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碧泉
对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来说,学术环境至关重要。它对于人才的成长、学术的发展起着设施、装备、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学术环境好,学术气氛浓,学术自由充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即使条件、装备差些,也能出高水平的人才和成果。北京大学数学学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北大从数学系到数学学院的“硬件”如办公条件、科研手段一直不大好,但学术环境良好,出了不少高水平的人才和成果,对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硬件再改善,成绩就会更大。也有这样的例子:硬件不差,科研经费也不算少,但学术环境不好,缺乏学术自由,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主要精力不搞学术搞权术,结果是人心思散,很难出高水平的人才和成果。
仔细分析一下,所谓学术环境,主要是由风气构成的。良好的学风,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个单位的良好风气,这是最重要的学术环境。再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风气又是由人们的思想道德、尤其是领导者和学术带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造成的。还是以北大数学学科为例。从数学系到数学学院,几代领导者和学科带头人都是品德高尚的学者。他们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但从不自夸,而是推崇同事们的研究成果。如果有了很好的学术思想,会与同事互相交流,甚至让青年人去深入研究。就这样,他们代代相传带出了一支既有很高学术水平、又有良好师德和科研道德的队伍,带出了好风气,形成了很好的传统。良好的学术环境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个单位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不能像仪器设备那样由别人给予的,也是不能用钱买到的,只能自己营造。而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必先从“正风”起;“正风”必先从修德始。


第11版(教育)
专栏:

在十一亿册课外读物中,非智育类图书的比例尚不足百分之一——
  素质教育:新的出版热点
李桂杰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那么,教育类图书如何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
笔者在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如今的孩子最钟情的是卡通书,而读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学生则寥寥无几。繁重的学习、狭隘的视野使孩子们的课外读物几近贫乏,孩子们在读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出版界的关注。
“和孩子们的父母、老师一起,来告诉他们一些从自身到宇宙、从物质到精神、从过去到未来的科学知识,我们想对孩子们说世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21世纪小小百科》丛书的前言这样写道。该社还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荟萃10本,也是文化品位较高的中学生读物,历史故事文字精短又寓意深刻。《天狼星科幻系列》8本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消沉多年的科幻小说又有了起色。
黄金不多,但自有分量,出版界迈向素质教育读物的最初几步清晰有力。国家督学游铭钧认为浩瀚书海好书很多,引导学生去发现和阅读是关键,可以考虑由教育部门和社会权威人士联合推荐中小学必读书目并与现行教材相配合。
有资料表明,全国每年出版的近60亿册图书当中,学生课外读物约11亿册。其中,课程辅导、习题册等智育类图书高达10.9亿册;而德、体、美、劳等非智育类图书加起来不过0.1亿册,不足1%,如此偏颇的比例让人吃惊。
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廷泉说,应试类出版物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教育图书的出版者要更多地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着想。
素质教育方面的图书出版已经启动,数量还不够大,但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选题重复、内容雷同。如何腾出力量、资源和空间精心地开发素质教育所需的新书系,形成接近素质教育理想的图书种类和内容结构,已成为图书界人士共同思索的问题。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基础教育图书研讨会将每年举办一次,对优秀的素质教育图书进行评比和推广。在金秋时节,出版界人士怀揣着亿万青少年及其家长、老师的期望启程了。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风正一帆悬
——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本报记者毕全忠
1913年,北京大学数学门开始招收新生,从此,我国大学第一个数学系开始了教学活动。
84年过去了,北大数学门已发展成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与北大数学研究所相结合,形成院所合一的数学科研体制。从数学门到数学学院,北大共培养出3000名数学人才。他们中有数百人成为教授,近20人成为院士,加上曾在北大数学系工作的教师,共24位院士。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自1978年以来,有8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其中有些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第三世界科学院颁发的第一个数学奖,就是北大数学学院教授廖山涛获得的。
80多年来,北大数学学科不断出高水平的人才和成果,长盛不衰,原因何在?值得探究。不久前,我访问了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姜伯驹院士、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张恭庆院士及数学学院的其他9位教授,也访问了北大数学系毕业的现任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选院士,向他们请教这个问题。
“第一系”:一流的教师,一流的风尚
1919年秋,北大改“门”为“系”。在确定各系的序列时,数学系即被确定为第一系。当时的校长蔡元培说:“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治纯粹科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直到今天,数学系在全校各系中仍列为第一系,学号以“01”开头的,就是数学系学生。
近80年来数学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说明,蔡元培“列数学为第一系”的见解是非常深刻的。在他之后,北大基本上一直坚持了这一见解,采取了不少措施,办好这“第一系”。
王选、姜伯驹、张恭庆等院士和其他教授都指出,北大数学系、数学学院办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风气好。这良好的风气包括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气氛,专心致志、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互相尊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青年教师的悉心扶持,等等。王选特别指出,这是数学系和数学学院领导带头形成的。姜伯驹说,这是从院系调整时就形成的。
1952年,北大、清华、燕京三校数学系合成北大数力系时,原三校系主任中,北大的江泽涵年资最深,50岁,从1934年起就担任北大数学系主任。年资最浅的是清华原数学系主任段学复,38岁。此外,北大的许宝騄30年代就在北大数学系任教,1947年回国时,已是国际概率统计学界公认的第一流学者,回国不久又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声望很高。谁当北大数力系首任系主任呢?大家支持年富力强的段学复,认为他堪当此重任。江泽涵和原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徐献瑜甘当教研室主任。那时周培源已担当北大教务长重任,也兼任了系里力学教研室主任。段学复不负众望,团结全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消除了原来三校的界限,使全系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领导和老教师在治学、为人方面带头树立的良好榜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任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张恭庆院士说:“老教师们不追求名利,潜心做学问,尊重别人,这种风气形成了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这是最重要的学术环境。”
风气是精神、道德的体现,是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强大的、无形的力量。采访中,我了解到北大数学学院教授们很多堪称为人表率的事迹。程民德院士曾任北大数力系副主任、北大数学所首任所长,对北大数学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与石青云院士一起奋斗了18年,研究人类指纹的拓扑结构,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他没没无闻地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生活极其简朴。他有一个研究生,一度没有上机的条件,程先生就叫学生到自己家中上机。当程先生生病要住院时,他又将家门钥匙交给了学生,并叮嘱家人,不论学生什么时候到家上机都行。
廖山涛院士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一系列大奖,但他从未宣扬过这些,仍旧默默地埋头于教学科研之中。以至于在为他庆功的会上,数学家吴文俊先生风趣地说他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数学系张筑生教授身患癌症,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教学工作,完成了研究生课程教材《微分拓扑讲义》的编著。他还长期从事数学奥林匹克的命题、训练、培养教师等工作,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为数学的普及和北大的招生工作作出了贡献。
现在人们认识到,办学要有第一流的教师。我想,这“第一流”应当包括良好的治学、为人的风尚,并非仅指业务能力。这正是北大数学学科办得好的重要原因。可以反过来设想一下。北大数学学科那么多研究方向,学术各有渊源,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和为人之道,就会互相轻视,互相排斥,各立门户,内耗巨大,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了。所谓“学术环境”,恐怕这是一个主要方面。
数学是年轻人的比赛
北大数学学院130位教师,平均年龄为46岁,最年轻的教授才30岁。在北大各院系中,这是一支比较年轻化的教师队伍。
科学与工程计算系31岁的教授张平文跟我交谈时说:“院系领导学风严谨,带青年人带得好,给我们创造了不少提高的机会。年轻人只要努力工作,在这里是大有作为的。”
姜伯驹院长说:“重视年轻人,也是北大数学学科的传统。对数学学科来说,这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有句俗话:‘数学是年轻人的比赛。’因为数学领域里思想最活跃,最需要创造性。因此,数学领域出成果的年龄比较低,成才较早,这也反映了数学科学的规律。”
从北大数学系到数学科学学院的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以老带新,从思想上、学术上、生活上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成才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他们能早出成果。
首先是在学术方向上给他们指引。最突出的例子是程民德教授对青年教师石青云的指导。程民德很早就让石青云研究指纹的拓扑结构,认为这是可出大成果的研究方向。在程民德指导下,石青云在这个方向上坚持不懈地工作,最后取得世界领先水平,她自己也成为中科院院士。
把青年教师送到世界上高水平的学术中心去进修、做研究工作,让他们到国际上去见世面,这是北大数学系的传统。至今全院130位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有过出国进修、留学、做研究工作、讲学的经历。数学学院教学工作很重,一个教师一出国,就要一二年,他的教学工作就由其他人承担。大家都乐意多承担,以便为别人创造机会。尽管学院的物质待遇不高,但由于具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人际关系,源源不断地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优秀人才来院工作。目前全院拥有80年代以来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65人,其中13人是留学归国博士。短期回国来工作的,每年也有十多人。
数学学院与北大数学所“院所结合”的教学、科研体制,也为年轻教师成才、出成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学院教师有了新的学术想法、新的题目,可以申请进所进行两年研究,他的教学任务由别人承担。两年内也可以由所里联系到国外去考察、从事研究工作。此外,每位教师每五年中有一年教学“轮空”,以便集中精力进修提高。这些办法已实行多年,培养出了一批青年教授,王诗宬、张继平等有成就的青年教授就都曾在数学所做过研究工作。
现实与未来之间
从数学门到数学学院,80多年的历程,中间有很艰难的阶段,但北大数学学科是不断发展的。从这历程中,走出了我国不少著名科学家,也产生了不少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然而,并不是一切都令人满意。
我国的数学教育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高的,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而我国的数学研究,在第三世界中是先进的。在不少点上,我国有很出色的工作。然而,整体来说,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还相当大。北大的情况也是如此。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数学教学研究单位,北大数学学院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是艰巨的。
我国有不少数学人才,但他们的作用、才能的发挥却受到了经费短缺的制约。这与人们对数学的观念有关。数学研究受制于设备、条件的程度,跟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比起来,是要低些。但这却使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数学研究只要一支笔,几张纸就行了。因此,教学研究的经费很少。数学研究也要有相当的投入,也要设备,例如计算机、图书、期刊等。北大数学学院由于经费短缺,有些重要的图书资料都难以订购。有的教授早就看中了一些研究项目,肯定可以出大成果,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经费,不能开展,眼看着外国人做出来了。
张恭庆院士说,数学家的产生是“成堆”地出现的。高水平的学术中心,一旦谁有了新的思想的萌芽,便立即在一起讨论,就会产生新成果。因此,集中在一起办公,有完备的图书资料室和试验条件,这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北大数学学院办公条件差,教师平时只好分散在自己家中办公。他想为每个教师争取一间办公室,或者至少两个人一个办公室,便于集中探讨。他为此奋斗了好几年,现在还未实现,还要继续奋斗下去。
困难、问题还很多。不过,有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北大建起了青年人才流动公寓,北大新的理科大楼也已开始兴建,办公用房紧缺当可于不久的将来得到缓解。得益于数学甚巨的北大方正集团,已与数学科学学院签订了共建协议,从今年起,每年出资40万元,用于支持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相信北大数学学科将来会有更辉煌的发展。


第11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注意培植学生的自尊心
陈雍茹
目前,后进学生已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学习差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心理不健康才是本质。据报道: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5000名青少年作了一次精神卫生调查,发现有心理偏差(心理障碍)的人占27%,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家庭的因素,也有来自学校的因素。
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评价不适当等是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之一。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时,有些教师把他们与成绩优异的学生加以比较,或在试卷上排名次,或责备其能力差,致使学生气馁,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对学习有困难、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提倡“自我竞赛”,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或者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来培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惩罚学生是一种危险的教育手段。滥用惩罚也是造成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各种惩罚现象在一些学校里大量存在。从罚站、推出教室、不准回家吃饭,到罚款、罚重复写成百上千的字等等。有时教师自以为是轻微的惩罚,学生接受起来却感到极大的不公平,因而委屈万分。
滥用惩罚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极易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从表面看,受到惩罚的孩子很快表示屈从,似乎问题就解决了,但事实远非如此。儿童考虑的只是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反而很少自我责备。久而久之,阻碍了学生内部控制力的生长,破坏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遵守一切大小规章制度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求每个学生绝对遵守又是不现实的。学生正处在学习发展阶段,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未养成,认识水平,自控能力有限,加之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犯错误在所难免。绝不能以破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育效果。要使教育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起来。


第11版(教育)
专栏:

  最后的题词
——追思张志公先生
孟宪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在中学阶段学过汉语语法知识,如主谓宾、定状补的人,都承受过张志公先生的恩泽。张志公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人。“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指供教学使用的汉语语法体系,这体系是在50年代确立的,它体现着张先生的英年才智,使全国数以亿计的学生受益,称得上是“善莫大焉”了!
张志公先生是在1997年5月20日不幸逝世的。他留给世间许多珍贵的东西,使人怀想和追思。
张先生是一位至仁至厚的长者,凡对他提出的请求,只要是合理的,不论这请求来自多么遥远陌生的所在,他都很少拒绝。在他逝世的前一个月,或者说,在他可以进行理性思维的最后几天,还曾为一份杂志做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题词。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997年初,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所办刊物《语文新圃》的主编托我请张志公先生为刊物题词。为此,我在今年3月28日下午到北京医院的病房拜望因肺癌住院治疗的张先生。我转达了《语文新圃》的希望,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之后,他与我讨论题词的内容。我说:“我回去想想写信给您。”临走前,我留下两本《语文新圃》。
3月29日,我给先生发往医院一信,内有我的题词建议:“语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石。”
4月12日,我收到张先生4月7日在病房给我写的回信,信中讲:“该刊名《语文新圃》,‘新圃’此名,联系内容看,似以青年学生为对象,是学生读物,不是以教师为对象的教学辅助读物。因此想只提‘语文’,不提‘教学’,如何?”接着,信中写了他的题词稿:“高水平的语文能力(口头和书面)是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一项条件。”读了先生的信,觉得先生的意见甚是。他显然翻阅了《语文新圃》以了解它的读者群的特征,相比之下,我的建议稿实际是一篇“跑题文章”。
我在收到这封信的当日,立即给先生回了信,对他信中所写的题词提出了修改意见。事情到此,本以为已经大体结束,没想到4月16日,我接到张先生从医院打来的电话,问我收到他的信没有?为什么没有回音?我的修改意见是什么?电话里他的声音已很沙哑,而且有些喘气。我连忙在电话里告诉他我对题词的修改意见。由于近年来他的听力下降得很厉害,修改意见中的一个字我说了好几遍他都听不清。想着电话另一端他是如何地着急,我更加自责和惶恐。于是,当下又写了一信,重复了4月12日信的内容。
事后我才知道,在张先生打电话后没几天,他的病情就急转直下。先是感染发烧,然后是不能进食,乃至不能说话。
生活中,我们不乏这样的体会:事物的意义常常在它有了结局时才真正显露出来。就像拉宾遇难使我们理解他生前和平努力的精神内涵,今天,当我回忆张先生四个月前给《语文新圃》题词的一些情况时,心中产生了与当时完全不同的感受。只要想一想下面的情况,我就感受到这件事所包含的使人仰视的意义:张先生已病势沉重,他的人生之灯即将熄灭。他有100条理由拒绝为《语文新圃》题词,但他还是答应了。为此,他翻阅了这份刊物,题了词,写了一封信,还打了一个电话,这一切在他实在不易。对于他所从事的事业,这是一种怎样的挚爱!
伦理学家何怀宏曾说,有一种维系一个社会所必需的、需要大家都遵守的不高的道德规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这是一种底线伦理。我想,还有一种规范,它要求人在对距离自己很远的人做利他的事情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使得从常理来看,他完全可以不做,而如果真有人做了,那他简直就是个殉道者。这种人是高尚的人,是值得我们仰视的人。
张先生属于后一种人。


第11版(教育)
专栏: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
——简评《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洪敬辉
在眼下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时,当务之急是对此进行切实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有力地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东北师范大学新近出版,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教授等编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进行的一项有益的理论探索。
依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以及诸种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该书着意于深刻揭示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对青年学生产生的冲击,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鲜经验和新的理论认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概括和剖析。
该书将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系统工程等诸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有机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诸多原理贯穿于全书的每一章节,使该书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了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统一,不乏独到见解。


第11版(教育)
专栏:

  全国电脑教育联盟成立
近日,国家教委、部分地方教委以及国内四家著名电脑厂商:联想、方正、长城、同创,与英特尔公司联合宣布成立全国电脑教育联盟,旨在为各地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电脑知识、交流电脑学习心得、参加周末电脑培训的机会,从而使青少年电脑教育系列活动在国内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全国电脑教育联盟在成立大会上宣布:首先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四城市推出周末教师电脑讲座,由联想、方正、长城、同创提供教学场地、电脑和主讲人员,由英特尔提供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电脑软件、专门编写的培训教材。
(峤玉)


第11版(教育)
专栏:

山东烟台市芝罘区95%的小学开设了微机课,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图为小学生正在练习打字。 吴增祥摄


第11版(教育)
专栏:

天津中营小学特级教师杜蕴珍(右)可谓双喜临门:首次作为代表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五大,又欣逢教师节,她收到了大会会务组赠送的一束鲜花。杜老师高兴地说:“我作为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当选为十五大代表,说明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我要代表广大教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新华社记者 张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