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贯彻十五大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华建敏
十五大报告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重新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些论述坚持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论述的基本根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必须坚持这个科学论断。这样说,主要因为:(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些年来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面对跨世纪的发展进程,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大之所以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算起,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了。经过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社会发展接近小康水平。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国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社会主义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在党内也有反映。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看不到我国就要进入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办一些有力推进现代化的大事,是不对的。忘掉我们的基本国情,以为不应实行或者可以很快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更是不对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和发展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说的是社会性质和方向前提;初级阶段,说的是发展水平和过程特征。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在我们这样一个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经过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一个伟大胜利,是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伟大飞跃。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有些什么过程特点呢?十三大报告曾经作过一个概括。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十五大报告进一步表述为这样九点。
(一)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二)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工业化进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
(三)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逐步得到实现的过程。
(四)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
(五)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人民生活从贫困经过温饱、小康逐步走向比较富裕的过程。
(六)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发展较快的地区带动、帮助发展较慢的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过程。
(七)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不断前进的过程。
(八)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整个初级阶段人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又是一个总的概括,是在分别叙述了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各项任务之后,从当代世界的比较和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担当的历史任务。
这样的转变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小平同志的话语重心长,要求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确立戒骄戒躁、长期奋斗的思想。
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清醒地分析社会矛盾的全局,善于抓住和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左”的错误,这一正确论断很快就被动摇,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主要矛盾,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局指导上的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纠正了这个错误,重新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个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强调只有在矛盾的全局中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妥善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十五大报告在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重申整个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从来就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到更高阶段的推进,以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违反人民根本利益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改革作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切工作的动力。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必须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就要求我们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我们积极学习和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认真学习和借鉴别的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方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联系,致力于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初级阶段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统观全局,精心筹划,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同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排除一切破坏稳定的因素。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基本方针,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在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五大报告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经受风险考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顺利推进,就是因为在任何时候特别在若干关键时刻,都始终坚持这条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十五大报告对初级阶段作了全面论述以后,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制定纲领,对党的事业至关重要。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刻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到党的七大,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归纳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动员和指引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已经有了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为了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五大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依据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回答。十五大报告用三个“就是”、三个“这就要”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们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新概括。它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下世纪中叶,党领导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全面执行这个纲领,就一定能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把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想贵深刻
——关于思想的漫谈之三
曾言
思想有深浅之分,对同样一个问题的认识,一些人的思想像白水,淡而无味;一些人的思想则像一杯醇酒,浓且厚重。见过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都会被思想的艰苦过程所震撼。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深入而透彻的思想,作为人的复杂思维过程及其结果,它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能反映,也决不仅限于客体作用于人脑而产生的直观表象。它应该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是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鞭辟入里的分析与综合,是一种理性思考。进入这个层次的思想才是宝贵的、有价值的思想,是人类思想独有的魅力,是万千思想者苦苦追求的境界。
思想深刻深在把握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的综合。本质总是深藏于事物的内部,看不见,摸不着,只有深刻的思想才能把握。说思想贵深刻,就是提倡思想要洞察本质。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就是深刻思想的典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但是,却不很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确确实实让思想长期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的理解上,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上,停留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不正确的估计上。言而统之,还只停留在浅表层次的简单认同上,而没有深入到本质,真正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以他独有的深刻思想,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总结近二十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保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由此可见,思想深刻地把握本质具有何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思想深刻需要功力。人的认识能力是后天培养和积累的。对具体问题的认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思想整体水平的提高,更是逐渐推进的。智商再高、悟性再强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深刻起来。时下经常听人讲突然迸发的思想火花。有没有这种东西?肯定有。但是,所谓思想火花也是在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丰富的知识和长期的积累在一个更大范围里重新排列和组合的结果。离开这个前提,根本没有什么火花可言。思想要深刻,唯一的途径是学习,是实践,而且是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马克思的思想为什么能深刻?因为他一生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留下笔迹无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为什么能深刻?因为他就是在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也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更大作为。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浮光掠影,投机取巧,是永远深刻不起来的。
思想深刻需要勇气。思想深刻,言及本质,自然常常要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触犯个把“权威”也是不奇怪的。因此,思想深刻难免要遭非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敢于深刻确实需要勇气。这是从人情上讲。还有一个自己敢不敢深刻的问题。前人讲过了,本本上有的,强大的社会心理定势笼罩着你,说新话,提新观点,或调整、或放弃前人和本本上过时的观点、错误的结论,更需要勇气。想当年,亚里士多德发肺腑之言: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扬弃了先师柏拉图的理念论,创立了新的学说,是一种勇气。今天,邓小平同志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出发,创立新的伟大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阶段,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勇气。每一个具有高尚政治品格的共产党人,都应该保持和发扬这种勇气和精神,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深刻起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社会协调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王京生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正是从这一客观要求出发,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三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根本保证,思想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当然也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方面。如果只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不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就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是社会主义统一体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虽然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但是二者又不能互相代替。精神文明不是物质文明的附属品和伴生物,它可以成为一定经济制度能否建立的重要条件,还可以决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精神文明这种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于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柱、思想道德等,不仅取决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与生产关系、政治权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度重视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不能忘记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从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对其他建设的渗透、沟通和联结作用上。因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建设相比,在内容上更丰富,在范围上更广泛,它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均广泛地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总结以往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人们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渗透、沟通、凝结作用,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功能仅仅局限于精神领域,是导致“一手硬、一手软”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些地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张皮”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
从现代化进程付出较小代价的角度出发,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应以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协调发展为取向。从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看,大体表现为两种取向。一种是把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作为重点追求的发展目标,其优点是在获得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工业化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的负效应也是明显的。另一种是在重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社会其他方面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兼顾经济与社会的有机协调。比较而言,后一种发展趋向负效应少,社会代价也小,因而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中国家如果能以这种协调发展趋向作为现代化追求的目标,在制定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协调前进的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模式。
只有坚持包括高度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认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优越,不仅要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其根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有民主政治,没有全民良好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风貌,以及没有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综合反映的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说是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包括社会文明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牢牢抓住历史机遇
洪保秀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机遇是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指的是,对一特定事物的发展而言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现存状态的事件和条件。机遇的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和非常驻性。机遇能否出现,在何时何地出现,是不完全确定的,这是它的非确定性。机遇并不总是存在,即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它的非常驻性。十五大报告所说的机遇,是指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某些契机、事件、机会、条件和环境。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机遇。历史机遇思想构成他哲学思想的一个独具的特色。实践证明,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能把握好历史发展中的机遇。18世纪中叶,当第一次产业革命在欧洲兴起时,我国由于封建社会的闭塞状态和统治者的固步自封,对世界新形势的挑战置若罔闻,19世纪中期以电力发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电器化革命所提供的机会也没有把握好。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以电子工业尤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又为很多国家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而我国却陷入“文革”等政治运动中,我们又一次错过宝贵的历史机遇。基于对国际国内经验教训的总结,邓小平同志极富远见地提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提高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不仅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发展快慢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我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大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如果那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可能无法坚持。反之,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历史机遇,解决好我国的发展问题,“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
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把握好当前的有利时机。首先,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并仍在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或称新技术革命,是一场全方位、加速度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世界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这为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吸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加速发展,迎头赶上现代化潮流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其次,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很有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从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的国际大环境。目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全面稳健增长时期,国与国之间的互相依存与全面竞争同时展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再次,从国内条件看,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具备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能力。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提前五年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已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有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能力,这是领导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用好机遇。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高等教育工作论稿》简评
尤元文
田建国撰写的《高等教育工作论稿》,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这部50多万字的论文集中,联系山东高校的实际,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管理、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提出,现代高等教育是涉及人类各个领域的以培养人才为主旨的社会精神生产事业。研究高等教育的科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科学。该书运用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内部关系规律,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上,对现代高等教育理论作了深入的探索。作者注重高教理论与高校实际相结合,注重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政策。书中数篇调查报告,分析了当前山东高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提出的对策性建议,对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实际材料和理论依据。
作者始终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中来考察和研究,置于世界新的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置于世界各国教育和发展的大环境下,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轨迹,寻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本土教育与外国教育的结合点。作者还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新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