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我看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惠及国际社会
利言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而生机勃勃的大地上成为现实,这不仅对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世界和平和正义事业的胜利,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历来热爱和平,致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对世界政治、经济等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事实雄辩证明,一个强大的中国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力量。中国的强大、振兴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统一,不统一就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力量的凝聚和强盛,也不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强。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政府对解决这一国际性问题拥有合法权益,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作出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立足于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从长远的战略思想出发,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他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这样,中国既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又可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为世界和平增添积极因素。
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中国政府一贯以和平方法处理国际间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一个表现。出席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各国政要盛赞“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是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一个贡献。
江泽民同志在香港特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在这里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这是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回归后的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前景被国际社会普遍看好。随着“一国两制”的实施成功,将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合作注入积极因素。
当今世界的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日渐增强,各国利益互相渗透加深,共同利益日益扩大,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香港是世界公认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信息中心,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健全开放的经济环境,被国际机构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和第二个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系。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香港有投资,它们的利益与香港紧密相连。香港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影响。中国专心致志搞经济建设,既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又必须继续发挥香港的重要桥梁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一国两制”,就能深刻感受到中国政府的远见卓识。
香港回归中国后,自由市场经济及其他经济方面的政策和运作都不改变,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更加密切,经济发展的条件及优势会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其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会更加巩固,会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
突破一个主权国家实行一种社会制度的传统模式
当前,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方式。“一国两制”正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和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兼顾各方面利益和要求,通过和平方式合情合理解决国际争端,符合世界的潮流。
“一国两制”突破了一个主权国家实行一种社会制度的传统理论和模式,适应人类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需要。“一国两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
“一国两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实行两种社会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既相互合作、补充、促进,又“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一国两制”在世界上是一个创举。就香港作为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一个地方政府来说,其享有的自治权力,比同类任何一个国家地方政府的要多、要大,基本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相比之下,一些所谓高度民主、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自治权力是有所不及的。如,香港特区建立终审法院,有终审权;可以自行发行货币;根据需要在外国设立官方和半官方的经济和贸易机构;实行出入境管理等。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已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外交照会,列明了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国际条约,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香港特区适用国际条约的原则立场。这是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有利于确保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以及原有法律基本不变,也有利于维持和发展香港与外国业已建立起来的互利合作关系。这对香港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有利,符合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
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的良好范例
“一国两制”为解决国家和民族统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也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但是,殖民主义者的本性决定其不会轻易退出霸占已久的地区,即使迫不得已撤出时,也会不择手段埋下潜在的隐患。当今一些国家局势时常动荡不安,社会矛盾突出,经济难以发展,不能不说与殖民统治带来的后果关系很大。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正是汲取了国际上、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由于邓小平同志在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才使香港问题的正确解决有了坚实基础。在香港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现在就不是实行英国的制度、美国的制度,这样也过了一个半世纪了。现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权分立,搞英美的议会制度,并以此来判断是否民主,恐怕不适宜。”正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区采用了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以行政为主导,行政与立法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基本法就香港民主发展作出相关规定,香港特区筹委会筹建特区政府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广大港人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使香港民主选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说过:香港很快就要回归中国,那时肯定会实现民主,相信这将是真正的民主。应该说,“一国两制”为当今那些摆脱殖民统治和受某些大国控制的国家和民族,走上一条切合自己国情发展的道路,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国两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称赞,众多国家政要及官员热情来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庆典就是一个例证。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范例,说明台湾问题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解决。江泽民同志指出:“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享有的各种权利和自由将会依法得到保障。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干预,我们坚信‘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一定会顺利进行的。”可以说,没有外来势力的干扰和插手,台湾问题也一定会解决好,中国一定会实现统一。那时,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将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会更大。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人物长廊

  理想·勤奋·成就
——记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吴志良先生
本报记者王荣久
记者来到澳门后,不时听到人们对吴志良的评论:
他有股韧劲,决心啃下研究澳门历史、文化、政治这块硬骨头。
一位学者说,认真总结澳门,把对澳门各领域的研究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前进的挑战。吴志良走过的路,表明他在这场挑战中是强者,是优胜者。
一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说,要知道,他才33岁,他所做的事,所取得的成绩,可用“年轻有为”来概括。
别看他年轻,也不太善言谈,可由于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使他成了如今澳门政府机构中,职位最高的一位以中文为母语的华人官员,但他的单位是“事业单位”。
吴志良年轻,但志向远大。他对记者说,要立志填补“澳门学”研究中的空白,打破“澳门文化沙漠论”。他说,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将发现的一个个独立甚至孤立的绿洲,有计划和系统地逐步连接起来,形成一片,使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自己已置身于绿洲之中。由此他们确定其工作宗旨是,思考澳门,研究澳门,推介澳门。这话说起来容易,真的干起来,没有点韧劲,没有点吃苦精神,没有点坐得住、不被窗外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动的本事,是无法办到的。
吴志良出生在广东连平县,至今在他的身上仍能找到客家子弟特有的坚忍、耐劳的传统。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有咸鱼就米饭,就很满足了。1981年能考上北京外语学院葡萄牙语专业,靠的是天资和勤奋。1985年毕业后即赴葡萄牙,先后在里斯本大学文学院和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律专业进修。1988年回到澳门,先干了一段记者工作,后进入澳门基金会,并在东亚大学兼职教授葡萄牙历史和文学。工作中又考上了南京大学法律系博士研究生。
吴志良在开发高品位的澳门社会研究的矿藏中,取得了在同龄人中不多见的成绩。一本《东西交汇看澳门》集纳了他几年的研究成果。《澳门政制》和《青年与澳门未来》则表明他的研究已向纵深发展。《葡萄牙投资环境》使葡萄牙人都要佩服。《葡萄牙印象》写出他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几本译著表明他的外语水平。由他主编的《澳门论丛》、《新澳门论丛》、《濠海丛刊》、《澳门法律丛刊》以及参与主编的《澳门总览》、《澳门丛书》等,更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工作量。
吴志良以年轻人特有的敏锐思考澳门问题。他大声疾呼,澳门要赶快培养人才。他说,“澳人治澳”,没有人才行吗?平稳过渡不是句空话,要有人干呀。他的长处是,不仅口头说,而且注重实干。他利用澳门基金会的有利条件,在育人上下了一番功夫。写文章、出书,这是广义上的育人。同时,他主持基金会增加奖学金,鼓励澳门学生攻读硕士、博士,鼓励澳门学生报考祖国内地大学。请看这组数字:从1994年至1997年,澳门基金会已推荐516名学生报考内地大学,其中299名考中硕士生,24人考中博士生。澳门基金会在1988年2月收购澳门东亚大学后,已把该大学办成一所颇具规模的高等学府,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澳门服务。这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吴志良在成绩面前却平静地说,我做的不过是“打基础”的事,有的只是“开个头”,以后需要更多的人投入进来,开拓,开发,前进。澳门的事还多着呢。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艺萃北京同根情
王敏
七月十七日的北京,终于出现了难得的凉快。习习微风拂面,阳光柔和而明媚。
早上八时,两辆蓝色大巴从中华文化学院出发,驶往北京武警总队二支队驻地。
一路欢声笑语,九十名身着戎装的香港青少年无法掩饰他们内心的好奇与激动。一张张灿烂的笑靥洋溢着的全都是归家的幸福。他们来自中华文化学院与香港宋庆龄儿童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庆回归香港青少年艺萃北京行中华文化学习班,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刚刚七岁。早在几个月前,他们就报了名,在九七的盛夏为自己安排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暑期把自己的笑容与足迹留在北京,留在苍莽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真切地感受踏上祖国热土的滋味。
而这一天的活动军训,对他们无疑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回归之前,香港的学生没有军训活动,他们都曾听说过内地学生的军训,心向往之,军装一发到手就试了又试。
在武警战士们热烈的掌声中,九十名英姿飒爽的“小战士”列队参观了战士的寝室,当目光触及那方整似砖的军被、一尘不染的床桌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讶的叫声和“啧啧”的赞叹。带着几丝好奇去尝试,又以百分之百的认真去学习,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学起了叠军被。
走出营房,走向训练场,武警战士表演了擒敌拳,一招一式中都显着英气透着威风,融会着中国功夫的神韵。在加拿大读书的董蓝淇激动地翘起了大拇指,说:“中国军人太了不起了!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我很有自豪感。出国办签证时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填上中国人三个字了,这让我无比珍视。”
当班长们集合各自“部队”开始比赛时,在座的人们无不为“小战士”们的出色表现而精神振奋,家长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拍摄下这难忘的瞬间。在不歇的掌声中,军训圆满结束了,孩子们的唯一遗憾就是时间太短,他们已期盼着下一次。
脱下戎装,换上霓裳,孩子们又开始了他们每天六七个小时的舞蹈训练。融蒙、傣、藏、维等民族舞蹈精华于一体的大型舞蹈《紫荆盛放庆回归》是他们排练的重点。
带队的陆恩美老师在谈到这次活动的意义时,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些孩子们从小在香港长大,对传统文化和祖国内地的情况都缺乏真切的了解。现在身处北京,不论是军训还是学习舞蹈、国画,对他们来说都将意义深远,这些经历将培养出他们对祖国的感情,帮助他们接续中华文化的根,成为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香港风情

  吃在香港
陈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名叫“珍宝”的海鲜画舫,停泊在香港仔海面。它的一廊一柱、门楣和飞檐上都装饰着串灯。细雨波光中,远远看去,宛若仙境。
穿过曲廊,走到一个小码头,登上专用渡轮,驶过几百米海面,就来到海鲜舫近前。这是一艘中式的大船,长近80米,分6层,有27米多高,相当于普通居民楼的八九层,雕梁画栋,漂亮得有些奢华,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
在画舫一层,摆放着二三十个巨大的方形水箱,里面饲养着来自澳洲的龙虾、来自菲律宾的鲍鱼,还有贵妃蚌、老鼠斑、花蟹……供食客任意享用。
当地的朋友说,其实这里的饭菜口味并不是香港最好的,海鲜也非附近海里野生的,而是由外地空运来或像其他地方一样人工饲养的。但这么诱人的“包装”,比如在巨大的中式画舫里进餐,灯红酒绿,曲径通幽,细致入微的服务等等,总引来许多游客。今年六七月间,世界各地许多人到香港见证回归,海鲜舫的生意尤其火爆。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在这里长期居住的外国人,占香港总人口的7%;1996年,访港游客刷新纪录,达到1170万人次。香港旅游协会估计,今年的游客总数将突破1300万人次。这个城市的国际性决定了它餐饮业的多样性。
尖沙咀附近的亚士厘道,也就500米长,却集中了几家最有风味的餐厅——以烤牛排著称的美式餐馆前,按西方人的习惯陈列着菜单,客人可以先审视一下饭菜的内容以及价格;两家日式餐馆,一个经营小吃,一个主理“刺身”生鱼片,大师傅在不锈钢柜台后边,现场表演一般的操作,端到客人面前的佳肴,精美得简直就是工艺品,味道更令人百吃不厌。另外,这条街上还有上海餐厅、韩国烧烤馆、印尼餐厅、新加坡餐厅、西班牙餐厅、德式酒吧、英式西餐厅等。
我的朋友是个走南闯北的人,且以美食为乐。在他眼中,能跟香港这个“美食天堂”相媲美的,大概只有纽约和巴黎。因为,香港不仅有可口的中餐,比如广东菜、潮州菜、客家菜、鲁菜、京菜、川菜、湘菜、台湾菜;还有地道的外国美食,像越南菜、印度菜、泰国菜,以及法国、意大利、墨西哥、奥地利、希腊、匈牙利,甚至中东的菜式。
香港平均每650人便有一家饮食场所,可以说是全球食肆相对于人口比率最高的地方。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商家必须努力挖掘自己的特色,精益求精,改进服务。而且,广东人以善吃闻名,中餐以美味著称,外来的菜式必须与强敌竞争,才能生存。竞争使餐饮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最终造就了香港这个“美食天堂”。
支撑这个“天堂”的,是一条来自内地的稳定的副食品供应线。数据显示,香港六成以上的副食品来自内地。一列列载满肉禽蛋菜的特别快车运来了香港餐饮业的繁荣和香港民生的稳定。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大碗茶香颂回归
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兼老舍茶馆总经理尹盛喜
天安门广场西南侧有一座蓝瓦黄墙的茶楼,古色古香的门楼上端,悬挂着一面金字招牌:“老舍茶馆”,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1996年春天莅临老舍茶馆时亲笔题写的。它凝注了香港同胞的深情厚谊,字字闪烁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的光辉。
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于是铺开宣纸,挥洒丹青,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画了一幅“梅迎香港回归”图,以抒发心中抑制不住的激情: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今日洗雪,炎黄子孙的百年梦想今朝实现了!
近一年来,随着香港回归的日益临近,老舍茶馆的喜庆、团圆气氛也越来越浓。一批又一批晋京观光旅游的香港及海外同胞,经常来到老舍茶馆,他们一边细细品着鲜醇芬芳的茗茶,尝着各色宫廷细点、风味小吃,一边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著名京剧、曲艺表演艺术家演出的精彩节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通,把大家吸引、凝聚在一起。同胞们欢聚一堂,谈笑风生,沟通友谊,交流感情。每每谈到香港回归,躬逢这一盛事,大家无不感到兴奋异常,颔首赞扬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决策的英明伟大。彼此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加强商贸、文化方面的往来与合作,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祖国的富强昌盛作贡献。大家相信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所说的话: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我和我的同仁们衷心希望香港以及澳门、台湾各界的朋友们,多来北京老舍茶馆做客,叙情谊,交朋友,议创业,求发展,亲身感受这块民族文化园地所发出的芳香。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港人极可信赖的朋友
——记香港临立会英籍议员杜叶锡恩
新华社记者胡政根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第二天,7月2日,特区政府授予12名对香港回归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香港知名人士以大紫荆勋章。其中,英籍的杜叶锡恩是获此荣誉的唯一外籍人士,也是唯一的女性。特区政府在向公众介绍她时,称赞她为香港民众的利益,辛勤服务了数十年;香港同胞也热烈赞扬她年复一年地为香港同胞办了无数的实事,是香港同胞一位极可信赖的朋友。
杜叶锡恩女士现年84岁,满头银发,面容清瘦,但精神饱满。30多年来,她在自己那间只有十五六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会见过一位位来访的香港市民,帮助他们处理各自面临的难题。来访者中有手持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婴儿的妇女,也有外籍移民。他们请求帮助的事项,有涉及购房、福利等方面的咨询,有的事项要诉诸法律。来访的人,总是不掩饰他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女士的敬意。
杜叶锡恩于1913年6月出身于伦敦的一个工人家庭。1951年她来到香港,1963年被选入市政局,以后连续8次当选。她同时又在1988年和1991年两次当选立法局的议员。1996年12月,她又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她在1985年同共事30年的华人杜学魁结婚,因此她按照中国习俗,在自己的中文名字前冠以丈夫的姓。
杜叶锡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了自己刚到香港时的情况。她说,那时香港根本没有什么民主,没有什么社会福利,低阶层市民有苦无处说,甚至有冤无处伸。而她也就从那时开始为香港的贫民争取社会公益。她还记得,当年办的第一件事是为一些因房屋被拆而无家可归的人争取到一处建筑用地。以后,她和其他社会服务志愿者一道,为贫民争取医疗费,为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开办了慕光英文书院,杜叶锡恩在这个学校里任总监。这所当初只有30个学生的学校,而今已发展成为有1500名学生的九龙地区最成功的私立中学。
1963年初,杜叶锡恩竞选市政局议员并成功当选。当时市政局是香港唯一进行部分公开选举的政府机构。当选后,她和助手每星期六下午都要接见来访者,听取他们的倾诉,并为来访者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她把同来访者谈话的记录整理成信件递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得不到及时回复就不断催促。从1963年进入市政局以来,几乎已有50万人向她求助过,其中有些人还是团体的代表。
杜叶锡恩不但是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勋章的第一位外籍人士,也是特区成立后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第一位外籍人士。尽管6月28日至7月2日5天是香港的假期,特区政府移民局破例在7月1日清晨批准了她的在港居留权,以便她能按时参加临时立法会的就职仪式。
在慕光英文书院的杜叶锡恩办公室里,挂着人们送给她的多面锦旗和铜匾。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曾收到过上百万份对她表示感谢的信件。其中一张来自一个十几岁男孩的小小圣诞卡上写道:“如果有更多像您这样的人,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对此,杜叶锡恩说,“也许我永远都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但这正是我努力追求的。”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相识在西藏
许俐丽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林芝八一镇八结村的一棵古巨柏树下。据说这棵树是世界柏树之王,活了2500岁,这2500岁的巨柏给我以震动,还有欧树林那特别的眼神。
30岁的欧树林在香港长大,身材单薄瘦小,像个大男孩。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帮人家搞装潢设计,影楼拍摄,或做家庭教师,攒了些钱,就跑到内地,跑到西藏转了两个多月。
他拍摄的瘾大,装备也好。他有一台哈苏,一台尼康,还有一部高级傻瓜。他没有结婚,也没买房子,不抽烟,不喝酒,所有积蓄都是为暑假准备的。
他说他不喜欢去那些热闹的地方。那些名胜古迹早已被历史吸干了精髓,在西藏的许多角落,却时常感受到了一种鲜活、淳朴的生命力。
为了追逐这种美好感觉,他几乎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他领着大家采用了一种省钱但很苦的生活方式,白天拍照,天黑赶路,住店也找最便宜的,吃饭常以一包方便面了事。
巨柏树下,他告诉我,就是有条件,他也不会住酒店、吃饭馆,那样会使整个藏南之行变得索然无味。他又告诉我,西藏仅来一次是不够的,明年,也许后年,他还要再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神秘的玛依沟、梦一般的墨脱……都在等着他。
我从西藏回到广州,一边忙着整理赴藏日记,一边等着欧树林的电话。可整整两年,他杳无音信。慢慢地,我对他的出现不再抱有幻想。
不料,就在离香港回归还有26天的那个早上,他突然出现了——他的一个邮件从香港飞来!
邮件是一本精美的摄影画报,里面夹着一封信:
“我回香港已有一年多了。在这期间,我人生里面变化很大,尤其是在香港这变化万千的都市中。
在1996年8月间,我跟一些慈善团体到湖南视察3间小学,同时,把筹得的金钱,资助了12间学校。现在,我们在湖南地区资助及重建的校舍超过50间。看见小朋友可以重返校园,感到很高兴,这也是我们对祖国的一点情怀。
…………
最后特此送上一本画册给你留念,内有我在林芝古柏树下的那张相片,请多多指教!”
我迅速翻开画册,立即找到他的摄影作品。
古老而苍劲的树根占据了整个画面,那是具有2500年生命的根。在大片阴影的背光下,一棵嫩绿的小青苗透亮透亮地生长在根的缝隙中,像一个孩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呵,这就是欧树林。
他又来到了我的面前,我好像又看见了他——在察隅铁青色的天幕下,寒风吹拂着他的风衣,头发就像钢丝,硬硬地立着……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日前,“一九九七回归植树纪念日”活动在香港举行,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和居民在葵湾城门谷公园植树1997棵,以纪念香港回归祖国。
新华社记者黄本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