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私人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趋减
据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报道,由于受最近东亚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私人资本将比去年有所下降。
这家周刊援引国际金融研究所的预测显示,今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净额将从去年的2810亿美元减少到2610亿美元,其中减幅最大的是商业银行贷款,预计今年的贷款总额将为440亿美元,仅及去年贷款总额840亿美元的50%强。
受金融动荡影响,今年流入东亚地区的私人资本预计将从去年的1420亿美元减至1070亿美元;流入拉美地区的私人资本也将比去年略有下降。


第7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返还巴勒斯坦部分税款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14日电(记者支林飞、戚德良)以色列政府14日晚宣布,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已下令再次向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返还自7月份耶路撒冷爆炸事件后以方所扣押的部分代收税款,返还金额约合1200万美元。
自7月30日耶路撒冷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方冻结了代巴方征收的约3500万美元税款。8月19日,以方已归还了约1100万美元的税款。
舆论注意到,以政府以上姿态是在奥尔布赖特结束在巴以间的三天斡旋后作出的。在美以的双重压力下,巴方承诺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恐怖主义,并逮捕了123名巴伊斯兰激进组织成员。


第7版(国际)
专栏:文明公德在国外系列报道之十一

  文明乘车秩序井然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兰才基
我们的记者站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闹市区,公共汽车南来北往,四通八达。因为特别方便,我们在市内采访或办事都愿意乘公共汽车。久而久之,阿根廷人文明乘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车:布市人口上千万,交通异常繁忙,每日上、下班高峰时刻往往比较挤,特别是乘坐交通干线或通向繁华商业区的公共汽车往往得排队等候,有时排成四五十米长龙。使我感叹的是,乘客排队上车秩序井然,不管候车的队伍排得多长,从未见过上车时争先恐后的一窝蜂现象,老人、孩子、孕妇和残疾人理所当然优先上车。
购票:这里的公共汽车都装有自动售票机,车上没有售票员,票价一律为0.6比索。乘客踏进前车门后,都会自觉把预先准备好的硬币投入售票箱,几秒钟之内售票机底盘就会自动落下票据和应找回的零钱。如果同时需要为别的乘车人购票,跟司机报一下需购票张数,他按一下数码键,自动售票机就会按数售票。有时候,乘客手头没有硬币,司机可为乘客临时换。在候车人较多,车站上排长龙的时候,车队会派出售票员,在候车站预售车票。
入座:车上一般都能找到座位,但上下班时或某种特殊情况也难免站着乘车。乘客为老、幼、病、残、孕让座是习以为常的事,就连我这个不算太老而只是两鬓白发多一点的人都经常有人让座,使我反觉得很不好意思。有一回,我跟我老伴一起乘车,两人座位一前一后,老伴坐在前面,她不时扭转身跟我说话,坐在她旁边的那位乘客见状就主动提出要跟我换位子,让我们坐到一起便于攀谈。
下车:前门上、后门下是当地乘车的习惯,绝大多数公共汽车的构造也是按这种习惯设计的。下车门是双肩折开的,打开后显得宽敞,使乘客下车方便快捷,不必挤来挤去。下车门台阶正中装有下斜的扶手栏杆,一根立柱上还装有专供乘客使用的电钮,快到站或要临时下车,乘客只需按一下电钮就可提醒司机停车和开门,当人们把着扶手下车,自然增加了安全感。
问路:我初到布市时,人地生疏,乘车换车难免问路。有一次我要转乘某路公共汽车去朋友家,由于比较偏僻,我拐了几条街都未找到停车站,只得问迎面而来的行路人,他指点半天,我还有点茫然,他就干脆领着我一直走到约有400米远的候车地点。还有一次是乘车去远郊区的儿童游乐园,我们不知道该在哪一站下车,就向座旁的几位乘客打听,一位中年妇女听到了我的问话,热情地对我说:“喂,我们也是去儿童游乐园的,到时我招呼你一同下车吧!”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14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哥斯达黎加
伪装螺丝露马脚 车顶查出可卡因
本报圣何塞9月14日电记者管彦忠报道:9月12日上午,哥斯达黎加缉毒警察在与巴拿马交界处的卡诺亚斯通道,查出了200公斤可卡因。
12日上午11时,警察在检查一辆挂危地马拉牌照的货车时,看到驾驶室上方顶板有裂缝,螺丝是伪装的。检查发现,在两个钢板箱里共装着200包可卡因,每包厚5厘米,长10厘米,全用装咖啡的纸包着,上面印有“卡斯蒂亚诺”字样。司机立即被捕,经过查问,贩毒集团雇他将卡车从巴拿马经哥斯达黎加开到危地马拉与墨西哥的边界,得到的报酬是1万美元。
警方认为,这批毒品和几个月前查获的三批共490公斤毒品来自同一“供货商”。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
南瓜重达五百六 周长最大两米五
据新华社东京9月15日电(记者刘文玉)第九届山形县南瓜比赛14日在东根市举行,一个重280公斤的南瓜一举夺冠。
这个南瓜最大“腰围”为2.5米,是由东根市农民奥山荣七培育出来的。参赛时它是由8名年轻人艰难地抬到“擂台”上的。已取得四连冠的奥山荣七,名副其实地成为种瓜名人。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让人们吃着放心
——记澳蔬菜水果农药监控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日,记者来到澳大利亚科工研究组织昆虫部粮食储藏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班克斯的家中。走进门时,他正在工作间里摆弄一些不知名的水果。当他得知我想了解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的使用,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带我走入他的4公顷园林之中。
这片园林一半种植蔬菜,一半种植苹果。他告诉我,他种蔬菜采用的是中国式的间植和轮种,不清除杂草,昆虫相克,也不需使用农药。于是,我们步入了他的果园。因为秋意已深,绿叶渐凋,果园呈现出一派果实累累压枝低的景象,红艳艳,黄灿灿,令人垂涎欲滴。
班克斯介绍说,他今年只使用一种叫fenoxcarb的农药,从10月中开始每两星期喷洒一次,一共喷四次,到12月初结果阶段就不再使用农药了,而先前的农药会很快分解掉,变成无毒物质。说着他顺手摘了个苹果,用衣袖一擦,便咬了一口。他接着又摘了两个递过来,说放心地吃好了,不会有残留农药。我问他,此后再生虫怎么办?他说,使用一种叫pheremones的性激素来散发气味,使公蛾无法找到雌蛾交配。说着,他从果枝上摘下一个细长塑料管,告诉我里面装的就是性激素,每一两棵果树挂一个,往树枝上一绕就挂起来了。
他说,明年他将完全不用农药,只用这种性激素,再加上生物控制手段——使用线虫和赤眼蜂之类,以细菌治虫或以虫治虫,完全实现绿色生产。
谈到农药的登记、使用管理和检测,班克斯告诉我各州都有专门机构负责,为此我又采访了新南威尔士州杨口农学院昆虫研究专家桑德拉女士。她向我介绍说,澳大利亚有专门的农药登记部门,负责对农药的成分、有效性、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严格的评估,同时审定农药使用说明书。各州政府则对农药残留上限作出明确规定,并制订法律。此外,澳大利亚还有农药残留检测机构,对上市蔬菜水果等进行定期检测。
她还告诉我,为保证正确使用有毒农药,各民间行业组织对农药销售商、航空喷洒人员和使用者实行集体培训制度。这些人必须经过考试,方能取得合作证书,三年后又要重新培训一次,每次数日即可。培训内容主要是,保证使用者明白农药的特性、用法、用量、对喷洒工具和时间的要求等,以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并保证环境、水源和各种微生物不受危害。对拒绝参加培训的人,则拒绝出售农药给他,他的产品也卖不出去。
据桑德拉女士介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毒农药,农药只是毒性大小不同罢了。因此,控制残留农药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农药冻结使用安全期,即根据农药分解时间的长短,规定在蔬菜水果上市之前多久不能再进行喷洒。否则,一旦被检测出来,轻者罚款,重者被送上法庭。但近五年来几乎没有发现什么违规者。实在是因为一经查出,种植者不仅经济损失巨大,且有被送上法庭的可能,因此大都循规蹈矩。
桑德拉女士说,大规模水果蔬菜生产者现在都使用计算机,实行自动管理和控制。比如,植物和昆虫生长的阶段,温度、湿度、雨量等数据和农药喷洒时间都已储入计算机中,这就使农药的使用更为科学有效,保证了上市果菜的食用安全,人们吃起来也更放心。(本报堪培拉电)。比如,植物和昆虫生长的阶段,温度、湿度、雨量等数据和农药喷洒时间都已储入计算机中,这就使农药的使用更为科学有效,保证了上市果菜的食用安全,人们吃起来也更放心。(本报堪培拉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9月14日,旅居伦敦的华人华侨在唐人街欢度中秋佳节。喜庆的舞狮表演吸引众人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 庞伟良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
全球经济继续低速增长
新华社日内瓦9月15日电(记者陈维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5日发表的《1997年贸易和发展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增长,这种状况将不足以减少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不能明显降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
这家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在报告中说,199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2%,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6%,预计1997年的情况不会有多大变化。
报告认为,1997年亚洲经济继续看好,虽然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由上一年的7.3%下降为6.9%,但1997年预计不会有什么变化。中国经济在1996年增长了近10%,预计1997年仍将保持这一高增长幅度。鉴于其通货膨胀率已降为一位数,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软着陆”。
关于其他发展中地区经济,报告说,1996年非洲经济继续复苏,而且扩大到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3.9%,在各大洲中仅次于亚洲,居第二位,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在1997年仍将持续;拉美经济已走出墨西哥金融危机后的低潮,虽然1996年的增长率只有3.3%,但预计1997年将会加快。
报告说,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表现突出,到1996年已连续六个年头保持低通货膨胀率下的持续增长。但西欧经济前景极不稳定,1996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到1.5%。在西欧各大国中,只有英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其他国家因实行财政紧缩政策而付出了经济低速增长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代价。1996年西方七国集团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日本,但由于它的利润和投资集中在出口部门,因而将受到货币汇率的制约,从而导致其经济的复苏有可能不规范,失业率也不可能下降。
报告在谈到中东欧转轨国家经济时认为,通货膨胀在大部分国家受到抑制,但这些国家的发展不平衡。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货币及财政紧缩将抑制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报告预计,1996年取得较快增长的捷克经济因严重的对外收支失衡和对资本流入的依赖,1997年的前景黯淡;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生产继续下降;但波兰经济1996年继续高速增长,成为中东欧地区第一个生产超过1989年水平的国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