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由房屋而论什么是社会主义
李忠杰
●社会主义包括理论、运动、制度三种基本形式,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存在形式。
●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各种具体存在形式尤其是制度体系共同属性的集中概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和制度体系的主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最集中、最概括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功能、价值、目标和任务,揭示了社会主义各种制度、形式、特征的内在联系。它是社会主义的最高范畴。
把房屋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并不是讨论房屋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是以房屋为例,讨论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如何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首先,从房屋这个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我们天天都住在房屋里,也在不断地造房子,但假如要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地回答“什么是房屋”的问题,恐怕并不太容易。同样道理,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大厦”中住久了,忽然发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这有点像苏轼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即使现在,如果随机问一些人:“什么是社会主义?”未必都能准确地回答出来。
科学的概念要有确切的定义。“房屋”的准确定义要由有关专家来下。但作为一种方法论,给“房屋”下定义,恐怕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它是什么东西(事物)?第二,它是什么样的东西(事物)?第三,它是干什么用的东西(事物)?从形式逻辑来说,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是属概念,第二、三个问题回答的是种差。属概念加种差,才构成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
同样道理,要给社会主义下定义,也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它是什么事物?这是属概念问题。从最宏观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取代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行根本性改造的世界历史进程。它包括理论、运动、制度三种基本形式。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系统地剖析资本主义并用以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主义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是一种争取实现和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众性活动。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和规范体系的总和,是由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的统一体系。而一旦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国家确立主导地位,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世界历史进程、理论、运动、制度、社会,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是什么事物的问题,因此,都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定义中的属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体系。
第二,它是什么样的事物?即它有哪些最主要的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定义中的种差问题。如同回答什么是房屋就必须尽可能描绘出房屋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建筑物的最主要特征一样,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必须描绘出社会主义与其他什么主义的最主要差别,即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作过一些预测或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叫人民民主专政”。所有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义特征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各种具体存在形式尤其是制度体系共同属性的集中概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和制度体系的主要标志。它从不同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可以说是辨别、判断是否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是社会主义定义中的一项基本种差。其他诸如原则、体制、模式等,则是特征在不同方面的展开和表现。
第三,它是干什么用的事物?即它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功能?例如房屋,它的最主要功能是供人居住或提供与自然环境相对分隔的活动空间,避免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侵害。如果没有这种功能,也就不算房屋了。同样道理,社会主义有何功能?对我们有何价值?这也是社会主义定义中的基本种差。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最集中、最概括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功能、价值、目标和任务。换句话说,它从功能、价值、目标、任务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各种制度、形式、特征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内容。由于它是理解社会主义最深刻内涵的一把钥匙,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最高范畴。
领会社会主义本质论,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它是从什么角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如前所述,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除了明确属概念外,还要从种差方面回答“是什么样的”、“干什么用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功能、价值、目标、任务的角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对把握社会主义内涵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还是从房屋问题谈起。
举例而言,我们建造一所房屋,当然必须考虑这座房屋的形式问题:多长?多宽?多高?多大的体量?什么样的门窗?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形体?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建筑风格?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的。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就要严格按要求来进行设计和施工。
但是,在回答所有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必须回答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性问题,即:这座房子是干什么用的?也就是说,这座房子的功能是什么?对我们有何价值?建造这座房子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只有首先明确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设计师才能开始设计,工程师也才能着手施工。倘若这座房子是当礼堂用的,就要按照礼堂的功能要求设计它的具体形式,使它有较大的空间、宽敞的舞台和一定数量的座位。倘若是当居民住房用的,那就要按照住房的功能要求,设计一定数量的单元套房。只有这样,房屋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才符合它的功能、价值、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从根本上才符合人的需求,因而才能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否则,本来需要一座礼堂,却造成了公寓,本来需要一幢住宅,却造成了仓库。虽然形式上算房屋,但它已不能实现本来的功能和价值,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很可能劳而无功。
同样道理,我们搞社会主义,当然需要知道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社会主义的功能、价值、目标和任务,即社会主义是干什么用的。社会主义的一切制度、体制、模式,都要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来设计和建设。只有这样,我们建设起来的一切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的功能和价值,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偏差,往往是只注意到了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和形式,但没有注意到它的功能和价值,把形式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根据功能、价值、目标、任务的要求来设计和规定具体形式,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例如,30年代初苏联大搞全盘集体化,要求在很短时间里建立大批集体农庄。结果,形式有了,但功能和价值却没有实现。苏联农业生产急剧滑坡,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徘徊不前。我们国家当年大搞人民公社化,所犯的也是同样的错误。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即社会主义最大的功能、价值、目标和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一切具体制度和形式,都要体现这个要求,服从这个要求。符合这个要求的,我们就坚持;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我们就调整、改革;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要求,变换旧的形式或创造更多新的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的其他一切概念,都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抓住了本质,才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内容,才能真正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社会主义无论作为制度体系还是社会形态,都有一定的特征。特征并不等同于具体形式,而是将各种具体形式和制度中某些共同的、标志性的属性、特点提炼和抽象出来,用以与其他一切社会制度相区别。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就要使社会主义表现和保持这些基本的特征。特征和本质都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主要标志,构成社会主义定义中的基本种差。以往,我们比较注重特征,但忽视了本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纠正了这一偏向,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应该注意,本质与特征不是两个平列或割裂的概念。一般来说,特征体现本质的要求,本质决定特征的表现。特征从属和服从于本质。特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和形式也会变化,从而作为这些制度、形式基本属性抽象的特征,也会有所变化、有所发展。
有人总感到疑惑:邓小平同志为什么没有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包含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内?其实,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收入分配形式基本属性的提炼和抽象,属于社会主义特征的范畴。它们与社会主义本质有紧密的联系,但毕竟不属于本质的范畴。从根本上来说,它们只是实现社会主义功能、价值、目标、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功能、价值、目标、任务本身。所以,没有必要将它们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为什么?归根结底,是因为唯有实行它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强调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不能忘记社会主义特征。当然,这种逻辑关系应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成效不断加以证明。为了更好地实现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也可以不断地研究和改进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使这些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第9版(理论)
专栏:

  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白春礼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战略——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这是中国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走向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技作用于经济活动的特点
生产发展主要由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产业革命,使人类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期内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总和还多。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原子能等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等,对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关键作用。
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差不多90年;19世纪内燃机从研究到工业化只用了38年。本世纪科技成果工业化的周期更短,晶体管5年,激光不足2年。1994年至1996年三年内,计算机的最高运算速度从每秒300亿次猛增到1400亿次。
科技进步因素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本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体为5%—10%,60年代增至50%,现已高达60%—80%。
科技发展改变了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逐步由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向现代的科技型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促使经济效益提高,减缓资源不足压力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1989年我国煤炭产量达10.4亿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但从劳动生产率来看,国有重点煤矿职工为360万人,超过世界产煤国的全部煤炭职工之和,1989年国有煤矿全员劳动生产率为每工1.146吨,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工37吨的某发达国家相比,不及他们的1/30(通过内部加强管理,引进先进技术,1996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人均产煤率上升至1.923吨)。每个农业劳动生产力生产的谷物量,我国只相当发达国家的0.8%。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多种因素决定,但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一台年产200万吨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周产量最多为500吨,而采用计算机控制,每周产量可达5万吨。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不仅资源相对缺乏,而且资源利用率很低。我国能源结构主体煤炭热效率仅为20%—30%,发达国家在60%以上;我国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20%,发达国家已达70%—80%。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除了靠加强资源管理外,科技进步将延缓资源的消耗速度、改善环境并有可能发现新的资源消耗方式。通过对土壤和植物机理的研究,可能让土壤退化的地区重新披上绿装;城市垃圾通过科学处理,可成为农作物生长的绿色高质肥。科技进步为我国资源利用拓展了空间,为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赢得了时间。
响应、跟进新的科技革命,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响应和跟进新的科技革命,就要遵照邓小平同志讲的,“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在科技活动中,要特别提倡原始性的创新,创造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倡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各种资源,抢占科技制高点。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规律为目的,是诞生新技术的土壤,涌现新发明的源泉。要响应和跟进新的科技革命,应重视技术引进。但是,不能一味地强调引进技术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利用自己的基础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产品,这样才能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
我国的基础研究目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从水平上看,我国在基础性研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领域只有5%,可以平等地和国际交流,被国际承认有较好工作的领域大约占20%左右。由于我国科研经费不足,对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较大的制约性。1991年研究发展费用占GNP比重,中国为0.72%,巴西为0.78%,印度为1.03%,韩国为2.5%,发达国家为2.5%—3.0%。这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水平和科技投入水平与先进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由于科技投入不足,造成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困难,研究活动低水平重复,科研队伍不稳定。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把有限的科技资源调整到紧密围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上来,组织力量占领若干科技制高点,加快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眼界的宽与窄
李仲春
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宽阔的眼界。因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不仅要打破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以至本地区的界限,而且还要适应打开国门,我国经济不断加强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情况,着眼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来观察与分析问题,并作出科学决策。然而,现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观察问题的眼界并没有真正由窄变宽起来。主要表现:一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下的蝇头小利;二是只看对本地有利,而不顾对其他地区造成的损害;三是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罔顾问题的另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习惯于用狭窄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诸如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政策法规意识不强等。但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自然经济、小农意识所造成的。自然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只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突出特点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一家一户的利益至上,眼前的利益最高。我们虽然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现代化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消除,甚至可以说,在有些人身上影响还很深。他们看问题总是跳不出那一亩三分地,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不利的一面。眼光过于狭窄,不开阔,跳不出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这座“大山”的遮挡,在观察问题时,就难免出现哲学上所说的“错观察”和“未观察”。所谓错观察,就是在观察问题时,把个人主观的东西当作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未观察,就是在观察事物时,只注意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看不到事物的其他方面和部分,更看不到事物的整体与全部。进而就像井底之蛙,目光如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以耳代目,以手代目,干出盲人摸象那样的傻事来。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眼界能否由窄变宽,也是能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个市场主体,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讲究经济效益。个人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这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经济组织、部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每个经济组织、部门都必须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个环境下生存、发展,都是市场经济这个“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因此,追求利益、谋取发展,就不能只顾一己,而不管其他。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开阔的眼界。邓小平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是管大事的,“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有了这种宽阔的眼界与胸怀,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才能不囿于各种束缚与限制,跳出小天地、小圈圈,站在大局、全局上观察和分析问题。
王安石在《登北高峰塔》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俗话也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眼界开阔,不让一时的浮云遮住自己的眼睛,才能看问题长远、全面、准确。各级领导干部身担重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不仅影响本地、本部门,而且有时还对其他地区和部门乃至全局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把问题放在大局、全局中去分析、比较和判断,做到目光远大、视野开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眼界变宽,就必须注意学习,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注意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树立市场经济观念;还要注意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真正做到既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又有广博的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