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冰草扎根在高原
——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
本报记者温红彦马应珊
冰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秆成疏丛。多野生于干燥草原。产于我国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为优良的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摘自《辞海》
晨曦未露,山野寂静。在一个沉睡的小山村里,像往常一样,有扇门在五更时分就“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脊背微驼的身影推着自行车走出门,悄悄上了路。
山路崎岖,沟深坡陡。他陡处推,平处骑,磕磕绊绊地赶着夜路,黑黝黝的山影里,只有他的手电光在闪烁。
路是通往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的。他的家住在山外,去一次学校,要翻3座山。在这段15公里的山路上,今年57岁的他已经走了21年,已走完6万公里,将近5条长征路。
这一座座大山是祁连山位于青海省境内的一丛支脉,这早行人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十大杰出校长之一,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十大杰出奖获得者。21年来,他曾68次、他所在的学校曾57次受到国家和省、地、县的表彰。
  渤海的风吹来一粒种子,落在青藏高原的土族之乡。他把追求的根扎在这片热土上,把深情倾注到土族的孩子身上,把幸福寄托在教书育人上
1956年,刘让贤随母亲响应党和政府“支援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从天津举家来到青海,在互助县陶家寨村落了户。那时他15岁,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土乡人伸出热情的手臂接纳了这家外乡人。家里缺吃,村里有人送粮;灶中断炊,乡亲们送柴、送煤,还筹措助学金送刘让贤到县城念书。土乡人亲情的滋养,融化了这位少年的浓浓乡愁,回报土族人民厚爱的愿望,埋藏在刘让贤的心中。1959年,母亲决意带儿女们回天津,刘让贤却执拗地留了下来,成为陶家寨村的一名小学教师。1964年,他和当地一位农家姑娘结了婚,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了高原的土壤里。
他选择了土族之乡这片淳厚的土地,土乡人民也看上了他这位善良、朴实、教书有方的后生。1977年,十年浩劫结束,荒疏的教育园地急需刘让贤这样的人才。县教育局委以重任,派他到离家15公里路的东山乡什巴小学担任校长。
东山乡,100多个山头,300多条沟。什巴小学所在的寺尔村,海拔2700米,不通汽车,缺水没电,出门下沟,抬脚上山,连块打麦场大小的平地都没有。刘让贤初来那天,老村长领着他来到山顶一处破院落前,指着只有几排土台子的教室,歉疚又十分恳切地说:“这就是什巴小学。山上苦,将就些吧。今后全靠你啦!”
那天晚上,刘让贤躺在老村长的土炕上,听着呼啸的山风,辗转反侧。恍惚间,他好像坐上了回天津的火车,一转眼,他又和弟妹们陪着母亲在海河边散步。当他突然被山风吹醒时,才意识到是自己做了一个梦,他感到十分满足。自从来到青海,他就没出过大山,今天总算又梦见了家乡,看见了母亲。同时,一种愧疚感涌上心头。他的父亲在他7岁时就过世了,是母亲把他拉扯大。身为长子,却不能膝前尽孝,他的眼睛湿润了。可当他想起教室土台子后面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献身高原教育事业的信念再一次被强化了。
他了解东山乡的教育状况,直到70年代后期,全乡还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大部分村民是文盲,许多人连汉语都不懂,小学入学率不到50%。他霍地从炕上坐起来:如果让下一代的土乡人依然当文盲,那我就不配当这个校长!
第二天,他从家里背来了行李卷,拎来了干粮袋,在学校住了下来,一周下山一次。冬天去了,春天来了,山路两旁的冰草黄了又绿,刘让贤一住就是21年。他好像高原的冰草,冰中萌发,雪里发芽,耐得寂寞,顽强地生长着。
创业之路比崎岖的山路更加艰难。每天下午放学后,刘让贤茶水就干馍填饱肚子,就揣把手电筒,这山那山地找各村干部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地动员土族群众送孩子上学。每当高原夜幕降临,总有一束荧荧的手电光从一个山梁闪到另一个山梁,人们知道,那是刘让贤。
起初,许多土乡人还不理解他的这番苦心。为了动员一个土族女孩上学,刘让贤拉着村干部竟跑了11次。第11次上门时,这家主人被缠急了,甩出一句话:“娃娃你们可以领走,学费一分也没有!”刘让贤二话没说,把孩子领到学校,给她垫付了学费。村民们感动了:“还没见过这么下苦的人哩!他不是为咱又是为谁?”
“教育”二字在土乡人心里渐渐有了分量。在村委会组织下,乡亲们凑钱搭木料,投义务工,削出块平地,打院盖房,把学校从山顶移到了山腰。学校附近9个自然村的入学率年年上升,很快达到100%。
土乡的孩子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刚入学时不会数数,不会讲汉语,甚至连“老师”也不会叫。刘让贤提出一个因人制宜的法子:低年级学生由土族老师用土语教学,逐步学习汉语,自己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教师。
学校太穷,竟买不起一本可供孩子阅读的课外书。为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刘让贤每次去县里开会,都把丢在会议室或街头的烟盒、糖纸、废报纸拣起来,仔细捋平整,带回山上,凡是有字有画的东西,都成了他的课外教材。
他拿着这些拣来的纸片给孩子们讲解:烟盒上的“9·5”二字,是青海解放的日子;糖纸上的米老鼠是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动画明星;壹元人民币上的高墙叫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邮票上的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华罗庚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数学家……
让刘让贤高兴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渐渐多了些灵气。可是,要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知识,单靠拣拾怎么行?他从自己每月57元的工资中抠出一点,攒够了150元,下山买回了一些图书和简单的文体器材。一间少先队活动室就这样在什巴小学诞生了。
作为管理着100多名学生、6位教职工的一校之长,经费问题常常是他最头痛的事。他把目光转向四周贫瘠的大山。当地大山的阴坡上生长着一种名叫冬花的植物,花开冬季,可以入药。每年冬天,刘让贤带领师生跑遍寒山阴坡,刨冻土,挖冬花,再到山泉中冲洗。黄豆粒大的花蕾,5斤才能晒出1斤干的,1斤只能卖2元钱。铁铲啃破了孩子们的手指,冰冷的山泉冲裂了他们的手背,刘让贤心疼啊!可有什么法子呢?这是土乡唯一可以换钱的山珍了。休息时,他把孩子们揽在怀里,焐着小手,对他们说:“从小吃点苦不要怕,吃不了大苦,干不成大事。咱们挖冬花,就要学习冬花的品格。”孩子们冻得上牙磕着下牙说:“不怕,不怕,我们就盼冬天来,冬天来了,就能挖冬花,卖了冬花就能买课外书了。”多懂事的山里娃呀!刘让贤心头一热,忙背过脸去。
什巴小学可算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初来的老师不免有些松懈。但他们很快发现,在这所看上去简陋的小学里,规章制度却一应俱全,挂满了学校的会议室。这位温和的校长,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也丁是丁,卯是卯,奖罚分明。他们还发现,刘校长在教学研究上更是从不放松,每当晚上批改完作业,备完课,他就开始读书、写心得、想点子,常常工作到天亮。
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从1981年起,什巴小学的教学管理在全乡历次检查中屡屡受到表彰,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7次在全乡统考中获得第一,入学率、合格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每当刘让贤站在三尺讲台,望着孩子们越来越有灵气的眼睛,心里就有说不出的畅快。屋外山风呼啸,教室里书声琅琅,这是文明诞生的哇哇声,是向愚昧告别的宣言啊!
虹,是高原上最美的颜色。刘让贤把彩虹架在每一个土族孩子的心上,让他们的心灵越过重重大山的阻隔,也让他们的双脚更坚实地踏在自己的土地上
雁去雁来,80年代初期,什巴小学的名声在大山里就远远地传开了,十里八乡的山民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读书。山乡的人口素质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过去求一副春联都要跑几十公里山路的土乡父老,如今家家有了读书人。
刘让贤并没有满足。他思忖着,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打破山乡的封闭,为贫困山区迈向小康的缓慢步伐注入更多的活力;要想法子扩展孩子们的信息渠道和心灵空间,使他们不至落后于时代的大潮;要用鲜活的形式和内容为新一代土族人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刘让贤机敏地捕捉着大山外面的信息,寻找着最佳的教育契机。1983年秋,他用卖冬花的钱创办了《土族红领巾》,那是全省第一家少先队报。编写、刻印、发行,刘让贤带领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办了起来。它让孩子们认识了历史名人,学到了各种知识,聆听着改革开放的足音。
在艰难困苦中,《土族红领巾》像高原耐旱的小叶杨,顽强地长大了,又像一道美丽的彩虹,通向了山外的世界。如今,这份小报已经出版了400多期、7万多份,全国21个省市的150多所学校的学生,都从中领略到高原的蓝天,结识了蓝天下活泼可爱的土族红领巾。千百封来信捎来了各地的信息和小朋友的问候,土族孩子们别提多欢喜了,一封封雪蝶般的回信,循着彩虹指引的路飞出了重重大山。
《土族红领巾》还是孩子们发表习作的园地。昔日连句子都写不通顺的土族少年,纷纷在这张报纸上磨亮了自己的笔尖。先后有十几个学生被5个省、市的少儿报刊聘为特邀小记者;越来越多的习作上了《中国少年报》等全国少儿报刊;累计有40多篇征文在全国和省、地、县小学生征文竞赛中获奖。
通过《土族红领巾》这条彩虹架起的友谊之桥,刘让贤让什巴小学的每一个孩子都和外地的学生交上了朋友,结成了对子。从此,城市学校的小朋友时不时地给他们捐赠一些衣物或学习用具。望着孩子们领到这些东西时喜滋滋的模样,刘让贤感到的并不完全是欣慰。他担心孩子们因贫困而习惯于被人怜悯,更担心孩子们因习惯于被人怜悯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关心。当他得知几家少儿刊物号召为全国盲童捐款的消息后,立刻组织开展“拣一斤废铁,拾一斤杂骨,回收一只酒瓶”的活动,把卖得的15元钱寄给了《中国盲童文学》杂志社,并通过《土族红领巾》发出倡议:“用千百颗水晶般的同情心,增强盲童与命运拼搏的勇气。”
此后,刘让贤又将这一活动拓展为“付一份劳动,做一件好事,献一份爱心”的“三个一”活动。他们植树造林,回收废品,采集籽种,用一分一角攒起的钱,去慰问五保户,资助贫困同学,为全县贫困山乡的22所小学订少儿报刊。在支援灾区,修缮长城,抢救大熊猫,北京承办亚运会等历次全国性捐助活动中,哪一次都有什巴小学这个遥远的名字。人们惊讶,这大山深处的小学竟与时代脉搏如此息息相通!
“三”是土族人心目中最吉祥的数字,刘让贤利用这一微妙的形式,参阅自己搜集整理的一万多张少先队工作卡片,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三个一”班队活动。
有一年春耕,县农科站送来一车塑料地膜,免费供农民使用。村民们围着车子看稀罕,谁也不肯试一试。刘让贤听说后,立即组织学生开展“种一块试验田,搞一次科普宣传,做一次科学种田示范”的“三个一”活动。他带领学生在学校后山开出6亩荒地,用上了地膜覆盖技术。当年秋收,试验田种的洋芋亩产比当地平均亩产高出一倍,小麦亩产创下当地最高纪录。第二年开春,村民们纷纷用上了地膜。丰收时节,土乡群众捧着刚烘烤的焜锅馍和新酿造的青稞酒,翻山越沟来到什巴小学,感激地说:“刘老师,尝个鲜吧。庄稼收成好,你和娃娃们功劳大哩!”
农历四月初八,是土族之乡的盛大节日。土族之乡,彩虹的故乡。妇女们穿上五彩袖衫,男人们戴着白毡帽,跳起欢乐的安昭舞。刘让贤带着他的社会实践小分队也挤进热闹的集市,办起科普展览,给农民发送他们自己搜集整理并刻印的农业科技资料,指导农民药剂拌种、农药喷洒,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吹进时代和科学的信息。土乡人说:“什巴小学的学生,没有一个秕子。”
刘让贤植根高原厚土,紧追时代脚步,组织学生开展了150多项创造性的班队活动,其中有30多项在全国少先队活动比赛中获奖。特别是在全国创造杯少先队活动中,7次夺得金杯,成为全国唯一的“七连冠”学校。
年复一年创造性的教书育人实践,也使刘让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编写的《创造性班队活动50例》和《大山的冬花》先后出版了。
当高原的人们把目光投向发达地区,纷纷寻找“他山之石”的时候,刘让贤却以其开拓创新的实践,闯出了一条山乡教育的新路。大山深处的小学校,引来了一批批取经者。
如果说刘让贤当初执意留在青海,是出于“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传统美德,那么,在38年的粉笔生涯中,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实践了扎根高原贫困山区、振兴土乡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刘让贤爱教育爱得痴,爱学生爱得实。土乡人说:“刘老师一半是老师,一半是阿爹。”
刘让贤曾说:“爱就是奉献、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从教38年来,他把对学生的爱,化作滴滴汗水,洒在他们的心田。哪个孩子生日到了,他组织同学送去温暖;冬天孩子们的手脚被冻伤,他熬花椒水给他们擦洗;孩子们的头发长了他给理,缺文具他给买,少学费他垫上……日子久了,这一切都成了他分内的事。
“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用艾青这句名诗来描写刘让贤对第二故乡的感情再妥当不过了。他说他这个人心软,看到贫弱的孩子和孤苦的乡亲,他就心酸,就掉眼泪。
外校有个小学生叫赵元德,因为没有衣服穿,上不了学,刘让贤听说后买了衣服、书包,送到元德家里。四年级时,元德转到什巴小学,十冬腊月还穿着单衣裤。刘让贤见了,心里一酸,脱下自己刚穿上的新棉袄裹在元德身上,把他紧紧搂在怀里,师生的眼泪流在了一起。
离学校6公里路的山沟里,有个名叫李永星的重残儿童,他连做梦都想上学读书。刘让贤看在眼里,泪水流在心里,他组织高年级学生成立“学雷锋助残小组”,每天接送永星上学。一株几乎枯萎的小叶杨又抽出了新芽。
青海省中医院的护士王汝萍,正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读书的席进莲,对刘老师慈父般的爱有着更深刻的记忆。如果不是刘老师数年来坚持不懈的资助,她们的中专梦和大学梦,只怕早就破灭了。刘让贤还先后赞助了8名家境贫寒的土族学生读书。有一年中秋节,外地的十几名学生在给他的信中不约而同地写下了李白的《静夜思》,寄托他们对什巴小学幸福时光的怀念。有一封信这样写道:“想起您对我们的爱,心里好像流进了山泉,溢得满满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20多年来,刘让贤在学生身上花了多少钱,没人说得清,粗粗一算就有9000多元。何止是学生,那些清苦的山村教师们,刘让贤同样记挂在心上。1985年,妻子周秀英生病住院,欠下500元的债。也恰在这时,刘让贤被评为县劳动模范,获得400元奖金。他站在妻子病床前,几次把手伸进口袋又缩了回来。他不忍心让那些老师们为看一场电影跑几十里山路。妻子看出他的心思:“有啥难心的事你就说吧,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从此,什巴小学多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妻子周秀英理解丈夫的心思,更支持他的事业。她也是一位出色的小学教师,在全县教学竞赛中,曾两次和刘让贤一同登上领奖台。刘让贤一周只有一天在家,家里的事全靠她一人担当。她拉扯着3个孩子,侍弄着8亩责任田,每周还有20多节课。无论日子过得多紧巴,刘让贤在学生、在乡亲们身上花多少钱,她从未抱怨过。山上的学校太艰苦,没吃没喝的,丈夫周末一回家,秀英就忙着给他蒸馍馍,烙大饼,准备下一周的干粮。临走,还要从自家菜园子里割一捆青菜,拔几个萝卜,带给山上的老师们吃。相濡以沫胜似蜜里调油。刘让贤说:“为了这样的贤妻,我也得好好干下去!”
说起丈夫,秀英有一肚子话,“他是我的小学老师,要不是他出钱帮我,只怕我连小学都毕不了业,他是热心肠,帮人是真帮,要不,比他小7岁,我还不一定非他不嫁哩。”“学校经费紧张时,他就把眼睛盯住了自家的坛坛罐罐,凡是学校用得上的,他见啥拉啥。”“婆婆已经快90岁了,他只是到北京领奖时,才绕道天津看一眼。不是不孝,实在没钱没时间呐。”秀英还说:“当初让贤上山时,走那段山路只要两个小时,现在他上年纪了,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每次上山,我都替他捏把汗。”
妻子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前些年,村外的沙塘川河上没有桥,刘让贤每次上山,都要扛着车子趟水过河。冬季里,五更天趟一次冰河,简直是受一次刑,以至于每一次走到河边,他的两条腿就条件反射地哆嗦。就这样,他趟了十几个冬天,等到河上有了桥,他的风湿病也落下了,走起路来,右腿有些僵直。在一次山雨中,他连人带车翻进沟里,干粮滚落了一地,左肩上又落下痼疾,至今没有痊愈。但是,不管遇到什么天气,就是雨里滚雪里爬,他也要在周一早上第一节课以前赶到学校,21年从没误过一节课。
近几年,省教委、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曾多次登门,恳切地说:“老刘,下山吧,县里的好学校随你挑。”每次,刘让贤都感激,但又坚决地摇摇头:“我习惯了,再说山上也确实需要我。”
是啊,什巴小学需要刘让贤,刘让贤更撇不下那些可爱的山里孩子。情有所系,挚爱难移,连马儿都留恋自己喜爱的草场。“我从来都没有设计过离开他们的生活,那一双双流溢着爱戴与渴望的眼睛,便是维系我生命的希望。”
晨曦微露,百鸟齐鸣。刘让贤独自走在通往什巴小学的山路上,不时地扶一扶车把上用了21年、百孔千疮的干粮袋,正一正后车架上的书包和青菜。为了那一双双流溢着爱戴与渴望的眼睛,他在这条坎坷的山路上,从夜色走到黎明,从血气方刚走到了两鬓飞霜。他骑的已是第五辆“永久”牌了,前四辆都已经在这山路上颠散了架。
离学校还有好几里山路,一群孩子就小鸟般地从山上飞了下来,“刘老师来了!”清脆的童声响彻山谷。“不叫你们来接,怎么又来了?”刘让贤喘着大气,几分嗔怪,几分疼爱。
太阳出来了,山乡的早晨充满生机。(附图片)
上图:刘让贤和孩子们在一起。王永惠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奉献是教师的天职”
本报评论员
在遥远的青海高原,有一个名字在峰峦起伏的大山中久久回荡。这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提起他,人们倍感亲切。他就是刘让贤。
刘让贤从1959年就开始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让贤的典型事迹,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不会改变自己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决心。我们学习刘让贤,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刘让贤的事迹,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倡导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的精神财富。新时期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有力保证。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刘让贤不仅默默地将艰苦奋斗融会在自己的行动之中,更为可贵的是,他用这种精神感染、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我们学习刘让贤,就是要学习他艰苦创业、努力奋斗的精神。
刘让贤事迹的光辉像高原的彩虹一样绚丽,而把深沉的爱奉献给那片淳厚的热土,则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一面。刘让贤虽然出生在渤海之滨,可他却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青海高原,为大西北的开发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把赤诚和爱心全部献给了高原的父老乡亲和他们的孩子,被当地群众称为“我们的让贤”、“赛那(最好的)老师”。刘让贤说:“爱就是奉献,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堪称人民教师的楷模。爱是创新的动力。刘让贤怀着对土族乡亲的满腔热忱,全身心扑在教学管理、教书育人上,把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一位去什巴小学参观的山东教师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么穷困的山沟竟有这样敢为天下先的好老师,他使教学、育人和为两个文明服务达到近乎完美的结合,他的教育实践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的境界。”刘让贤的教育实践不正是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本义吗?我们学习刘让贤,就是要学习他扎根高原、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的今天,先进人物的事迹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我们期待着更多刘让贤式的人民教师,呼唤着更多刘让贤式的优秀党员。


第1版(要闻)
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党的十四大以来民族团结与民族经济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新华社记者
在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前夕,一群当年穿过枪林弹雨、为内蒙古人民的解放流过血的各族老战士,又聚集在了一起。
他们唱着当年战斗的歌谣,回想着并肩战斗的日子,其情其景,感人至深:“起来,蒙汉的人民,我们要团结一心!……快把手拉起来,快把脚放齐,跟着鲜红的旗帜,创造我们美好的大家庭!”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告诉记者,民族团结,是内蒙古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力。无论是在民族解放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的日子里,面对火灾、旱灾、地震,各族人民肩并肩、手挽手、共赴危难、争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内蒙古大地的开发和建设,富裕和繁荣,有各族人民共洒的心血和汗水。而在我们这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共和国大家庭里,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早已写在了祖国版图的每一处。
在联合国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曾引起了热烈反响。会议执行主席、丹麦驻联合国大使哈坤森这样评价道:“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
当今,民族问题已日益成为世界性问题。为什么中国各民族能够长期团结和睦、繁荣发展?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曾派员访华,专门考察我国的民族问题。
  民族团结保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中国民族地区,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保证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涌现了二千多个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先进单位。驻民族地区的部队则投入近千万个劳动日,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还参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十多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民族地区的五千余个军民共建点,已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基地。
从根本上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期团结和睦,繁荣发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民族的问题上,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灵魂所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祖国版图的每一块土地上,到处都充满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呼声,占全国总面积百分之六十四的民族地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按照党的十四大制定的方针路线,在搞好安定团结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发展市场经济,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把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妥善地结合起来,逐步改变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状况,使之同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已成为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缩小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五项措施。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后,全国掀起了发展中西部的热潮。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把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这些措施的落实,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国家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上向中西部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九五”开局之年、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一大批农业、水利、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设施国家重点项目陆续在中西部地区上马。多年来一直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幅度在1996年上半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积极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
1996年,中央加强了对中西部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5月,中央财政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决定从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拿出20多亿元对民族地区和辖有民族自治州的省进行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地区的财政困难。
  开发式扶贫,东西部互补,取得可喜成果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放、开发式扶贫走出新路子,扶贫攻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深入到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考察,送去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再次确定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确保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扶贫力度的具体措施: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实行扶贫到村到户;建立脱贫光荣的激励机制,国家建设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沿海发达地区对口帮扶中西部10个贫困省区等等。
社会各界广泛兴起的扶贫工程也正在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地实施。如:温饱工程、科技扶贫、希望工程、信息扶贫、文化扶贫、光彩事业、西进计划等。1996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启动,使得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中央和地方投入最多的全国性教育扶贫工程也开始实施。
发展与进步是各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同东部沿海省市之间,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已逐步建立起新型技术协作关系,为形成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新疆、宁夏、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内蒙古等省区,与东部沿海省市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的能源、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优于东部,而东部在资金、市场、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又正是西部所短缺的,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
国家大力支持东西合作。1996年组织召开了首届促进东部与中西部企业合作会议,东中西部企业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正式签约108个项目,合作金额达34亿元。1996年1月至9月,仅上海市向中西部转移技术项目就近270项。
  团结、进步,共同迎接发展繁荣的最佳时期
发展,给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发展中,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发展中,各民族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昔日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正一日日地走向发展和繁荣、昔日封闭守旧的边远山乡正一日日地走向开放与文明。然而,在这一切的变化中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变化,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这一切现代意识正在民族地区人们的头脑里逐步形成。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广西以沿海、沿江、沿边、沿主要交通干线为重点,向全区不断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已同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云南、新疆等省区则积极开发旅游业,旅游外汇收入连年增长,在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上取得了良好进展。
广西人说,用老观念,看山是穷山,看水是恶水;用市场经济观念,看山山值钱,看水水值钱。
今天,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人民正以竞争的姿态走向市场,并在频繁的联系和交往中,进一步增进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迎来了共同发展繁荣的最佳时期。
各民族长期的迁徙和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也给各族人民以更深刻的启示:民族地区只有团结稳定,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各族人民珍爱团结,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们坚信,有了这样一种不离不弃的深厚基础,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势必能创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辉煌。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巴基斯坦外长
本报北京9月3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南海会见了巴基斯坦外长古哈尔·阿尤布·汗。
李鹏对阿尤布·汗访华表示热烈欢迎。李鹏说,中巴建交46年来,两国关系始终健康、顺利向前发展。我们对两国在双边各个领域和国际事务中卓有成效的合作感到满意,感谢巴方在各个方面对中国的支持。李鹏指出,中巴友谊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巴友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培育起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中巴友谊作出的特殊贡献。
李鹏强调,中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十分重视同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他表示相信,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中巴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关系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进入相互信赖、全面合作和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愿同巴基斯坦朋友一道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而共同努力。
阿尤布·汗表示完全赞同李鹏总理对两国关系的评价。他说,巴基斯坦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友谊,始终把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作为巴基斯坦对外政策的基石。巴中相互信赖,真诚而友好。巴基斯坦坚信两国的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关系在未来岁月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阿尤布·汗转达了巴基斯坦总统莱加里和谢里夫总理对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李鹏也请阿尤布·汗回国后转达江泽民主席和他本人对莱加里总统和谢里夫总理的亲切问候。
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克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于海生)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由日本众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逢泽一郎率领的日本年轻议员代表团。
朱镕基说,代表团在中日关系正常化25周年之际来华访问是很有意义的。在座的日本议员都是年轻的政治家,中日世代友好的希望在两国年轻一代的身上。我们希望两国政府和人民增加相互了解,推动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使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逢泽一郎说,我们都是战后出生的一代,希望能了解历史,以便正确地面对未来。此次来中国就是希望通过访问,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中国的了解,为日中友好作出贡献。
朱镕基还回答了代表团提出的有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等参加了会见。
日本议员代表团是应外交学会的邀请于今天抵京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
刘华清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于今日下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同机回到北京的代表团主要成员有:刘华清夫人徐虹霞、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中将、国防科工委主任曹刚川中将、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财政部副部长刘积斌等。
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胡光宝、国防科工委政委李继耐中将、军委办公厅主任董良驹中将,先期回国的代表团成员、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达植中将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俄罗斯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杰尼索夫、武官特列古博夫等前往机场迎接。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
今起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应李鹏总理的邀请,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将于九月四日至七日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桥本首相一九三七年出生在冈山县一个政治世家。毕业于庆应大学法律系。一九六三年起十二次当选众议员。历任厚生、运输、大藏、通产大臣、自民党干事长、政调会长等党政要职。一九九五年九月当选自民党总裁并出任副总理兼通产大臣。一九九六年一月出任首相。桥本曾多次访华,此次是任首相后首次正式来访。 (新华社发)
(附图片)
 桥本龙太郎首相


第1版(要闻)
专栏:访谈录

  一个老党员的祝愿
——访十五大特邀代表宋任穷
本报记者马利
轮椅轻轻地滚动在林荫小道上。刚刚度过88岁生日的宋任穷同志,坐在轮椅上,精神矍铄,谈起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他心情极好。
他说,七大时我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当时我正在前方战场,没能参加大会;八大我参加了,九大、十大当然参加不了;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我都参加了。这次我又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十五大,很荣幸。十五大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向21世纪迈进的动员会。越说越兴奋,宋老硬是要从轮椅上下来自己走走。
宋老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粉碎“四人帮”后,宋老主持中央组织部的工作,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为改革开放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宋老说:“毛泽东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今天仍应继续发扬光大。小平、陈云生前一直倡导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保持我党勃勃生机和我国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应长期坚持下去。”
像宋老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虽说年事已高,但他们始终关注着党和国家发生的每一件事,关注着改革开放的每一步进程。宋老让我看了老战友黄火青年前写给他的一首诗:“七十年来同战壕,今你南飞度严冬,年高体弱多保重,近观香港国旗红”,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厚的战友情谊和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兴奋心情。
告别时,宋老握着我的手认真地说:“请你来,就是要带句话,表达一下我的心愿:祝十五大开得圆满成功,祝改革开放的民族大业更上一层楼!”
(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党代表风采录

  年轻的核物理学家詹文龙——
向世界一流冲击
李战吉高凯
刚走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门口,就看见詹文龙推着轮椅一跛一跛地走进大门。这位42岁的党代表见了我们说:“我被选上十五大代表,这是党给我们知识分子的荣誉和责任!”
詹文龙是在建造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束流线时不慎受伤的。今年初,他两腿瘫痪,躺在病床上还用电话指导,稍好一些,就天天摇着轮椅往实验室跑。现在,他已经能扶着轮椅走动了,他所负责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放射性束流线也于今年7月建成了。
詹文龙说:“是改革开放使我能从一个工人成为一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应该感谢总设计师邓小平。”1982年詹文龙在兰州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地处西北的近代物理所,扎进他所钟爱的核物理研究。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非完全深部非弹性碰撞”的概念,在国内首次采用“过零时间法”观测了中能核反应过程的时空演变,成功地研制出国际上性能最好的飞行时间谱仪……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曾经到法国、美国学习、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外国同行的赞赏。他们极力挽留他在国外工作。然而,为了中国的核物理研究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他毅然返回祖国。
詹文龙告诉我们,近代物理所的“重离子加速器冷却贮存环”项目已经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他是主要参与者。这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明年就要破土动工,下个世纪初投入使用。说到这里,他的眼睛一亮:“江总书记对科研、特别是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十五大的召开,将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契机。我们要抓紧时机,向世界一流水平冲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