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摄影)
专栏:

  大同的辉煌
大同,一个兼具“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而驰名中外的城市。异彩纷呈的地上古建筑和厚达15米的地下古文化层,自上而下25个层组、厚度51米的富煤层,按目前产量仍可采挖300年的煤储量,每年外销煤炭6000多万吨和年输出8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书写了大同的辉煌。
大同,一个有着巨大潜在优势和良好发展机遇、充满希望的城市。大同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这里不但有国内闻名的膨润土,还有珍珠岩、石材、石墨等非金属矿产品以及金、银、铁、镁、锌等金属矿资源。这里拥有多种通讯手段和传输方式的现代化通讯网络。京包、京原、大秦等5大复线电气化铁路,大运、大塘等十多条公路干线以及大同至北京、南京、广州铁路线,奠定了大同在晋冀蒙三角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中央决定向中西部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加大财政信贷投入支持中西部发展,引导外商和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投资,又为大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大同人以把大同建设成为强大的能源基地和工矿城市的辉煌成就,完成了大同建设史上的第一次创业。面对优质煤炭资源的日益衰减和产业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为了确保大同经济的持续发展,从1995年起,市委、市政府先后邀请专家百余名,对全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反复论证,确定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立多元化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把大同市建设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初步现代化的城市的二次创业目标。
为了二次创业目标的实现,实施了四大战略:一是结构调整战略。工业内部在继续稳定发展煤炭生产的同时,积极培植非煤支柱产业。突出抓冶金、建材、化工、机械、食品等优势产业。农业内部突出抓四大粮食基地、三大经济林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开发名优特农副产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体系。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在巩固完善现有旅游景点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水平,把大同建成北方旅游大市。目前,已有60个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投产,新增产值5亿元,利税达5000万元。到去年底,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开放带动战略。发挥大同地处中西部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坚持以煤为媒和“以资源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的方针,突出专业招商,行业招商,企业招商,采取出让股权、引进海外基金、国际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引资范围,提高引资质量。先后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商来大同投资,创办三资企业114家,投资约3.3亿美元。三是城乡一体化战略。针对大同市大城大乡、大工大农的特点,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快速流动,形成了资金对接、产业对接、科技对接和市场对接的“五大产业链条”,促进了全市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四是科教兴市战略。为了促进科技与市场接轨,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产业政策,使全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二次创业目标的实现,大同市一直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贯穿到二次创业的实践中,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对市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大同,有着辉煌的过去;大同,无愧于时代的重托,再造新的辉煌。
人民日报在大同举办的第五届通讯员摄影研讨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40余位通讯员,用他们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大同人艰苦创业的足迹。
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
(附图片)
大同市注重城市绿化工作。他们栽种的鲜花、绿草、树木,把塞外煤城打扮得整洁而漂亮。李毅摄
大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总储量为718亿吨。煤炭生产量、外运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煤产品供应全国2700多个大中型企业,并远销欧、亚、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落里湾煤炭集运站煤场一瞥。李毅摄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大同第二发电厂,每年以其强大的电力,满足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电需要。
孙华鹏摄
大同汽车制造厂以质量求生存,向质量要效益,该厂生产的多品种云冈牌汽车,畅销数十个省市。图为汽车检测车间一角。刘莹摄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五世纪中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孙华鹏摄
大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开展的“争做文明市民”、“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图为市委书记纪友伟(右二)、市长杜玉林(右一)为“学雷锋标兵”颁奖。乔晓光摄
北岳恒山,是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悬空寺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院。它建造于恒山翠屏峰的绝壁之上,是游人向往的好去处。王甫君摄
大同华达石材有限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年产花岗石板材达20万立方米。他们的产品“山西黑”获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图为薄板研磨生产线一角。鲁乙酉摄
全国文明示范村——上张家坟村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总支书记左升(中)的带领下,走挖掘煤炭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之路。如今,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37亿元,人均收入6000多元,成为“山西省小康第一家”。李毅摄
山西省大同市同风肉制品厂从严治厂,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去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利税3000多万元,名列同行业前三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光荣称号。龙太新摄
大同市南郊区城关乡蔬菜实验研究所依靠科技,走高产、高效种植的路子,近年来共引进试种蔬菜品种320个,推广种植面积8.5万余亩,菜农增加收入2656万元。图为技术人员向菜农传授蔬菜种植技术。
卢传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