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敦促以归还巴勒斯坦税款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31日电(记者戚德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东地区代表法亚德8月31日在这里敦促以色列向巴勒斯坦归还所有被以色列冻结的税款,以解决巴勒斯坦目前因以色列封锁所带来的困难。
法亚德说,自7月30日耶路撒冷发生自杀性爆炸以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施封锁中所冻结的巴勒斯坦各种税收款项已达5500万美元,这些税收应归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所有,必须归还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由于特殊原因,巴勒斯坦进出口关税至今仍在以色列控制之下,巴以之间货物流通部分税收由以色列代管,成千上万名在以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工人工资所得税也由以色列代收。7月30日耶城发生爆炸后,以色列冻结了向巴方支付所有该支付的税款并对巴自治区实施全面封锁。鉴于双方在调查耶城大爆炸案中合作顺利,以色列于8月18日宣布向巴方支付税收的30%。
以色列的封锁使巴自治区的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世界银行8月29日发表声明说,封锁使在以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工人工资收入减少3100万美元,巴勒斯坦的外贸损失已达2990万美元。此外,封锁还严重影响了以色列的旅游收入,对以色列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储粮靠市场粮多不用愁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31日电(记者翟景升)美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面临着储粮问题。近年来,美国政府在粮食储藏方面的作用日益缩小,而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储备粮食。
为了鼓励农民储藏粮食,美国政府曾采取了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或者给予一定补贴的政策。但由于近年来美国粮食销售旺盛,美国国会于去年通过了1996年农业法,取消了补贴农民储粮的计划,从而把粮食储藏进一步推向了市场。
目前,美国民间的粮食储藏主要由三个部门进行。一是各食品加工公司,它们需要储备原料;二是谷物储仓公司,包括地方储仓、港口储仓和河边储仓。储仓公司储藏的粮食随时准备运往国内外市场。为了分散风险,它们大多参与期货市场交易;三是农场储仓,这主要是农民在收获粮食后的临时储藏。
据统计,1996—1997年度,美小麦总储备为4.44亿蒲式耳(1蒲式耳合35.24升),其中政府粮食储备计划下的库存为9300万蒲式耳,仅占总库存的21%,民间占总库存的79%。该年度全国玉米的总库存为9.41亿蒲式耳,其中政府库存仅占200万蒲式耳,其余均为民间储备。
由于销售旺盛,美国目前的粮食库存较低。去年初,美国农场的储备能力达109.4亿蒲式耳,但实际利用率仅为12%,农场以外的储备能力为80.85亿蒲式耳,利用率也仅为17.6%。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戴安娜罹难唤良知
蒋千红
在英国举国上下对戴安娜王妃的突然去世表示哀痛的时候,人们使用最多的三个词汇是“悲哀”,“惨剧”和“不可替代”。
戴安娜是不可替代的。
这不仅是由于她的身份和她特有的个人魅力,而且是因为她乐于与普通人交往,她使得民众感到亲近。从一个平民女子到皇室的一名成员,戴安娜在个人生活中走过的是一段不平坦的路程。然而她力图在英国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同情普通百姓的疾苦,热衷慈善事业,对社会中的脆弱群体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她经常造访孤儿院和养老院,甚至探视临终前的艾滋病患者。作为“和平大使”,她在世界各地的频频出访改变着英国在世界的形象。
她在世时也许听到很多非议,然而在她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人们会对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的痕迹进行深刻的思索。两天来,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民众对戴安娜王妃的不幸所进行的自发的哀悼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民心所在。比之官方与新闻媒体,民众始终给予戴安娜更加公正的评价和爱护。
在这悲痛的时刻,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逼死了戴安娜王妃?可以说,戴安娜是被一些追求低级趣味、挖掘个人隐私的摄影记者害死的。她的哥哥愤怒地说,他早就预料到新闻媒介会“杀害”戴安娜,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会直接死于某些新闻记者的追踪之下。
自1980年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的恋情公开以来,她一直是英国各种小报的焦点人物。在她与查尔斯王子离异后,更成为一些西方摄影记者竞相追逐的对象。一些小报不惜重金购买有关戴安娜私生活的照片,有一些记者甚至靠着跟踪报道戴安娜而成为百万富翁。利益驱动加上高度发达的技术手段,使得戴安娜已经无处可藏身,无隐私可言。这对西方标榜“保护人权”、“保护隐私”无疑是一大讽刺。
在那些以“注重色情、暴力和猎奇”为宗旨的西方一些小报编辑眼中,伦敦是市场,巴黎是市场,整个世界都是市场,而戴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女人,为了造成轰动的市场效应,他们早已置戴安娜的一切于不顾,并使戴安娜最终成为这种金钱至上的残酷竞争和极端败坏的新闻道德的牺牲品。
人们还要问:西方新闻媒体特别是英国报刊对于戴安娜的骚扰不但旷日持久,而且愈演愈烈,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出来制止?戴安娜走了,下一个受害者又将是谁?戴安娜去世以后,一些曾经在她生前追逐拍照的记者受到良心的谴责,已经公开地站出来表示忏悔。然而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并非个人行为。
戴安娜以生命的代价为英国社会敲响的警钟将同人们对她深深的怀念一道为历史所铭记。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决定大力发展因特网
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记者郭京花)法国领导人最近提出,法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特别是在因特网的应用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及许多欧洲国家,这与法国的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因此,法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因特网。
法国总统希拉克认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取决于信息技术。他要求法国驻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大使要特别注意驻在国尖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这一发展所引发的结构性变革。法国总理若斯潘则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发达与否关系到法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法国的国际影响。他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法国政府将采取措施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
在法国,领导层中使用电子邮件的人仅占5%左右,而美国的这一比例高达65%。法国目前只有15%的家庭拥有个人电脑,而美国这一比例为37%,德国和英国均为26%,比利时为21%。在公共部门,法国的情况更差。以学校为例,法国平均每个学校只有10台电脑,而德国为21台,英国多达31台。个人电脑不普及是造成因特网不普及的原因之一。
然而,法国因特网发展落后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即近10年来法国逐步发展起来一种自成体系的“迷你代尔”网络。法国目前有1450万人使用“迷你代尔”网络,而因特网用户则不足100万。“迷你代尔”网络只局限于法国,信息传递方法不够先进,速度也较慢。若斯潘总理要求法国电信局拿出方案,使“迷你代尔”网络逐步向因特网过渡。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盲人想认路音乐作拐杖
据新华社伦敦8月31日电(记者姜岩)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将盲人周围的景色转变成相应的音乐以帮助盲人认路的仪器。
记者从英国工程和物理研究委员会了解到,该机构正在研制的这种仪器利用了人们听到音乐后会联想到景色的原理。
使用这种仪器的盲人先要接受听觉训练,以熟悉不同音乐片段代表的物体及其特征。使用者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镜片上安装有两台微型摄像机,它们将拍摄下来的景色转变成数字信号,传输到盲人携带的便携式电脑中,电脑会将这些景色转化成相应的音乐片段,并通过安装在眼镜腿上的微型喇叭播放出来。盲人在转身的过程中,摄像机会拍下图像的变化,喇叭中播放的音乐片段也随之变化,这样盲人就可以“看”到其周围景色。


第7版(国际)
专栏:特写

  英国痛失王妃
本报驻英国记者蒋千红
8月31日晚7时,戴安娜的遗体由当天专程飞往巴黎的查尔斯王子和她的两个姐妹护送,运抵伦敦西北部的诺索尔特空军基地。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机场迎候。戴安娜的灵柩覆盖着带有皇家标志的绒毯,上面摆放着一个由白色百合花编织的花环。八名皇家空军的士兵抬着她的灵柩缓缓走过柏油碎石铺就的路面。没有仪式,没有奏乐,没有讲话。12分钟后,灵车向一座私人殡仪馆驶去。午夜时分,戴安娜的遗体被送入位于伦敦中心圣詹姆斯宫的皇家教堂……
戴安娜不幸遇难的噩耗震惊了英国。在戴安娜生前居住的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的肯辛顿宫前,从早晨起,络绎不绝地赶来吊唁的人们将一束束鲜花摆放在那紧锁的黑色铁门前。他们中间有相互搀扶的老人、孩子、年轻人,也有全家人一起来的。一张隐现在鲜花丛中的纸条上写着:“你是不列颠民族心上的一颗明珠,你是众多人心中的一线希望。”不少人在轻声啜泣,一个黑人男子用手绢捂着眼睛放声大哭。
当记者下午两点来到白金汉宫前时,见到大门左侧的一个角落已经摆满了鲜花,在通往白金汉宫的皇家大道上,不断有人手中握着鲜花前去向他们所爱戴的戴安娜王妃作最后的致意。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他所在的选区发表讲话,对戴安娜不幸身亡表示深切哀悼。他称戴安娜为“人民的王妃”。他说,戴安娜个人的生活经常遇到麻烦,然而她给社会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的却是欢乐和安慰。
中断苏格兰度假的英国女王以及查尔斯王子和威廉、哈里王子以及其他王室成员当日上午11时30分参加了当地教堂的礼拜仪式,牧师为之做了祷告。
英国广播公司中断了周日的娱乐节目,全天对戴安娜的去世及各界的反应进行连续报道。戴安娜生前在社会活动中对老人、贫困儿童、单亲家庭、艾滋病患者以及战争的受害者所表现出的真诚的同情与关怀,使千千万万不同国籍的人们对她的猝然去世感到哀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德国总理科尔对她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她的去世表示了哀悼。南非总统曼德拉称她为“英国最好的大使”。
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在1997年8月31日画上了句号。英国的天空中一缕瑰丽多彩的云霞永远地消失了。在肯辛顿宫、白金汉宫和圣詹姆斯宫前,人们为戴安娜点燃的蜡烛彻夜长明。
根据最新消息,戴安娜的葬礼将于9月6日(星期六)上午11时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她的遗骨将被安葬在她的家乡奥尔索普。(本报伦敦9月1日电)(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文明公德在国外系列报道之六

  卫生第一利人利己
——访美国一家面包厂
本报驻美国记者张亮
美国H§S面包有限公司生产的“收获之傲”牌面包是各种面包中的佼佼者。
这家公司在美国东部开设了17个分厂。巴尔的摩总厂的规模最大,年销售额为1亿多美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4。它有两个车间,即生产和包装车间。两者由封闭式天桥相连,烤制好的面包就通过这里自动传送到包装车间。
皮特先生是总厂的卫生总监,他带记者首先参观生产车间。只见大门上贴着一张告示:“非雇员不得入内”。门廊面积不大,右侧墙上张贴着关于卫生健康和安全生产的宣传画,左侧墙上是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卫生第一”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别具一格的是,男女卫生间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居然“唱主角”,因为工人们上班前做的第一件事是进去洗手。第二道门另贴有告示:“禁止吸烟!”门口放着一次性护发罩、口罩和手套,还有一个洗手池,并备有含酒精的消毒肥皂液。
这是一个庞大的厂房,有5条生产线,生产不同种类的面包。厂房虽老,但设备先进,环境整洁。从面粉搅拌、发酵、切割、造型、烤制到包装,全部是自动化的一条龙作业。各个流程安装有智能检验装置,不合格者自动淘汰。机器每天24小时运转,工人分三班倒,每班只有几十个人。他们身着白色大褂,头戴护发罩,有的还戴着手套,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还以为他们是医生或护士呢。皮特先生说,白大褂是工作服,护发罩是为了防止头发掉在生产线上,需要用手接触面包的工人还必须戴手套。下班前,工人必须把自己的岗位收拾干净,班班如此。工间休息时,有几个工人出去抽烟,他们的香烟不是装在衣服口袋里,而是放在袜筒里,以防烟渣掉在车间。
记者又来到办公楼采访总经理查卡洛斯。他开门见山地说,食品卫生是厂方的头等大事,如果不能保证卫生,就谈不上质量和信誉,更谈不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公司根据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州政府和市政府的成文法规,制定了一套具体的卫生监督办法。巴尔的摩总厂有300名雇员,专门从事卫生工作的占1/10,管理层还有3人负责全厂的卫生监督。另外,雇员人手一册《雇员工作条例》,而且必须亲手签名。其中规定,不遵守卫生规则的工人,前两次给予书面警告,第三次扣薪停职3天,第四次就解雇。
查卡洛斯告诉记者,招聘新工人时要检查身体,患病者一概不要。在职工人,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总厂设有医务室,定期为工人洗牙和采取其它口腔保健措施。厂方规定,一般小病可以上岗,但患了感冒是绝对不容许上班的。总厂还购买了一套关于卫生知识和规章的录像带,每个季度组织工人看一次,看完之后才发给他们当周的工资支票。
为了确保面包的卫生,公司、采购商、政府等相关部门层层把关。公司严格监督面粉从进货到生产的各个流程,购进的面粉经取样化验合格后才投入生产,否则退货。公司的主要客户,如超级市场和麦当劳快餐店,也常派人查看卫生状况。联邦、州和市政府往往进行突然性检查。查卡洛斯说,由于巴尔的摩总厂获得了美国面包制作学院的“卫生杰出证书”,所以各道检查关都能顺利通过。
查卡洛斯总经理最后说:“我们重视卫生并不是为了应付一道道的检查,而是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让顾客时时刻刻、百分之百地满意。”(本报华盛顿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国际收支顺差改善
意大利7月份国际收支顺差达12.126亿里拉,为1995年6月以来最好结果。意大利国际收支在今年的2月至6月均出现逆差。7月份创纪录的顺差使其今年头7个月的国际收支结算赢余9.918亿里拉。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将发行面额50万里拉纸币
意大利银行将于9月份发行币值1000里拉的硬币,取代现行的1000里拉的纸币,并停止5里拉硬币的流通。9月份还将发行币值50万里拉的纸币。现行最大币值的纸币为10万里拉。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孩子最缠父母
在25岁至29岁的意大利青年中,56%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欧洲,意大利孩子是最缠父母的。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调查,从1990年至1996年,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年人有明显增多的倾向。在18岁至34岁的意大利青年中,仍然生活在父母家里者1990年占51.8%,而1996年已上升到58.5%。(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8月29日星期五,一群骆驼大摇大摆地倘佯在通往开罗骆驼市场的路上。周五适逢伊斯兰教假日,因此每周只此一天开罗街头不会被拥挤的车流堵满。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