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文明笔谈之七

  文明与偏见
赵大年
美国人自己说,“华盛顿是个有两副面孔的首都”,指的是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的阿纳卡斯蒂亚河两岸:一边是拥有林荫大道、白宫、纪念碑和国会大厦等宏伟建筑物的美丽都市,外国人也熟识的华盛顿;另一边则是贫困、吸毒和暴力恶性循环的穷人社区,多数居民是黑人,被称为“美国的第三世界”。
其实,美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富人区和穷人区,而穷人区的居民大多是有色人种。譬如,纽约的华人街就很脏乱,墙壁涂鸦,路边有不少赌摊儿和垃圾,我看见黑人在街头小便,也没人管……而近在咫尺的华尔街就清扫得一尘不染。难怪人们说纽约“既是天堂,又是地狱”。美国不是很富裕、很文明吗?存在此类现象而不能加强管理,说明他们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种族歧视。
据说,美国文明的三大标志是:可口可乐、牛仔裤、抽水马桶。洛杉矶平均两人拥有一个卫生间,可谓登峰造极。相比之下,咱中国人也有偏见——历来认为厕所就是又脏又臭的地方。国人自嘲:“八大菜系誉满天下,唯独公厕臭名远扬。”三年前北京新闻界发起“公厕设计大奖赛”,选出三十八件获奖设计组织施工,建成现代化的清洁公厕,影响很大,国内外六十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说“中国人向文明死角开战”。现在北京新建、改建了大量公厕,说明历史偏见也能改变。
咱们对工农也有曲解。1949年我参军时早晚刷牙,班长来自农村,他不刷牙,反而批评我,“咱吃人民的小米,你还嫌脏,一天洗两遍嘴,格路!”我不服,指导员就做思想工作:“格路,是东北话,就是脱离群众。你我都是学生出身,要向工农看齐。”我只好妥协,少刷一次牙。“文革”期间,知青上山下乡,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也下放农村劳动锻炼。我又因为到社员家吃“派饭”时自备碗筷而受批评:“咱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要注意影响,不能脱离群众!”后来,我接触到的一些回城知青,学会了抽烟喝酒,满嘴粗话脏话,当初见了老师就鞠躬、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就让座的礼貌,在他们身上已经看不见了。难道这就是“知识分子工农化”吗?不刷牙,说粗话,是农民在经济文化条件局限下的缺点,我们怎么可以向缺点“看齐”呢?目前一些文艺作品里,表现工农,也是满嘴粗话,好像不这样写就不生动、不真实——这种真实,充其量是自然主义手法。这样的描写,也是我们对工农的一种偏见。
今年春天我到扬中市新坝镇采访。扬中是扬子江中的冲积沙洲,十几年前还是个贫穷的小县。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的乡镇企业飞速发展,电器产品畅销国内外。镇党委李书记说,富裕起来的农民先是盖房,后来就有人赌博,吃喝玩乐,搞迷信活动,因此,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他们严禁赌博、迷信活动,有钱花在正道上。成片的别墅式农舍,可与北京使馆区的小洋楼媲美。高产的花园式农田,干净的田间小道两旁植树种花,有靠椅和彩色雕塑,绿柳环绕的鱼池、小桥、凉亭,供农民游憩。农民企业家和村镇干部都穿西装,没有不打领带、不系纽扣的,他们说,衣着整洁可以增强自信心,给外来客商以信任感。一次,有个农民骂了外乡人,对方的干部来电话说:“没想到新坝人是这样的!”李书记将此事提到党员冬训班讨论。大家认为,外乡人要么是我们的协作者,要么是游客、顾主,顾客是上帝,我们怎么可以开口骂上帝呢!党员要发挥模范作用,带动乡亲们讲文明话,做文明人。
新坝镇党委提出“科教兴镇”的口号,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也办得很好,还先后输送一千多名技工到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岗位培训。这个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乡镇,十年来的经济每年以高于百分之五十的速度递增,去年工农业生产总值高达三十六亿元,走上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看看“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新农民,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哭岱老
晏智杰
陈岱孙老师一年多以来身体状况不太稳定,入夏以来更是令人担忧地日见衰弱,但我们还是不能接受您这样快就离开我们而去的现实;我们深知,您是多么眷恋您所挚爱的祖国和人民,多么希望能继续为教育事业、为您热爱的青年再做一些事情。而我们大家也都期望和相信再过三年能为您庆贺百岁大寿呢。然而天不假年,人非圣贤,我们只好送您老人家仙逝了。
在这令人深切悲痛的日子里,想起您堪称楷模、为世人称道的道德和文章,心潮难平,夜不能寐,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四十年前我进北大时就知道系主任陈岱孙先生的鼎鼎大名了,但在您亲自为我们讲课之前,我和其他低年级同学一样,对于您这位大学者总是多半限于怀着敬重之情注视您那矫健的身影。经济学说史课程在三年级的开设,为我们直接聆听您的教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而且从一开始就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和鲜明的印象,至今不能忘怀。作为本世纪的同龄人,您时已年届六旬,但您的容貌、身板、气质和风度,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最令同学们惊羡不已的,还是您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您的讲课向来从容不迫,深入浅出,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在对以色彩凝重为特点的经济理论史的讲述中,既有浓彩重墨的强调,也不乏幽默与诙谐的穿插,总是洋溢着科学与智慧的光彩,每每给人以理论的满足和思想的启迪。老师对课堂讲授时间的掌握恰到好处,结束语和下课铃声几乎总是同时响起,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及至我后来从教之后,才愈益深切地体会到,若无精深的学识、真诚的态度以及长期教学实践的锤炼,要想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境界是难以想象的。
我很幸运,大学毕业之时,即考取了您的研究生,得以在您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攻读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三年有余的耳提面命,不仅使我在业务上获益匪浅,而且对老师的人品、学识和作风有了深切的了解与感受。学期初您总要指导我选课和制定学习计划;学期末总要就我的学习进展和成绩作出评定。您亲自为我单独开设专业课,并指导我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一系列原著,还要求我选修了有关的哲学、历史和英语课程。在老师亲自指导下进行的这一段空前密集和系统的学习,为我在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训练方面打下了深厚和坚实的基础。
您教学极为认真,从来一丝不苟。记得那时是在您家上课,每周或隔周一次,除非公出,您从不随意更改;每次上课都准时开始,从不提前,更不推后,我如提前几分钟来到,您则常以聊几句闲话作为过渡,桌上的小时钟敲打三下,立即开讲。先生治学极为严谨,常以言必有据、言之有物相要求,讲解原著时以务求把握作者真意和其精神实质为目标;您要求我认真读书,而我亲身体会到,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典范,在您读过的那些外文书,尤其那些精读的书上所写的许多批注和为数众多的圈圈点点就是明证。您一贯主张研究生应以培养独立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接受已有的知识。这种思想体现在教学方面,就是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和思想方法的锻炼,所以在您为我开设的经济学原著研读课中,每每以我先谈预先阅读的感受相要求,然后针对我的困惑或疑问之处加以解释,如果我能谈点什么见解,哪怕很不成熟,先生都喜形于色,予以鼓励。先生是有名的学问家和教育家,但又极具谦逊的品德,尤其不屑于浅薄和浮躁;先生诲人不倦,但从不强加于人,在我们这些后辈面前也不例外。所有这些,都是我在研究生期间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收获。我是怀着对老师的深切感激之情结束研究生学业并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希望能以所学报效祖国,也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关怀和期望。
不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将我心中的希望和设想击得粉碎;而最令人心碎和担心受怕的莫过于看到老师受到冲击和不公正待遇了。但我要说,这逆境又使我得以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老师的正直和坚毅,看到了您处变不惊、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所抱的坚定态度。面对逆境,您泰然处之,坚信真相终将大白;一有机会,照例宣讲您所深信的科学原理和知识,而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其实,我后来才知道,早在“文革”前,您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于遭受不公正待遇和身处逆境的同志毫不犹豫地伸出过援手,令这些同志至今谈起都不免动容。就这样,您终于度过了“文革”的风风雨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您看来,没有什么能比获得党和人民的信任、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更重要的了。所以,一旦拨乱反正,形势好转,国家发展步入轨道,已进耄耋之年的您就焕发了科学的青春,迸发出了空前的创作力。
这十多年来,您以饱满的热情和过人的精力,积极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撰写和发表的论述不下百万字,这还不包括您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演讲、谈话和其他文字成果;您还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和学术活动。您以自己卓越的学术成果为中外文化和经济学宝库增添了光彩和财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这些年来,您在百忙中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指导着我和其他同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您为我提出研究课题,一遍又一遍地为我修改书稿;您为我和其他同志的著作撰写了几十篇序言,这些序言大都是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论文;同志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向您求教,总是能从您那里得到理解、鼓励和切实的帮助。大家说,您就像一棵能给人阴凉的大树,又好比是一座能挡风避雨的港湾,还是我们经济学界的一面旗帜和学术泰斗。我们会牢记您的教诲,以新的成绩告慰您在天之灵。愿恩师岱老安息。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百只书包
高低
高位截瘫的上海女工房金妹情系希望工程,她克服重重困难,为安徽长丰县孤堆回族乡中心小学的贫困孩子们缝制了一百只书包。
残而不废的生命哟
捻作了线
捻作了坚韧
双脚没法飞奔
就叫针线飞奔
就叫愿望飞奔
缝制一百只书包
缝入真诚的爱
缝入爱的真诚
一百个孩子手捧书包
还未发书就已激奋
书包是他们最初的课本
书包与孩子们一齐咧嘴
心口合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山村故事
赵顺年
一只口红
抹去了多少古老的面孔
一双高跟鞋
踩出了乡村遍地的风流
一套西装
装点了时代的亮丽
一条领带
飘逸出山里人的潇洒
曾几何时
背影招来无数手指的点戳
猛回头
一行脚印却被许多新的脚印
覆盖


第12版(副刊)
专栏:

  飞舟千岛湖
李准
真像是鸟儿冲上了蓝天!驾快艇急驶在千岛湖上,望碧波无垠,千岛竞秀,任春风吹拂,水花四溅,舟随意转,心逐景飞,生命的美好欲望仿佛在自由飞翔!
“淳安风景天上有,千岛湖水人间稀。”位于浙江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实际上是1959年建造新安江水电站时筑坝蓄水而形成的一个人工湖。然而,与我所见到过的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松花湖等人工湖相比,她的规模要大得多,风光要美得多;与埃及阿斯旺水坝等世界著名工程相比,她没有引起是否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的争议。千岛湖的出现是人与大自然的一次成功的合作:一座新安江大坝的建成,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电量和排灌之利,又把那一千零七十八座山峰变成了湖中的岛屿,神话般地造就了一个面积达五百七十多平方公里的新的风景区。这里有山与水的奇妙结合,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有着绝佳的生态环境和“第二自然”的独特魅力。几年前那个惨案的发生曾一度导致游客的减少,但随着对案件的宣判和管理工作的加强,大批游人旋即又蜂拥而来。如今,海内外来旅游观光者正与日俱增。因为,千岛湖是一个挡不住的诱惑。
千岛湖的岛格外清翠多姿,千岛湖的水格外清澈明丽。水与山的拥抱使林木更加繁茂,鸟兽更加众多。在整个千岛湖内,现在淡水鱼已有八十多种,各类植物已有一千七百多种,动物已有二千多种。仅在开放的景点中,就有像蜜山岛、桂花岛、梅峰、天池和鸟岛、蛇岛、鹿岛、猴岛、名犬岛、水貂岛等近二十处自然景观。舍舟登岸,在岛上信步观赏,四周飘动的是花木的清香,连鸟啼鹿鸣也那样亲切,似乎整个大自然都在和你拥抱与对话。此时此境的生命感觉之舒畅是都市生活中难以遇到的。是的,人类本是自然之子,长期远离大自然的怀抱,就会产生一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不和谐感。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人流如潮,商品满目、科教密集,掌中机便可与全球通话,看电视就能知道世界事,集中体现了文明发展的成果;但这发展却往往伴随着另一方面的失落:绿树清风稀少了,鸟鸣蝶飞远去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被疏离了,人们的生存方式陷入了一种文明的片面。而在千岛湖,人们寻找到的正是失落已久的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是现代都市生存方式的美好补充。在这里,既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宝藏,又能从容观照人类意志在与大自然合作上取得的成功,人们美好的生命欲望得到了双重的满足,叫人怎能不留连忘返呢!
与动植物系列景点相辅相成,千岛湖上的人工建筑景点如温馨岛、钱币岛、宰相岛、铁索桥等另有不同的诱人之处。其中,最独特的要数锁岛。岛上不仅有作为门户的巨型门锁和岛中央的开心锁,更有最令游人开心的“幸福树”、“友谊树”、“爱情树”。这“树”,是一些上下左右拉满了钢丝的彩色铁柱,游人可用一把锁把自己对家人、朋友、情人的最美好的祝愿锁在树上。岛上出售的锁是特制的,锁梁上系有一块红色的铁片,状如心脏,供游人在上面刻字来表达心愿。最美丽的祝愿多是写给心中的情人的。有的这样写道:“虽然你还没有看我一眼,但只要想到你,我就感到无比幸福!”浏览中我发现,也有些刻字只是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某种感慨。“人生长河,我所想,我所愿,谁人能知?!”“愿做千岛人,宁可无官禄”,等等。游客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这样的心愿呢?我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拥挤、紧张的都市生活氛围中,很多人顾不上也没有条件作这种表达,而千岛湖的环境和锁岛的设计则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氛围。在抛却烦恼又无须顾忌的良辰美景中把埋藏心底的愿望自由抒发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感觉的愉悦和精神渴求的张扬,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又一重要补充。难怪书法家邵华泽游岛后挥笔写了四个大字:“乐在锁岛”。
千岛湖是迷人的湖,千岛湖是难忘的湖。飞舟信步一日游,给人欢乐,荡人心胸,并从一个重要方面启发我去重新思考对健全生存方式和现代人生意味的追求。回到北京已有数月,我的心却还在想着千岛湖,我的生命感觉的一部分也分明留在了那里。


第12版(副刊)
专栏:

  “从鲁迅出发”
——读《鲁迅比较研究》
陈平原
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都以鲁迅为根基。这个判断,更适合于从竹内好到丸山升的上两代学者。八十年代以后崛起的新一代学人,很可能不再以鲁迅为论述中心,但仍将其视为重要的“出发点”。日本学界的这一“偏好”,既基于自身的问题意识——借鲁迅思考日本的前途及命运,也基于其学术视野——日本人有可能在鲁迅研究方面大显身手。相对来说,上两代学人侧重前者,而新一代则更倾向于后者。二者治学风格略有差异,却都作出了可喜的成绩,也得到了中国同行的普遍认可。
上两代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译成中文并广为人知的,有竹内好的《鲁迅》(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伊藤虎丸的《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以及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等。至于新一代的研究成果,单篇译文不少,专著则只能举出最近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鲁迅比较研究》(藤井省三著,陈福康编译)。
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藤井省三,八十年代初在复旦大学进修,九十年代中期到北京大学研究讲学,与中国学界的联系极为密切。这位“新锐学者”,已出版中国学著作八种,这在学术著作出版远比中国困难的日本,实属罕见。《鲁迅比较研究》的论述范围,主要涵盖其前三种著述:《俄罗斯之影——夏目漱石与鲁迅》、《鲁迅——〈故乡〉的风景》、《爱罗先珂的都市故事——20年代的东京、上海、北京》。这里以中译本为主,连带介绍其“走出鲁迅”之后的著述。
中译本以“比较研究”为题,很容易被划入比较文学阵营。这自然没错,可未必能尽其意。单看题目,《鲁迅与拜伦》、《鲁迅与安德烈夫》、《鲁迅与夏目漱石》,似乎与中国学界的思路没有什么差别。可仔细阅读,很快便能发现日本学者的得天独厚处。留学日本七年半的鲁迅,在当时以及日后对于域外文学的译介中,多有明治时代日本思想界、文学界的影子。这本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只是中国学者受学养及资料的限制,很难真正进入这一课题。看藤井君讨论鲁迅对于显克微支、安德烈夫、阿尔志跋绥夫、契诃夫、安徒生、爱罗先珂等的接纳,都能举出日本文学界的态度作为参照,实在令人羡慕。中国学界往往直接将鲁迅与某外国作家作比较,虽也有所创获,缺了日本这个重要的中介,总是一种遗憾。这当然也有陷阱,那便是论者容易沉湎于细节的钩稽,见同不见异,无意中抹煞了鲁迅的独创性。藤井君显然深知此中利弊,不断强调鲁迅选择的自主性,以及借鉴中的创新。比如,解读《野草·复仇》,藤井君引入了鲁迅翻译的《工人绥惠略夫》以及长谷川如是闲的《血的奇论》,这已经令人大开眼界,论者更指出,必须将此前《摩罗诗力说》中的“斗剑士”、此后《铸剑》中的“黑色人”考虑进来,方能真正体味鲁迅曲折复杂的“复仇的情念”。这种全景式描述,使“接受”成了作家整个艺术生命的一环,不再纠缠于那永远也说不清的“影响与创新之间的比例”。
以广义的考据为根基,乃整个日本中国学研究的特色;藤井君的追求,则可以添上一句,以“文学的社会史”为归宿。此语虽系《爱罗先珂的都市故事》一书的出版广告,却颇能概括作者的学术追求。据该书序言,作者写作时广泛利用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档案(包括日本密探跟踪爱罗先珂的秘密报告),查阅了东京、上海、北京三地的报纸杂志,并调查了众多知情人。读藤井君众多著述,时能见到新发掘出来的史料,这里所下功夫,陈福康《编译者序》有精到的评介。难得的是,此等发现,往往能恰到好处地穿插在具体叙述中,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小考证”。在三宅雪岭主编的《日本及日本人》第508号(1909年5月)上,发现有关《域外小说集》的介绍,将日本人对于周氏兄弟的关注提前十一年,固然可喜,可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根据此则记事强调“一般中国学生似乎爱读俄国的革命的虚无主义的作品”,分析日本人何以注目邻国刚刚起步的译作,以及中日两国文学家同时喜爱安德烈夫的原因。略为排比一下出版时间,甚至得出以下结论:不同于清末以日本为中介接受西学的通例,“与其说鲁迅卷入了日本的‘安德烈夫热’,不如说他要与日本的文学者在翻译上一争先后”。此类以“考据”面貌出现的“论述”,乃藤井著作中最引人注目者。
在一般人眼中,日本学者擅长处理小问题,缺乏宏观研究的兴趣与能力。这或许是一种误会。日本学者之喜欢从小处入手,目的是便于把握对象,以求得干净利落地解决。至于着眼点,则不大为对象所限制。藤井论鲁迅,便特别强调“国际性的精神现象”,比如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个人主义的兴起、布尔什维主义与人类主义的张力、希望与绝望之同为虚妄,以及文字与图像的沟通等。这当然首先是由鲁迅的思考所决定的,但论者相当投入,而且多有创获。这种开阔的学术视野,使得“从鲁迅出发”的藤井君,在其后的《中国文学百年》、《现代中国的轮廓》以及刚出版的《(新)中国文学史》等著述中,试图勾勒百年中国的文学进程;而讨论处于交流与侵略夹缝的《东京外语支那语部》,研读八九十年代大陆、台湾、香港电影的《中国电影读本》,更显示作者的学术抱负。以目前学界的研究水平,如此宏大的叙事,处理起来实不容易。如何协调广博与专深,对擅长专题研究的日本学者来说,尤其是个难题。从论题到文体,藤井君似有超越现有学科边界及学术范型的冲动,这一论述姿态,比其具体著述的得失更值得重视。
回到藤井君最初入门、且至今仍在用力的鲁迅——对于学者来说,研究对象具有某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鲁迅先生又何尝被学科、论题、文体所局限?只是此类“随心所欲”的写作,非大手笔不能为。不难想象,选择这条路,藤井君很难祈求“一路平安”。不过,对“《故乡》的风景”有深入论述的藤井君,肯定记得那条只要有人走就会有的“地上的路”。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花不知名分外娇
金克义
业余创作,这个越来越遥远的名词,在今天的经济社会里,似乎显得不足置言。可是,当年曾产生过无数有影响的作家与诗人,胡万春、黄声笑、刘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们今天的创作中,业余创作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但是,在节奏繁忙的工作之余,也有锲而不舍的人,持之以恒的人,精益求精的人,风吹不倒、浪打不沉的人。曲立敏,吉林省舒兰市粮食局的一名干部,就是一位长期从事业余创作,潜心于文学技巧研究的人。二十多年前,他带着一腔对文学的向往,从事业余创作,他的诗、小说、报告文学,获过奖,他的歌词也被谱过曲子在本地传唱过。尽管星移斗转,世道轮回,但他对文学创作的高雅情趣,不曾稍减。最近,辽宁春风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情感世界》就是他二十年来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诗集名为“情感世界”,表现作者二十年来对生活变迁的所思所感所记。创作是业余的,但情感是专业的。他在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家庭的诸多题材领域中,写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个人的喜怒哀乐所碰撞出的缤纷的火花,为我们的业余创作大观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在我的心中翻腾了很久。这不正是广大业余作者的美丽风景吗?


第12版(副刊)
专栏:

  高峡出平湖(木刻) 吴佑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