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团结民主再谱新篇
十四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生机勃勃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重视和发挥人民政协在团结各界、协商问题、听取意见、协调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使人民政协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政协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进展。
八届政协修改了政协章程,把参政议政列入主要职能,拓宽了政协工作的领域,参政议政列入政协的主要职能,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评议国是、建言献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灵活的形式。几年来,参政议政在实践中已成为各级政协最经常、最活跃、最有实效的工作领域之一。
八届政协制定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促进了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与新修订的政协章程相衔接,全国政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作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1995年制定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这个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法。同时,还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修订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政协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制定了《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规则》、《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工作的暂行规定》等。各级地方政协也都把推进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作为本届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落实《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市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
八届政协开辟了反映社情民意这一新的工作渠道,为党和政府了解实际情况、体察群众情绪发挥了桥梁作用。在李瑞环主席的积极倡导下,全国政协常委会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认真开展起来,号召每个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提一条建议、反映一条信息。全国政协办公厅创办了《政协信息》刊物,设置了语音信箱,建立了信息工作机构。各地政协同样积极开展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形成覆盖全国的政协信息网络。从1993年至今年政协大会期间,各级政协委员、各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以及其他单位共反映各类信息3597条,采用1818条。《政协信息》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的领导同志先后作出批示达100多人次。
八届政协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协组织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就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基础教育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进行考察、视察,提出提案、建议,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从全国政协的情况看,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10979件,其中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出92件;组织视察团72个,参加视察的委员1740人次,形成视察报告62份;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或专项建议160余件。所提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许多被采纳。
八届政协扩大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联系,推进了在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共同目标下的大团结大联合。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目前县以上基层组织已达3000多个,全国和各地方政协委员达50万余人。八届政协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优势,在努力促进统一战线两个联盟和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的基础上,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了促进祖国统一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5年来,共邀请接待了台港澳同胞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团组80余个,促进了各方面的沟通和了解。
八届政协拓展对外友好交往活动,增进了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八届期间,全国政协共组织了45个团组出访73个国家,邀请了46个团组来访。截至1996年底,全国政协已同6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6个机构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友好交往。全国政协还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对外交往的新形式。1996年9月成功举办了“展望二十一世纪论坛”首次会议,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八届政协重视理论和政策研究,增强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届政协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的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了理论政策研究。几年来,编印了《老一代革命家论人民政协》、《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等一系列重要学习资料,并通过常委会议等形式组织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政协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思路;举办了两次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总结交流了各级政协理论研究的成果。
八届政协加强了机关建设,为政协开展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全国各级政协机关按照李瑞环主席提出的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讲协作和加强机关办公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搞好服务,当好参谋”为目标,全面加强机关建议,提高了机关干部队伍素质,改善了委员活动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为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服务的水平。
十四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各级政协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协固有的性质和特点,不比不套,坚持政协就是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努力地多做团结统一工作,实事求是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好角度、发挥优势,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强调政协履行职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大局,必须注意从实际出发,必须加强同有关部门的配合;始终坚持依靠广大委员活跃和深化政协工作,重视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尊重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始终坚持实践和发展的观点,注重实践经验,加强全国政协同地方政协的联系,经常总结交流各地政协的好做法,用经验推动和指导工作。
目前,我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断巩固,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正在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决心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五大召开。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迎接党的十五大党建巡礼(六)

  路在脚下
——从江苏看农村党组织如何带领农民奔小康
本报记者崔士鑫
“农村要想富,找准一条路”,这是一些做农村工作的同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许多村、乡的领导干部们都慨叹:找路子难,选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更难!几乎是异口同声高“唱”一个曲调——敢问路在何方?
怎样才能找到致富路?记者近日到江苏采访,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解放思想开新路
江苏是著名的“苏南模式”的发源地,遍布村村乡乡的乡镇企业,给江苏农民带来了令人艳羡的富裕。
然而众所周知,苏南踏上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致富之路,一开始迎来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在计划经济一统天下时,一些村、乡偷偷摸摸搞起来的乡镇工业,没有计划产品,没有计划供应的原辅材料和能源,也没有计划的销售任务和渠道。但是他们大胆地找“米”下“锅”,借“鸡”生“蛋”,硬是在吃“皇粮”的大企业的重重包围中,在“冲击计划经济”、“挖社会主义墙脚”的种种责难里,闯出了一条给他们带来了富裕和荣耀的新路。正因为乡镇企业是解放思想带来的成果,因此人们赞扬它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江苏的一些农村党组织仍然保持了敢想敢闯的作风。与以往冲破计划经济束缚所不同的是,他们今天敢于突破的,是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再一次给他们带来了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在连云港市宋跳开发区有个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做的是不起眼儿的蔬菜生意,但是这生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做到了遍布亚、欧、美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一年就加工出口蔬菜3万吨,创汇2000多万美元。
近几年他们的眼光一直盯在国际市场上,研究后他们发现,我国农产品中的粮、棉、油等产品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国家,价格缺乏竞争力;而在发达国家,机械化程度较低的蔬菜、水果等产品相对成为弱势产业,其价格往往比我国国内市场高出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即便如此,生产仍然难以为继,只得依靠大量进口。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连云港的自然条件适合蔬菜生产,劳动力资源比国外丰富。他们便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先后引进40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试种,成功后进行批量生产,并主动与国外客户联系,从吸引最初每年只做几十吨生意的小客户,发展到现在年交易量上千吨的大客户。用一条大胆开拓的新路,让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济与国际大市场接轨,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卖难”问题,让更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因地制宜出活路
仅仅是在9年前,丹徒县黄墟镇龙山村还是个穷村。村里除了不适宜耕种的荒坡山地比较多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资源。
一个穷村,走什么路子才能致富?村党支部的眼光盯在建在他们村边的一个大发电厂上。别人的发电厂自然不能给村里带来什么直接的效益,但是它丰富的余热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他们再把龙山村临近鳗苗产区、村里荒坡地多这几条联在一起,一条路子就展现在他们面前:养鳗。
在主动与日本客户联系销售的同时,龙山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在荒坡地上建起了11个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露天养鳗池和23个总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的温室养鳗池。如今,这个以2.4万元起家的龙山鳗业联合公司,现已拥有资产20亿元,分公司16个,去年出口创汇达2.1亿美元。
江苏有苏南、苏北之分,而且条件差别还很大。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发展经济的优势明显,而条件并不优越的苏北,不少乡村的党组织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同样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铜山县柳新乡处于煤矿塌陷区,村与村之间条件差异大,但各村都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出路,于是出现了“一乡几制,各有特色”的发展局面。乡的南半部各村工业发达,北半部则重点在农业上做文章。土地多的抓种植,塌陷区荒弃无用的地方,整治后搞起了水产养殖。乡党委书记董绪超介绍,这几年随着塌陷区面积的增加,可耕地越来越少,他们开始筹划建种子基地,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播种水平,在较少的土地上得到更高的收益。条件变,思路变,路子就越走越活。
无论在苏北,还是在苏南,在那些找到了一条致富路的乡、村中,既有自身条件优越的,也有先天条件不足的。但他们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抓住发展机遇,从而从不同的起点,最后都登上了富裕的峰顶。
  组织起来奔富路
江苏农村,尤其是苏南农村,向以集体经济最稳固、实力最雄厚著称。直至今日,虽然江苏不少地方已在探索乡镇企业如何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但尝到了“集体”甜头的江苏人,对“集体”仍然情有独钟。不过,江苏人头脑中“集体”的概念,不是吃“大锅饭”、低效率的集体,他们强调的是组织起来的力量。
“农村党组织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共闯市场,这本身就是一条好路子。”江苏省委农工部长张九汉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进入市场,让他们分散地一家一户直接面对市场,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就有规模,有规模才能进入市场,才共同闯出一条致富路”。
在江浦县石桥乡九华村,记者参观了由县、乡党委扶持起来的瑞荣养鸭合作社。九华村过去是一个交通落后、资源匮乏的地方,是全乡的特困村,多年找不到一条好路子。农民有的靠养鸭子增加点收入,但往往鸭价高了赶忙养起来,鸭价一跌就连忙收手,变来变去还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免不了亏本。
1994年,由现任社长杨瑞荣牵头、分散的66户农民自愿加入的瑞荣养鸭合作社成立了。养鸭户联合养鸭,可以统一选苗、统一防疫、统一平价买进饲料,降低了成本。以后,不仅入社的养鸭户达到130多户,养鸭量从2万多只发展到280万只,合作社还利用贷款先后建起了光鸭生产线、60吨冷冻库和熟鸭加工厂,开发出板鸭、烤鸭、酱鸭、盐水鸭等10多个系列产品,在南京设立了13个营销连锁店,在上海、南通等城市建立了经销分公司。产品深加工不仅提高了效益,而且提高了养鸭户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
在铜山县柳新乡唐沟村,记者看到了另一形式的有组织地带领农民进市场。这里的一个养鸡场,鸡舍由村里统一修建和维修,防病等技术由村里统一提供,销售由村里统一组织,饲料和鸡苗由村里出售给个人,费用从个人交给村里的蛋、鸡收入中扣除。用这种方法,唐沟村这一个养鸡场从1982年只有2000多只鸡,发展到现在年饲养10万只,平均一人年收入达到6000多元。
靠这种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方法,江苏已出现不少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仅东台市就已有各类运销组织9000多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农民经纪人2500多人,运销的农副产品量占全市产量的65%。一些乡村组织的农民产销联合体,前方在大中城市设点销售,后方在本地组织生产,自动走出了一条适合市场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益的致富之路。
江苏农村发展的实践,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条件可以是千差万别,找路子的过程可谓千难万难,但是,对于那些能够解放思想、善于因地制宜、紧紧依靠群众的农村党组织来说,路子就可能有千条万条。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任建新要求各级法院审判人员
清正廉洁秉公办案
本报北京9月1日讯记者苏宁报道:为保证修改后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的顺利贯彻实施,全国第四次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今天在京举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任建新说,自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在党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严格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大的补充规定和有关决定,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坚决惩治危害国家安全,贪污受贿,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犯罪分子。这些年来,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刑事案件640多万件,判处犯罪分子750多万人;其中,审结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案件230多万件,审结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案件42万多种。各级法院还积极进行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刑事审判的水平。刑事审判队伍经历了实践的锻炼和考验,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面对全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任建新要求全国各级法院的审判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与一切腐朽思想和行为划清界限,保持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秉公办案的本色。加强对修改后的刑法和刑诉法的学习和研究,同时注重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和掌握,注意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驾驭刑事审判的能力,努力开创刑事审判工作跨世纪的新局面。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专门法院负责刑事审判工作的领导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160人,将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回顾刑法、刑诉法实施以来的刑事审判工作,学习贯彻修改后的新刑法、刑诉法,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刑事审判工作任务。法、刑诉法,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刑事审判工作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