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十五大精神在基层③

  走出大山闯市场
罗盘胡天堂
一路翻山越岭。9月27日,当我们来到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英山县金铺镇龙珠村时,夜幕刚刚降临。一幢砖房前,20多位村民聚集在这里,谈得兴高采烈,原来这就是村支书汪镇修的家。四十出头的汪镇修对我们说:“大伙儿正在讨论加快村里经济发展的事。这些天,我们从电视里收看了十五大盛况,从报上看了十五大报告,走出大山闯市场的信心更足了!”
英山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27军就在这里诞生。战争年代,总人口不足10万的英山县,就有7000人为了新中国献出了生命。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加上观念落后,到1986年,龙珠村人均收入还不到19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解放思想,大胆发展村办经济和民营企业,迅速形成了茶叶、桑蚕、五金等12个企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800多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楼房,群众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山风徐徐,星光灿烂。村支书汪镇修的话还没说完,一位身穿西服、年约50的男子挤了过来。他叫汪淦明,过去穷得一家人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改革开放后,他办了个弹簧厂,眼下可是越办越大,每年光是缴税就十几万元。汪淦明兴奋地说:“总书记的报告,我们全家人在电视机前听了一遍,昨天我又找来报纸读了几遍。我老伴说,就是靠了党的好政策,我们才富了起来,才拆了破草房盖起3层楼房。老区人民永远感谢党!现在党中央号召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着我们继续走富裕道路,只要我们照中央说的干,日子一定会更加红火!”
不知不觉,已是23时,而村民们热烈的讨论还在继续……


第1版(要闻)
专栏:十五大精神在基层③

  南开学子的心声
本报记者陈杰
9月27日上午,南开大学300多名学生业余马列学习小组的骨干,聚集东方艺术系的报告厅,举行“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
“我们在校的大学生亲身经历了祖国改革、发展的历史巨变,体会到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我们未来的发展,伴随着祖国实现现代化的脚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同党和人民的期望、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研究会会长、博士生林国春这番激昂的话语,道出南开学子的心声。
成立大会后,十五大代表、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龙以明教授就江泽民总书记十五大的报告畅谈了体会,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共鸣。外语系的陈芃同学说,在课堂、宿舍、食堂,总书记的报告都是大家谈得最多的话题,差不多每间宿舍都有一份总书记的报告和一份新修改的《党章》。生命科学院的王秀杰同学说,当我读到总书记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论述时,深受鼓舞。我们国家的生命科学研究的条件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有信心,勤奋学习,赶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
南开大学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是在遍布全校的180个学生业余马列学习小组的基础之上成立的,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全校学生再一次掀起新的学习、宣传、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热潮。


第1版(要闻)
专栏:十五大精神在基层③

  别开生面答辩赛
何登云贺传喜
国逢佳期,人遇盛世。9月27日上午,湖南省临澧县地税局的110名工作人员欢聚一堂,满怀激情,展开了一场“学十五大文献,为国家收好税”的知识答辩赛。
8时30分,主持人宣布答辩赛开始。18支参赛队的54名答辩手轮流上场,对60多个抽答题、指定题、笔答题各抒己见。主持人问:“个人所得税征收究竟难在哪里,怎样才能抓好这项征管?”话声刚落,望城所专管员汤军胸有成竹,立即起身,按照十五大报告中有关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严惩偷税逃税的要求,根据自己最新调查资料,面向评委和观众,从容答道:“难就难在公民纳税意识不高,征管措施滞后和征管手段不硬。只要不断加强税法宣传,切实抓好代扣代缴,加大执法力度,就一定能做好征管工作。”答辩引起全场热烈掌声。
党的十五大开幕那天下午,该局立即召开会议,专门对学习落实好十五大精神作了周密部署。半个月来,城关所、新安所等基层征收单位尽管白天税收工作繁忙,仍保持每天晚上有两个小时集中学习江总书记报告。全局上下以报告精神为指南,结合本职工作,围绕“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税收工作”的主题,深入到乡镇、企业、个体户及执法部门了解掌握实情,每人写了一篇有关贯彻十五大精神,促进税收征管的调查报告。
3个半小时认真而热烈的答辩,决出了比赛名次,稽查局代表队获一等奖。大家表示:“我们不仅要在答辩场上争夺第一,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争创一流,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勉励他们推陈出新开发有时代特点的工艺品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磊、新华社记者张宿堂)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108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向这些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工艺美术大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勉励他们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技艺和民族风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努力开发有时代特点的工艺品,为促进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轻工总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大会9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在会上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108位同志,多年来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表现技巧,设计、制作了许多艺术珍品,同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对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关心。从50年代到80年代,原轻工业部已分别授予96人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时对150位优秀创作设计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
李鹏在会见时说,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艺美术行业在开展国际交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他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工艺美术品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依靠技术进步,开发适销对路的工艺品。李鹏指出,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这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的精神,为发掘、挽救和继承传统工艺美术,为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促进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邹家华、李铁映、罗干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赤诚女儿心
——记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
新华社记者王俊璞本报记者刘小明
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赛18个冠军于一身,共夺得国内外大赛130多枚金牌,在中国运动员中恐怕仅有邓亚萍一人,这足可称为奇迹。
多次大赛的关键时刻,邓亚萍总是斗志高昂,表现出大无畏的气概,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倒对手。
“祖国母亲的乳汁养育了我”
在人生道路上走过24年,邓亚萍从自己的经历中渐渐懂得祖国的含义:“代表祖国到世界赛场去拼杀,每当登上冠军领奖台,听国歌奏响,看国旗升起,眼里总是含着激动的泪花。因为没有祖国和人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一切。”
小时候,父亲邓大松和郑州乒乓球队教练李凤朝带她练基本功,打下了正手快、反手怪的基础;河南队主教练关毅给了她参加全国乒协杯赛的机遇,使她13岁时就能与世界冠军交手并取胜;中国青年队教练姚国治与科研人员按张燮林的思路研制出新型长胶,使她的反手球怪上加快,增添了新的威力……
国家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慧眼识人,吸收她进入国家队,入队后教技术,更教做人。1988年亚洲杯女单决赛最后关头,对手打了一个擦边球,裁判判为出界,她默认了误判并随之获胜。事后,她向教练认错,向对手、也是队友的李惠芬赔礼道歉,从此之后她记住并做到了“张导”的教诲,“赢就赢得光彩,输也输得大度”。
在队里,她多病的身体得到关俨、崔树清、毛雨生等医生的细心呵护,特别是关大夫,不仅治病疗伤,还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些男选手牺牲自己时间,一心一意给她当陪练……
每当想起这些,她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国家在并不宽裕的条件下,给我配备了一个又一个好教练和训练设施。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也几乎都是国家提供的,是祖国母亲的乳汁养育了我。”
“爱国,从一板一球做起”
“爱国、奉献、团结、拼搏”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个口号。邓亚萍虽然个子矮,却是行动的巨人。
平时,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时晚上规定练到9时,她练到11时多。有时食堂为她专设“晚灶”,有时太晚了就泡方便面充饥。算起来,她每年要比别人多练一个多月。
练全台单面攻,她腿绑沙袋,面对两位男陪练左奔右突,一打就是两小时。
多球训练,教练将球连珠炮般打来,她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口气打1000多个。张燮林统计,她一天要打1万多个。
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湿透了衣服、鞋袜,有时连地板也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伤病是必然的“副产品”。今年征战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时,从颈部到脚,她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等,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忍着,痛得太厉害了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血泡,挑破裹上纱布再上,伤口感染,挤出脓血接着打,每场比赛,她都要紧咬牙关战胜自我。
邓亚萍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但我也深深懂得,要在比赛时打败对手,必须从一板一球做起。只有脚踏实地,抓牢今天,才能把握明天。”
一点一滴的积累,超人的付出,使高超球艺和有效战术不断升华,也使压倒对手的气势渐渐增长。邓亚萍理所当然地站在乒乓球运动的峰巅。
回报祖国人民
邓亚萍是个孝顺孩子,不忘父母、兄长的养育、帮助之恩。每次回郑州,她都给父母带礼物,在哥哥结婚时还给买了所有大件家用电器……
然而,在她的心目中,祖国这个大家的地位远远高于小家。一些优秀运动员功成名就之后见好就收,许多人为之扼腕叹息。邓亚萍的功不可谓不大,名不可谓不响,然而,为了国家、集体的需要,她依然无怨无悔地奋力搏击。
前些年,一些运动员、教练员跨出国门。在国外俱乐部打球或执教,收入远比国内多。乒乓球界一些人士也曾担心:如果邓亚萍代表其他队与中国队选手对阵,那结果……
邓亚萍的回答是:“退役后,我是不会加入国外球队打球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今后不管干什么,绝不会忘记祖国母亲,绝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绝不干有损祖国荣誉的事。”
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使邓亚萍十分感慨。参加马来西亚公开赛时,曾见到一个华裔小姑娘。她在与邓亚萍等见面时说:“你们生在中国,真幸福啊!”小姑娘的话使在场的运动员一时都愣住了。她们过了一会儿,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含义。
与记者谈起这件事,她激动地说:“我的背后有12亿人民,这是其他国家运动员找不到的感觉。”
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先富起来”的一些人之一,邓亚萍常常想到给祖国人民更多的回报。
早在1992年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凯旋时,邓亚萍还没有拿到奖金,就向“希望工程”捐了款。去年12月,她又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奖金中拿出一部分,捐给山西省繁峙县建立“希望小学”。她还和队友资助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失学儿童和江西省于都县长征小学。由她发起,中国乒乓球队向佤族儿童捐献“希望书库”。她曾捐款修复文化古迹,曾向香港弱智人献爱心。她还计划向中国乒协捐款创办高科技乒乓球研究中心……
邓亚萍的收入在中国运动员中不是最多的,捐款数却排第一,已达三四十万元。
不忘祖国母亲的养育,将爱国之心化作平时的行动,时时想到回报祖国人民。这,就是邓亚萍的情怀。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脚踏实地报效祖国
邓亚萍,是当今中国体育健儿中最知名的运动员。她先后荣获过十八个世界冠军,是中国健儿目前在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中的唯一代表,萨马兰奇先生十分欣赏她的大将风度和场上英姿。
乒乓球队的教练员说,邓亚萍上场是中国女队夺取世界冠军的有力保证。邓亚萍确实是一位令教练、令祖国人民放心的好战将。体育竞赛说到底是实力的较量,邓亚萍的成功首先源于她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邓亚萍高人一筹的实力,靠一朝一夕的磨练而铺垫,她夺取的每一座奖杯都盛满了平日苦练的汗水和心血。
运动员要成功地经受世界大赛的考验,除了技术实力的保证,还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即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通向胜利的征途中,邓亚萍也经历了不少次失利。可贵的是,邓亚萍没有被暂时的挫折所击倒,失利反而更激起了她挑战困难的勇气。她以加倍的努力,克服自己技术上思想上的弱点,终于跨过前进路上的障碍,跃上新的高峰。
邓亚萍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与她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努力认识并掌握客观事物特别是乒乓球运动的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邓亚萍深情地说:“我的背后有十二亿人民,能够代表祖国打球是我最大的光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入党组织是我的心愿,入党和夺取奥运会金牌对我都是重要的”。
时代造就了邓亚萍,她无愧于世界冠军和中国体育十佳的荣誉。我们祝愿她永葆朝气,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公告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今天发表公告,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公告
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和江泽民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承蒙许多国家政党、政府、民间团体及其领导人,驻华使节、友好人士以及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香港同胞和澳门、台湾同胞等向大会、向中共中央、向新当选的领导人发来贺电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受中共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的委托,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7年9月28日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澳友好访华团
称赞他们为中澳友谊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李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前来参加国庆活动的澳大利亚友好访华团。
乔石对访华团来访并参加国庆活动表示欢迎。他称赞访华团成员为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乔石说,希望今后中、澳两国的友好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乔石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希望客人们多走一走,多了解一些中国的情况。
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会见时在座。
由海外投资集团(澳洲)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茂太平绅士为团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上议院副议长何沈慧霞女士、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市长乔治·布朗、澳中友好协会主席黄玛丽女士等知名澳籍人士组成的澳大利亚友好访华团,是应国务院侨办邀请于27日前来北京参加国庆活动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对外友协和中日友协举行招待会
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张荣典、刘云非)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今晚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洋溢着一派节日气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在此举行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钱正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以及中国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从事中日友好工作的各界人士、文化艺术界代表;应邀来华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庆祝活动的以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为最高顾问、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名誉会长平岩外四为团长的日本文化经济交流代表团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前众议院议长樱内义雄,日中友好会馆会长、前副首相后藤田正晴,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林义郎,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日中协会理事长野田毅等日本对华友好团体的负责人,以及日本驻华大使佐藤嘉恭等。
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在致词中说,中日邦交正常化25年来,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全面深入的发展。中日友好合作不仅为两国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了切实利益,也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饮水不忘掘井人”,在欢庆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我们十分怀念那些为打开两国关系披荆斩棘、开路架桥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说,中日关系已经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中日两国要遵循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共同努力,把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日友好关系推向21世纪。中日两国是亚洲大国,也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把一个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带进21世纪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竹下登在致词中说,日中邦交正常化25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巨大发展。他说,日中关系对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他表示愿与在座的各位朋友一道为今后日中关系构筑新的桥梁而努力,特别要为增进包括年轻政治家在内的日本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和加强日中文化等领域的交流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他祝愿日中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樱内义雄说,25年前,由于两国领导人的英明果断决策,并通过日中两国先辈们的努力,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自此,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广泛领域发展了交流与合作。他说,我们要站在25年前确定的原则立场上,正视历史、吸取教训、展望未来。他表示要为继承日中友好事业付出全部力量。
齐怀远、竹下登和樱内义雄的讲话,博得了参加招待会的中日各界人士的热烈掌声。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秋分刚过,广西名优特产沙田柚开始大量上市。图为梧州市的群众正在选购沙田柚。新华社记者陈天湖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辽宁省建昌县把创建文明楼院活动,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收效显著,讲文明、树新风在居民中蔚然成风。图为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楼院的地税住宅楼内的冬大妈义务送邻居家的孩子去上学。 关世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