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发展的道理硬在哪里
吉匡
邓小平同志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环顾世界,从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人类都在谋求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渴望摆脱贫困,求得发展。各家各派的发展理论应运而生,纷呈异彩。然而,绝大多数发展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套用西方模式,以为它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结果,这些发展理论并没有能够成功地指导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发展。人们看到,唯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在长达19年的发展进程中,成功地一以贯之地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被证明是完全适合当代中国实际和反映时代特征的。因此,我们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原来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迅速而且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站到世界发展的前列。这件事的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
邓小平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提出来了。之后他反复阐明要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199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硬”在哪里?
硬道理硬在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要求。我们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发展是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世界上存在着极不合理的现象:仅占1/4人口的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却占据着世界资本输出总额的4/5以上,占据着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4以上。而广大的南方国家(指发展中国家)却长期处于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与贫困的状态,这也影响了北方国家的继续发展。因此,只有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解决了,才有利于促进南北冲突问题的解决。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中国发展起来了,就增强了维护和平的力量,就有利于推动南北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从全球战略的高度,从时代发展的大局来看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开放要达到的目的”。
硬道理硬在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核心是发展生产力问题,而要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保证也在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建国以来我们的失误,正是忽略了发展生产力,现在的社会主义所以还不够格,主要是发展水平低,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也应当表现在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上。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或第一任务、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硬道理还硬在发展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国内国外一切问题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解决东部与中西部的地区差距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人口问题、民族问题、教育问题、贫困地区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做到长治久安,关键都要靠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要靠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完成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更离不开发展;维护世界和平,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关键也是靠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邓小平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的一根主线。


第9版(理论)
专栏:

  关于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探索
邹东涛
内容提要: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所有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三个有利于”与生产力标准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作为我们判断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使得纷繁复杂的问题更加清晰明了。
●所有制、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深化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运动史也表明,所有制的变革与劳动者解放的步伐是一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所有制问题同样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财产权能体系集中表现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决定性因素。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不能回避所有制问题,恰恰相反,应该根据我国生产力状况,把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搞好。
一定的经济体制首先是以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依靠自上而下无所不包的经济计划和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推动经济运行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表现为以行政权力为纽带的控制和被控制权,企业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上级指令,没有什么独立性和自主权可言,也无需什么自主权。在这种体制下,必然要求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与之相适应。而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竞争性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表现为以财产占有为基础增值收益的权利,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牟取利益的主体,就必须独立决策和运行。为此,就必须有独立地位,而相应的产权是企业具有独立地位的前提,这客观上要求对原来的所有制进行改革。正因为如此,建立和完善合理、高效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自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的基本问题之一。
可以说,包括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等改革在内的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即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高不过所有制改革,深不过所有制改革。对此,我国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达成这样的共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所有制改革,许多重大改革理论、改革举措和经济政策无不与所有制改革密切相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一再强调要努力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我国改革开放以前那种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单一公有制形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实践证明,所有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有制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极不相同,那么,所有制关系变更的终极原因是什么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而,决定所有制关系变更的终极原因只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判断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根本标准。
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生产力标准,在60年代初,他就把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作为变革所有制和判断所有制优劣的根本标准。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通过深邃的思考,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与生产力标准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作为判断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使得纷繁复杂的问题更加清晰明了。“三个有利于”是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完善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应该注意这样的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消极思维方式去理解这种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不能放任自流。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首先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公有制占主体”的科学内涵。“公有制占主体”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我们不再搞完全的、纯粹的公有制,而是要在公有制之外发展非公有制;其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和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客观要求。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社会公正和公平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两极分化,从而从整体上保证人民的共同富裕;其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大局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大局稳定了,国民经济才能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才可能安居乐业;再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了,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显然,如果否定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就否定了“三个有利于”的制度前提和经济基础。
如果说,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话,那么,用形而上学的消极思维方式去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应该说,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思想理论认识水平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所有制问题上,今天的认识水平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旧体制在思想理论上的深厚沉积和人们在思想理论认识上的惯性,在所有制问题上的过时观念还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并时不时地影响所有制改革的深化。
由于我国过去公有制经济和国有制经济规模太大、比例太高,因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公有制经济和国有制经济还在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逐步下降,这一趋势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有所发展。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必要的,但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努力寻找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我们不仅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深入探索所有制理论,更重要的是,应在改革的实践中,努力寻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所有制、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既密切相联,又相互区别。把所有制的根本属性与其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和一定经济体制条件下所表现的结构和所采取的具体有效实现形式区别开来,是从整体上全面认识所有制问题的基本方法。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在出资关系、财产组合、支配方式、治理结构等社会微观层次上的具体体现。具体到企业,是与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资本的组合方式和资产的经营形式交织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其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交错性和渗透性,因此,不仅要努力寻找同一所有制的不同实现形式,而且要努力寻找不同所有制的相同或相近的实现形式。其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不仅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而且要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具体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形式只有两种: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而且这两种公有制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千篇一律的。改革开放打破了过去旧体制中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的简单框架,通过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的摸索创造,不但初步形成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体所有、私人所有、外国资本所有以及其他形式所有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群”,而且还初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体业主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群”,这使我国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理论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彩。
深化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索公有制在财产组织方面的实现形式。国有制经济经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企业财产组织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主要有: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两种形式: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主要有:社区集体所有制,社团集体所有制,社会基金集体所有制,联社集体所有制等。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外国资本所有制经济等。
由于在改革中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各种经济成分相互融资、参股、持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态,谁控股,就由谁左右局势。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普遍持续的发展。
从社会财产的组织形式来说,基本上有两种:独资和合资。独资和合资并不是某种所有制经济的专有形式,而是任何所有制经济都可以利用的财产组织形式。
合资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独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飞跃,它使人类社会有了公司制这个创造。公司制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所有制形态,而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各种所有制都可以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试点工作,在试行公司制探索中已取得积极成效。
股份合作制经济,是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重要创造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两者的一些共同特点,是国有小型企业改制发展的有效形式,也是集体经济在现阶段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
努力寻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不仅要认真总结所有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尤其要深入寻找差距和问题。当前,我国一些财产关系归属不清、所有权不规范的问题还继续存在,某些地区和行业所有制的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公平竞争的条件尚未建立起来,国有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在短期内还不易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通过深化改革也必然能够解决。


第9版(理论)
专栏:

  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
李玉妹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艰苦创业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规划的跨世纪宏伟目标,既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巨大工程,也是由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活动,因而必须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
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江泽民同志曾对我国国情作过精辟分析:“我们经过几十年努力,虽然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新中国经济建设是从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至今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需要克服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必须靠全国人民顾全大局,勤俭节约,集中财力物力于建设重点。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基础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落后,全国还有58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各项政策指导下,允许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同时带动扶持后进地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目前,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靠全国人民不断提高历史责任感和生存环境意识,自觉控制人口再生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低,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要靠全国人民厉行节约,立足长远,大力兴办教育,全力支持科技事业,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达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要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的现实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是全新的事业,是创造性实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特别需要有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面将越来越大,社会分配不公、部分国有企业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物质生活的好转往往容易淡化人们的精神追求,对外开放也难免夹带“放”进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延缓改革开放进程,最终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必须坚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激发全民族的勇气和斗志,正视问题,解决矛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党中央突出抓了党内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党风与社会风气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党内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和部门甚至非常严重,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还没有根除,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实践证明,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是抑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有力抗体,是党永葆青春的巨大力量。在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中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十分重要。这是保证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观念、群众观点、公仆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树立勤政廉洁形象的重要途径。同时,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也是转变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氛围和良好风气,必将影响和带动全体人民把个人行为同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统一起来,从而构筑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精神长城,为实现共同理想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第9版(理论)
专栏: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邢岩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现在重新强调这个问题,有其重要的意义。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关系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则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关于正确把握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是严格根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切前提确定无产阶级策略的基本任务的。先进阶级只有客观地考虑到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到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到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据以制定正确的策略。”正因为发展阶段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实践是否能按照正确路线顺利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不同的时代对同一个问题做过艰辛的探索。
早在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是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即“第一阶段”与“高级阶段”。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只能作出一般性的展示,不可能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进程究竟需要几个发展阶段作出明确的论述。列宁根据俄国资本主义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提出整个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国家与革命》中,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一词,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有了特定的含义。在列宁的许多论著中都曾使用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这说明,列宁对于社会主义也要分阶段的思想已经非常明晰。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也曾提出过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建成”加以区别,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建成,还不巩固。”列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阶段的思想,是十分宝贵的,无疑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情况,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论断。他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在这里,邓小平同志不仅指明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同时也讲清楚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初级阶段”,既不能割裂,更不能混淆。
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政策。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实践证明,我们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是正确的,是深得人心的。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能排除一切干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问题上,我们党经历了曲折和斗争。我们党发生的“左”倾错误,除了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外,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就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分析,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没能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而只凭着一些“公式”和“条条”死搬硬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已经证明,用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只能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引向歧途,最终走向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我们党经过挫折和失败,不断总结经验,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有了今天比较统一的认识,才产生了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心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认识我国国情,就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我们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现在,除了发展公有制经济以外,个体、私营经济等也有相当的发展。有的同志对此不理解,一提搞“股份制”改革,就认为是搞“私有化”,一提私营经济发展,就认为已经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这些认识主要是不能客观地分析“股份制”改革对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看不到私营经济的适度发展对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满足人民多方面生活需要的重要性。总之,是对初级阶段的国情认识不清。
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我们一定要牢牢铭记邓小平同志的教导,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