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决不许借“公投”之名分裂祖国
秦华
在台湾地区不久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造的过程中,民进党中的一些人妄图利用“创制、复决权”行使主体变更之机,在其适用范围内塞入“修宪”与“变更领土”的内容,即所谓“公投入宪”。他们说“面对香港九七主权移交之际,公民投票入宪是非常重大的政治改革任务”,“攸关任何国家重大政策及台湾前途”,“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岛内这一加速走向分裂的严重步骤,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多年来,“台独”势力一直企图通过公民投票,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建立“台湾共和国”。1991年10月,民进党将“建立主权自主的台湾共和国暨制定新宪法,应要由台湾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写入党纲。1994年3月,民进党提出“公投法草案”,其中适用范围包括“国家重大政策、重大行政区划变更案、重大政治议题及国民大会通过之修宪案”。今年5月以来民进党所主张的“公投入宪”,就是他们借“公民投票”之名行“台独”之实的继续。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虽然历史上台湾曾先后被荷兰、西班牙和日本殖民主义所侵占,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台湾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1949年10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那以来,凡是同中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尽管海峡两岸目前尚未统一,但是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台湾未来的前途,只能是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没有其他出路。我们的政策是努力通过两岸谈判来实现和平统一。岛内一些分裂势力企图通过“公民投票”,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这是赤裸裸的分裂祖国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从法理角度言,“台独”势力以公民投票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论调,也是荒谬的。国际上作为对变更国土和国号这类重大政治议题所进行的公民投票,通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一些主权存有争议的地区,由该地区人民投票决定愿意归属哪个国家。第二种类型是在原属某国殖民地或自治领土的地区;或是在历史上曾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后来虽成为某国的一部分,却仍旧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同所属国其他地区的人口构成明显民族差异的地区,由当地人民投票决定脱离宗主国或原属国家而独立。第三种类型是基于国民主权原理而举行的一个国家的公民投票。当这种类型的公民投票做出更改国号的决定时,只是变更国名而不是另立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此类公民投票必须有全体国民的共同参加才有效力。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很显然,上述这三种类型的公民投票都不适用于台湾。就第一种类型而言,台湾无可争辩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归属存有争议的地区。就第二种类型而言,台湾并不是某国的殖民地或自治领土地区,台湾在历史上从来不是独立的民族国家,也不存在脱离宗主国或原属国家而独立的问题。就第三种类型而言,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一省的公民投票与全民公决不能划等号,也根本无权改换国号和变更国土。包括台、澎、金、马地区在内的全中国的主权,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台湾分裂势力没有任何权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他们的分裂图谋是决不可能得逞的。
民进党拟定的“公投入宪”条款提出:公民复决以总投票数过半数同意即为通过,只要总投票数率达到全岛选举人总额的2/5,该次投票即为有效,即决定台湾是否独立。这不是对广大台湾民众的严重误导和极大欺骗又是什么!显然,“台独”势力的目的,就是要挑动和裹胁台湾同胞跟随他们一起走上分裂的道路。这完全是台湾分裂势力玩弄台湾民意的又一骗局。
必须指出,民进党欲以“公投入宪”,台湾当局难辞其咎。近年来,台湾当局背离一个中国原则,极力鼓吹“两岸分裂分治”,鼓吹“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特别是在去年12月初“国发会”上,国民党与民进党达成“人民得就全国性事务行使创制、复决权”的共识,实际上已经为民进党的“公投入宪”打开了缺口、埋下了祸根。台湾当局必须以民族大义为重,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真正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来,反对和制止通过公民投票分裂祖国的活动。
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都是中国人。我们理解并尊重台湾同胞发展政治民主的愿望和要求,相信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一定能够识破分裂势力假民主、真分裂的阴谋,坚决抵制分裂逆流,反对“台独”。按照“一国两制”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既能确保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又能充分维护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台湾同胞不但不会有任何损失,而且可以与祖国人民一起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香港回归并且实行“一国两制”,已经为祖国和平统一起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岛内少数“台独”分裂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司法部甘肃省委联合举行报告会
侯殿禄真情回报社会事迹感人至深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新华社记者汪金福、本报记者王比学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甘肃省委今天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侯殿禄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来自首都各界及司法行政系统的代表共30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侯殿禄是甘肃省武威地区古浪县黑松驿乡的司法助理员。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贫困山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担任司法助理员以来,他认真履行职责,秉公执法,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为民排忧解难,尽职尽责化解民间纠纷,维护一方安宁,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谱写了一曲一心服务人民、真情回报社会的精神文明之歌。
报告会上,甘肃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张克年、古浪县副县长巨有谦、武威电视台记者刘丽萍、黑松驿乡村民代表吴忠海等先后介绍了侯殿禄同志的先进事迹,侯殿禄同志也在报告会上向与会者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奋斗历程。生动、感人的报告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司法部部长肖扬在报告会上说,侯殿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学习侯殿禄,就是要学习他忠于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移地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忠于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忠于法律,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保一方平安,造福人民,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学习他热爱本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立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创业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在报告会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他说,侯殿禄事迹看似平常,却感人至深,其中全心全意为百姓是其最感人的地方,尽职尽责保安宁是其最突出的地方,身在基层顾全大局是其最可贵的地方,不贪不占讲奉献是其最服人的地方。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侯殿禄精神,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用两个文明建设的优异成就,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报告会由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主持,中央政法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的有关领导同志听取了报告。


第4版(要闻)
专栏:

  彭雪枫军事文选暨画册出版座谈会举行
江泽民为文选和画册出版题词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罗玉文)反映我军著名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彭雪枫军事思想和生平事迹的《彭雪枫军事文选》暨《彭雪枫将军》画册出版座谈会今天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彭雪枫军事文选》暨《彭雪枫将军》画册出版题词:“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老同志叶飞、张廷发,中央军委委员于永波、王克、王瑞林等出席了座谈会。
张震在讲话中深切缅怀了彭雪枫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丰功伟绩。他说,彭雪枫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著名将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军事理论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他既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又是优秀的政治委员。他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震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彭雪枫同志的活动,就是要学习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毕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实事求是,有功不居,有过不诿,敢于负责,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与失误,理论联系实际,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优良作风;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热爱人民,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高贵品德;学习他勤奋读书,孜孜不倦,朝气蓬勃的开拓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担当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为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
经中央军委批准,军事科学院和长城出版社分别编辑出版了《彭雪枫军事文选》暨《彭雪枫将军》画册。《文选》从搜集到的300余篇文稿中,反复研究、比较,选定收入了其中的112篇。画册编入了179幅珍贵的图片资料。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评论
美国众议员沃尔夫无视西藏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对中国肆意进行诋毁,这种行径是可悲的,也是不会得逞的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唐国强今天在此间就美国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的所谓“西藏见闻”发表评论时指出:沃尔夫众议员戴着有色眼镜,无视西藏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对中国肆意进行诋毁,这种行径是可悲的,也是不会得逞的。
有记者问:最近美国众议员沃尔夫举行记者招待会,以其所谓在西藏的见闻称西藏人没有宗教自由,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文化灭绝”政策,你对此有何评论?
唐国强说,中国政府实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政策。西藏人民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享有从事宗教活动的充分自由。近年来,中国政府拨专款对布达拉宫等1700多座寺庙和宗教场所进行了维修,对西藏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还对学习、使用藏语和(汉、藏)双语教学作了明确规定。西藏文化不是面临毁灭,而是在全面发展。最近在北京召开的有美国学者参加的西藏文化国际研讨会就此作出了充分肯定。
这位发言人指出,凡是尊重事实的人都会看到,今天的西藏与旧西藏相比具有天壤之别。旧西藏一直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占西藏90%以上的广大农奴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旧西藏是世界上最黑暗、最落后、侵犯人权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废除了农奴制,藏族人民真正获得了人身自由,享有了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的一切政治权利。


第4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会见德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于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安特耶·福尔默时说,中德两国立法机构领导人之间的不断交往,对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很有益处。
田纪云说,中德两国合作领域十分广泛,中国非常重视发展同德国的关系。我们一向认为,中德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田纪云说,德国联邦议会领导人和许多议员访问了中国,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田纪云还应客人的要求介绍了中国全国人大的职能、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福尔默说,德中两国议会间的频繁交往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德国联邦议会希望与中国全国人大更多地进行坦率的交流,促进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福尔默一行是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邀请于24日抵京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铁映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领导干部要当好“讲文明树新风”表率
本报杭州八月二十五日电新华社记者刘公武、本报记者李新彦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铁映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历史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要创造性地、持久地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不断深入下去,党政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这次活动中当好表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求。
李铁映一行于八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先后在宁波、台州、温州、杭州进行了考察,走访了一些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学校、社区、村镇、工厂,与那里的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交谈。李铁映充分肯定了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浙江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创造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今年以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浙江开展得有声势,有步骤,已取得可喜的成效。虽然这次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但群众已实实在在感受到这项活动给全社会带来的新气象和新面貌。
李铁映说,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不断地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五月二十六日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有关讲话精神。要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在改革开放新条件下,更要坚持“两手抓”,创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李铁映强调,这次“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确定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集中解决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交通秩序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项工作不是虚事,而是关系重大、实实在在的工作。实事一定要办好,好事一定要抓实。各地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找好切入点,选好重点,猛攻难点,力求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和国庆节之前,形成一个新的活动高潮,以文明礼貌、整洁卫生,井然有序的社会风貌和人的精神面貌的全新状态,有力地推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
李铁映在浙江考察中再次强调,党政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这次活动中当好表率。要群众做到的,要先从领导做起,从党政机关做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威信就有了,号召力就有了,老百姓就会跟上来,一呼百应,效果也就有了。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变得越来越良好,变得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李铁映指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不应当是“一阵风”,而应当是“长流水”。李铁映特别强调,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他说,现在的一些文化、体育场馆和设施,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多新的建设,但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还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他要求在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探索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艺术事业、包括体育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体制。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有社会性,又有商品性,要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李铁映在浙江考察期间,还专程赴台州等受十一号台风袭击损失严重的地区,深入察看了受灾的企业、农村和沿海海塘,对受灾群众表示慰问。陪同李铁映到浙江考察的有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奇葆,以及艾青春、桂晓风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


第4版(要闻)
专栏:迎接党的十五大

  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通知精神
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成绩巨大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党的十四大以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积极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岗位,为各级领导班子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初步改变了一些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部分领导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年龄偏大的问题。据统计,1996年与1992年相比,省、地、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成员占班子成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3.2%、90%和80.5%。
年轻干部总体素质较高,绝大多数胜任现职工作。据有关部门调查,新选拔上来的年轻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比较坚定,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工作热情、有朝气,改革创新意识比较强,许多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成绩,积累了一定的领导经验。
回顾党的十四大以来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其基本经验是:
——坚持把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各级党委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党的十四大在深刻总结过去14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在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经济战略部署的时候,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保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议》又强调指出,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是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着重完成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接着,中央下发了《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其中专门论述了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还对年轻干部提出了“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殷切希望。由于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明确目标,采取切实措施将规划和目标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调查研究,摸清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工作差距。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制订规划,确定阶段性实施目标,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落实。中央组织部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班子状况与中央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的问题,提出了领导班子补充新的人选,必须考虑下一届班子的合理结构;本地区、本部门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上级党委交流选配等明确要求。
——坚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近几年,各地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积极探索干部选拔的新方法,在扩大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进行了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的改革试验,在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干部。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实践锻炼,严格监督管理,把培养教育年轻干部的工作贯穿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素质。在理论培训方面,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干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联系党的历史经验,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联系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联系年轻干部工作和思想实际。并把年轻干部接受培训和自学的情况,作为考查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使用干部的依据之一。近两年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下派基层和挂职锻炼工作,推动了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健康成长。在监督管理方面,一是做好经常性的严格考核;二是及时反馈,平时勤提醒、敲警钟,防患于未然;三是严格纪律,对违反纪律、触犯法律的干部不姑息迁就。
——坚持“三支队伍”建设一起抓,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造就数量众多、素质优良、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努力抓好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努力抓好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高素质的科技专家和其他各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三支队伍”一起抓的态势。在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者方面,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新知识,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学技术干部队伍方面,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直接掌握管理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以促进年轻科技人才成长为重点,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支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队伍,一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攻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难题的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同时十分重视发挥老一辈科学家和中、老年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支持、扶持一代新人的成长,整个科技人才队伍呈现加快成长壮大的势头。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会见香港教育界人士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会见了香港树仁学院校监胡鸿烈大律师和校长钟期荣博士夫妇,并与他们就两地的教育交流等问题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李岚清对树仁学院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支持树仁学院与内地大学间的合作交流,希望这种合作交流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胡鸿烈和钟期荣夫妇感谢国家教委对香港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李岚清副总理的会见,表示要继续努力,为与内地院校的教育合作交流作出新贡献。
胡鸿烈和钟期荣夫妇创建树仁学院至今已26年,该校是最早同内地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的香港高校之一,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促进了与内地院校的教育交流。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王凤超、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会见韩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刘东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今天在京会见了由朴仁相委员长率领的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代表团。
尉健行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工会组织间的交往不断增加。今年正值两国建交5周年,朴仁相委员长率团来华访问将有力地推进两国工会组织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中韩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他向韩国客人介绍了中国国内情况和工会工作。
朴仁相表示将继续努力促进两国工会组织在多方面的合作,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韩国客人是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布赫会见日本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刘东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今天在京会见了以冈崎彬为团长的日本“中国环游”实行委员会代表团。
布赫对日方支持’97“中国环游”丝绸之路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表示感谢,并祝贺此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他赞赏冈崎彬继承其父冈崎嘉平太的遗志,继续为推进中日友好做出贡献。他希望由已故的冈崎嘉平太先生倡议创办的“中国环游”自行车赛年复一年地举办下去,为促进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以及亚洲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以增进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日本客人是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邀请访华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迟浩田会见莫桑比克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罗辉)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莫桑比克总统府防务与安全事务部长兼内政部长阿尔梅林霍·马克斯·马涅热。
迟浩田对马涅热一行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中莫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是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当前,两国都面临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双方应一如既往地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他表示相信马涅热此行必将进一步推动中莫两国和两军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马涅热希望进一步深入发展两国和两军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参加了会见。
马涅热一行应国防部邀请于23日抵京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傅全有结束美国芬兰访问回京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一行结束了对美国和芬兰的正式访问,今天回到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以及美国和芬兰驻华使节到机场迎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