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要闻)
专栏:

  “要为人民谋福利”
——江泽民同志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侧记
本报记者何加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磊新华社记者刘思扬
12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响起热烈的掌声。刚刚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式上作了两个半小时报告的江泽民同志,精神焕发地来到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参加讨论。
进入会场,江泽民首先和大家握手致意。看到坐在一旁的特邀代表、原中顾委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夏征农,江泽民亲切地向他问候:“夏老,您94了吧?”
“93了。1904年8月生的。”夏征农回答。
“您是老当益壮,祝您身体更好!”
落座后,江泽民认真翻阅着代表名单,高兴地说:“今天来了不少我认识的同志,但更多的是新面孔。这说明有很多新同志参加了党代会。”
“我来参加讨论,因为我是上海团的代表。我要讲的话上午都讲了,今天主要是听大家的意见。”江泽民笑着说。
上海市计委主任韩正代表首先发言。他说,上海这几年和全国一样,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这集中表现在经济始终有质量有效益地发展、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市政府每年为市民办实事、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等方面。江泽民关心地问:“上海现在人均居住面积多少?”韩正说:“8.6平方米。到2000年要达到10平方米。”江泽民沉思着说:“上海的闸北区、杨浦区人口密度很大,不容易,还要努力。”
“两个文明建设是能够相互促进的”,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经理包起帆代表发言说:“有一年冬天,一批香蕉运抵港口,因为怕冻,我们就动员职工捐被子,结果1200人的公司就捐了1100多条。职工说,企业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为企业解困。这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结果。”江泽民听后频频点头。
“我在基层工作多年,讲不好普通话,能不能讲上海话?”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镇东居委会主任范金兰代表腼腆地问。江泽民笑着说:“没关系,我听得懂。”在居委会工作了23年的范金兰用上海话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体会:“作为居委会干部,就是要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就像您在报告中讲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江泽民赞许地重复说:“对,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处处为人民谋福利。”
“我要求发言!”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党委书记陈素贤代表高高地举起左手。主持会议的黄菊笑着说:“要求发言的同志很多,请简短些。”陈素贤说:“我们原计划到2000年实现600万门程控电话的目标,现在看,明年就能实现。届时,我们再向您报告新的好消息。”江泽民笑着点点头。
“几天来,我一直处在激动与兴奋之中”,著名二胡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员闵惠芬抢着发言。她深情地回忆起十年前江泽民关心她病况的情景。闵惠芬在介绍上海民族乐团几年来深入基层演出的情况后表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我一定要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竭尽全力。”江泽民高兴地鼓起掌。
闸北区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代表在发言中谈起教育的发展时,首先回忆起去年江泽民到闸北区视察的情景。江泽民插话说:“当时黄菊同志也去了,还把脚扭了。”刘京海说:“党的十四大以来,闸北的教育发展很快,教师生活条件也大为改善。现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已有两个博士、29个硕士,还有很多高学历的人要来。”听到这里,江泽民高兴地说:“这是好现象,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当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等教育界代表谈起当前的教育体制问题时,江泽民说:“我的报告里不少都涉及到体制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研究。”
198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田赛男代表,是上海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如今已是浦东新区城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她说:“浦东新区这几年变化很快,高桥飞架,道路宽敞,这得益于邓小平同志理论的指引,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听了田赛男的发言,江泽民感慨地说:“我1985年到同济大学作报告时,你还没有毕业,现在已是副局长了。从刚才发言的同志看,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他语重心长地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青年同志一定要抓紧学习,发奋努力。”
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斯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顾玉东,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杰等代表,分别就科技、卫生、高校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江泽民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
听完代表发言后,江泽民向来自第一线的代表们表示感谢。他说:“你们的发言使我很受感动。你们在党的基层建设中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上海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上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好。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在于科技,科技的竞争主要在于人才。你们一定要在培养人才上继续下大功夫。”他希望上海的同志努力工作,建设好上海,为全国服务。
江泽民最后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新知识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活到老,学到老。”
讨论结束后,江泽民和代表们一一握手,勉励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版(要闻)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联合公报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9月8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联合公报》。联合公报全文如下: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于1997年9月8日至1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同罗马尼亚总统康斯坦丁内斯库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两国领导人就加强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谈是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政府1997年至2000年文化合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政府兽医卫生、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罗马尼亚水利、森林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和罗马尼亚工商会合作协议》等文件。
双方对访问结果感到满意,一致认为这次访问将对中罗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作出重要的积极贡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之间、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悠久的友谊。双方对在新的国际形势以及两国所发生的变化和改革的背景下,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表示满意,一致认为,长期、稳定、全面地继续发展两国在各领域的紧密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欧洲的和平与发展。中罗紧密合作关系的基础是双方相互尊重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双方同意加强和扩大政治对话,包括高层对话,支持两国政府、议会、民间组织和机构、地方部门代表之间的接触,以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互利合作。
三、双方认为,大力拓展经济贸易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目标。为此,双方将根据两国的潜力和可能,积极支持两国公司、企业和贸易界人士之间的直接接触,促进双边贸易关系并开展新的工业及技术项目的合作,促进和支持双方感兴趣的共同投资,鼓励在第三国市场进行合作及在金融和银行领域进行合作。双方积极评价中罗政府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双方将继续支持两国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环境保护、文化、艺术、教育、新闻、旅游和体育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合作。
双方将继续遵守和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之间签订的协议和其他文件,鼓励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商谈和签署新的协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重申尊重各自对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方理解并尊重罗马尼亚与欧洲——大西洋机制一体化的选择,赞赏罗马尼亚继续奉行发展同包括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合作的政策,并高度评价罗马尼亚在维护中东欧乃至欧洲和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五、罗方重申,罗马尼亚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罗方赞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和贡献,高度评价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六、双方主张在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根据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安全、发展、民主和繁荣的愿望,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合作。双方表示完全支持加强联合国在维持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以及通过谈判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方面的作用。双方愿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加强磋商,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非法贩卖毒品和武器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斗争中积极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
1997年9月8日于北京


第3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张荣典)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博士。宾主就当前世界粮农形势、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合作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李鹏说,近两年世界粮食和农业形势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世界粮农形势仍不容乐观,全球还有8亿多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去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这对增强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的重视和信心、促进粮农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世界粮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鹏在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的粮农形势后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将来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中国的农业前景是光明的。他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李鹏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的长期友好合作表示赞赏,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的技术援助表示感谢。
迪乌夫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中国在实现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他说,中国人民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在粮食方面帮助了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迪乌夫还愉快地回忆起去年11月他在罗马同李鹏会晤的情景,并衷心感谢中国政府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
农业部部长刘江、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库瑞希等参加了会见。
迪乌夫一行是应农业部邀请,于昨天抵京对中国进行访问的。


第3版(要闻)
专栏:

  伟大的时刻
——十五大开幕侧记
本报记者卢新宁李建兴崔士鑫
有的时刻,任何壮美的语言都难以尽现它的精彩;
有的时刻,任何浓重的笔墨都难以描述它的恢宏。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12日上午9时整,亿万中国人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全世界将深切的关注给予这次划时代的历史盛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召开。
这个上午,由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将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12亿充满期待的中国人,将为新的奋斗目标竭尽热情;下个世纪中国的繁荣富强将由此奠基。
中国,又把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送进世界的视野。
离开会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数百名中外记者便已簇拥在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他们知道那个举世瞩目的时刻不会等得很久,今天的中国在走向未来的路上从来不会迟疑。
8时10分,36个代表团陆续向大会堂汇聚。一时间,话筒、镜头、录音机淹没了代表们欢畅的笑脸,代表们从容激昂的言语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万紫千红的天安门广场回荡着沸腾的人声。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如何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在迈向新世纪的征程上,使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关于国企改革,关于党风建设,众多万众系心的话题,激发了对盛会的种种期待。记者们记着,拍着,追着,问着,唯恐在这样的时刻错过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江泽民同志的声音回荡在庄严的大会堂里。
此时,北京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簇拥在巨大的电视屏前,长安街上行色匆匆的京城百姓放慢了脚步,有着51年党龄的老工人侯济普在天安门广场已经等了3个小时,从河南林州来京出差的李吾林早已打开特意带来的收音机……这一刻,就这样随着江泽民同志铿锵有力的声音走入历史,就这样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扣紧无数人的心。
大会主席台下右侧贵宾席里,特邀代表心潮难平。这些多少年来为了国家富强栉风沐雨的老同志,亲眼看到20世纪的中国是如何从大悲大患中举步维艰地走过来的,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使这条历史航道充满波澜壮阔的动人风采。今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刻高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仅有推进中国发展的雄心壮志,而且有振兴民族大业的胆识魄力,为此他们备觉欣慰。
“小平南方谈话以及十四大以来,深圳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实力不断翻番,外贸进出口总值居全国城市第一,5个效益指标在全国名列榜首。这些成绩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走入大会堂前满怀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理论,深入亿万中国人的心灵。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用了重要篇幅讲述了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不少党代表在跨入大会堂前与记者谈得最多的,也正是从各自的角度讲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时代要求。
来自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市委书记张国光代表在凝神倾听十五大报告。只要按十五大确定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方针去实践,中央提出的3年之内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的设想一定能实现。此时,在中国大地上1亿多国企工人也在满怀着喜悦,认真倾听着来自北京的声音。
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到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到党风廉政建设、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两个半小时以内,3万多字的报告,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勾画了迈向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大会堂内,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不断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大江南北,12亿中国人静心聆听时代的宣言。
“十五大报告说出了广大代表的共同心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来自西藏的顿珠代表说。“跨世纪宏图靠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去实现,我们对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充满信心。”来自解放军的25岁的冯敏代表说。
十五大是占世界人口1/5的东方文明古国在20世纪诸多历史主题中震荡人心的大手笔。
世界在屏息聆听一个东方大国的时代强音。外国记者将这样的信息传向各地:中国将成为下个世纪最光明的希望之一;十五大将把充满活力的中国带入21世纪。
“历史把重大的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对我们党寄予厚望。党领导人民在20世纪写下了光辉篇章,也一定能在21世纪写下新的光辉篇章。”江泽民高昂的话语在中华大地回荡。千年期待,百年企盼,一个让中华民族更加自豪骄傲让世界更加瞩目的时代,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12亿人民去创造。


第3版(要闻)
专栏:

  罗马尼亚总统一行访问珠海
据新华社珠海9月12日电(记者方新)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一行130多人,今天下午结束了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参观访问,乘船前往香港。
康斯坦丁内斯库一行由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机械工业部部长包叙定陪同,于9月11日乘专机从上海飞抵珠海。
珠海市副市长蔡光成等到机场迎接。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会见并宴请了罗马尼亚总统一行。
卢钟鹤副省长向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介绍了广东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希望发展同罗马尼亚之间的友好合作往来。
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强调,发展同中国的双边合作关系尤其是经济合作关系在罗马尼亚战略目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这次访问中国带来了由政府部门官员、企业家、记者等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这是罕见的。他们到中国首都北京之外的一些地区访问的目的,是想了解中国是如何转换经济发展机制,中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如珠海经济特区是如何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发达地区的。
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一行参观了珠海的外商投资企业、国营企业、农科研究所、幼儿园,游览了市容,并与珠海市的企业家举行了座谈。


第3版(要闻)
专栏:

  国有企业改革备受舆论界瞩目
十五大企业界代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张超文、孙杰)五位来自企业界的十五大代表今天下午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时认为,江泽民同志报告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述非常正确;按照这个路子,国有企业的改革充满了希望。
今天在十五大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采访的五位代表是:北京燕山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刘海燕,上海市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朱匡宇,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耿昭杰,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王国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刘玠。
国有企业改革是采访大会的记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这次集体采访紧凑而热烈。有记者问及如何理解报告中重申的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的思路。刘海燕说,“抓大放小”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他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也表现在一些大公司、大企业的发展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一论述非常正确,而目前我国的大企业的规模还不足以和国外一些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比高低。他接着提到,根据发展“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燕化公司两天前刚刚组成了燕化(集团)公司。目前,燕化的年销售收入170亿元。燕化在组建成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后,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让国有企业不断保值增值,燕化将发展成国家的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在回答应该怎样理解江泽民同志报告中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论述时,耿昭杰认为,调整所有制结构是“突破”内容之一。他说,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不是一回事。就拿股份制来说,一汽集团有三个股份制上市公司:一汽金杯、一汽四环和一汽轿车。通过股票上市,使国有企业支配的社会资产更大了。他提出,一汽的股份制是公有制形式在企业中控股,不影响公有制的性质。他说,听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我们对实行这一改革的思想更明确,胆子更大,信心也更足了。
朱匡宇也谈到,过去他们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解上长期禁锢了自己,今天的报告使他们明确了思想。他说,搞合资企业、股份制经济,上海纺织行业有成熟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搞得更好。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如何保障股份制企业职工的福利时,刘玠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切实保障职工的福利,一直是党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目前推行的社会保险体系,使股份制企业可以规范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刘玠认为,有了一个好的机制、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产品,国有企业就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改革只能使职工的福利更有保障。
一个半小时的集体采访结束后,许多记者仍围住五位代表不停提问。最后,刘海燕邀请中外记者到燕化采访,亲眼看一看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3版(要闻)
专栏:

  香港舆论认为十五大对中国未来影响巨大
本报香港9月12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此间引起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这是香港回归后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港人普遍认为对国家对香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香港各报纷纷发表社论或社评,高度评价十五大的召开。《大公报》的社评认为,十五大是在邓小平先生逝世不久、香港回归祖国、21世纪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大意义的会议。大会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提出奋斗纲领,作出战略部署,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香港人民已对十五大投下颇具信心的一票。
《文汇报》社论指出,中共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最快、社会最稳定的五年。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强有力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全面振兴、国家富强和统一大业,是充满希望的。
《天天日报》社论说,十五大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主导的一次大会,将要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地位,部署改革国有企业的问题。从安排记者采访看,这次大会将比以前更加开放。
《快报》社论认为,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十五大也是跨世纪的重要大会。与以往大会不同之处,是这次江泽民事先已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强调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是承认中国正处于需要长期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星岛日报》社论说,十五大将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既是中共第三代领导第一次主导的党代表大会,又正值中国社会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所决定的政策方针关系到未来的发展,相信会后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均较前开放。


第3版(要闻)
专栏:

  澳门舆论热烈祝贺十五大召开
本报澳门9月12日电记者王荣久报道:9月的澳门,秋风送爽。中共十五大胜利召开,成了澳门舆论的热门话题。
9月12日中共十五大胜利召开,澳门报纸纷纷发表社论和评论,热烈祝贺大会召开,盛赞十五大的伟大意义。
《澳门日报》在题为《解放思想,实现发展大业新突破》的社论中高度评价十五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大会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以非凡的胆略和魄力,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指导全国人民在跨世纪发展大业中赢得新的决定性的突破。
该报社论在列举了十四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后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丰富了世界当代的经济理论,被许多国家引为借鉴。社论特别指出,此期间,祖国的统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香港生根、开花、结果。其成功经验的深远影响,正推动澳门后过渡期各项工作加速进行。两岸要统一的呼声亦因此愈来愈强烈。按“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华澳日报》在《承前启后十五大,吃水不忘掘井人》的评论中说,中共十五大就是一个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共全党和全国人民事业的根本标志、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就是要宣布中共全党、全国人民将坚定地沿着这一理论指明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