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成就篇

  中国人离小康越来越近
——党的十四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
中国人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中国人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小康目标已越来越近。
小康,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位于贫困、温饱之后,富裕、发达之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说法,现行采用的小康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总体水平、物质生活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把这一构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实现小康目标是世界上迄今未有的伟大工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里,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一个萦绕在中华民族心头千古不灭的梦。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才能梦想成真。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为11.6%。1995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现价达4754元。从经济总体水平看,已接近改革开放初期擘画的小康目标。
“抓住机遇,一心一意发展经济”,使沉睡多年的中国巨龙开始腾飞。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序步步前移,中国人的“家底”愈发厚实。
人们不会忘记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是窘困。到1978年,全国年收入在100元以下的人所占比重为35.37%,居民储蓄余额200多亿元,平均每人每年存款不到22元。
星移斗转十几载,我们党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标准,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农村变了,城市变了,人民群众从切身的变化中,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实惠。权威资料显示:从1991年到1996年间,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平均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5.2%。去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43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900多元,增幅之高为近年来少见。
改革和发展使中国人的钱袋渐渐鼓了起来。一项最新统计显示:现在我国城镇居民储蓄余额已高达4.5万亿元,如果加上6000多亿元的居民手持现金、300多亿美元的外币个人存款等,实际拥有金融资产5.4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1996年国家财政收入7366.6亿元的7倍多。若分摊到12亿人手中,每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近5000元。根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后几年,城乡居民储蓄年增加额将在超过1万亿元的台阶上继续攀升。在不少城市居民家庭中,除传统储蓄外,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单、信用卡持有量也在快速增长。
告别了往日经济上的“紧缺”,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间,在中国消费品发展史上,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页。
民以食为天。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使中国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无疑是个奇迹,而近年反映食品消费比重的“恩格尔系数”在悄悄下降,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变化。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标准,生活越好,“恩格尔系数”则越低,一般认为60%以上为贫困,40%以下为富裕。多年来,在千家万户的家庭账单中,花在“食”上的钱往往占总开支的一半以上,而进入90年代后这一比重不断下降。1996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48.6%,比上一年又降低1.3个百分点,向着既定的2000年降低到45%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这意味着中国人终于有更多的余钱用于生活必需品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了。消费拉动了生产,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绿色食品等陆续进入城乡居民的家庭。精炼油、专用粉、低糖和低热量食物新品层出不穷,去年全国食品工业产值达到4741.44亿元,今年将超过5000亿元,居国内各工业部门之首。
再没有比服装的变化更能勾勒出中国人这些年的变化了。的确,仅仅是脱下蓝、绿、灰制服十余年,人们已不满足“越穿越漂亮”了,富裕之后往往希望穿得更得体、更舒适,国家信息中心曾作过调查,全国有88.7%的消费者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去年全国服装销售额达2700多亿元,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占11%。
中华大地上涌动的姹紫嫣红的时装潮,是纺织工业大发展的写照。从1992年以来,中国服装年产量达80亿件,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
当中国人脸上的笑容与身上的衣饰一样灿烂时,愈发显出对“住”的殷殷期盼。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份调查表明,现在中国有90%的人想拥有一套小康住宅。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每年投巨资尽最大可能补偿多年积累下的住房欠账。到1996年,全国城乡新建住房11亿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8.9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21.7平方米。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1995年开始实施的“安居工程”正在试点,竣工面积已达2000万平方米。随着收入的提高和住房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居民纷纷拿出积攒的钱置办“不动产”。今年春节,福州流行“拜年请到新宅来”;1至6月,上海私人购买商品房平均每天100套,比去年同期猛增一倍。对于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世界银行人士考察后曾如此评论:“中国的住房成就即使从国际标准来看,也是创纪录的。”住宅的水平说明,中国人生活质量跃向了新高度。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国至少有85%的新迁住户要装修居室。1996年装饰业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其中家庭居室装修成了消费主体,也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奔向小康的中国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继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庭大件”后,许多人又在忙着装电话、买电脑。目前,全国有固定电话4000万部、移动电话用户1000万户,4000多个寻呼台随时为3900万用户提供服务。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代通讯使“人远天涯近”,而这五年各种交通设施的发展,令人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调查显示,到1995年底,我国出租车拥有量已达50万辆,遍及803个城市。
中国人出行时所享受到的便利远不限于市内交通,这五年,随着京九铁路等一批铁路干线的投入运营,一大批机场的竣工和扩建,以及其他各类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完工,人们日益感受到旅行的快捷。到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已有95%的乡镇和74%的村庄开通了客车。去年中国民航全年客运量达5550万人次。
这五年中,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全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5天工作制的推行,卫生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受初等教育程度等生活质量和公民素质指标,也都有了较大提高。
所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跨越了温饱,正在大步迈向小康。我们既然能够提前五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那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初期规划的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苏省丰县城关电管站组织职工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便民、助民服务活动。图为该站职工在义务为居民拉线装表。
张玉印 吴坤山摄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发展五年回眸

  跨区作业显神通
——农机服务社会化新景观
本报记者董建勤
  机收小麦成一景
8月的三晋大地,不时可见庞大的联合收割机大摇大摆地驰行,畅通无阻。
记者赴农村跨区作业的发源地——山西省太谷县五家堡村采访。温廷义是最早的“养机户”,1983年首次购买了大型东风联合收割机,1986年与另5位农民组织收割机赴省内运城地区,利用麦熟时间差搞起了“南征北战”。近年他又与另两户结成“农机专业联户”,拥有5台大中型农业机械,跨5省区20余县市作业,今年一机的纯收入就达6万元。
据统计,山西省联合收割机年均增幅达25%—30%,进入90年代,跨区机收越来越成气候,1990年—1993年逐步进入统一组织阶段;1994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并像火焰一般很快蔓延到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区。我国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自建国初期到1990年,不足4万台,而1991年以来的短短6年就新增4.5万台以上,平均每年新增7500台,是1991年前的7.5倍。
联合收割机作业一次能完成割、捆、拉、脱、清、选等多道工序,使昔日艰辛劳作的农民得以“潇洒走一回”:“不用割,不用扬,手拿麻袋光装粮”;“乘着凉,喝啤酒,跟着粮,往家走”。
自下而上的跨区作业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从农民自发行为到政府积极组织,在农业发展史上也属少有。连续两年,农业部、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成立了跨区机收小麦工作领导小组。1996年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首次在11省(市、区)组织跨区机收小麦大会战成功。1997年1.4万台联合收割机逐鹿中原,轰轰烈烈,掀起19省(区、市)小麦跨区机收会战,收割机总数从2.2万台发展到3万台,小麦机收水平从50%发展到57%—58%,面积首次大于人工收割面积。山西省农机局戴建功副局长介绍说,1997年仅山西一省就有非常了不起的3个“1亿”:农民自投资金上亿元,全省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突破5000台;纯收入达1.2亿元;减少损失逾亿元,为全省人均增收68元,占年收入的8%—10%。
  相得益彰受青睐
农机跨区作业之所以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的引入,各方都有利可图。事实上,农机化的主体已悄然由过去的国家、集体变成了农民,新增农机90%以上为农民购买,近年农民每年用于购买联合收割机的资金在10亿元以上。如此一大笔资金自发投入农业,确实了不起!
巨大声势的背后是一笔经济利益账。跨区机收小麦,在抢种抢收、减少粮食损失、提高联合收割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诸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种植户减轻了劳动强度,大批劳动力得以解放。“三夏”大忙季节,乡镇企业不再停产。1996年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全部实现机收,3200家乡村企业和商业摊点夏收期间不停产,增加产值3000多万元。
农机跨区作业组织规模和范围逐年扩大,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有效组织和服务成为关键环节。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魏克佳说,跨区机收与市场经济伴生而来,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作业,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得以与大生产结合;打破了地域界限,增加了规模效益,满足了农民对农机服务的需求,是一件应常抓不懈的大好事。
  机械化更上层楼
小麦跨区机收只是我国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一个方面。短短四五年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迅猛。从1994年下半年起,各种农业机械产销全面增长,近两年销售额增幅都在30%以上。据统计,到1996年底,全国农机固定资产值已达1880亿元,比1992年增长56%。耕地、播种、收获三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8%、21%和12%,比1992年增长3—4个百分点。新技术、新机具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秸秆粉碎还田、化肥深施等十余项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技术得以推广,农机服务向产业化发展有了良好开端,在新技术推广、抢农时和抗灾救灾等方面充分显出威力。
农机化服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集团承包、农机专业服务公司、松散型的农机联合体等新型服务方式日益活跃。市场化、社会化的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湖南省通过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把农机户组织起来,与农户签订合同,今年已有2000多个乡镇农机站、100多万个农机户承包了2000多万亩稻田的耕种任务,占全省早稻面积的50%多。近几年,一些专业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势头颇强,在江苏省就已覆盖全省乡村总数的24%。
1996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516亿元,比1992年增加760亿元,4年增长一倍。
自然,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据统计,我国目前综合评价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40%,主要农田作业项目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机耕也不到60%,而播种和机收分别只有20%多和不足15%;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作物水稻,育秧、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却最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前景广阔。有关部门将按照“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的思路发展,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运销,扶持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力争通过3年—5年的努力,建成一个活力旺盛、功能齐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这必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为强有力的保障!
(附图片)
压题照片:黑龙江省九三垦区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快农业技术改造,提高科学种田和生产管理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图为九三垦区大型机械在进行小麦收获。
汤富 金桂林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防总水利部发出紧急通知
努力抗旱保秋收保秋种
本报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抗旱保秋收保秋种的紧急通知》。
通知说,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受旱50天—70天,有的长达100多天。最近,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加快,前期受旱较重的黄淮西部、华北中西部地区旱情进一步加剧;长江中上游地区近一个月持续晴热少雨,水田缺水严重,旱情迅速发展。这不仅给大秋作物的生长造成很大威胁,直接影响今年粮食总产,而且也给冬麦区小麦播种和明年春耕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为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夺得秋季农业生产好收成,并为明年夏粮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当前各地一定要继续加强领导,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抗旱工作。
一、再动员、再发动,立足抗旱夺丰收。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旱区领导要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大抗旱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夺取今年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讲求效益。粮食、水果、经济作物长势较好的地方,加强后期管理力度,保证水肥条件,确保增产增收。三、立足长期抗旱,抓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四、各部门要通力协作,为抗旱双保做好服务工作。五、加强领导,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第2版(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周泓洋报道: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实施3年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6年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高于东部7.84%,西部高于东部地区32.18个百分点。中西部乡镇企业利润、增加值、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都有上升,幅度在1—3个百分点,表现不凡。今年1月—6月,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02亿元,同比增长19.8%,利润总额增长25%,上缴国家税金增长20%。东中西增长速度均为20%左右,实现了均衡增长。
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以合作方式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农业部和中国农业银行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东西合作示范项目152个,总投资50.9亿元。这些项目落户示范项目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的强力支持,使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示范区的发展速度高出中西部乡镇企业平均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以上。208个示范区总人口仅占中西部地区人口总数的0.4%,但实现营业收入却占了7.66%。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成为第三矿业大国
国土地质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
本报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地质矿产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土地质研究程度居世界先进水平,已发现各类矿产168种,矿产地(点)近20万处,有151种矿产提交了探明储量,潜在总值高达近百万亿元,其中有20余种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矿业大国,其中1996年原煤产量13.5亿吨,继续雄踞世界榜首;投入开发的油田320多个,原油产量突破1.5亿吨;钢产量达到1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445万吨,较1995年增长6.5%。我国已建成上万座国有矿山,28万多座集体、个体矿山,依托矿山已形成了300多座以采掘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化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市。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地矿部提出在地勘工作部署上要重点实施“两项工程,三项计划”,即:矿产勘查跨世纪工程、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和第二轮填图计划、西南三江资源富集区矿产勘查开发特别计划、西北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目前各方面工作已全面展开,在三江地区新发现重要矿床(点)29处,西北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已在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区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我国地矿行政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已实现了重要改革,1996年4月成立了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地矿行政管理网络。1996年,地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小秦岭金矿区为重点的大规模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查处了各类违法开采矿山4.4万多个,查处了一批买卖矿产资源和采矿权的违法案件,消除了一批悬而难决的“热点”矿山,促进了矿业秩序的进一步好转。体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实施3年来已获实质性进展。(朱剑)


第2版(经济)
专栏:

  乡镇煤矿在发展中提高
本报讯记者彭嘉陵报道: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坚持“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各类煤矿快速发展,特别是乡镇煤矿发展更快。1996年,乡镇煤矿生产原煤6.15亿吨,几乎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1990年以前,乡镇煤矿数量和煤炭产量一直大幅度增长,但也存在着滥采乱挖、生产秩序混乱的状况。在国务院“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十字方针指导下,许多乡镇煤矿通过资产重组、联合经营、集资参股等形式,建成了一批乡镇煤矿企业集团,在联合中获得迅速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煤矿企业集团(公司)已有400多个。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电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本报讯广东省电白县依托山地面积大、海岸线长的资源优势,以山区开发和海洋开发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先后投入资金5.6亿多元,建立区域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发展山区水果种植业和沿海水产养殖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电白地处广东西南部,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重新审视县情,打破传统的种养发展模式,确定区域性支柱产业,全县开发水果面积61.2万亩,海水养殖面积9.84万亩,形成了水果和水产两大主导产业,建起了荔枝、龙眼等十多个农业商品基地。全县已建立和发展了一批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逐步形成区域化种养、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比上年增长20.7%。
(王琨郑会李华军)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沙河国有小企业改制见成效
本报讯两年前,拥有30多家国有企业的河北省沙河市商贸系统全线亏损,仅五金总公司和兴盛商场就累计亏损1000万元,负债率高达900%。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们大胆改制,实施了租赁经营、股份合作、承包、破产、拍卖等,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取得可喜成效,1996年全系统实现扭亏为盈,完成利润63万元,上交税金73万元。今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沙河市从1995年开始加大国有小企业改革力度,到目前,改制企业累计完成68家,占全市国有企业总数的84%,盘活存量资产4.8亿元。
(王霞张富民)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廊坊工行全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本报讯工商银行河北廊坊分行,巧用资金杠杆,鼎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与国有企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之路。
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该行在全面调查、认真评估的基础上,分类排队,确定18家骨干工业企业和19家国有商业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去年以来,对这些企业新增贷款3亿多元,占该行全部新增贷款的60%,企业实现利润1.6亿元。廊坊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化工粉末涂料为主的重点企业,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产品市场看好,该行近年来给它新增贷款1500多万元,目前,其产品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樊洪生周永来)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栾城盘活亏损企业存量资产
本报讯河北省栾城县大刀阔斧对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从而使8亿元的存量资产得到活化。
该县“六五”至“八五”期间,投资8亿多元,先后建起华药栾城分厂、县热电厂等7个较大企业。近年来,由于市场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到1995年底,亏损额达1亿多元。县委、县政府针对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实际,从去年初开始,对全县9个特困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改革,通过采取挂靠、兼并、托管、收购等灵活手段,共完成资产重组8亿多元,3800名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赵中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