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贯彻十五大

  中国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
——学习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的几点认识
王维澄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十五大报告,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十五大的重大历史意义
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会议,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去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会议。
十五大的重大历史意义最根本的是在于,我们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我们党是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关系我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根本问题。我们党诞生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同马列主义传到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巨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引导我国人民走上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我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全面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五大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这个决策充分表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对中国的繁荣昌盛还是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五大的重大历史意义还在于,这次大会充分显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无愧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奋发有为的开拓者,具有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驾驭局势的能力,能够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夺取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新胜利。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寻常的五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并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巩固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好形势。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五年的成就,是在经受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下取得的,是在妥善处理国内和对外关系中一系列复杂和重大问题的情况下取得的,真是来之不易。这次十五大开得很好、很成功。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深刻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同志共同奋斗的实践经验,确立了向新世纪胜利迈进的行动纲领,大会还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完全可以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业绩。
回顾中国的历史、观察中国的现在和展望中国的未来,我们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十五大得出的这个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十五大报告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表达了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可动摇的决心,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来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的新局面和取得的光辉成就,充分表明科学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能够变成多么伟大的物质力量。正是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沿着这个理论指引的方向和道路前进,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开拓进取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为了运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实践,我们党一直在研究和阐述这个理论。十二大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十二个科学理论观点。十四大进一步从九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了这个理论的重大意义和邓小平同志对创立这个理论的重大贡献,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新的科学判断、形成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指明了正确途径。
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邓小平同志历来也十分重视学风问题,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和倡导的优良学风,我们应当坚持和发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基于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时代发展和各国实际相结合,基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牢牢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形成有科学根据的新观念新理论,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样,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报告所指出的,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我们学习十五大报告,就要达到这个共识。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路线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路线经过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十五大报告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深刻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算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是因为我国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用了二三百年才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和雄厚的综合国力的基础。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经过四十多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达到可观程度,社会发展接近小康水平。但是总的说来,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想问题,办事情,制定规划,确定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切不可忘记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实际,决不能动摇执行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的坚定性。
我们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始终坚持这个科学论断。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在我们今后的前进道路上,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都不能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要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改革是推进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动力。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在初级阶段,特别在当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正在快速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不成熟,由于部分国有企业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打好改革攻坚战更成为迫切的历史性要求。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要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变动较大,人们思想观念的更迭和冲突较多。敌对势力也会趁机捣乱。排除各种干扰,警惕破坏活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尤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自己的基本路线,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前进,这是最可宝贵的经验。在整个初级阶段,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确保我们的事业继续顺利向前发展。
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我们党有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有了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回答什么是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出科学概括。一九九一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初步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正确执行这个纲领,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妥善解决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把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们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更加巩固的物质基础。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十五大报告深刻指出: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解决好两大课题,一个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两大课题的解决关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全局,决定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报告从八个方面对如何解决好这两大课题进行了阐述,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政策取向。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上,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重点阐述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论述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股份合作制经济是一种新事物,要支持、引导,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同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些论述都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活动天地。报告进一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这种新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国有企业的改革要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战略性改组,抓好大的,放活小的,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充实企业资本金等手段,搞好技术改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加强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报告还提出了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等推进改革的任务。
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问题上,报告强调必须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努力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证国家的发展具有长久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作出贡献。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十五大报告强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明确提出,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新纪元。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
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行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有利于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总结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行机构改革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提高行政机构和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还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可以坚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文化建设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根据这个任务,我们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二是要发展教育和科学。这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三是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五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报告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几千万知识分子一定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
关于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肩负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重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是完成这项伟大使命的根本保证。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二十世纪写下了光辉篇章,也一定能在二十一世纪写下新的光辉篇章。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全民族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建设的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现代化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和保障。现代化建设,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人民对我们党寄予厚望,我们党也一定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领导人民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
我们要密切联系贯彻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法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实践,在中国成功地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奋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这在世界政治史上是罕见的壮举。正是有了这个伟大工程,有了这样一个党,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有了这个新的伟大工程,有了党的建设新的进步,才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我们党已经有了邓小平理论,有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重要、最为有利的条件。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建设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辩证关系,密切联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际,按照党的建设总目标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使各方面建设相互配套、相互促进。我们党将会以更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带领人民为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美好未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胜利。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是同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是我们团结的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团结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的组织原则和重要保证;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全党团结的前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朝着十五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