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迎接十五大特稿第五篇

  文明的升华
本报记者吴恒权卢新宁杜英姿
阔步于现代化建设征程上的中国人,越来越分明地听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足音。
这足音,伴着党的十四大以来激荡人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清晰;随着亿万中国人充满激情的丰富创造,越来越强劲。在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5年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人们说,在高速运行的市场经济列车上,精神文明的大旗正在高高飘扬。
物质与精神并重——党的一贯要求,人民的殷殷期待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站在历史的高度这样指出:“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每一个重要文件,都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出台的每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都包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条件,不断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大力倡导并热情鼓励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越是集中精力搞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是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他还亲笔为青年一代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纲。
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写上了8位英雄模范人物的名字。党的十四大以来的5年里,孔繁森、张鸣岐、李国安、徐虎、吴天祥、吴金印、李素丽、邹延龄等一大批体现时代特色的先进个人和徐州下水道四班等一批先进集体纷纷涌现,他们身上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耀亮了千百万群众的眼睛。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确定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之后,党中央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交好两份答卷,是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中直机关选出的十五大代表刘云山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不断加强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些领导中存在的“嘴硬手软”现象得以扭转,全国出现了广泛参与、齐抓共管、有序推进、持续升华的良好态势,引发了中国人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济与文化互动——从最大的国情出发,在两个文明结合点上开拓,精神文明之花在沸腾的社会生活中盛开
几年前,广东的一本薄薄的《新三字经》在短短的时间里不胫而走,风行全国。
《新三字经》的内容包括孝敬父母、爱护手足、邻里和睦、待人诚信等等。将这样的一本小书定为市民道德教育读本,曾有人担心,正在推进现代文明进程的广东,提倡这些是不是有些落后于时代?
无独有偶,上海在市民中开展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七不”教育时,也有人疑惑:上海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抓这些事起点是不是太低了?
广东和上海的做法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热烈的呼应。各大城市从最基本的文明言行开始,有效地弥合了现代文明和市民素质之间的不协调。人们开始用欣喜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和他人。
广东省选出的十五大代表于幼军说:精神文明建设也应当从最大的国情出发。过去很多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状况,打动不了人,起不到作用。5年来,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从最大的国情出发,就有了分层次实施精神文明的思路,有了各种细化了的措施。在社会生活中讲社会公德、在行业生活中提倡职业道德、在家庭生活中倡导家庭美德。社会各阶层都被网络其中,社会全体成员均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于是出现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的热潮。
从最大的国情出发,就有了声势浩大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切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被百姓称为“民心工程”的“窗口”行业服务承诺制。多少年来挂在嘴边、贴在标语上的精神文明,落到了实处。
中央国家机关选出的十五大代表陈光毅一语道破:近年来以服务承诺制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把握了两个文明的结合点,既是经济建设的好方式,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形式。
影响深广的“质量万里行”,轰轰烈烈的“百城万店无假货”,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技术技能”为追求,最终风行大江南北的“青年文明号”……党的十四大以来,逐步发育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给精神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更强的生命力。
两个文明在互相激荡中比翼齐飞,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沸腾的经济热潮中,涌现出了上海、西安、厦门、大连、张家港、绵阳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他们用事实交出了另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
政府与群众共建——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精神文明之风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激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倡导超越市场经济意识的高尚道德精神。北京选出的十五大代表邱济隆感慨: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和各级政府在运用各种载体引导人民抵制某些消极影响、培养“四有”新人方面功不可没。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与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大大小小的工程相似,这些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工程”——
“五个一工程”反映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万里边疆文化长廊”修建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2850个,初步改善了边疆文化建设状况;“蒲公英”计划实现了农村没有儿童文化场所的零的突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在希望的田野里催生了文明健康富裕的春潮,社会各界为文化扶贫携手共建“万村书库”,新闻媒体为弘扬正气纷纷实施“精品工程”……还有唤起人们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各种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幸福工程、光彩事业、见义勇为基金会。
“忆往昔唯求柴米油盐,看今朝更思棋琴书画”,走向富裕生活的城乡人民渴望重建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政府各部门各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工程与广大群众隐藏在心中的热情相合,激发出生动活泼的创造。
于是,广东南海农村把80年代敲锣打鼓的“贺富”活动,演变为今天声势更盛的“贺文明”,被贺者荣耀乡里,掀起了家家争当文明户的热潮。
于是,上海组织百万群众看浦东;北大自发成立“爱心社”;大连有7万个学雷锋小组;杭州市民争相领养孤儿;一些城市创建“大众事业”社区文化;许多地方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高高举起让百万群众唱主角的旗帜,大步迈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水实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正如山东选出的十五大代表王树建所说,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完全融汇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道德与制度互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进步,培育更加丰沃的土壤,精神文明之树在广袤的中华大地生长
这是两个有关“红色”的故事。
1994年,在经济特区厦门出现了全国第一面室内国旗,不久五星红旗摆放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和会议室里,插遍了全国。
1996年,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红岩魂”展览盛况空前,最多时每天达3万人。
福建选出的党的十五大代表石兆彬对此曾有个精彩的阐述:开放使一个民族走向世界,但这个民族不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失落自我。
我们或许还记得1年前天津一家外资公司因拒绝军国主义色彩软件愤然辞职的3位普通中国青年,记得奥运会上中华儿女为祖国顽强拼搏的赤子情怀,记得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青少年心中燃起的热情……今天的中华大地上,精神文明建设正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向大众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促进了全民文明素质的升华。
从市民文明公约、服务公约、村规民约、楼院守则,到文化管理、文化投入、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章立制。5年来文化领域法规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制定颁布了6项全国性行政法规,制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300余项,各省(市、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政策性文件近400项。
赵州桥的故乡河北赵县,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外国记者的目光。1990年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村民代表会议,庄稼人用粗糙的大手拿起了选票,参与村务管理。今天的中国村村都有自己的村委会,拿惯锄头的农民开始学着掂量民主的分量。
1994年,安徽肥东县农民因购买假稻种而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受害的127户农民将一张状纸送上公堂,为自己赢得了17万元的经济赔偿。肥东的案例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已经屡见不鲜。党的十四大以来,共有7亿人次接受了法律常识教育,全国人民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无疑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面对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前拥挤的人流,一位外国学者曾不无惆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下个世纪,在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还有哪个城市会在这样一个地方,投入这样的巨资,建造这样一座博物馆?
此时,十四届六中全会“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的有关规定和管理制度已经开始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在逐年增加,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陆续破土动工……
这是一个迈步在现代化征程上的国度对现代文明建设的决心,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对世界的回答。


第1版(要闻)
专栏:特邀代表访谈录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访十五大特邀代表叶飞
本报记者崔士鑫
叶飞同志是我军唯一的一位生于异域的高级将领。他1928年便投身革命,几次出生入死,仅头部就挨过三枪,至今肺部还留有一颗子弹。电影《东进序曲》、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都与他的沙场战史有关。
83岁的叶飞同志谈起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他满怀激情:“这是一次跨世纪的盛会啊,最大的意义就是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搞社会主义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要靠实践,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搞好了,还有世界意义,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关注我们哪,他们要看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发展。”
作为一位四次参加过党的代表大会的老党员,对党的十五大充满信心:“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相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能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地推进到下个世纪。”
告别叶老,我被叶老的激情所感染,不由得想起那首熟悉的旋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与康斯坦丁内斯库会谈
表示愿把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中罗友好合作关系推向21世纪
本报北京9月8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与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会谈时表示,中国愿同罗马尼亚一起,把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中罗友好合作关系推向21世纪。会谈是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感到满意。江泽民说,近几年来,尽管国际风云变幻,我们两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罗人民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江泽民指出,中罗之所以能够长期友好,主要是由于双方都能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坚持中罗友好是两国领导人的共识,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江泽民说,罗马尼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重要的友好合作伙伴。中国一向重视与罗马尼亚的关系,“我们尊重罗马尼亚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罗马尼亚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内外政策,支持贵国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我们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基础上,长期、稳定、全面地发展同罗马尼亚的关系”。
康斯坦丁内斯库表示,罗马尼亚重视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罗外交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与中国建立新的、长期的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大国,罗马尼亚不仅希望与中国发展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而且还希望了解中国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上的看法,共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而努力。
康斯坦丁内斯库说,罗马尼亚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罗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承诺不同台湾建立和发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罗马尼亚的这一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在西藏问题上,罗马尼亚也不会作任何有损中国人民利益的事。江泽民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
关于经贸关系,江泽民说,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同罗马尼亚的经贸关系,两国经贸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发生很大变化,双方可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联系,开展灵活多样的直接合作,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江泽民表示相信,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把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康斯坦丁内斯库向江泽民介绍了罗马尼亚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对外经贸合作的远景规划,并表示,罗中扩大经贸合作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两国有关部门可进一步探讨合作的新形式、新途径,罗马尼亚欢迎中国向罗投资。罗马尼亚认为,不断发展罗中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两位领导人还就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江泽民说,当前国际形势仍处于巨大和深刻的变化之中,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的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加强,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但种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罗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中国愿与罗继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
康斯坦丁内斯库说,罗马尼亚重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罗愿经常与中国就国际问题交换看法,相互支持。
会谈后,两位领导人一起出席签字仪式。江泽民主席与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联合公报》;两国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罗马尼亚政府1997—2000年文化合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罗马尼亚政府兽医、卫生、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保局和罗马尼亚水利、森林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国际商会)和罗马尼亚工商会合作协议》等文件。
会谈前,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罗马尼亚贵宾。
参加今天欢迎仪式、会谈和签字仪式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陪同团长、机械工业部部长包叙定,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刘古昌,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外经贸部副部长陈新华,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和罗马尼亚国务部长兼外长塞维林,总统顾问马里安,文化部长卡拉米特鲁,国有资产基金会主席迪米特里乌,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维尔吉尔·康斯坦丁内斯库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和民革中央副主席童傅等出席了欢迎仪式。
晚上,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一行访华。(附图片)
九月八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访华。(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1版(要闻)
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成就篇

  党和人民之福
——党的十四大以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综述
本报记者新华社记者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一句名言。他还多次指出: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与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内在联系的精辟概括,是对新闻工作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几年来,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和新闻单位不断加深对江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认识、理解,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
当前,我国除了新华社、中新社之外,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163种,广播电台1416座,电视台943座,有线电视台1270座。有55万从事采、编、播、译和其它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按照中央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总要求,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忠诚、热情、勤奋地工作,使新闻宣传工作形成舆论导向正确,宣传水平提高的健康态势。
高举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最重要的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新闻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宣传南方谈话,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持久地反映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这一理论,用这一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要高举旗帜,首先要对新闻宣传工作者特别是新闻工作的领导者做好理论武装工作。五年来,中央连续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和宣传部长会议,学习理论,研究工作,要求新闻宣传高高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要帮忙,不添乱;积极稳妥地搞好热点报道,加强舆论监督。这样,新闻宣传有了主心骨,过去那种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改变。我们的报纸、电视、广播应该举什么旗,唱什么调,如何为大局服务,怎样宣传才能使群众喜闻乐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中宣部特别重视提高在新闻第一线的“老总”的素质,连续举办省级党委机关报、中心城市党报和晚报总编辑、省级电台、电视台台长研讨班。各地也分别举办了各种层次的培训班、研讨班。五年来,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出“百佳”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和韬奋新闻奖,树立了典型,弘扬了正气。为了加强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公布了《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以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有了好队伍,就有好报道、好版面、好节目。人民群众对这几年的舆论导向是满意的,总的评价是:正确、及时、鲜明、自觉。正确,主要是指舆论导向正确,没有时“左”时右、摇摆不定;及时,主要是指报道敏感、迅速,密切配合中央的部署,密切关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鲜明,主要是指提倡什么,制止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自觉,主要是指把握舆论导向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从等待部署转向主动安排,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新闻宣传。五年来,各新闻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讲究宣传艺术,着力多出精品,涌现出像《人民论坛》、《焦点访谈》、《新闻纵横》这样一批群众喜读爱看的名牌栏目、节目。早晨6时30分听中央电台新闻和报摘,晚上7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读当天的《人民日报》,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今年,大事很多,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忙季节”。2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新闻单位隆重庄严、满怀深情进行了报道,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缅怀伟绩,继承遗志,共创伟业。7月,香港回归,百年盛事,新闻单位全力以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宣传“一国两制”对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当前,新闻单位正在为十五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这些重大事情的报道,中央满意,人民满意。
围绕经济中心
十四大以来,新闻单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新闻媒介突出宣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大关系”,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宣传中,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近年来,新闻媒介突出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为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好局、起好步,给予有力的舆论支持。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目标,配合中央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坚决措施,联系外贸体制、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各项重大改革的实际,各种新闻媒体齐动,各种报道手段配合,形成舆论强势,产生聚合效应。“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颁布后,新闻战线从未来15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出发,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工作的实际,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重点宣传了“九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宣传了实现它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举措,满腔热情地宣传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成就和进展,鼓舞了人心。
敢啃“硬骨头”,学打“攻坚战”,对经济问题取得了发言权,是新闻宣传的一个历史性进步。今年4月中旬到6月初,多种媒体集中报道了河北邯钢、北京燕化、山东兖矿、大庆油田、上海宝钢、陕西秦川机床厂、四川长虹、上海三枪、中国一汽、河南焦作矿务局等10个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经验,给人以深刻启示。北京市顺义县一位同志说:“今年经济报道印象最深的要算10家国有企业的报道。因为全方位、多媒体同时报道,有声势,形成了气候。”中国人民大学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0%的教师读了这组报道。他们在答卷上写道:“十大国有企业的典型经验,使群众看到了国有企业的未来和希望。”
倡导精神文明
五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正确的舆论引导,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之后,各新闻单位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推动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后,各新闻单位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和宣传的热潮,将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决议》的精神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程度上展开。
特别是近一两年来,中宣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新闻单位突出宣传先进典型,形成了弘扬先进、弘扬社会正气的合力。看看各地选出的十五大代表名单,徐虎、徐洪刚、李素丽、李常水、李国安、陈金水、陈观玉、吴天祥、吴金印、邱娥国、包起帆、王启民、谭彦、仉振亮、岳喜翠等,都是近几年突出宣传的先进典型。孔繁森、吴成生等虽然已献身,但英名永载史册。英雄模范人物的接连出现,使人们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群星灿烂,英雄辈出,增强了对进步战胜落后、高尚战胜腐朽的信心。
五年来,围绕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新闻舆论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为群众服务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倡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开展了“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宣传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集中报道张家港、大连、天津和平区、上海、厦门、西安、绵阳等城市创建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的经验。新闻宣传有力地抨击了不良文化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干部群众对新闻舆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有的同志用20个字评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真实可信,指导性强,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反响强烈。”
提高引导水平
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要善于宣传,使之深入人心,指导工作,化为行动。讲究舆论引导的艺术,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指导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舆论引导的社会效果,不是单纯的业务技巧问题,而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政治任务。五年来,适应新闻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舆论引导的艺术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引导艺术。其中,“三大件”效果显著。
第一件,是突出宣传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几年来,先后推出了数十个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了整个社会生活。北京市卫生局的同志将这些典型分为服务他人型、领导风范型、科技人才型三大类型。解放军某部的同志将典型宣传概括为“多、近、强”三个字。多,指数量比较多,接连不断,层出不穷;近,指来自基层的典型比较多,可亲可敬可学;强,指每一个典型宣传相对集中,有一定的冲击波。
第二件,是正确引导热点。热点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新闻宣传既不能不予正视,也不能乱“炒”。近年来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做到了“四个一定”:一是一定要明确出发点。热点报道,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或思想问题。二是一定要注意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的关注点与老百姓利益的所在点这三个点的聚汇点。三是一定要寻找激发点。这个激发点就是同群众关系最密切,群众最具有热情之点。四是一定要把握落脚点。热点报道一定要有结果,给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第三件,是加强舆论监督。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对于正确开展批评报道,进行舆论监督,激浊扬清,扶正祛邪重要性的认识日趋统一,越来越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工作。在舆论监督中,大家从有利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维护稳定出发,围绕中央的工作部署,倾听群众的呼声,先后对行业不正之风、地方保护主义、腐败现象、环境污染、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执法犯法等问题进行了揭露和鞭挞,弘扬了正气,振奋了民心。
五年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党和人民造福,成就有目共睹。当然,党和人民对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很高,工作还有差距,许多事办得还不尽如人意。但可以相信,由于方针正确,措施得力,奋发进取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今后将更尽心竭力,为党和人民造福。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澳大利亚副总理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杨国强)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这里会见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贸易部长蒂姆·费希尔时说,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澳关系,进一步发展中澳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领域里的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李鹏对费希尔副总理再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今年是中澳建交25周年。25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继霍华德总理今年3月底访华后,费希尔副总理又率政府和商业代表团访华,说明澳大利亚政府对澳中关系的重视。近1年来,双边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共同点增多。
他说:“中澳之间的贸易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近几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中澳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向投资在不断增长。中澳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李鹏认为,虽然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水平各异,但它们同属亚太地区,又都是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在维护地区和全球和平与稳定,发展地区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他说:“在人权问题上,我们赞赏澳大利亚主张对话、不搞对抗的立场。我们愿同澳方共同努力,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等互利的原则,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把一个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中澳友好合作关系顺利带入21世纪。”
会见中,费希尔说,澳大利亚视与中国的关系为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中国在亚太乃至全世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澳大利亚今后扩大外交、外贸关系的重点国家。他指出,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自那以来已过去两个多月。澳方高兴地看到香港的经济,包括股市、贸易、汇率等各方面的情况运转正常,一切顺利。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成功表示祝贺。
费希尔转达了霍华德总理对李鹏总理的问候。李鹏总理对此表示感谢,并请费希尔转达他对霍华德总理的问候。
今天会见时在座的有: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石励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澳大利亚副总理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谭国器)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来访的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贸易部长蒂姆·费希尔。
朱镕基对费希尔担任副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目前中澳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领导人保持了互访和接触,这对推动中澳双边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中澳已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两国在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他强调,中国重视发展与澳大利亚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
费希尔说,朱镕基副总理不久前对澳大利亚的成功访问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澳大利亚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视其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中国在亚太地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愿与中国建立长期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他说,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的金融、股市等各方面的运转一切顺利,他愿在此转达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政府的祝贺。
朱镕基对澳大利亚政府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并将对华关系作为澳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表示赞赏。
他说,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际,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出席了包括香港特区临时立法会宣誓就职仪式在内的香港回归仪式,费希尔本人也参加了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举行的香港回归有关庆祝活动,中国对此表示赞赏。
在谈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时,双方一致认为,双边的磋商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中澳两国愿采取建设性的态度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达成协议。费希尔还强调,澳大利亚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费希尔是应朱镕基的邀请于今天上午抵京访华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圣卢西亚外长
本报北京九月八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圣卢西亚外交和国际贸易部长乔治·奥德伦。
李鹏对来自东加勒比地区的圣卢西亚贵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请奥德伦转达他对安东尼总理的问候。他相信奥德伦此次访问有助于促进中圣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
李鹏说,中圣刚刚建交,外长阁下就来华访问,表明圣卢西亚政府对发展中圣关系的重视。中圣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圣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圣建交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愿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圣卢西亚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关系,特别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与交流。
李鹏对圣卢西亚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表示赞赏。李鹏说,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所有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东加勒比地区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奥德伦说,他十分荣幸有机会见到李鹏总理,并转达了安东尼总理对李鹏总理的亲切问候。他说,圣卢西亚新政府决定同中国建交,这是建立在政治原则基础上的重大决定,也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圣卢西亚尊重中国主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他说,圣卢西亚政府高度赞赏中国的外交政策。现在的世界秩序对弱小国家并不有利,“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以宽阔的胸怀平等对待圣卢西亚这样的小国,使我们十分钦佩”。我们坚信两国的友谊是真诚的。圣中建交后,不仅两国关系将继续加强,而且中国同东加勒比其它国家的关系也会得到发展。
参加会见的有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