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吉野里寄情
孙东民
吉野里,一个考古学家为之心动的名字,一个蕴含着无数历史浪漫,记录着日本史前文化,勾起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
历史性的重大发现往往事出偶然。吉野里原不过是九州佐贺平原上一片不为人知的丘陵地,80年代末曾被指定为工业园区用地。一次例行的文物调查,引起考古学家注意,持续3年的发掘,终于撩开她厚重的面纱,证实这里竟是一处2500年前的“环濠群落”,一个无数瓮棺密集分布、巨大坟丘俯视南北、双重环沟围绕着的宫城。迄今2000多口瓮棺、400多具人骨的发现,象征权势的铜剑、玉管、青铜器模具等大量文物的出土,令考古学家瞠目。要知道,史前的日本列岛刚结束了狩猎采集的“绳文时代”,尚处在新石器阶段初识农耕的“弥生时代”,更何况日本古时没有文字,许多记载要依赖中国史书。日本人视古代甚于雾里看花,虽视之有形却模糊不清,5世纪前的历史至今仍是难解的谜。日本民族哪里来?依岛而居的日本人古时何以受中国文化影响甚深?吉野里遗址的发现亦为人们提供了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
遗址就建在一块高坡之上,现已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历史遗迹,一处供人温习历史的公园。吉野里北依脊振山,南临有明海,海的西面就是中国大陆。考古证实,中国文化的东传,不仅有陆路经朝鲜半岛至福冈地区的路线,还有自华东、华南经琉球到达九州的海上路线,有明海同样是列岛与中国大陆交流的重要通道。木栅围绕的遗址内,散建有不少半在地下的茅屋,几座十数米高的望楼把持入口,古朴中透着一股威严。遗址是仿照中国史书《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描述的“邪马台国”的样子复原的。史书记载,公元2世纪后半叶至3世纪前半叶,倭国天下大乱,分百余国,中有“邪马台国”公推一女子“卑弥乎”为王,其“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法俗严峻。”“环濠群落”时间上跨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数百年间。作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宗教中心,实际反映了自稻作开始以来一个原始国家的形成过程。在由环沟守卫的群落里,人们在坡上建屋,坡下种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瓮棺中的无头人骨,亦证实吉野里人既有丰收的喜悦,也尝过战争的苦难。透过2000年的时空,吉野里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遗址内建有展览室,陈列着出土的部分瓮棺等文物。吉野里遗址是“历史的密封仓”,记录着弥生文化———以大陆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的密码。巨大的龟形的坟丘、罕见的“一铸式有柄铜剑”、数量众多且排列有序的瓮棺,使人感到了“吉野里王国”的宗教和秩序的力量。出土的吉野里人骨身高体大,据考证属“弥生人”。所谓弥生人,是指非原居民“绳文人”的外来人,起先多数来自大陆,不断把大陆文化带到日本的“高技术集团”及其后裔。尤令人感兴趣的是遗址体现的“长生不老思想”:首长的巨型椭圆八角形的坟丘如同卧地的神龟、瓮葬以及施以生命象征朱色的瓮棺。为此,有的学者干脆提出鼓吹“长生不老”思想的徐福与吉野里的关系。《史记》记载,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为寻仙药东渡,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那么,吉野里是否就是当年渡海求仙药的徐福及其子孙们的生活据点?佐贺平原是否就是徐福追求的“平原广泽”?
积极主张吉野里“徐福色彩”的,首推日本著名文化学者梅原猛。他认为,瓮棺是“个人不死”思想的最初现象,瓮葬与追求长生不老思想有关。古时绳文人没有保存尸骨的思想,认为灵魂总在阴阳两界旅行,肉体并不重要,重视的是死后个人灵魂与祖先灵魂的合体。梅原推断,吉野里可能是徐福及其集团先在九州上陆后建立的一个王国,佐贺平原就是徐福追求的“平原广泽”。在徐福所处的年代,佐贺平原上不仅出现了如吉野里这样的群落,出现了原始国家,佐贺也是日本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与徐福东渡在时间上重合,故梅原的推论在日本引起不少共鸣。
在日本,与徐福有关的传说有50多处,近年来他在日本被视为“弥生文化的使者”。佐贺平原上很早流传着徐福东渡的传说,吉野里遗址离传说中的徐福上陆地只有7公里,长久以来,徐福在佐贺的金立神社内作为司药、司织、司农的主神被祭祀。上古悠邈,形影难追。传说虽不等于事实,却反映了事实。历史小说家陈舜臣提醒人们,《史记》向以严谨著称,司马迁出生的年代离徐福东渡不足百年,徐福决不是架空的人物。事实证明,日本民族起源于原居民与外来人长期融和,先是外来的弥生人凭借先进生产力和高度文化统治了土著的绳文人,最后建立了国家。由于九州古文化与中国的吴越文化相近,如都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稻米等许多词语发音相似等,有学者提出“倭越文化同源”之说。日本学者说,如同日本“纪纪神话”中天神与国神的对立与和解,它反映了遥远的民族记忆。在这个大融和的过程中,众多的大陆人一批批从陆地、海上到达日本列岛,汇入日本民族的行列。
吉野里“王国”是否确由徐福及子孙所建,需要专家们再加考察。遗址蕴含着的历史浪漫,有待于人们发掘。前不久吉野里遗址又出土了中国1世纪初发行的铜币“货泉”。新朝的铜币何以又传到吉野里,如加追寻,定是一首远古中日交流的浪漫曲。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山掩水映满地可
沈大力
蒙特利尔在圣劳伦斯河与其支流渥太华河间一个枫密花茂的元宝岛上。从圣劳伦斯河中的圣海伦岛顺雅克·卡蒂埃大桥望去,可见海蓝色的滔滔洪波涌流过一座猝然起于莽苍的山峦。1535年,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航行至此,呼其为“华山”,遂得现名“蒙特利尔”。
蒙市从华山伸延,由早先印第安人一支易洛魁族村落扩展,发展为今天加拿大最繁荣的现代大都会,北美华人依英文译音称其为“满地可”。这里,欧罗巴的古老传统与新大陆的后现代化并存,呈现欧美风格的明显反差。
一方面,蒙市古城原由法国“新楼主人”保罗·肖莫德步卡蒂埃后尘在华山坡下筑造,后割让给英国王室,一直保留了英法当年的风貌。从新哥特式圣母大教堂至旧港,在街巷的砌石路上,敞篷四轮马车从幢幢石垒精舍的幽窗前颠簸而过,古色古香;不时可听见亨德尔的《弥赛亚》的诵读声;华山圣约瑟夫礼拜堂,不时有香客双腿齐跪,膝行拾阶而上,祈求上帝赐福。旁观者也似脱离尘氛,入清静世界。
另一面,蒙市纷呈一派消费社会景象。自60年代第一座45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钢筋玻璃塔楼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群落,摩登如纽约曼哈顿。
现代化建筑中,最为突兀的当数1976年奥运会时建的蒙特利尔斜塔。世人皆知意大利比萨斜塔,可意国塔倾斜仅为5度,而蒙特利尔塔高175米,竟倾斜45度,让人叹为奇中之奇,吸引数百万人观光。另一奇观,是圣海伦岛公园的悬空大晶球,名曰“生物圈”,原为此地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美国馆,后作为纪念保存下来。因其鹤立超群,格外惹人注目。离此不远,立着亚历山大·卡尔德的雕塑《人》,名播遐迩,可构思抽象,不具人形,让人费思。
圣海伦岛的孪生姊妹是圣母岛,上有蒙特利尔大赌场,本为万国博览会法国馆,装备1500架吃角子老虎和86张赌桌,每日上午11时至深夜3时展开轮盘赌、球赌和纸牌赌,其痴狂不亚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夜来穿行于内,笔者静观名目繁纷的赌局和热冷瞬息骤变的赌徒神态,难以勘破其中苦乐究竟,不解在特有乡野自然风光的蒙市,人们为何挤进这喧嚣异常、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大蜂房。
“蒙市65%的居民是魁北克人,一直讲法语,18%操英语,尚有80个民族混杂,使这儿成了一座多肤色的国际城市。”意大利血统的当地人安东尼奥先生陪我出赌场,回归路上侃侃而谈,“至于说魁北克人,他们是法兰西民族的后裔。面对美国文化影响,这一族群普遍关心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当然,这正是加拿大的原则国策。”
居蒙市累月,一掠所见,乃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与融会,充满传统与时髦,天成与人造,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信仰与自由的冲突,反映于城市建筑风格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及对未来平衡与和谐的探求之中。抑或,正是这种撞击与交流,使一年数月冰雪覆盖的满地可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圣泉小记
许宏治
莫斯科西部孔策沃区克雷拉茨科耶小区一带,地势起伏,林木茂密,芳草遍野,满目青翠。山丘环抱之中,有泉水丁冬,长流不息。每天,成千上万的人络绎不绝地来此取水,或用瓶装,或用桶盛,或用车拉,或用手提。泉被当地居民称为“圣泉”。“打圣水”已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有时候,打水者排成长蛇阵,竟需等候一小时之久。但人们都耐心排队,毫不动摇。孩子们则乘大人排队之时嬉水玩耍,好不快活!
“圣泉”位于深谷之中,三条沟壑交汇之地,周围有百米高的山丘,山上植被丰富,使泉区形成特殊小气候,令人心旷神怡。天气晴好时,常有游人来此登高望远,或张开五颜六色的降落伞,纵身跳下,随风飘落于草地,其乐无穷。还常有人身着泳装,躺在草地上尽情享受日光浴。
据介绍,“圣泉”共有5个泉眼,其中之一流量甚大,可达每分钟200升。水质清纯、柔软、甘甜。泉水保持恒温7摄氏度。据说经常饮用可防伤风感冒、咽喉炎等,并有助于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
据史料记载,克雷拉茨科耶原为一村庄,旧名克雷列茨科耶,曾为伊凡雷帝之世袭领地。伊凡雷帝远征后常在此休息。后来该村成为罗曼诺夫家族的大贵族领地。1687年,彼得一世把克雷列茨科耶村改名为克雷拉茨科耶村。这一地名沿用至今。1713年,彼得一世在此建圣母教堂,泉因此被称为“圣母泉”。后来,当地居民把它简称为“圣泉”。
“圣泉”在自然保护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价值已引起莫斯科市政当局重视。1995年底,市政府专门作出决议,要对此泉加强保护和管理,并对周围环境进一步美化。现已有多种设计方案问世,有待作出选择。相信不久以后,这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成为莫斯科人民喜爱的游览胜地。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剑桥百馆尽书香
悠阳
剑桥到处都弥漫着让人心醉的书香。别的不说,图书馆就多得数不清,大学有图书馆,系有图书馆,每个学院也都各有图书馆,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加起来恐怕得有近百家。
大学图书馆位于剑河外侧的王后路与格朗吉路之间,是一组灰色楼群,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吉尔伯特·史各特设计建造。史各特以设计英国原来的红色电话亭而闻名。他在设计剑桥图书馆时,也运用了这一造型。远远地便可看见耸立于建筑群之上电话亭模样的塔楼。这别具风格的塔楼就是剑大图书馆的象征。
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438年,最早在国王学院附近的“旧学校”内。1842年建成考克雷尔楼,将藏书迁入楼内。但考克雷尔楼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出版业面前很快就又显得窄小和落后。1934年,大学图书馆迁到剑河外侧的现址。剑大图书馆是英国五大版权图书馆之一,凡在英国出版的任何书籍都应向这里交存一份。就藏书量和收藏的手稿数量而言,剑大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开架图书馆。
在大学注册的学生都可以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办证手续极其简单。只要拿着入学通知书,到图书馆门口内排个不长的队,当场照张相,一两分钟后就可拿到书证。
图书馆由两个大阅览室和无数个配楼组成。底层中间是目录室。书籍目录分1977年以前和以后两类。以前的尚未输入电脑,还按传统的方式查索引找书。索引书都是大部头的,放在目录室靠墙的一张张特制的斜桌上,使人情不自禁想起剑桥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也就是在这里找到他们的成功之路。1977年以后的书目全都输进了电脑。目录室的中间置放着两排电脑,供人使用。查到有关书目后,记下楼层和书号,自己去找书。馆内的图书管理员极少,只有在办借书手续时才能碰到。
除大学图书馆外,每个学院都有图书馆。三一学院的图书馆是所有学院中最出名的,不仅藏书量大,建筑也有特色。图书馆在三一学院纳维尔斯院的西侧,建成于1795年,以其设计师雷恩命名。楼顶有四尊塑像,分别代表神学、法律、物理学和数学,楼的底层是外露的突斯坎石柱,图书馆在二层。走进图书馆,你有种异样神圣的感觉。书架依然是雷恩设计的木书架,书架的尽头摆着三一名人的半身塑像,有牛顿和拜伦。东西两边的窗户都很高大,可以尽情吸收外面的阳光。剑河就在西边的窗外,透过玻璃,迷人的剑桥风光尽收眼底。站在里面,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哲学家培根。他当三一学生时,也是在这里读书,并悟出读书之道,写出了至理名篇《论读书》。“读史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他的《论读书》仍激励着当代的剑桥学子。
大学的每个系也有各自的图书馆。历史系图书馆又叫希里图书馆,据说是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建成于1978年,因在建筑上大量运用玻璃而被称为“玻璃馆”。这种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与剑桥的传统风格不大一致,因而曾引起一场争论。但图书馆的屋顶极高,里面显得宽敞、明亮和空旷,给人以畅想的空间。
在剑桥也能读到中文书。中文书是在北配楼的四层,里面大多是大陆出的书,也有港台书籍,有些是在国内极难找到或借到的。我在剑桥时利用假期和休息天,一年中补读了不少以前一直想读而未曾来得及读的书。在东方中心的图书馆还可以读到《人民日报》、《新华月报》等中文报刊。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进贝都因人家
黄培昭
以色列中部以南,多是戈壁和黄赭色的沙地。许多贝都因人就生活在这个贫瘠的地区。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驱车不知走了多久,才看到一座座零散地分布着的帐篷,那便是贝都因人的临时住地。帐篷附近,一些羊只在啃食着稀稀拉拉的小草。稍远一些的地方,居然有一泓细弱的小溪在无声地缓缓流淌,但没流多远,便被厚厚的沙土吞没了。待到近前,只见一些身着不同服装的贝都因人簇立在前,好奇地观望着我们,他们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讲的全是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语方言。
一个上身罩着宽大的长衫、下身穿着长及脚踝的灯笼裤的男子,热情地邀我们到他的帐篷里坐坐。那男子满脸皱纹,头发灰白,两眼却炯炯有神,脸色也异常红润,让人猜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的腰间,还别着一把手枪,这使我们惊讶不已。
进得屋来,只见里面摆设很是简陋。地上铺着一层破旧不堪的地毯,缝了又缝。帐篷四壁上,胡乱挂着一些日用品,此外并无任何装饰物,只在正对帐篷门的一面“墙壁”上方,贴着一张破损了的印刷品,上面,“安拉至大”几个遒劲的阿拉伯字依稀可辨。
一位妇女,还有四个孩子,席地而坐。女人正在忙着手头的活计,见我们到来,并不站起,但友善地冲我们笑笑,算是打招呼了。几个孩子也睁大眼睛好奇地瞧着我们。我们主动向他们问好,立刻得到众人的一片回应,热情的声音在帐篷里回荡。
主人边给我们让座,边解下插在腰间的手枪。见我们老是盯着他的枪,他不无自豪地说:“我们不少人都喜欢身上挎着腰刀,但也有背枪的,我就更偏爱枪。这其实是猎枪,我背几天枪,再挎几天腰刀,但背枪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说罢,他煮起阿拉伯红茶给我们喝。茶杯油腻腻的,厚厚的一层污垢触目惊心。
男主人介绍说,那女子是他叔叔的女儿,他的妻子。他们自幼便青梅竹马,后来结婚了。这不是近亲结婚吗?有位同行忍不住问他。不料主人并不介意:“这只会亲上加亲,我们贝都因人好多都是这样。”这时,我注意了一下他们的四个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还不到2岁,都很活泼可爱,只是老二有些痴呆。
也许是长年带孩子、为生活紧张操劳的缘故吧,女主人看上去比男的要老。她身着黑色长罩衣,双手戴着手镯,即使在自己的帐篷里,也照例严严实实地蒙着头巾,一副阿拉伯妇女的装束。
屋子中间用布隔开,原来,里面还有一间。就地放着两床被子,两个枕头,被子和枕头下面,是垫高了的褥子。铺盖旁边靠墙的地方,还摆着几个旧箱子,大约是用来放置衣服之类物品的。主人说,这是他们夫妇的卧室,几个孩子则睡在外间。
见到他们如此贫困的生活情景,我们顿生怜悯之情。这些贝都因人,难道不会放弃帐篷,在有人烟的地方盖起自己的房子,过上稳定的生活吗?听我们这样一说,主人倒觉得惊诧了。
“我们早已习惯于迁徙奔波,要知道,贝都因人的生命就在于不停息地游动。哪里有水草,我们的骆驼就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园。为什么要定居下来呢?”他一迭声地说着。
他的话是真的。在阿拉伯语中,“贝都因”的意思就是“荒原上的游牧民”。作为阿拉伯人的一个分支,贝都因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生活在西亚、北非浩瀚的沙漠、丘陵、荒原等地带。逐水草而居,是贝都因人的天性,一下子改变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谈何容易!
在以色列,贝都因人仅占少数民族阿拉伯人的10%。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影响,他们中不少人已开始过定居生活,甚至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但此举遭到仍以沙漠为家的贝都因人的指责,认为这是向现代社会屈服的怯懦表现,有悖于真正的“贝都因精神”。
“我们将永远保持自己民族的纯正性。”男主人坚定地说,然而对许多人逐渐搬出沙漠,融入现代社会,他也无可奈何,只是在嗟然长叹中,有几分奚落和嘲讽。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硅谷精魂何在
李新烽
硅谷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附近的一片谷地,因生产半导体和计算机而出名。40年前,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休利特和帕卡德在那里艰苦奋斗,研制出音频振荡器;之后,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又组装了第一批个人电脑;如今,这个工业城市挤满了7000多家电脑公司和软件公司。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高技术公司中,20%把总部设在硅谷。目前,硅谷的技术公司的市场价值约为4500亿美元,这个数字接近整个法国股市的市场资本化规模,由此可见硅谷在高技术领域内的影响力。
硅谷的成功秘诀到底在哪里呢?8月25日的美国《商业周刊》登载系列文章介绍硅谷成功的经验时,认为其诀窍“不在硅片之中。不是快速芯片,不是奇妙的电脑游戏,也不是供查找数据使用的技术深奥的软件”,而是它的“经营之道”。
所谓经营之道涉及的范围较广,一般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和人财物诸多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文在介绍了“公司内部等级不明显、气氛较民主;人才济济、做事雷厉风行;自信能成功的企业文化”三条“经营之道”后认为,这些要素不少人照搬过,遗憾的是没有抓住硅谷的“真谛”,因而世界任何地方都未“克隆”出一个基因完全相同的硅谷来。英特尔公司总裁格罗夫又列出九条来帮助那些“没弄明白”的人:“失败了没关系——真的没关系;鼓励各级管理人员提出新创意;让创意不断完善;学会适应创造性的环境;做你自己最激烈的竞争者;不要仅仅抓住创始者的不足之处不放;重金奖励取得成绩的员工;不惜代价争取市场份额;通过投资建立新公司而保持领先地位。”他强调说,要牢记第一条,但不能仅从九条中选出一两条来学习。
如是观之,硅谷的经验是很难“克隆”的。一是以上12条显然仍未囊括其“诀窍”之全部;二是即使囊括了其“经营之道”的全部内容,其排列顺序、轻重缓急也很难掌握得当。不过,所介绍的“经营之道”之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这条主线就是其真谛——竞争。由于竞争,技术界的有识之士才纷至沓来,以期施展才华,这里便人才济济;由于竞争,大家才跃跃欲试,勇于冒险,有冒险就有失败,于是形成了“失败了没关系”的新观念;由于竞争,人人都想尽一切办法快些把事情办好,于是便积极寻找差距,做自己最激烈的竞争者……个人之间如此,企业之间亦然。由于竞争,企业便鼓励员工提出新创意,并使之不断完善,公司内部也就气氛民主;由于竞争,企业要发展,就要慷慨奖励有功之士;由于竞争,发展速度快、产品周期短,首创者往往落后,人们也就不会抓住他们的“弱点”不放,企业也要通过建立新公司而保持领先地位……竞争使硅谷的环境充满活力。就像好莱坞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追星族一样,硅谷以其蓬勃发展的竞争环境吸引着技术界出类拔萃的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竞争也就没有硅谷的今天。在初创时期,硅谷订单的1/4来自政府。就是在10年前,为了抵御日本的激烈竞争,其半导体工业还受到贸易保护。然而,硅谷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并进行了自我改造,增强了反应的灵活性,终于成为世界高技术领域的执牛耳者。
硅谷经验这样昭示世人:硅谷成功的“秘诀”的确不在硅片之中,而在竞争形成的充满活力的环境之中。“曲思于细者必忘其大”,学习硅谷的经验,必须抓住其实质。展望21世纪的世界经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之间、特别是大企业之间。从硅谷经验的角度出发,要提高一家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提高一国的经济竞争力,最根本的是企业要为员工和企业本身创造一个适合各自发展的竞争环境。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国际友人向中国国庆48周年贺辞
芭芭拉·哈里森(美中友好协会主席)在美中友好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你们的美国朋友谨向你们表示祝贺。祝贺你们取得的惊人成绩并祝愿我们两国人民继续携手走向未来。
云达忠(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之际,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推翻了封建统治;祝贺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
李莎(加拿大)
在那难忘的夏天我们相遇,十多年风风雨雨
我得到的是您太多的厚爱,希望您收下这个孩子
千万条理由一句话:我爱您中国!
后藤实(北京日本人会会长)作为日中友好的桥梁和纽带,日本人会与您同贺贵国48周年国庆。
植松修三(中国日本人商工会议所会长)期待着日中两国面向21世纪,互相依存,不断繁荣,并为之而奋斗不止。
拉什科夫斯基(俄罗斯)祝愿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成功地进行经济改革,发展中俄友邻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达尼艾尔·比尔(德国)48年前,经过漫长的黑暗,天空出现了光明,使这个国家以崭新的方式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