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特稿

  深圳的崛起与工人阶级的成长
文前提示:在以往的许多报道中,介绍深圳成就的很多,专门介绍深圳工人阶级发展与成长的比较少。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作些补充。
深圳,昔日的边陲小乡镇,今日的现代化城市。
70年代末,在农村改革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党中央选择了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从此,深圳就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短暂的17年,深圳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初创奠基、发展提高、创新优势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出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工人阶级创造了深圳奇迹,这一奇迹造就了深圳工人阶级。
大胆的探索辉煌的成就
深圳的崛起,世人瞩目。深圳工人阶级以“深圳精神”创造了“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益”,推动深圳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形成了现代化城市规模和格局,发挥了对内地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短短的17年间,深圳工人阶级以非凡的智慧和气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伟大革命中,迈出坚实的步伐,开拓正确的发展道路,探索出极为宝贵的经验,其意义远远超出深圳崛起奇迹的本身,它加速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带动着内地的改革开放,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证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历史的变化时代的特征
随着深圳的崛起,深圳工人阶级队伍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壮大。1979年镇以上职工人数4.02万人,17年来,深圳职工人数以年均17.1%的速度增长,到1996年底已达207.54万人,比1979年增长了51.63倍,其中镇以上职工达89.13万人。深圳的职工队伍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文化技术素质高。1995年,深圳每10万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达到7040人。到1996年底,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约有30万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约6.5万人,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高达14.45%。从工人岗位上成长起来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约有40万人。深圳的职工队伍年富力强、充满朝气。1995年,职工平均年龄为28.3岁。全市53586名干部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堪称全国最年轻的干部队伍。
深圳工人阶级的成长,不仅表现为数量的激增、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更表现为在实现自身历史使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特征。一方面,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出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品质和风采。
宝贵的经验深刻的启示
深圳的崛起与当代工人阶级的成长,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宝贵的经验和极为深刻的启示。
其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中国工人阶级就会无往而不胜。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从深圳的崛起与当代工人阶级的成长中得出的结论。
其二,改革压倒一切、发展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是工人阶级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信念。深圳的崛起和当代工人阶级的成长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和发挥着党中央要求他们的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等“四个作用”,并不断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就是因为深圳工人阶级毫不动摇地把邓小平同志深刻提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个压倒一切”始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是非得失最根本的标准。因此,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风险、遭到什么非议,他们都不退缩、不动摇。这是深圳工人阶级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的结果。
其三,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政治原则。深圳的发展史,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创业史的一个缩影。深圳的崛起和当代工人阶级的成长,雄辩地证明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舍此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四,中国工人阶级要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不断强化自身作保证。在迈向21世纪,迎接新挑战的今天,中国工人阶级只有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强化自身,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才能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才能使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得到继承和升华,才能用富有时代风貌的工人阶级品格去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其五,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个历史进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深圳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越深入,经济越发展,体制越创新,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忠诚地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附图片)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热门话题

  清洁工与社会文明
建达
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消息。
一条是:陕西省西安市解放路女子清扫班班长史翠荣,由于以苦为荣,十八年如一日默默地做好环卫工作,因而作为清洁工人的优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五大。
另一条刊登在《北京晚报》上。北京东城环卫局二队职工韩学东在清扫垃圾时,竟遭一青年殴打。据报道,这已是北京今年第四十三起无故殴打环卫工人事件。
清洁工被人们称为“城市美容师”。他们天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给城市带来了清洁和美丽,给居民带来了欢愉和温馨。他们确实是一群非常值得尊重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把环境的清洁和优美,当作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志。环境保护被列入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中,清洁工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尊重环卫工人。刘少奇同志当年曾亲切接见北京市环卫工人的优秀代表时传祥,高度评价环卫工人的贡献,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环卫工人以他们的辛苦劳作和默默无闻,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不久前,广州市专门制定了环卫工人的节日。许多城市大力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当一些地方出现有人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劣行时,人们义愤填膺,一致予以谴责。这充分反映了环卫工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
一个进步的社会,应有一种文明的风气和健康的心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特别尊重在艰苦岗位上的劳动者,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素质。不尊重别人的人,他自己就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不知那些动手殴打环卫工人的人是否想过:当他举起手的时候,他已经亵渎了文明、抛弃了道德,把自己置身于心灵不健康的一类人之间。这种人如果不醒悟、不悔改,必将被越来越文明的社会所淘汰。
讲文明树新风需要逐步养成、不断深入,最终形成社会风气。当一个地方的环卫工人不再被侮辱,当环卫这个职业真正得到每一个人的尊重时,这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附图片)
陕西省西安市解放路女子清扫班班长史翠荣在清洁工岗位上辛勤工作了18年。在她的带领下,解放路成为西安样板路段。最近,她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五大。宋红梅摄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文明窗口

  让群众满意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建设文明窗口纪实
李非
“让群众满意!”这是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兼局长金鑫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从1992年到1996年,该局连续四次被市工商局评为先进单位;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治理朝阳区不简单。这里是北京市的重要开发建设区,有内资企业3.6万家,三资企业1859家,外国企业驻京机构3176家,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8104家。还有3.98万个体工商户和各类集贸市场168个。朝阳区工商局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工作重点,逐步树立起良好的“窗口”形象。
“要出好成绩,就得有好干部。”朝阳区工商局首先抓了干部队伍整顿。他们订立了《形象工程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干部执行得如何,完全与个人政绩、业绩挂钩。从1992年开始,该局全面实行了干部聘任制。6年来他们免去了一批不称职的干部职务,对那些“大毛病不犯,小错误不断,说了就改,改了又犯”的干部,劝其退出工商局,另谋其他工作。任命了一批素质较好、有工作实绩的青年干部。这项举动受到市工商局、区委、区政府认可。
接着,该局又大力抓干部素质的提高。《朝阳区工商局言行规范守则》、重新修订的19项办公制度和相关规定相继出台,向全局干部职工印发了局里编写的《朝阳区工商局行政执法规范》一书。这些措施把以往“师傅带徒弟,教什么、会什么”,规范为“干部执法行为人人一个样的标准”。
为了让干部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朝阳区工商局规定35岁以下的职工到部队参加封闭式军训,并分批组织干部学习电脑操作,不毕业不能上岗。他们还建立起干部“轮岗”制度,及时发现干部才能,防止干部在一个部门呆久了滋生以权谋私等现象。
干部队伍的建设促进了“窗口”行业的建设。在开展“文明执法在市场,热情服务在窗口,满意在工商所”的活动中,局属各单位八仙过海、各创新招。左家庄工商所为保证辖区内市场经营秩序的有序发展,实行“挂账”、“销账”制度。一次,他们接到举报:学校门口摊商扰乱正常教学秩序。所领导24小时内召开了辖区各校主管领导座谈会,按校方要求及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对摊商进行疏导和处理。区消协开出了“巡回受理投诉车”,并开展了“月月3.15”活动。个体私营管理科根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多的形势,调查摸底,为200多名下岗职工办理了个体营业执照,为2000多名下岗职工在私营企业安排了工作……
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已逐渐刻印在朝阳区工商局干部心头,并化作他们每天的行动。(附图片)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市场管理员对集贸市场进行规范管理。 李非摄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创业之路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艰苦奋斗办好企业。湛江市下市桥糖厂走的是一条——
李化祥陈森
在蔗乡广东省湛江,有一家国有下市桥糖厂。该厂投产仅7年,已向国家上缴利税9780多万元,还本付息1.61亿元,7年为国家赚回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大厂,成为湛江市同类型资产增值最快、还债能力最强、负债率最低的效益型企业。
下市桥糖厂的成功主要在于他们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厂长薛进上任伊始便约法三章:一是廉洁奉公、不依以权私,不搞钱权交易;二是讲民主团结,遇事多商量,不搞个人说了算;三是艰苦创业,不讲排场比阔气,不大吃大喝;四是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不搞特殊化。薛厂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他任职7年,从未去过营业性的卡拉OK厅,没有住过豪华宾馆。去年厂里准备建二幢宿舍楼,有个包工头给薛进送个大红包,还说事成之后定重谢,薛厂长退回了红包,并将工程公开招标,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厂里有位老职工,年年被评为先进,经厂领导班子研究同意安排他儿子就业,这位老工人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一定要感谢薛厂长,薛厂长对他说:“你年年被评为先进,对厂贡献大,工龄又符合条件,安排你儿子就业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一定要感谢我,那就在教育子女上再加把劲,给其他职工作个好样子。”下市桥糖厂不仅有一个清清白白的厂长,而且有一个清清白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同志要求调入糖厂,给厂纪委书记兼劳资科长林廷晖送来600元,被拒绝了,他以为林书记嫌少,第二次送来了1000元,林书记告诉他:“调不调入不在你是否送钱,而是根据需要,由厂领导集体决定。”后来厂里确实需要这种工种人员,同意将其调入,这位同志逢人便说:“我调入下市桥糖厂没送一分钱。”
在下市桥糖厂,给人印象很深的还有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将旧墙改成阅报栏,废铁焊成垃圾箱。厂领导班子把“勤俭建厂”当成企业发展的战略。在设备技改方面,能自行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和使用,量力而行,节约资金。在管理方面尽量做到六个节:节汽、节水、节电、节油、节支、节礼,并且形成制度。厂里采购四川仪表厂的酒精生产设备时,市场要价60多万元,厂里邀请仪表厂领导到糖厂,召开班子会议与对方面对面地讨价还价,结果价格降到了40万元。
糖厂一方面尽力节流,另一方面广开财源,去年糖厂仅产品、副产品及废物出售就增收400多万元。收入增加了,支出减少了,糖厂每年的招待费、小车费、旅差费要比同行少50多万元。
在糖业系统内,下市桥厂上上下下爱厂护厂是出了名的。强劲的凝聚力,与厂领导关心职工疾苦是分不开的。在下市桥厂规厂纪中,有一份是独特的《领导干部六必访制度》,规定凡是职工遭受“伤、疾、残、灾、困、丧”,领导必须登门拜访。去年5月,一职工遭灾,厂长薛进带头捐款,全厂职工纷纷解囊相助,共捐款9700元。去年9月,湛江遭受百年未遇的台风袭击,接送职工子弟的学生客车滑陷在沟里,薛厂长冒着危险指挥小车一个一个地将职工子弟送回家,职工们深受感动。
下市桥糖厂领导关心职工在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方面舍得花钱。7年来,厂里共投资4950万元,先后建起职工培训中心、卡拉OK歌舞厅、幼儿园、图书阅览室、医疗室等设施,还建起了20幢552套职工宿舍楼,使全厂职工都住上了楼房,职工收入逐年改善……下市桥糖厂在南海之滨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附图片)
(图为厂长薛进在车间检查工作。)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今日劳模

  救活“湖林”
杨泽南
湖南省醴陵林业汽车运输公司曾被列为株洲市18家特困企业之一。
1992年,傅宜陵被上级看中,救活“湖林”的重任一下子落到这个身材矮小、性格内向的中年知识分子的肩上。
怎样才能救活“湖林”?傅宜陵深深地懂得:“湖林”真正的亏,不是亏在经济效益上,而是亏在人心涣散上。1993年是傅宜陵最艰难的日子。白天,紧张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骑一辆破单车走街串户。跑银行、跑税务、跑工商、跑政府,频频拜访各路“诸侯”,求得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竭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傅宜陵目光远大,他推进企业发展的思路是:手里抓一个(项目),口里衔一个,心里想一个,使企业在不断的运转中超越自己。
刚刚建立起一个颇具规模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他的眼睛又盯住下一个新的发展目标。他决定与中国“一汽”联姻,在湘东地区建立首家“一汽”服务站,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1995年7月,中国“一汽”醴陵服务站正式挂牌营业。
傅宜陵成功了。
1993年至1996年,这短短的4年间,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曾被列入株洲市18家特困企业之一的公司,一跃成为全省同行业中效益最好的企业、成为株洲市的优秀企业。傅宜陵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株洲市劳动模范。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奋斗者之路

  “红帮”传人江继明
吴学军竺士波
一说到“红帮”,这位历尽沧桑、名叫江继明的老“服装”便滔滔不绝起来,眉宇间也染上了得意的神情。
“红帮”是西服行业的专用名词。
50年前,也就是江继明14岁那年,他就跟着舅舅从浙江省奉化老家到上海学手艺去了。当时他对发源于鄞县的“红帮”颇有羡意。他知道,这些专门做外国“红毛衣服”的“红帮”裁缝们本事很大,做一套衣服能收1两金子哩。因此,他携了一个将来能赚大钱的瑰丽梦想来到了花花世界。
他在上海著名的培罗西服店当学徒;后来又正式拜“红帮”第五代传人、特级技师陆成法为师。从那一天起,“红帮”便成了他生命中永远的情结。
5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勤奋好学的小学徒如今成了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其间,他曾历经风雨和曲折,最终成了“红帮”的第六代传人。他现在回想起原先学做裁缝的初衷时不禁淡笑了一声,他现在想说的是:“红帮”是一种精神,它凝聚了宁波服装业180余年历史的传统精髓。
领悟到这一点,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保存下来的许多资料便是他这种人生印迹的证明,但他认为那个红布包裹中弥足珍贵的,其实仅仅是3本旧书而已。
第一本是他的服装启蒙书,那是一册1933年出版的《西服裁剪指南》,如今早已字老纸黄了。但他说他就是以此书入门的。
第二本是他初次撰写的《服装裁剪》,1970年9月出版。现在当他看到作者栏中“以裁剪工人为主体集体编写”这行字时,就会想起当时用有限的文化病中著书的种种艰辛。
第三本是1981年4月出版的《裁剪与缝纫》。就是这本普普通通的书,前后翻印了16次,共百万余册。这一回,无数个服装爱好者看到了他的名字。
假若把这3本书连接成一条线,那么刚好一头是继承,另一头是弘扬。他现在便以弘扬“红帮”精神为己任。因此,不仅在书本上,他在实践上、教学上也作孜孜不倦的探索。这两年,他设计制作的“1/2教学服装模型”和“江氏放缩服装放样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他在浙江省纺校等学校教过的学生如今也桃李芬芳。他觉得这些对于“红帮”裁缝,都是一种欣慰。
再过十来天,浙江宁波国际服装节将开锣唱戏了。所以他近日忙着整理有关宁波服装史的资料,以备展览之用。对他和他唯一的弟子陈尚斌来说,能在“红帮”故里展示“红帮”服装的魅力,将是一生中的一件盛事。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服务窗

  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怎么办?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1994年10月,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我们上调工资。但是从调资至今,上调部分一直没有发放给我们。请问企业的这种做法对吗?我们怎样才能要回这部分应得的劳动报酬?浙江尹华
尹华同志:
来信收悉。根据《劳动法》第50条的规定:“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你单位一直不将工资的上调部分发放给你们,属于克扣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应予更正。你们首先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协商的方式解决。你们也可以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你们还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上几种方式,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以解决你和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追回应得的劳动报酬。
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河南省许昌骆驼鞋业公司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产2000万双各类鞋的生产能力,产品出口到沙特阿拉伯、伊朗、俄罗斯等国家。图为公司总经理杨宏伟(站立者)在车间与职工共同研究质量问题。
孙景芳 丁爱民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