床上,心里特不是滋味。咱在城里呆一天,就得像个城里人样儿才是。从那以后,我便注意起来。有些东西只要养成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是约束、麻烦了。现在走在大街上,我就不习惯看那些兄弟们穿着脏衣服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多给北京人丢脸啊!
去年春节回家,村里人见了我都快不认识我了,说从北京回来的人,说话办事啥的就和别人不一样。就那个春节,好几个人跟我家提亲呢。
将来,我可能还得回家乡。可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地回去。我想利用公司给我们培训学习的机会,好好地跟着师傅学学技术。回去后,我也想成立个施工队,把我们乡、我们县的工程搞上去。(附图片)
照片从左到右依次为张中国、唐德双、王冬红。李宝群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回乡大学生杨玉银——
播绿收金
赵双群陈霞李波
河南省西峡县黄狮村青年农民大学生杨玉银,不恋城市恋农村,不要“金碗”要“泥碗”,一心一意致力于荒山开发,成为豫西南一位赫赫有名的“林果状元”。
杨玉银今年32岁,1987年从西峡县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峡县园艺场当场医,为提高医术,他又自费到南阳张仲景医科大学学习,获大学文凭。在园艺场工作期间,杨玉银经常跟着场里的技术人员学习修剪、嫁接、育苗、管理等,掌握了一整套林果种植技术。1990年,当他看到本村大片的荒山没有开发利用,甚感可惜,便毅然辞去了年收入上万元的公职,回到家乡和本村签订了200亩荒山承包合同,立志使这些荒山披绿生金。每天清晨,他荷锄上山,挖土打穴。一天下来,他浑身像散了架一样,手掌布满了红红的血泡,一身的汗渍和泥土。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150亩林果基地硬是被他一锄一锄地开垦出来了。
6年多来,杨玉银先后投入资金10万多元,从河南、浙江、山东、湖北等14个省市30多家单位引进大王枣、苹果、樱桃、葡萄、梅子、梨、桃等10大类90多个林果新品种进行试种、推广。1992年,杨玉银苦心经营的“林果庄园”终于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最先栽种的苹果、樱桃等新品种开始挂果,当年便净收入1万多元。之后,随着更多的品种开花结果,杨玉银每年的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为了积累开发资金,杨玉银又采取以山养山,滚动发展,长短结合的办法,在果树下面的空地上栽种花生、大豆、西瓜,繁育果苗,制作果树盆景等,一年又增加收入上万元。如今,杨玉银的“林果庄园”固定资产已超过30万元。
杨玉银致富不忘乡亲,他自己一不建新房,二不置办高档家具,却先后捐款2万多元帮助村里修公路、建学校、办公益事业,又在基地内安置村里闲散劳力10多人;同时,还帮助全村20多个贫困户发展林果种植,无偿向他们传授技术,赊销果苗等。
目前,杨玉银的“林果庄园”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引进、试种、繁育、科研、推广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林果生产基地。他的果苗被河南、陕西、湖北等地的客户纷纷抢购,栽种面积达2万多亩,年创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不悔的追求
——记沈阳军区第二○二医院青年军医刘道轩
李丹徐世军
刘道轩,沈阳军区第二○二医院血栓病研究中心主任,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军医。他的研究成果却不“普通”:“速溶血栓片”与“治呆灵”作为治疗脑血管病的特效药,在去年八月长春中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上,一举夺得两块金牌;颇有权威的英国《医药技术专刊》杂志不惜篇幅详尽介绍;他的科研成果先后七次获各等级的军内科技进步奖。有人称脑血管疾病为“人类第一杀手”,全国每年新发病例一百五十万人。早在几年前,年轻的刘道轩就踏上了挑战此病魔的征程。
彻夜不眠、四处奔波、舍妻忘子,这不过是创业者共有的经历。在研制新药中,刘道轩还承担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他经常亲口尝试药方,身体多次出现异常反应:有时呕吐不止,有时血压反常,有时周身奇痒,有几次甚至昏迷不醒。家人亲友为他担惊受怕,他却付之一笑。三年里,刘道轩竟尝过四十七种中药,累计六十余公斤。
研制“治呆灵”需要一种罕见的草药,市场上买不到,刘道轩带着两名助手,身背自来水,怀揣面包,翻山越岭寻找草药,四肢被划得伤痕累累。两天中,他采集八十六公斤草药,并亲自研磨加工。几年来,他节省下经费十八万元。
尝遍百苦终到甜。刘道轩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溶栓通脉等法则,经四年的日夜研制,终于研制出纯中药制剂——“速溶血栓片”。没顾上喘一口气,刘道轩又向由脑血管病引发的“痴呆综合征”发起猛攻。他拜访老中医,查阅古方秘籍,亲口遍尝百草,历经三年艰苦磨练,“治呆灵”问世了。经过对临床治疗一千五百例痴呆患者观察,绝大多数病人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仅仅两年多时间,三万多患者在沈阳军区二○二医院血栓病研究中心获得显著疗效。
刘道轩一年要给患者回信三千四百多封。大连南山干休所有三位“老八路”患有脑血栓,来信求医,刘道轩背上药,坐上火车,把药一直送到三位老人手中。三名老军人拉住刘道轩,感激得许久说不出话来。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永丰农村新时尚——
日出田野耕耘日落科海泛舟
周忠华
“日出田野耕耘,日落科海泛舟”,已成为革命老区江西省永丰县青年农民的新时尚。
永丰县特困乡之一上固乡回龙村青年农民王洪恩,为摆脱贫困,1991年到进贤县温家养鸡场学习养鸡技术,回村后又订阅了《中国家禽》、《家禽科技》、《养禽与禽病防治》等10多种报刊,购买了100多册养殖科技书籍,晚上埋头看书学技术,白天在鸡房里实践,使自己饲养的蛋、肉鸡成活率达到96%以上,蛋鸡的产蛋率达到95%以上。现在,他已投资40多万元将养鸡场从山沟里搬到了县城,饲养蛋、肉鸡近万只,年收入达10万多元。
其实,像王洪恩这样的新型农民,在永丰县又何止一人!据县委书记刘志雄介绍,经历改革开放洗礼后的永丰青年农民已经形成共识: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增长知识,学会科学种田本领。现在,全县8万多青年农民,一改祖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陈规,日出在田野上耕耘,日落在书海里泛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硬是创造出了一个个田野耕耘上的奇迹!
在富溪乡塘头村,笔者见到了年仅20多岁的养猪能手刘永红。一进他家的门,只见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书桌上放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技信件。这位年轻人1990年7月毕业回乡后,始终坚持“日出种田养猪,日落看书学技”,近几年每年出栏生猪都达百头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被评为全县十大杰出青年。
一大批王洪恩、刘永红式的新型农民涌现,使永丰农村很快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多数农家的青年人都成了科技领头人,旱床育秧、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种植、生物防治以及科学养殖、精深加工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到199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6元,比1990年增长了2.2倍,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等称号。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让科普读物落户“青年科技图书站”
本报讯近日,从“’97全国农村青年最喜爱的科普读物”征集活动办公室传出信息:经征集活动专家评审组两次评选,已确定52家出版单位的350种农村实用科普读物作为正式候选书目供农村青年评阅、投票,最终将选出“’97全国农村青年最喜爱的科普读物”150种,并以此作为全国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必备书目。
“青年科技图书站”是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新闻出版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去年底开始在农村乡镇一级创建的。
目前,全国已有378个县的1012个乡镇创建了“青年科技图书站”。
(杨春雷)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南方航空(集团)海南公司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狠抓“空中服务”质量,荣获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被旅客称为“特区文明使者”,把红木棉的芬芳飘向了五洲四海。 吕大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