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想的力量有多大
——关于思想的漫谈之一
江源
这好像是一个挺奇怪的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标准可以度量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大不大似乎只凭感觉。现实生活中轻视思想的现象也很普遍,大到对科学的理论不钻研,小到对思想工作不重视。特别是一些做专业工作的同志,埋头于业务,强调指标和数字,讲思想的力量,常常被认为是玩虚的,是讲空话、大话。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人不能没有思想。人首先是实践着的人。实践产生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这个力量到底有多大?一言以蔽之,它能指导人们改变客观世界。
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一心一意搞建设,正在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思想创造奇迹的事实数不胜数: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邓小平同志倡议和推动沿海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深圳、珠海才能从边陲小镇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上海才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有力地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没有邓小平理论,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列宁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科学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思想的力量。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世界。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众所周知。它可以用于战争,也可以用于和平。它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但是,原子能的产生首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理论上预言了在物质深处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以后又有物理学家提出核裂变思想。奥本海默等人把理论转化为技术,由此,才有威力巨大的原子弹的产生,进而又有核电能。何止于原子能,计算机不是吗?生物工程不是吗?翻一翻科学史,从最古老的到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无一不是思想的结晶。
最现实、最功利的经济活动,也离不开思想的指导。大到宏观经济的计划、部署,若干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小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以至于个体经营者的投资选择,要真正取得成效,无不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盲动、蛮干是决然不行的。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每个人都在一个既定的物质环境中生存竞争,物质的决定意义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却因人而异。因为搞经济而不屑于言思想,这实际上是不懂思想,也不懂经济的表现。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同样也重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在今天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传播媒体早已先进到上至太空下至洋底而无处不在。传播速度也可以在瞬间把一种思想遍布全球。信息时代,思想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已远非过去的时代所能比拟。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关键在于要使思想符合实际,达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就要求努力学习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思想武器和思想方法。


第9版(理论)
专栏:

  试论我国治理近几年通货膨胀的经验
赵海宽
显著成绩
我国治理近几年的通货膨胀,已取得显著成绩和丰富经验。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对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经过治理,已实现了“软着陆”。标志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由1994年的21.7%回落到1996年的6.1%,1997年1—7月平均较上年同期的上涨率更回落到1.6%。在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的同时,这几年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这次通货膨胀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治理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3年为13.5%,1994年为12.6%,1995年为10.5%,1996年为9.7%。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虽比1993年减少3.8个百分点,但仍比“九五”计划规划的年均增长率8%高出1.7个百分点。这不但不是治理通货膨胀付出的代价或带来的损失,而是把经济增长速度,由明显偏高拉回到基本正常,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效之一。同时,在同一时期,我国的外汇储备和粮食库存也大量增加。外汇储备额1993年底为211.99亿美元,1994年底516亿美元,1995年底736亿美元,1996年底1050亿美元,3年之内增加838亿美元,增长了近4倍。当前,粮食库存也达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我国治理这次通货膨胀,不但没有减少稳定货币的物质准备,而且人民币稳定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
人们知道,治理通货膨胀同发展经济,以及增加外汇储备,从根本上和长远看是一致的。只有制止了通货膨胀,才能持续、快速发展经济,以及有财力增加外汇储备;反过来,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外汇储备比较充足,币值的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保持经济快速发展需要较多的货币供应,增加外汇储备也需要相应地多投放本币,而治理通货膨胀却要收缩银行信贷,减少货币供应。在有效治理通货膨胀期间,很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资本主义国家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在治理通货膨胀期间,通常都要伴随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停滞,甚至负增长。我国过去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国治理1985年的通货膨胀,虽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然而物价上涨率也没有明显回落。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比上年增加12.8%,1986年增长8.1%,1987年增长10.9%;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的上涨率,1985年为8.8%,1986年为6%,1987年为7.3%。且1988年又开始更加严重的一轮通货膨胀。治理1988年到1989年的通货膨胀,虽然很快见到效果,但经济增长率却出现了滑坡。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的上涨率,1988年为18.5%,1989年为17.8%,1990年猛降为2.1%;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1988年的11%,降为1989年的4%和1990年的5.2%,1989年底和1990年初的几个月甚至出现负值。而在治理近几年的通货膨胀中,做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可以看出,其成绩何等巨大,何等难能可贵。
有人说,治理这次通货膨胀也付出了失业人数增多、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企业相互拖欠增加等代价。这是不准确的。应当看到,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在原有体制内长期运行形成,而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不能归咎于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主要依靠深化改革,而不能过分寄托于货币政策。
成功经验
只有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国上下一齐动手,才能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治理通货膨胀。货币流通状况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反映。出现通货膨胀,说明经济发展出现了失调现象。我国这次所以能够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同时,有效治理通货膨胀,决定性的原因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正确,决心很大。
1992年底,我国通货膨胀尚处于初期阶段时,江泽民同志就在当时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防止经济过热”。此后,几位中央领导人又多次强调这一问题。在通货膨胀势头强化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6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动员各地、各部门正式投入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的工作。一年后,李鹏总理在1994年9月6日召开的全国进一步加强物价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又对治理通货膨胀提出十项措施,并宣布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整个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在治理通货膨胀工作开展起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个经济形势一直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求银行对生产市场适销商品的企业给予合理支持,对不应贷款的企业坚决不予贷款。由于中央态度坚定明确,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时期,基本上做到了各部门、各地区协调配合,齐管共抓。
特别重要的是,在这次治理通货膨胀取得较大效果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急于转变货币政策。199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较上年的上涨率下跌到6.1%,许多人认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停止实行,宏观政策应该放松。但鉴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微观经济主体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方面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都想大上、快上,中央决定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从而使我们有可能避免一次新的经济起伏。这同以往几次治理通货膨胀,在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回落之后,急于放松货币政策,以致通货膨胀很快复归,形成鲜明对比。
通货膨胀虽然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失调的反映,但它集中表现在货币供应超过客观需要方面。人民银行作为货币主管部门,在治理通货膨胀工作方面处于关键性地位。在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人民银行积极同国家计委、财政部等主要宏观调控部门协调配合,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有关决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顿金融秩序,制止乱拆借、乱集资;正确掌握银行贷款和货币供应力度;适时调整利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既治理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我国在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一直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个政策虽然在1994年后才明确提出,但其基本精神从1993年下半年就已开始执行。所谓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紧缩力度有弹性的紧缩货币政策。其特点,一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紧缩力度。例如,1993年六七月份,由于中央采取有效措施,货币紧缩力度较强,很快取得预期紧缩效果。但许多企业一时适应不了,感到资金太紧,生产和经营不能正常进行。于是,中央从同年8月开始,微调国家银行贷款掌握力度,对企业适当增加信贷数额。到1993年底,银行仅流动资金贷款就新增加2464亿元,保证了企业增加生产需要资金的供应。二是根据改善经济结构的需要,用不同的力度掌握贷款和控制货币供应,即应该严格控制的贷款和货币供应,坚决严格控制;应该发放的贷款和投放的货币,坚决发放和投放。这就既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保证了通货膨胀的有效治理。
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也是这样,即坚持该上的项目支持其上,不该上的项目不允许上的原则。从而一方面制止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加,缓解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保持了固定资产的合理增加,打好了经济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在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3年较上年增长50.6%,1994年增长27.8%,1995年增长18.8%,1996年增长18.2%。这同治理1988年到1989年那次通货膨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989年竟比上年减少8%的状况,形成明显的对比。
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需要的时间当然会长些。我国治理最近这次通货膨胀,截至1996年底已花费三年半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用的时间都长。然而却避免了经济滑坡,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总体上看,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支持和促进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是既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能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所在。这次通货膨胀前期物价上涨较猛,固然反映出当时社会总需求较多地大于社会总供给,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总供需之间的结构不合理。突出的表现是粮食、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导致粮价、菜价首先上涨,接着同粮、菜有关的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抓好粮、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对于缓解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起来说,是社会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总供给。因此,控制社会总需求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而支持适销对路商品的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且支持适销对路商品的增产,还能直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保证经济快速发展,是更积极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当然,支持生产需要增加一些贷款和货币供应,有容易激化通货膨胀的一面。但只要瞄准对象,掌握好分寸,把支持重点放在市场最急需且在价格上有带头作用的商品方面,就可以投入少产出多,相对减弱激化通货膨胀的作用,加大缓解通货膨胀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就成为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
支持市场急需商品的生产,是我国以往治理通货膨胀采用过的方法。例如,我国在治理1980年的通货膨胀时,就曾利用银行中短期设备贷款,支持市场急需轻工产品的生产,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次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这一办法发挥了更大作用。国家在支持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与此同时,对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品需要的流动资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的资金,也给予合理支持,从而促使整个商品市场的供应状况越来越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逐步回落。
经济手段同行政手段结合,重视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是这次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方法。这次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但也重视行政手段的运用。治理通货膨胀的决策和主要措施,都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提出,下达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的。有些措施指定由政府首长亲自负责贯彻落实。在这次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有关部门多次进行全国物价大检查,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反对价格欺诈、随意乱涨价,维护了市场秩序。这对稳定市场物价发挥了很大作用。
重要启示
多年来,我国经济界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能否避免通货膨胀有不同的看法。这次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只要我们有稳定货币的决心,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货膨胀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处于转变过程中。在这一时期,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方面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出现通货膨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四次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就在这里。因此,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微观经济主体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方面的约束力,才能长期维持币值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在经济体制还处于转轨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微观经济主体潜藏着通货膨胀的冲击力,实行坚定的稳定货币政策,用外在的约束力弥补微观经济内在约束力的不足,通货膨胀是可以避免的,出现了也可以治理。
实践证明,能不能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政策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稳定货币的决心大、政策正确、措施得力,各方面配合协调得好,微观经济存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得到约束,通货膨胀就可以避免和治理。反之,如认定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没必要白花力气预防,从而放松警惕,那么通货膨胀就真的不可避免,出现通货膨胀也不可能真正治理。我国党和政府认真总结多次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和持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已经治理了这次通货膨胀,而且为我国今后持续实现币值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9版(理论)
专栏:

  论企业管理也要改革
郑海航
加强管理不能“刻舟求剑”
当前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都很重视加强企业管理问题,并把它作为“三改一加强”的重要内容。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需要弄清应该加强的是什么样的管理?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一种是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这是国有企业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管理模式,不妨称为传统型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则是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型企业管理模式。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如同一艘巨轮,正日新月异地沿着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航道加速前进。如果企业的管理还按传统型的老一套去加强,就无异于“刻舟求剑”,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对传统型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尽快建立市场型企业管理模式。一句话,企业管理也要改革。
企业管理必须改革,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环境、性质、地位、目标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所需要的物资、资金、员工都是由政府按计划分配,生产的产品也都由政府统购包销,国有企业只是一个纯粹的“生产车间”或“制造工场”,企业同市场隔绝。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对政府是“等、靠、要”,企业的目标就是按政府的要求完成计划,政府评价企业的标准就是看企业是否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由于这样的导向,由于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往往不通过市场的交换和价值尺度的检验,产品的实物指标便成为再生产过程中企业和政府全神贯注的中心指标,资产负债率、投入产出率、投资回报率、资金周转率、成本利润率等这些本来反映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被冷落。因而,国有企业也就变成了不关心经济效益的单纯生产单位——制造工场。在这样的体制下,所谓加强管理,其内容无非是加强围墙内的单一生产型管理。当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之后,企业由依赖政府的附属物,变成了自主经营、自我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主体、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人财物诸项生产要素要求企业从市场中通过交换取得,企业的产品必须经过市场交换,并接受用户用货币投票的选择,于是国有企业就由过去的与市场隔绝变得与市场生死攸关。
同企业性质和功能的根本变化相适应,企业管理的内涵和范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概括起来,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在内容上,由单一的生产管理转变为复合的企业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内涵非常丰富,它除了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管理之外,更主要的是包含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策略、市场调查、分析预测、经营决策、资金运营、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国际经营,等等。从企业生产管理向企业经营或者说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变,是指由单纯完成产值产量任务转变为有一整套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决策体系、企业开发体系、企业营销体系,是指把企业作为市场的一个“细胞”,放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进行分析、操作和运营。
在企业活动范围上,由只限于工厂围墙内的封闭式管理转为越过围墙,走出大门,走进市场和社会的开放式管理。这样,逐步形成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一体化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在管理对象上,由以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以价值形态为中心的经营。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者关心的是设备、原材料的配给和产成品的制作,只要实物指标到手,配套的资金指标也可以拿到。计划价格也使企业对盈亏无能为力。因而企业用不着操心资金的筹措和运营的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下,整个供产销的再生产循环,全凭企业在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作用下自主运作。企业的盈亏事关企业的兴衰存亡。如果说计划经济下企业管理者面对企业的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总是把物流放在中心地位的话,那么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者则是把价值流放在中心地位,或者说,企业经营者把资金、资本利润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生产、技术等物的管理,也总是围绕其价值形态来进行,并为之服务。因而资金和资本的经营者同产品生产者相比具有质的区别,同一般生产者也有许多质的不同。
从为管理而管理到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管理。计划经济下的加强企业管理往往表现为一种政府号召,对企业来说,是被动地响应号召,为接受上级的评比、检查而管理,甚至是为“管理”而管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则由“要我管”,变成“我要管”,变成一种企业内在的要求。这一内在要求的客观动力来源于市场,即来源于提高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经营管理好坏,不是看你从政府获得多少奖状和奖牌,而是看消费者的“投票”——肯不肯掏钞票购买你的商品。决定的因素是企业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质量是否上乘,交货是否及时,售后服务是否周到。
从忽视宏观信息和市场信息,对经济信号反应迟钝,转变为高度重视各种信息和经济信号,并灵敏地作出反应。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既不需要市场信息和其他企业的信息,也不需要关心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宏观信息(因为这些“经济杠杆”几乎是凝固不变、不起作用的)。它关心的仅仅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计划指令,而一旦计划指令确定之后,各生产要素也就配套供给,企业就可以关门生产,万事大吉,再不需要什么经济信息。市场经济下则截然不同。信息对企业生命攸关,企业不仅要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各种市场信息,又要洞察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经济、技术、经营信息,还要随时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信息,尤其是对进行宏观调控的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发生变动时发出的各种信号,必须随时掌握,灵敏反应,及时决策。
从“一刀切”地在企业内部建设精神文明,转变为在“两手抓”的总要求下,根据企业经营需要,个性化地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是附属于政府机构的生产单位,企业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同其他企业没有区别,甚至和政府机关也趋于雷同化、一般化。而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市场竞争主体,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内部凝聚力,每个企业必须在用户中和社会上突出自己鲜明的个性,树立独特的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我国许多先进企业的经验证明,抓住本企业的特点,概括出自己的企业精神,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再在全体员工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可以大大提高本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企业形象设计,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分别从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形象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管理体系必须深化改革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应当以改革的精神对待企业管理,把管理和改革结合起来,建立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树立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观念。据调查,有的企业领导人面对企业出现的困难,不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尽快地改变自己的市场经营策略和改革自己僵化的营销体制,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有的企业领导抱着单一的老产品,安于现状,没有经营战略,没有居安思危,看不到已经逼近的市场风险;有的企业对优秀厂长的标准仍然停留在辛勤操劳和忙于事务上,而忽视市场研究和战略决策;有的把企业公关、树立形象视为不屑;等等。经营观念的落后已经成为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所以,企业领导人应带头转变观念,同时,在职工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市场经济,改革企业管理”的教育,推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
制订深谋远虑的经营战略。这是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职责。“将忙帅闲”,“帅闲”是表面的,实质是心里忙——忙于思考,忙于谋划。企业经营战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从新产品的战略上,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即所谓“吃一看二想三”。并且在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着着主动。(2)从产业的战略上,打破过去单一产品的局面,实现跨行业经营,以分散市场风险。(3)从地区的战略上,从本地市场发展到全国市场,从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步步为营。
建立反应灵敏、应变能力强的预测和决策体系。市场瞬息万变,国家政策不断出台,企业领导应专门组织专家班子,收集信息,研究市场,研究宏观政策,及时应变市场,抓住机遇。对待市场需求的态度有三个阶段,一是等待需求,二是寻找需求,三是创造需求。三个阶段由低到高,最高明的是创造需求的第三阶段。同样对待国家形势和政策给予的机遇也存在等待机遇,寻找机遇,创造机遇这样三个阶段。高明的企业领导者应对信息反应灵敏,善于预测和决策,善于抓住机遇。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只是一个单纯生产单位,所以其内部往往形成研究开发组织和市场营销组织薄弱,而生产组织庞大,即两头小中间大的组织体系,这一被称为“橄榄型”的组织结构同市场经济是不相适应的。为此,机械工业系统提出变“橄榄型”为“哑铃型”的组织创新思路,即加强开发组织和营销组织,精干生产组织的两头强、中间精的改革思路,这可以大大提高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要使经营销售部门成为企业的龙头,计划和科研开发部门都要围着经销部门转,甚至有的装配车间也可以直属经销部,以便于及时满足用户的订货需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体系。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往往是把成本当成既定的,用计划成本加上5%—10%的利润,即为产品的定价。而市场经济则不然,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是既定的,如果高于市场价格,该企业的产品将在市场上无人理睬,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市场认可的价格为前提,减去必要的利润,倒推出企业的生产成本,据此分解指标,进行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和成本否决。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经验之所以可贵,奥妙就在于此。他们并不是一般地抓成本管理,而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市场认可的价格倒推出成本,即创造了一个“市场成本”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市场成本”的控制体系。
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劳动、人事、分配体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流作为同物流、信息流相并列的三大管理流之一,只是在企业内部流动。转入市场经济之后,员工同企业双向选择,人才进入市场的社会范围内流动,使企业的传统人事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国有企业不应一味地抱怨“人才流失”和人家来“挖人才”,而应通过及时改革三项制度,建立既利于人才流动、人尽其才,又能吸引人才的管理体制。其中包括打破干部、工人界限,用招标、招聘上岗等公平竞争的办法,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使人才在本企业受到信任,能充分发挥才干;对技术、业务骨干应优先解决住房等福利问题,提高其工资待遇或发放特殊贡献津贴,使之与市场价格接轨;实行本企业工龄津贴制度,关心职工切身利益,营造以爱厂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提高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
建立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市场营销体系。市场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必须建立起包括广告宣传、市场推销、售后服务在内的机动灵活的营销体系。国有企业的人才素质加上乡镇企业在推销产品中坚持的“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精神和充满活力、“无孔不入”的推销方法,国有企业的营销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关键是国有企业必须改革传统的营销体制。要高度重视营销系统,选拔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高能量的营销队伍,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开发。通过指标分解,使推销绩效同个人利益紧密挂钩的承包办法,既激励每个推销员的积极性,又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