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我国审计的基础方法
从账户入手审计
郭振乾银行账户作为各项资金活动的载体,决定了从账户入手审计是基础审计方法
所谓从账户入手审计,就是审计机关以作为资金活动载体的银行账户为起点,查证相应的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银行账户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批准在有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立的各种存款账户。预算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以及相应的各种会计账目,是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载体和出入口,它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和反映了财政财务收支的过程和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各预算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都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并按国家规定开设银行账户,则所有银行账户的资金增减变化在财政决算和财务会计报表中都应当有所记录和反映。当审计机关对各预算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实施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提供完整的包括银行账户在内的所有会计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些年各预算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多,资金管理比较混乱,一些预算单位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外多头开设银行账户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导致一些财政性资金的收支在其财务会计账表中得不到反映。而且有些被审计单位不能向审计机关全面完整地提供其所有银行账户及相应的会计资料,特别是不如实提供一些隐性的预算外收支账目。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关所审计的账册、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是不齐全的,所监督的资金是不完整的,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游离于审计监督之外。如果不从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入手进行审计,就不能揭露出各种隐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
因此,只有审计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其相应的会计账目,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要害,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才可以从源头和归宿全面掌握各项财政性资金的总量,弄清资金的来龙去脉,查清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这也是揭露和防治腐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治本方法。
从账户入手审计是促进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从账户入手审计,不是单纯为了审查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在全面摸清资金状况的基础上,揭露和反映财政性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人大加强财政监督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由于从账户入手审计的方法,掌握了财政性资金活动的轨迹,抓住了利弊得失的要害和根本,从而为促进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账户入手进行审计,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各预算单位的资金总量和总体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检查财政性资金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可以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收支账户所反映的内容进行观察和分析,系统地掌握财政性资金的收支渠道、内部资金分布与管理状况及其使用效益等情况,为评价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可靠的依据;不仅可以对预算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结果进行静态的审查,而且可以对其账户存款的结转、增减变动情况及趋势进行动态的分析,并对可疑资金的活动情况进行追踪审查,进而检查和分析各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促进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开展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计是实现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我们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证明,做好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紧紧抓住政府财政部门、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在银行开立的预算内、外资金账户这个环节。国外一些国家的审计机关就是用一年审计多少账户来规范政府财政审计工作的。比如,英国审计署每年对国家行政和立法机构等单位共审计400多个账户。由于这些账户全面记录和反映了上述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内容,英国审计署只要完成了400多个账户的审计,也就完成了全年的审计任务。这样做,有利于明确审计责任,减少审计风险,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值得我们借鉴。
国务院决定将对预算单位银行开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各级审计机关要帮助有关部门清理整顿银行账户,严格约束各预算单位的开户,压减银行账户数量,促进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堵塞随意开户的漏洞,规范银行账户管理。随着银行账户管理逐步规范化,审计机关即可逐步按规范的银行账户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作者为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把电子工业建成支柱产业
电子工业部
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提出把电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并决定成立新的电子工业部加强行业管理,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振兴。
在党的十四大路线、方针、政策和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一、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产业的总体规模和水平。
1996年,全国电子工业系统总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是1992年1000亿元的3倍;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不足100亿元相比,增长了30倍。十四大以来的五年中,电子工业系统的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均保持了27%左右的高速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五年累计生产彩电8217万台、微机435万台、程控交换机4214万线、录像机935万台、电话机9694万台、收音机和录音机约5亿部、彩管6902万只、集成电路17.8亿块。目前,我国彩电、收音机、录音机的年生产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电子产品出口,1996年达到215亿美元,是1992年69亿美元的3倍多;与1978年不足1000万美元相比,增长了2000多倍。目前电子产品出口总额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45%,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行业之一。
二、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领域。
1993年新电子部刚刚成立,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了金卡、金桥、金税、金关等重大信息工程,并明确要求电子部牵头组织推进。我们高举“联合、服务”的旗帜,与有关部门和省市积极协作配合,从产业支撑、工程建设和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积极推进“金”系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桥工程已经立项,金桥网已在24个城市正式开通运行;金卡工程首批12个省市中有6个省市已实现了跨行联网运行;金关工程已在海关有关业务系统得到应用;金税工程从今年开始在全国350个城市、2000多个县市全面推广应用,并将建立起全国四级计算机税务稽核网络系统。其他“金”系列工程也相继启动,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金”系列工程的实施和应用,为有关部门、行业和省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同时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领域。
三、大力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
“八五”期间,电子行业大力加强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进步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全国大中型建筑规划设计院已基本普及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仅此一项,“八五”期间就节约基建投资上百亿元。在建材、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中的工业窑炉大都实现了计算机控制。玻璃行业70%的企业应用计算机配料。全国50%以上的中等城市采用计算机进行自来水的自动监测和调度,每年可减少16亿吨自来水的损失。有色金属行业80%的铝电解槽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每年节电1.2亿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管理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正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化、网络化应用发展,在节能、降耗、治理污染、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电子产品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据统计,到1996年彩电累计生产已超过1.5亿台,累计回笼资金约3500多亿元。目前,我国城市彩电普及率达90%,农村彩电普及率达20%。以高清晰度电视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电子产品,已成为研究开发的重点,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各类新一代家用电子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这将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五、科技成果显著,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5年来,全系统共取得科技成果2万多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000多项。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工业性试验线以及国家级试验室,增强了整个产业的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C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实现了商品化生产。自主开发的04、06、08等大型数字局用程控交换机实现了规模生产,打破了国外产品在我国一统天下的局面。自主开发并有自主版权的VCD视盘机,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投放市场后成为当前主流电子产品之一。我国自主开发的“银河”、“曙光”等高性能大型计算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微型计算机的开发、生产和进入市场的时间基本与国外产品保持同步。
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了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到1996年底,由电子部重点支持的长虹、彩虹、熊猫、上广电、联想和华录六大公司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行业的12.3%、18%、29.7%,大公司的竞争实力正在迅速增强。目前,整个电子行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公司为主体,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产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2年,消费类、元器件类、投资类三大类电子产品结构约为5∶3∶2,整个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以彩电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经过几年的大力调整,以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为主体的投资类电子产品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牵动作用。目前,三大类电子产品结构的比例各占1/3左右,基本趋于合理。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白清才
农产品的产销矛盾,实际上不仅仅是个丰收不丰收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民如何进入市场,农业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问题。我国农村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改革,经过改革确立了主体地位的农民,已经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不但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还是农村市场的主体。其产品能否在市场上顺利销售,能否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惊险跳跃。由于目前农村中的商品生产,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民户均耕地不足8亩,分散在7块—8块土地上,户均生产粮食2.29吨、肉类0.26吨、水果0.21吨、禽蛋0.08吨、水产品0.12吨。而土地的适度集中经营,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实际来看,还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要进入市场,只有走合作与联合之路,把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集约经营建立在市场需要的基础上,使农产品能够顺利卖出去,并能卖个好价钱,从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效益问题和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有60%以上还是来自种植业,因此农产品市场建设,就成为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可以说,这也是农村第二步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产品市场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集贸市场是农产品市场的初级市场形态,改革开放以后,集贸市场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经营者进入比较容易,辐射范围很小,当然也有一些集贸市场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但多数集贸市场主要是周围农民进行余缺调剂的场所。当农民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所生产的商品的量超出当地的需求后,集贸市场的容纳量就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建了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求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为农产品寻找市场。就已建成的各种层次的市场来看,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而且普遍规模小,运行效益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批发市场,实际不过是放大了的集贸市场,市场半径小,辐射力不强。各个层次的市场,因条块分割及地区的局限性,各自为政,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交易方式陈旧落后,市场功能单一,除了进行一买一卖的现货交易外,大多数市场没有建立起动态的价格信息系统。缺乏与市场相配套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系统,所以,严重制约了大宗农产品的流通。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农产品市场是交易场所、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以及通信等方面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农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所以,农产品市场建设应该列入国家计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搞好供销合作社改革,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化程度。8亿农民要进入市场,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亲自进入区域性的或中央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这不可能,也不需要。这就要求把农民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将使分散的零星的商品汇集成巨大的商品流,从而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的区际扩散能力。
3.要在现有集贸市场和地区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中央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逐步形成农村集贸市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中央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三级市场体系,为农产品进入市场建立顺畅的通道。
4.农产品市场在空间布局上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按照经济区域来设置。中央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要与我国目前已形成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中心相衔接,尽量靠近这些经济区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上海等。
5.多渠道筹措农产品市场建设资金。对于场地、仓储、运输、加工、分结中心及配送中心等物质基础设施应由政府直接投资或给予贴息。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对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实质上也是对农业的投入。同时利用合作制、股份制以及其他市场组织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及经营。
6.加快建立农村流通保险保障机制。在目前情况下,为了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可以考虑对一些主要农产品,由基层供销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与农民或专业生产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解除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后顾之忧,把一家一户农民要承担的市场风险转到流通环节,由供销合作社这个组织集体来承担。但一个基层供销社承担风险能力也有限,应允许供销合作社通过开展农产品流通保险业务,集体承担个别地区的风险。
(作者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中获取高效益
——河北清河县发展乡镇企业的调查报告
许金亭
河北清河县在发展乡镇企业中,针对本县实际,由原来主要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致力于抓“质”的飞跃,带来了全县经济的高速发展。去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0668亿元,比上年增收3136万元,增长了41.6%。今年1月至5月创财政收入48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个县的乡镇企业起步于1984年,先后形成了精梳羊绒、汽车配件、摩托拉线、硬质合金、耐火材料等五大骨干行业。原属河北省18个贫困落后县之一的清河,正是靠着这五大骨干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完成了以初始资本积累和逾越温饱线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飞跃。1995年春,新老更替后的清河县委新班子,担当起了带领全县人民实施经济“二次飞跃”的重任。
如何保持清河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任县委书记陈雪和班子其他成员对清河经济发展状况,作了三个月的调查研究。他们深深感到,要保持清河县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单靠原有产品量的扩张,已是举步维艰,必须把新的增长点放在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上。为此,他们提出了清河县发展经济的新思路:羊绒行业抓延伸,汽摩配件抓拓展,合金刀具上质量,耐火材料攻科研。
保证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清河县委、县政府着眼于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加大了资本的投入。自去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0多亿元,不但使得多数企业的产品得到了升级换代,而且还使原来的小企业摊点及初加工企业,变为有一定规模、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全县企业群体的升档,保证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清河县崛起的近两万家企业摊点,经过10年的发展大都完成了初始资本的积累。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五大骨干行业中,靠自我积累搞再投入的企业摊点就占到25%以上。羊绒行业就是典型的一例。自去年以来,投资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深加工企业就有100多家,加上小规模的深加工企业,使这一行业拥有了4000台“横式织机”和1500台缝合机。同时一批纺羊绒纱、织羊绒布、生产羊绒被的企业也相继涌现。全县形成了年纺纱2000吨,织衫、裤、裙500万件,织羊绒布80万米的生产能力。这些深加工企业,由于实现了“质”的飞跃,获取的经济效益都呈几何积数增长。农民企业家赵保林原来搞的是精梳羊绒的初加工,1995年他把自我积累的2000多万元拿出来建起了集纺绒纱和织衫为一体的深加工企业,企业上档次后获得喜人效益,1996年,他的企业收入高于上年,向国家纳税250万元之多。
为了实现企业“质”的飞跃,清河县委、县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内资和外资引进的吸纳力。自去年以来,共引进内资1.23亿元,外资6200万美元,兴办起了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中外合资及合作企业92家,其中,中外合资项目13家。这些合资、合作项目,不但自身获取的效益喜人,而且对全县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着眼提高企业运行质量中,清河县委、县政府还注重引导一些单靠自己力量难以实现企业升级上档次的摊点,实行股份合作,使资金聚少成多。目前,全县靠股份投入办起的企业有300余家,这种企业的投入无论多或少,大都显示出了企业在质上的飞跃。比如,大马屯村农民马秀芳、张天水原来跑“单帮”搞买买卖卖,效益很不稳定。他们合资20多万元办起了小型织衫厂,半年多时间企业就获取了30多万元的利润。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农用车走俏的启示
以市场为导向
金履忠
自80年代初,三轮农用车(现已发展到四轮农用车)在我国诞生以来,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国生产农用车的工厂已有300多个,并已逐步向大厂靠拢,其中年产能力达30万辆左右的工厂已有四五个,1995年生产了230万辆农用车。从保有量看,迄今全国各种民用汽车(含小轿车)约1040万辆,而农用车不过16年已达800万辆。
有些人说农用车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他们没看到,农用车的结构、性能、质量,正随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在不断改进、变化之中。因此,简易的农用车的确“长不了”,但农用车的基本特点,比如车速较低、客货兼用,既是生产资料又可作生活资料等等,却又是难以改变的,不可能完全用现有的卡车或小轿车取代它。发达国家的农村,甚至城市部分居民,即使到了今天,仍保有三轮客货两用车就可说明这点。
农用车的迅速发展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市场为导向”问题。
首先,农用车的诞生与发展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用车不是哪一个工程师想出来的,而是农民从切身的需要提出来的。这个萌芽早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河北农村就出现了,当时叫做“柴油机长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变成产品、商品。可见市场需求,并不那么容易被抓住。这里要感谢安徽宣城农机修造厂的同志们,是他们抓住了这个萌芽,在1980年5月造出了第一辆三轮农用车。
第二,市场需求的并不一定是技术最先进、质量最好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使用者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技术、经济条件。
第三,农用车随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增加技术含量,不断地进行产品和工艺创新,而且迅速进入工程化、商业化生产,迅速占领市场。这是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一个典型。
第四,从产量迅猛增长看,农用车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廉价等原因,至今还没有哪种国外的汽车敢来中国农村市场与它竞争。
农用车迅猛发展的最大启示,就是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之路,至少是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用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
(作者为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以工兴市
——江西高安市加快发展工业纪实
江文
高安位于江西省中部,历史上有过“农业上县”之誉。但它又是一个经济穷县,到1983年还吃国家财政补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撤县设市后,高安市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把加快发展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到目前,该市共兴办各类工业企业2万多户,已形成建材、食品、轻纺、能源、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1995年,该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10强县(市)之列。
高安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从当地实际出发,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速高效发展工业之路。
抓投入求发展。在投入动力上,他们制订了固定资产投入和引进外资目标,并分解到乡镇、部门和企业,实行领导负责制,赏罚分明。在投入渠道上,实行多管齐下:一是发挥高安市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选准项目争取资金,用好资金;二是优化环境引资,引进市外资金;三是发展股份合作聚资,共改造新办股份合作制企业1186家,吸纳股金5000余万元。1991年以来,乡镇以上工业共投入资金7.3亿元,完成新建、扩建、改造项目500多个,其中投入上亿元的1个,投入上5000万元的3个,投入上1000万元的24个。
抓技改求提高。把技改的立足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上,促进了企业设备更新,产业升级,产品上档。凡是产值百万元的企业,都挂一所高等院校,联一个科研单位,攀一个大中型企业,靠一座大中城市,率先采用新技术,嫁接改造工业。同时,他们瞄准国际尖端技术,大胆引进成套先进设备,该市的红梅、高峰、中英、上游等陶瓷企业从意大利引进了六条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建筑陶瓷生产线,其高档建陶产品已远销东南亚、欧美国家。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全市开发创立了20多个部优、省优产品。
抓管理求活力。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活力。他们采取外加压力,内增动力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管理机制。在企业外部,建立和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该市五套班子领导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抓一个骨干企业或重点项目。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机制,对乡镇企业,以现场管理为突破口,以质量管理为重点,以销售管理为中心,加强了八项基础管理工作,使乡镇企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抓调整求规模。一是调整企业组织,组建企业集团。近年来,他们积极引导装备优良,技术雄厚,管理有章法,产品叫得响,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兼并、租赁微利或亏损企业,重组企业资产,以一部分优势存量,启动、搞活另一部分存量,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全市先后组建企业集团10个,集团内拥有企业63家,1995年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0%。二是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建立支柱产业,培植拳头产品。他们大力扶持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挥它们在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近三年来,全市固定资产的80%都集中投向了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新疆主要棉区喀什地区各县棉花收购站日前已全面开秤收新棉,棉农纷纷前往收购站交售新棉。这是伽师县江巴孜乡棉农卡米拉·阿吉准备售新棉。 新华社记者艾尼瓦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