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涉深水得蛟龙
——湖北鄂州市委书记陈训秋一席谈
本报记者龚达发
陈训秋,1955年生,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农部部长、团省委副书记、湖北省青联主席等职。1996年8月任鄂州市委书记。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必练的基本功。我担任领导职务十多年,一直比较注重调查研究。任鄂州市委书记以来,“练功”的机会越来越多,收获也越来越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鄂州上任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召集干部开会,发表“就职演说”,而是轻车简从一头扎向基层,做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把鄂州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困难摸了个八九不离十。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事后才知道,到他们那里“打破沙锅璺(问)到底”的,原来是新任市委书记。
古人云,涉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不能浮在面上,而要迈开双脚,直接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这样群众才能向你吐真言,说实情,你才能获得货真价实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使各级干部更好地深入基层,市委做出了“重心下移,高官低做”的决定。全市有66名县级干部到乡和企业任职,500多名科以下干部到村和乡镇企业任职。建立了县以上干部联系村(厂)制度,健全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制度,规定市级领导每年至少有3个月到基层搞调研,抓督办;市直各部门负责同志每年要向市委写出一至二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
调查研究促进了全市的工作。根据农民的呼声,市委及时作出了“减负先减人头”的决策,全市一下精简“以工代干”干部、编外干部、临时用工等近千人。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减负8元。(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寻访米兰“市”
本报记者祝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市长:
“我们愿和世界上所有叫做米兰的城市取得联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它们共有33个,其中,4个在欧洲,23个在南北美,5个在亚洲,1个在非洲。
“因此我要请你为我们提供有关资料……你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为什么要命名为米兰?以及它的行政机构、居民人数、主要经济与文化活动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出版一部《世界米兰》的书籍……”
这是意大利米兰市长拉烈德·威廉写给中国米兰“市”的一封信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米兰在哪里?我决定替拉烈德·威廉先生去寻访中国米兰“市”。
从乌鲁木齐到米兰,行程约1000公里,一路上我凝神忖思: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叫米兰的地方?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不同语言的人为什么都喜欢把自己的城市命名为米兰?
来到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若羌县才搞清楚,中国米兰的含义是蒙古语“马”(米勒)的意思,这地方可能是蒙古人起的名字。
若羌县史志办的同志告诉我,若要找老米兰,那是阿尔金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几十户人家,几百亩土地,过着与世隔绝的渔猎生活。居民衣着主要是兽皮、兽毛和野麻(罗布麻)织成的麻布,缝制衣服的针是用红柳枝削成的。食用不完的野鸭和鱼等,他们摆在沙滩上晒干,按不同的数量捆扎起来,当“货币”使用。可作“彩礼”、可作“学费”,也可交换其他商品。他们其实是今天维吾尔人的一支,俗称“罗布人”。如今,叫米兰的小村和米兰古城均不复存在,荒丘一冢草没了。
于是,我从若羌乘车东行,去寻找新米兰。这个叫米兰的地方,既不是城市,也不是乡镇,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8年组建的第36团。它依米兰古城废墟而建,拥有维汉两个民族近万人,耕种约5万亩土地,生产棉花和瓜果。有一座年产4万多吨的石棉矿,年创利税531万元,职工年收入达5100多元。团部所在地俨然是一座美丽的小城,浓荫被地,花草繁茂。建筑宏伟典雅的米兰商场,给人一种千里马横空出世的腾跃之感。此地虽有世外桃源之美,但交通仍然闭塞,乘车到库尔勒得颠簸两天。
在米兰古城下,记者拜访了3位罗布老人:108岁的库万·库吐鲁克,101岁的乌斯曼·牙瓦西,97岁的热盒曼·阿不拉。年龄最长的库万,虽身材不高,体魄不壮,但眼不花,耳不聋,腿脚十分利索。他喂了6只羊,两头驴。团副政委买买提介绍说,1952年成立米兰乡,库万是第一任乡长。他60多岁入党,是36团年龄最长、党龄最长的人。记者问库万老人,每月交党费多少?他说:“一块五。”1993年,库万第五次结婚,老伴阿娜尔汗,70岁,若羌人,身体看上去似不及库万硬朗。
原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史馆工作的胡邦铸对罗布人颇有研究,他对记者说:“罗布人早期食鱼为生,或炖煮,或用红柳条穿上烤全鱼,撒上蒲黄吃,味道鲜美。嚼白嫩的芦根,喝玉米面掺沙枣的糊糊。高蛋白食物使罗布人身体强健,老寿星比比皆是。”
当记者问及能否为外国友人提供“资料”时,王永宁团长诙谐地说:“我们总不能拂了拉烈德·威廉先生的好意,我就权且当一回米兰‘市长’吧。希望能入选《世界米兰》这本专著,让这个拓荒者的圣地万世流芳。”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下岗之后开书社,既充实了自己,又传播了文明。请看——
  卖好书做好人
7月4日,李春勇从领导手中接过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联合颁发的“青年文明号”烫金铜牌,蓦然回首3年艰苦创业路,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1991年7月,李春勇成了下岗工人,望着破产的工厂,他不知道人生的路该怎样走。亲朋好友看到李春勇陷入深深的苦闷中,便为他四处活动。“多大的鸟做多大的窝,与其让别人掌握命运,不如自己奋斗。”李春勇决定汇入个体劳动大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经过反复调查筛选,他发现张家界仅有两家国营书店,远远不能满足城区20万人的需求。1993年8月,李春勇对亲友说:“感谢各位的关心,我准备开一家个体书店。”话音刚落,立即遭到反对。父母亲流着泪说:“春勇,我们千辛万苦送你读书,不就指望你有出息?想不到你这么不争气,要干个体。”好友说:“个体户是三等公民,你要受窝囊气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李春勇决心按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
创业伊始,李春勇既缺资金又缺场地。他走街串巷十多天,好不容易在一个偏僻小巷找到一个合适的门面。没有启动资金,李春勇变卖部分家当。1993年9月,“浪潮书社”终于开业了。自开书社那天起,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书社办成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浪潮书社”坚持全开架售书。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展,李春勇把书社迁到繁华的天门路段,书籍由原来的几百册增加到20大类8万余册,价值18万余元。今年6月25日,某单位要在“七一”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选中了《红岩纪实》等书作为奖品。当时书店仅有几套,李春勇二话没说,当天乘车去长沙购书,差旅费花去五六百元。亲朋好友都认为不值,李春勇却说:“我开书店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前几年,一些书店老板为追求高额利润,经营黄色和宣传封建迷信的书刊。李春勇却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购好书,请到浪潮书社;购精品书,请到浪潮书社。”3年来,“浪潮书社”共销售优秀图书10多万册,优惠让利2万元。一天,他从区团委听到敦谊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宁面临失学困境,立即捐款100元,并决定资助他读完初中。为了帮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他花了1000元给永定区二家河村送去5米长的书架,两个阅览台,同时捐助农村科技致富书籍1000多册,成立了永定区二家河第一个农村图书室。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游轮遇险,船员却撇下旅客自顾逃命。一个月前发生在重庆“东方之珠”轮那令人瞠目的一幕,迄今仍无人过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请看——
  “东轮”旅客的投诉
李维平刁竹
7月24日下午3时,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珠”轮(以下简称“东轮”)在长江西陵峡青滩与一货驳发生相撞事故,失控4个多小时。在这场生与死的搏斗中,“东轮”船员竟置300多旅客(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生命于不顾,自己逃命,多亏过路船援手相救,旅客才脱险上岸。
人是得救了,但“东轮”船员的表现至今无人追究,深受惊吓的300多幸免于难的游客也没有得到补偿和慰藉。其间暴露出的问题,引人深思。不少读者质问:这一事件为何无人过问?
7月27日,重庆乘客谢钢、杨继春等人跑到《重庆晚报》讲述了事件经过:
7月24日下午3时,船过西陵峡急流弯道时,谢钢突然发现上游一货驳直朝“东轮”驶来,“东轮”避之不及,瞬间惨祸发生:货驳轰然撞在“东轮”右船舷,接着又撞向“东轮”机舱。“东轮”失去动力和航行控制。经历过沉船事故的谢钢意识到危险性,立即返舱,发现舱内一片混乱:旅客乱跑,小孩哭闹,倘若大家往一边跑,船必翻无疑。“如果大家都想活命,请站在中间不要乱动!”谢钢大声招呼,旅客们站住了。
这时,只见一些船员只顾自己穿救生衣,没有人顾及惊恐中的乘客。一个带着三四岁小男孩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恳求船员给她孙子一件救生衣。“你自己去找!”船员不为所动。这时,一中年男子走上前扶起老太太,抱起她的孙子说:“老太太不要急,有我在,你的孙子肯定在!”然后他对一个十二三岁穿救生衣的男孩说:“爸爸要救这个小弟弟,如果船沉了,你自己逃命。”(后据了解,这位男子名叫陈建翔,系无锡7026研究所离退办职工)可穿救生衣的船员在干什么呢?旅客们看到他们正敲碎玻璃窗,进舱收取自己的钱物。
失控的“东轮”在江心急转打漩。一艘在河岸卸大米的机驳船(据旅客说是一只河南船,由本地人承包)听到呼救,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冒险靠拢“东轮”。这时,又一幕令人惊诧的场面出现了:穿救生衣的一些船员将旅客挡在身后,自己先跳上河南船。失控的旅客争先恐后,有人不慎掉进江里。扬州市委一带队旅游的老干部用相机拍下船员丑行,竟被船员追打。
“东轮”仍在江中旋转,已装200多人的河南船担心承受不住,只好脱缰离去。据了解,该船将乘客安全运送至青滩镇后,镇党委、政府领导率所有机关工作人员,热心接待受惊吓旅客,送饭送菜,安抚大家。
完全失控的“东轮”往下游漂移了1个多小时,沿途停有很多船只观望,有一艘大马力驳船欲靠拢,未成功。唯民生轮船公司一艘名为“生江号”的拖轮听到呼救,立即将所拖两驳抛锚,掉头往下游追赶“东轮”。很快,“东轮”漂到一个水流湍急的回水沱,在江心打漩,并朝着约30米远的悬崖撞去。留下的部分船员开始着慌,不但都穿了救生衣,还从船舷边取下救生圈套在身上。
突然,剧烈摇晃的船竟然停住了!原来,就在“东轮”要撞上悬崖的一瞬间,“生江号”刺斜里冲到“东轮”与悬崖之间,死死抵住“东轮”。停止前进的“东轮”又开始打转,“生江号”忙抛出一条钢绳扔到“东轮”甲板上,但无船员接绳。“东方之珠水手快出来接钢丝绳!”“生江号”船员喊。几分钟后,“东轮”里冒出两名穿救生衣的船员接上缆绳。没有来得及穿救生衣的“生江号”船员们开足马力,将“东轮”拖离悬崖,寻到一浅滩,强行将“东轮”冲击靠滩固定。这时,送完第一批旅客脱离险境的河南船又赶回,紧紧靠在“东轮”上固定船只,接待旅客,还派船员站在船舷四周,防止有人落水。
直到半夜,剩下的70多名旅客才上了过路的“江渝”108号,同船的“东轮”船员仍未照顾旅客。旅客中,有的财物尽失,大家互相救济才到达万县。
此后发生的事情,就更令人深思了。
一些旅客向媒体反映,到达万县后,旅客们找到此地的“东轮”船主,要求寻找失物。船长竟然说每人只赔偿30元,一名高个戴眼镜的年轻船员竟指着一名落难妇女大叫:“有钱就去坐别的船,别坐我公司的。”于是又出现了一场争执和冲突。
《重庆晚报》刊登出这一新闻之后,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晚报和本报驻重庆记者站,认为危难之时保护旅客安全是船员的天职,强烈要求处理有关责任者,整顿长江航运秩序。同时热心读者希望借报纸一角,向危难之际见义勇为的人们致意,并敦促东方轮船公司就旅客善后和船员处理等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善政是福
——黄山市委书记赵正永一席谈
本报记者王启明刘杰
赵正永,1951年生,大学文化。历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常委、秘书长、副书记。1992年调任黄山市委副书记,后任书记。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值得我们这些年轻干部认真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坚持群众路线,心里时时想着群众,切切实实为他们谋利益,特别是为那些仍处于贫困的群众谋利益,是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
黄山市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几年旅游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锦上添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切不可因此对“雪中送炭”有丝毫的疏忽。
1993年9月,我从市委政研室的一份调查中得知,歙县森村乡皋径村仍是个“四缺”(缺衣、被、粮、钱)村,人均收入只有280多元,全村还有108条光棍汉。震惊之余,我放心不下,利用国庆假日,带着方便面,翻山越岭,徒步15里到那个闭塞的山村,接连访问了10多个贫困户。他们的生活窘境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当天晚上,我写出一篇《不要忘记这样的贫困村落》,让大家了解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些不得温饱的群众。
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立即着手摸底调查,排出全市人均收入300元以下贫困村67个,6.1万人。1994年初,我们开始实施“千人扶贫工程”,推行“一、二、三”分工负责制,即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县级以上干部、两个部门、三个驻点干部包点扶贫。我和市委秘书长等就把皋径村作为扶贫点,每年到村里几次,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当地乡党委选用能人,组建了新的村级党政班子,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同时,新辟了一条7.5公里的进山公路,开发一批名优茶叶,兴办起种羊场、养鸡场、粮食加工厂等村办企业。一向死气沉沉的皋径村呈现出勃勃生机,199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90元,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经过3年多的努力,全市67个贫困村1996年人均收入上升到926元,其中80%以上已稳定脱贫。
正因为这样,有位书法家送幅字给我:“善政是福”。我总是以此自勉。善政,也就是勤政、廉政;善政,就是要造福于民,特别是要造福于贫困群众。(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挑战癌魔
本报记者段心强
不久前,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沈阳市中医肿瘤医药研究所所长杨通礼,在中国中医肿瘤学术交流会上获得最高奖——突出贡献金杯,这金杯的分量很重浇铸着他四十年的汗水和心血。
杨通礼出生在贵州省南部的深山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剑河县南嘉镇,从小就跟父亲上山采药。一九五○年,人民解放军从他家乡路过,十六岁的杨通礼便穿上军装当了卫生员。他牢记父亲“学医当精于术而轻于财”的家训,虚心向军医请教,医术长进很快,沿着护士班长、助理医师、医师的台阶,走进“名医”的行列。他的针灸在军内外享有盛名,是著名的“杨一针”(一针见效)。
杨通礼知道,癌症至今仍是人类尚未攻克的医学科技难关。他立志发掘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从中探索一种攻克癌症的新方法。多年来,他拜访名医收集土方、验方,逐渐形成了“杨通礼疗法”:内攻外消,标本兼治,缓消慢磨,养正除积。这种疗法治好了许多病人。国家一级作家胡景芳一九八三年得了肺癌,由中国医科大动两次手术后仍然复发,生命受到威胁。他接受杨通礼的治疗后,病情日益好转,依然坚持创作。
杨通礼在治疗癌症的探索中,经常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但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杨通礼明知道是难关也要闯。他从丹东曙光纺织厂老工人宋绪仁那里学到一个验方,研制一种新药红升丹。为了掌握药效,他首先服用。有一次吃过了量,他上吐下泻,胃部烧得大面积溃疡,两颗牙齿也被烧掉,不得不住医院治疗。但杨通礼只住两天医院,便跑出来搞试验。人们劝他:“你就别吃药了。”可他坚决不同意:“那可不行。自己吃过才知道怎么下药。要想有新的发现就要付出代价。”抚顺矿务局机修厂干部王晓东患肝癌,经杨通礼用新药治疗后,病情基本好转。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今年以来,深圳市消防民警变“坐在家里等火救”为主动上门找隐患,他们以辛勤劳动和热忱服务,不仅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把消防意识送进了千万居民心中。请看——
  走万家送安全
王楚张贤才王欣
清凉的海风吹拂着鹏城,落日的余晕尚未散尽,晚饭后的深圳人发现一队队着装整齐的消防民警分头走进市民家里……
这道特殊“风景”,源于今年初的一份统计资料:1995年和1996年深圳发生重大家庭火灾34宗,许多市民因用火用电不慎引发火灾,死亡、重伤10多人,直接损失近200万元。数字就像千钧重锤一样敲打在深圳消防局领导的心上。
蔡延达——深圳市公安消防局局长,这位18岁就入行,与火魔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消防”坐不住了。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策划,“走万家,送安全”举措推出了:蔡延达和他的助手们,以及全局1000多名消防民警,深入54个大型住宅区和部分劳务工集体宿舍区,挨家挨户走一遍,向市民宣传家庭防火知识,消除家庭火险隐患。
防患于未然
初夏的一天黄昏,罗湖区蔡屋围的一住户门口来了两位穿警服、挂“人民警察证”的消防民警。听说要到家里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女主人顾虑颇多,经民警再三解释才同意让他们进屋。民警一进厨房就闻到一股轻微的煤气味。一检查,是连接煤气灶的导管没有用喉码扣紧。他们赶紧拧紧阀门,打开门窗。接着,又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和喉码帮户主把煤气灶具修好,并且留下一张“警民联系卡”。临走时,女主人深感内疚地说“开始还不太愿意让你们进门,没想到你们一来,我们家避免了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
一场扎扎实实的“走万家,送安全”活动就这样在深圳特区全面展开。消防局对所有参加检查的民警进行专业培训,印制了10多万张警民联系卡、30多万份防火宣传资料。一些基层中队还购买了部分家庭灭火器材以及修理工具、煤气导管、安全喉码……
“走万家,送安全”的民警们全部是利用晚上和周末业余时间工作的。从局长、政委到普通民警,人人如此。女工程师庄宝珍的丈夫也是警察,经常出差在外,她把年幼的女儿送到亲戚家,每次活动从不缺勤。民警罗伟民,这个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白天刚刚得知岳母去世的消息,晚上把妻子送上汽车之后,便又悄悄出现在检查的队伍里。
几个月来,消防局共出动民警6205人次,检查住户72289户,发现隐患26930余处,当场整改消除14526处,发放警民联系卡7万多张,为市民免费更换煤气管1500多米,安全喉码2600余只,送灭火器135具。在一些大型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区、劳务工集体宿舍区举行消防安全知识图片展览100余次,观众达10多万人。消防民警的辛勤劳动,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今年1月至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深圳市火灾数减少28%,损失下降75%,其中居民家庭火灾减少了6成以上。
救急如救火
今年4月初,深圳市公安消防局向社会作出七项服务承诺:市民凡遇火灾、爆炸、煤气泄漏、建筑物倒塌、空中、地下遇险以及其他需要消防队予以协助的,都可以向“119”指挥中心求助,保证随时派出消防民警到场救助……
从此,消防局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了几倍,但消防民警们乐此不疲。他们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百姓服务,只要群众需要我们。”
5月4日中午,深圳福田区安鸿建材店的3名民工下到直径不到1米,深度达十余米的井底维修水泵,因井下严重缺氧,3人生死不明。危急之中,老板拨通消防队电话,不到3分钟,福田消防中队12名消防民警分乘3台消防车风驰电掣赶到。疏散围观人员,往井里送氧,下井,仅仅5分钟,就把3名奄奄一息的民工救出地面。接着,民警们给他们做人工心脏复苏,并用消防车把人送到附近医院急救。3名民工终于化险为夷,那一刻,建材店老板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6月1日深夜12时许,“119”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求援电话:锦洲花园一居民出门时忘了带钥匙,5岁孩子被反锁在室内一个多小时,敲门也没有任何动静,请消防民警帮忙。两分钟后,辖区消防中队4名民警就赶到了。此时,焦急万分的户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会出现什么闪失。5分钟后,民警们用破拆工具将门打开,发现孩子酣然大睡。户主如释重负,消防民警却带着一头汗水向夜幕深处走去……
助孤敬老服务到家
在深圳消防局采访时,几次听人说起罗清秀老人与消防民警的故事。罗阿婆是居住在深圳沙头角海涛花园的孤身老人,76岁高龄,日子过得异常清苦。一天,沙头角消防中队的两位民警走进她家,发现老人身体虚弱,生活不便,家里蛛网尘封,十分零乱。民警们看在眼里,心里便琢磨开了:我们能为沙头角的老人做点什么?
不久,一个由团支部发起的“助孤敬老”计划在沙头角辖区内展开。现在,每到休息时间,就有民警自发地到一些孤寡老人家里,帮助打扫卫生,修理家具,陪老人聊天。煤气没了,帮着换;老人病了,帮着抓药;电视机图像不清,争着自己掏钱买来新的天线和放大器换上……民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人倍感亲切。罗清秀老人逢人便讲:“我无儿无女,可消防队的民警个个比亲儿女还亲。”
一天,田贝消防中队两位民警发现一户居民家里堆放着大量易燃装饰材料,准备重新装修居室。民警当即指出,易燃材料装饰家庭不符合安全规定,一旦燃烧起来会散发大量有毒气体,严重危及人的安全。两位民警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帮主人退掉了不合格材料,重新选购,而且节约了一大笔费用。事后,主人给中队寄去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说消防民警“爱民如子,服务到家”。
深圳市公安消防局“走万家,送安全”活动,看似寻常,其实不易。其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并未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承诺,而是贴心为市民着想,主动上门服务,将火灾隐患消灭于无形之中。
对于任何一个地方和单位,消防都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事情。早在1986年,江泽民同志就曾告诫:“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三句话,语重心长,望各地及消防部门始终铭记。——编后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藏医院及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深入藏北高原为僧俗群众义诊。 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