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在历史上留点痕迹
——百佳新闻工作者的魅力
本报记者杨明方祝华新
1996年4月,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李新彦在太行山区采访时,听说了河北农大几代教师十七年如一日给贫困山区农民“送科技”的事儿。他敏锐地意识到,河北农大走出了一条新时期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种结合将改变科学文化资源城乡极不平衡的分布图,是农村从小农经济到规模经济历史性跨越的智力支撑,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李新彦紧追不舍,积累了三大本采访资料,三易其稿,写出感人肺腑的长篇通讯《太行山上著巨篇》,发表在9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他在配发的评论中指出:“还有更多的山、海、坝、滩、草原、荒漠也正等待我们去开发。社会上更有那些不文明、不开化之‘山’需要我们播撒科学与文明的火种。‘太行山道路’需要向全国延伸,我国广大科教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国务委员宋健让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他前后认真读了三遍,很受感动。不少高校将报道印发给师生学习。中宣部新闻局将它收入《全国新闻作品精品选》。制作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相称的精品,正是“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好新闻不是“易碎品”
有人说,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庄电一对此“不敢苟同”:那些平庸的稿件可能连一天的生命也没有,但有思想、有深度、有新意的稿件则会被人们牢牢记住、常常提起。庄电一就是在宁夏这个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挖出了不少有全国意义的新闻。有一次宁夏来了全国政协群众文化调查组,梁从诫委员的一席话令举座皆惊:“西部地区那么穷,为什么接待我们要这么铺张?能不能省下点钱来支援没钱的文化站?”庄电一在报道中评点道:“这次接待政协调查组与以往相比,并没有什么过分之处。梁从诫委员所谈的情况,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正在这里。”见报后,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早、中、晚3次新闻节目中摘播,全国有很多报刊转载。
1989年,女科学家金庆民从南极考察归来,几家报纸已发表长篇通讯。对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束鹏邺来说,要做出新意谈何容易。她几经周折,找到金庆民在南极采录的5个小时音响资料,一番精心剪裁,制作出一个极具广播特点和美学价值的节目。在将近15分钟的时间里,记录南极环境和科学家们对话、自白的音响材料就占了4/5。专家赞叹:“这些录音效果内涵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用任何文字、语言都是难以做到的。”
要做出一盘美味佳肴,巧于烹饪和勤于采购同样重要。羊城晚报要闻部女主任张克眉擅长以一支点石成金之笔为记者改稿。早在1988年,一位记者拍下新来的打工妹站在工厂门口喜上眉梢的镜头,“眉姐”独具慧眼,把照片放到一版头条位置,并配上不一般的文字说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起飞时期的一种生动标志。一句话点出了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背后的战略意义。当中国青年报驻沪记者袁梦德致力于增加会议一类“硬新闻”的可读性、使其“软着陆”的时候,湖北日报副总编宋汉炎则迷上了新闻美学。从丹江水库一叶扁舟上与个体渔民夜话的《汉水听涛》,到踏访荆江54孔分洪进洪闸的《雄伟的沉默》,宋汉炎力图把艺术的“美”融入新闻的“真”,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境界。
在贴近实际上下功夫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现象令人眼花缭乱,一般性的动态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新闻界不仅要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变化,更要讲清楚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意味着什么、将如何发展。从80年代的“深度报道”到90年代的“精品意识”,都力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的难点、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做好舆论引导的大文章。这些尝试极大地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功能,加大了新闻媒体介入社会的力度。“百佳”恭逢其盛,有了一显身手的大舞台。
福建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13年前在福鼎县委宣传部工作时,社会上“万元户”、“亿元村”一类新闻正闹得沸沸扬扬。他却在一个偏僻的山溪村的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农民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一篇《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投给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出,还配发了一篇《关怀贫困地区》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是这篇来信和评论促成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扶贫行动。
前几年,一些人相信养殖海狸鼠能迅速致富,不少新闻媒体甚至科研机构也在推波助澜。有供种单位找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愿出高价在“农村大市场”节目中做广告。编辑王营与同事一道走访有关部门、广泛听取意见后,不仅拒绝了广告,还在节目中发出忠告:发展海狸鼠生产,国际国内市场都不明朗,还是慎重从事为好。一年后的事实证明,所谓海狸鼠热的确是一场骗局。
涉深水者观蛟龙
古人说过:“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新闻精品是对新闻资源深度钻探和持续开发的结果,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是精品的大敌。新闻界前辈李耐因痛心疾首地说:当前某些青年记者不到农民、工人和基层干部中多听听、多看看,却过分依赖采访单位提供的现成材料,回来勾勾画画就是一篇稿子,势必导致新闻敏感神经的麻木和思维的退化。
石油勘探部门在云南境内钻探时突发特大井喷,各新闻单位闻讯发出事故报道。而中新社记者纳家骅经过深入采访却发现,事故的背后其实是云南首次发现天然气的重大新闻。通过中新社的对外报道,西方各大石油公司纷纷致函致电滇黔桂石油勘探局要求合作。
对人民日报摄影记者蒋铎来说,摄影绝不是单纯按快门的功夫。他习惯于用镜头来思考。《麦客换上新装备》以相隔5年的两幅照片反映农村生产方式的喜人变化:当年甘肃天水一带农民带着镰刀去关中平原割麦,现在京广公路上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浩浩荡荡开赴各地。《往年欲购不能,如今从容挑选》则以7年前后两幅商场电冰箱柜台前的镜头,展示了消费品市场从短缺到相对饱和的巨大变迁。两组图片简直就是两篇微型论文,表明摄影记者同样需要一双理性的眼睛。
历史学家戴逸说过:“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则是昨天的新闻,它们共同的品格是个‘信’字。”80年代的深度报道和90年代的新闻精品群为在现代化的征程中艰难爬坡的共和国留下一代信史,我们的“百佳”就是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良史”。
请看下篇《愿天地无垢心无垢——百佳新闻工作者的魅力〈使命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敲击时代节奏
——记八旬速记学家唐亚伟教授
新华社记者李术峰
在中国速记101周年纪念日8月8日前夕,记者走访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亚伟中文速录机的创案人唐亚伟教授。
午后,夏日的阳光照射着京城一条普通的巷子,尽头便是唐老的家。老人居深名远,由他编码研制的速录机实现了汉语速记的电脑化。
唐老已在中国速记事业的园地上默默耕耘了60年,是我国推行最广的“亚伟式手写速记”的创始人。他和善的目光中依然闪射着睿智的神采,流露着老知识分子特有的谦虚与执著。这位耄耋老人葆有着对时代的敏感和对事业的追求,他说,“速记,顾名思义,就是要快速地记录,为的是让动态的信息尽快地形成静态的文字,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特殊作用的;它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他创案的速录机的键盘上,你会如弹钢琴般地双手各自“多键并击”,再经过拟人化智能译码,你就可以在当前计算机录入界卓然独步了。
中国’96电脑速记比赛中,亚伟速录机的成绩囊括了看打、听打的所有奖杯。它把汉字录入的平均工作速度提高到每分钟250字,已经远远高于每分钟180字的平均语速。在第四十一届国际速联大会上,亚伟中文速录机的神奇表现使许多外国专家手痒难耐,纷纷上机“过瘾”。
谈到实现汉字电脑录入的经过时,唐老感慨至深。80年代初,一个美国司法代表团访华,随团的3位资深速记员原想借此机会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但未如愿。走时留下疑问:没有先进的速记设备怎么进行繁杂的案件审判?这深深刺痛了唐亚伟。早在30年代他就创制出两种汉字速记草案,开创了“亚伟式中文速记学”,并举办亚伟速记学校。半个多世纪了,中国的速记事业几经磨折。岁月蹉跎,时不我待。他在一次速记学术会上深切呼吁:“信息社会,追求快速度、高效率,速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应该有本民族语言的先进速记设备。”唐老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将传统速记与电脑相结合,研制出最先进的汉语速记机。此时,他已近80岁了。
这是一次艰难的攀登。在进行编码攻关时,唐老放弃了每日必挥毫书画的爱好,在斗室中埋头钻研、反复试验,直到深夜。烈日下、冬雪中,胡同里的人常看到一位老人骑自行车从巷子深处缓缓蹬出,那是唐老要到北京图书馆查资料,或是到中关村和电脑界“弄潮”的年轻人切磋。“找不到赞助,就自己出钱,决不能使研究夭折!”说到这里,平和的唐老双手不由发颤。老伴和儿子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设计、推翻、再设计……亚伟中文速录机终于研制成功。这时,老人已经用坏了10多个模拟键盘,那上面的按键都是他自己用木头做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国家科委高度评价了亚伟速录机,认为它“填补了我国计算机电子速记技术的空白”,将其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它进行了鉴定:是一项成熟、实用的职业技术,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它曾先后为“两会”和世妇会等数百次会议作过现场记录,全部做到了会议毕,文稿出;
现在,全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正式用亚伟速录机进行庭审记录,最高人民法院已决定在全系统大力推广;
…………
为着推广先进的现代速录方式,唐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目前,全国已有了70多个亚伟培训网点。“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老人还在辛勤地耕耘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小虫”敲响警钟
——访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局长于大海
本报记者白剑峰
近两年来,全球动植物病虫害风波一浪接一浪。去年3月,英国暴发疯牛病风波。随之美国发生印度黑穗病菌事件,新西兰暴发地中海实蝇。今年1月,澳大利亚又暴发了炭疽病。疫病风波使这些国家在外贸和经济上受到巨大冲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怎样才能做到既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又有效防止国外动植物病虫害的传入,这是关系到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局长于大海。
于大海在动物疫病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后赴日本北海道大学深造,获兽医学博士学位。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牛血清中存在对禽类法市囊病毒有非特异性的抑制因子。近年来,从动植物及产品中,我国先后检出新城疫、蓝耳病、小麦矮腥黑穗病、烟草霜霉病、美国白蛾等16种危险性病虫害。在进境旅客携带物中多次检出世界性危险害虫、“水果杀手”地中海实蝇,以及芒果果象、桔小实蝇等严重病害。到目前,国外的严重动植物病虫害尚未对我国农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得以安全进行和稳定发展。
于大海指出,由于当今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相互之间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就像生物链上的每个因素都环环相扣一样,一种重大疫病、虫害的发生,将引起整个经济的波动。如英国至今未能从疯牛病的阴影中走出来,国民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这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威胁农业生产的病虫害,以免重蹈覆辙。动植物检疫是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免受国外病虫害侵袭的首要措施。我们必须要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传播病虫害的可能性,以先进的检疫技术手段进行检验,一旦发现即予以消灭,拒疫于国门之外。
他说,动植物检疫是促进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是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有生力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从国外引进动植物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此,动植物检疫必须杜绝病虫害传入,顺利引进有关品种和技术,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头戏”,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发达国家以病虫害为由,限制或禁止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市场。近年来,我国积极调整动植物检疫政策,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优势和条件。一方面采取措施解决自身的病虫害问题,严把质量关,使出口产品保持高品质;另一方面,通过磋商与谈判,广泛进行科技合作和交流,已先后打破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限制,我国的哈密瓜、荔枝、稻草垫、鸭梨、种猪、肉牛等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
于大海强调:动植物检疫要立足于消除动植物病虫害对农业造成冲击的可能性,着眼于农林牧渔业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检疫质量和水平,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儿童龋齿患者增加成人保健知识贫乏
我国牙病防治任务艰巨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我国儿童龋齿患病率已由80年代的70%上升至90年代的85%。牙病防治专家焦虑,要完成“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承诺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牙防工作应采取社区控制的办法,及时从城市铺向农村。今年将组织“牙防新长征”。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副组长、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学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卞金有教授说,牙病早就被医学确认是危害身体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另两种是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一。
我国现代牙防工作始于80年代末,自1989年起,每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这一天,都搞“爱牙健齿强身”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8年来,从无到有使全国牙防工作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观念不一,全国的牙防工作发展不平衡。每年一次的“爱牙日”宣传活动多在城市、甚至只在省城或大城市开展,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得不到口腔健康教育。1995年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60%的人口没有刷牙习惯。
为推动牙防工作在全国的均衡发展,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将“全国爱牙日”扩展为爱牙月,组织了一次“’96口腔健康促进大行动”,组织牙防专家深入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基层,开展社区牙病防治控制活动,效果很好。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二连油田草原保护现场会提出
爱护绿草地防止荒漠化
本报呼和浩特8月7日电记者黄振中报道:二连油田草原保护现场会8月6日在内蒙古举行。全国人大环资委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自治区政府的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在会上指出,内蒙古之长在于草,内蒙古之短在于沙。合理利用和保护好草地资源,防止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曲格平说,二连油田在内蒙古草原上作业惜地如金,寸草必保。对废弃的作业现场恢复植被,对沙化地区采取网格状固沙,对废弃的路面采取封堵恢复等等。这些措施,使油田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因油田开发而恶化,而且还大有改善。他们环保工作做好了,增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边疆发展,得到了牧区人民的称赞和好评。在内蒙古草原深处,有这样一个环保明星企业,这不仅是石油行业的一面旗帜,也是内蒙古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曲格平希望,通过这次现场会,大家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法制,严格监督,措施到位,使我国工业企业的环保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曲格平强调,要保护好草原,凡属在草原上的企事业单位都要像二连油田一样,爱护绿草地,防止荒漠化。要坚持谁破坏、谁恢复的制度,保护和建设好我国的草原。
会上,各地代表参观了油田封堵的草原路、防止小水土流失工程、共青团果林和将工业、生活污水变成清水流入池塘养鱼等项目。这些生动事实,将促进人们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上海为高校又开邮政速递
高考喜讯送家门
本报上海8月7日电记者吕网大报道:继上海邮电最近成功用邮政速递将高考成绩单及时送达考生手中之后,上海邮电管理局日前又与上海12所高校签订了“高校录取通知书快速专递”委托投递协议书。
据了解,今年上海高校的2万多份录取通知书将通过上海邮电的特快专递方式投递给新生,上海速递服务公司继续用优惠的服务价格并在高校录取现场开设邮政服务点,以最快的速度把录取通知书直接送到新生手中。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8月7日讯记者孟宪励、刘敏君报道:国际红学界的盛大聚会——’97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今天在京举行。
来自祖国各地和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12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回顾本世纪红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讨论下一个世纪红学研究的方法和研究重点,并展望红学的发展趋势。大会共收到论文80余篇。
在《红楼梦》从成书至今的240余年中,红学研究不断发展,成为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的当代中国“三大显学”。据不完全统计,本世纪初至今已出版红学专著、论文集及工具书586部,续书、仿作70部。文字部分的成果据估计在1.3亿字左右。目前的中国红楼梦学会已发展至近千人,为红楼梦研究造就了一支稳定的、高层次的专业队伍。据了解,全国的省、市、县红学会20余个,有相当造诣的业余“红友”不少于数千人。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辽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北京作为《红楼梦》的诞生地和曹雪芹最后埋骨的地方,首次举行国际会议,也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与会者还将参加一些研究考察活动。
文化部、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领导及与会者参加了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式。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追寻老校友足迹志愿与艰苦为伴
驻渝部队院校又一批学子赴边
本报重庆8月7日电在历届边疆校友艰苦创业事迹的感召下,第三军医大学又有21名有志学子,追寻老校友的足迹,主动申请到边疆建功立业,于近日离开重庆,奔赴边疆。与此同时,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97届38名毕业生也放弃优越环境,志愿奔赴西藏、新疆工作。
解放军驻渝院校几乎每年都有一批学子响应祖国号召,毕业后志愿赴边或被组织分配到西藏、新疆等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基层站点工作。仅三军医大一所学校,到目前就已有31届近千名毕业学员分赴西藏、新疆,现在仍有600余人战斗在两军区医疗卫生第一线。他们有的在雪域高原和荒漠戈壁默默奉献长达30多年,有的甚至长眠在雪域荒原。
驻渝部队院校领导认为,历届毕业学员扎根边疆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和模范精神,对在校师生具有很强的教育示范作用。三军医大的领导决定用边疆校友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教育激励在校师生。目前,在几所院校有志学子的带动下,驻渝部队院校有相当一批学子加入到赴边的行列之中,他们纷纷表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向母校交一份合格答卷。(李维平程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山市实行专业教师“双证书”
本报讯记者魏玉凤报道:广东省中山市率先在全国实行职业高中专业教师“双证书”(大学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制度。目前已有600多人获得“双证书”,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中山市年轻教师占全市职业高中教师总数70%以上,他们学历达标,专业理论较强,但动手能力普遍偏弱。为此,该市从1993年起,在全国率先试行并推行职业高中专业教师“双证书”制度。
中山市制定贯彻“先培训,后就业”的有关政策,积极扶持职业教育发展。规定凡本市职业高中专业教师,45岁以下的都要参加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考核,以五级技工为起点,直至达到技师或高级技师。与此同时,市教委在职中专业设备补助经费拨放方面作重点倾斜,有计划地在几所骨干职中建起车工、钳工、电工、家电、服装等6个专业共8个教师培训点。几年来,全市职中专业教师获得中、高级技工证书和技师资格证书的越来越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蒙医在京城落户
本报讯素有传统医学宝库之称的蒙医学,最近被著名蒙医师齐建瑞带出内蒙古草原,在首都北京安家落户。以治疗疑难病症见长的蒙医师齐建瑞,今年六月被北京藏医民族医药研究所聘请为蒙医研究室副主任。齐建瑞在北京劲松医院开诊一个多月以来,平均日接诊四十多人次,最多达一百零三人次。(邵涌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大连驾驶员考试电脑化
本报讯近日,大连市参加机动车理科考试的学员告别了纸和笔。大连市交警支队投资数百万元资金购置了微机系统,实现了机动车理科考试微机化。软件题库内有七百三十七套试题,可随机组合成上亿套内容不同的试题,实行微机考试,避免了弄虚作假,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江宁惠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三届山海关长城节开幕
本报讯由中国长城学会、河北省旅游局、秦皇岛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山海关长城节八月八日在万里长城入海处老龙头开幕。此间将举行长城文化研讨会、寿字碑林书法临摹表演、历史人物蜡像展、我爱长城绘画书法展和古城大秧歌等文化活动。(肖英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女娃圆了上学梦
对于甘肃陇南贫困山区的女童来说,上学读书曾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而今,她们梦想成真。由于社会的关怀,特别是“春蕾计划”的实施,她们得以加入全国十万重返校园女童的行列。甘肃省女童入学率现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是甘肃省礼县女童欢欢喜喜上学去的情景。本报记者 陶渊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