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我看香港回归

  半个世纪的相约
张彦
在香港回归这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我脑子里频频重现50年前在那里工作的情景,无限怀念那些为中国的光明前景作出过贡献的战友们,无数次想起半个世纪前的相约。
那是在1947年。国共和谈破裂,内战业已爆发,香港成了解放区唯一的对外窗口,也是国内国际斗争的一个焦点。当时,我在乔冠华和龚澎的领导下,参与编辑出版反映中国真实情况的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CHINADIGEST)。我们所居住的英皇道173号,实际上成了没有公开挂牌的“中共办事处”。
那时的香港经济并不发达,还远不如上海。但是,这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中间地带,却给国共两党在武装斗争以外提供了一个特殊战场。通过香港,新华社时刻向全世界最及时地报道国内战况,传达重要信息。发行广泛的《华商报》,成为港澳、南洋一带了解中国真实情况最权威的报纸。由重庆迁港的中共理论杂志《群众》,每星期都有针对时局形势的精辟论述,为当时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所必读。像夏衍这样的作家所写的小品文,既辛辣,又幽默,更是有口皆碑。从国民党地区撤退出来的进步知识分子,此时多半云集港岛,构成了一支强大的文化大军。当时,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交锋的重要文章,大都出自在香港的这些大笔杆子,击破一个又一个企图蛊惑人心的阴谋,为正在徘徊的人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这时正值中国的命运发生大转折的关头,英国的对华政策,自然亦随之进入一个极其微妙的阶段。港英政府对中共的态度,变得十分暧昧。一方面,一如既往对本港工人运动实行打击镇压。另一方面,却对公开的和半公开的中共机构礼遇不低。代表中共从事外事活动的乔冠华、龚澎夫妇,多次应邀出席港督招待会,并与英方副政务司、大主教这层人物时有来往。左派文化人在港九广泛开展的进步活动,很少遭到什么阻力。当然,英皇道173号的马路口,经常有穿黑云纱裤歪戴帽子的特殊人物神出鬼没,对进出的人实行“保护”。
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越向前推进,英皇道173号的工作就越繁忙。不速之客与日俱增,甚至深更半夜也有来敲门的。来者大凡两类人:一类是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残酷镇压而不得不转移来港的青年学生、工人,他们是找上门来要求帮助和安置的。另一类是迫不及待要求到解放区去工作,希望为加速新中国的诞生作出贡献。他们有的来自内地,更多的来自海外。1948至1949这两年间,香港简直成了进入解放区最大的转运站。为了保证途经台湾海峡的进步人士的安全,转运去解放区时一般都租用悬挂外国旗帜的轮船,而且往往是深夜在海上登船,以免引起注意。通过这条特殊渠道进入解放区的,包括许多重要人物,前前后后共有多少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实在太多了。而且,从来没有出过问题。几十年后的今天,经历过这段不平凡旅行的人,回忆起来,无不从内心深处感激那些为自己作此精心安排的无名英雄们。这些英雄,多半都是在这里从事革命工作的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那时候,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将向何处去。国民党庞大的宣传机器,每天都开足马力为其日益衰败的形势作辩护。中共方面,尽管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只能从延安的窑洞里以微弱的电波向外界传播信息。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文摘》半月刊,就成为当时唯一能迅速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全面实际情况的英文媒体,受到五洲四海的读者青睐,它的文章为海外报刊频繁引用。当时,这个刊物真可谓惨淡经营,除主编龚澎外,只有六个人,却包揽采访、编辑、翻译、写社论、打字、校对、出版和发行工作。还是靠李济深的关系,才算找到一家工厂敢于承印。尽管条件如此困难,这个刊物却始终得到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它的时事述评常常出自权威人士手笔,它的反映国共双方地区生活的报道都是独家通讯;它的幽默专栏和讽刺漫画多半是名家手稿;诗歌的译者也往往是第一流的。它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作者和译者队伍,还有一批英文改稿专家来保证杂志的英文水平。特别感人的是,在这支改稿队伍中,居然有一个叫比尔的英国警官和他的夫人艾琳。由于他们的身分,不能公开出面,只能由杂志社派人在暮色苍茫中去送稿取稿。他们总是那样热情,尽了整整三年的义务劳动。他们国际主义者的高大形象,至今留在人们心中。
就在这个时期,中英之间发生过一个重大事件:紫石英号事件。那是在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正在渡江作战,取得节节胜利。不甘心看到国民党统治就此垮台的英国政府,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派四艘军舰侵入我国内河长江,和国民党军舰一起炮击解放军,打死打伤250多人。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解放军的反击竟如此猛烈,被击中的紫石英号困在镇江附近江中,其余三艘逃之夭夭。为了挽救其紫石英号,英国政府这时候也不得不请求与它从不承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谈判。当时,所有来往函电都是通过中共在香港的机构办的。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英国政府“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将军”的电文,都一反“常态”,从头至尾可以说是礼貌备至,用的尽是恳求的口吻。经办来往函电的人,曾特意将鸦片战争时代英国首相致清廷政府趾高气扬的函件,从历史资料中找出来加以对照,前后竟若天壤之别,令人不能不感慨万千。
尽管后来紫石英号军舰趁正在谈判之机狡诈地强行逃走,但是它作为大英帝国炮舰政策在中国遭到惨败的一页,却已永远载入史册了。当紫石英号灰溜溜地逃进香港船坞修理时,为挽回面子,香港政府曾下令摇旗呐喊欢迎。但是,站在岸边看热闹的中国居民心里究竟会怎么想,却是英国当局控制不了的。
50年前,我们在香港工作的时候,一心想的就是为了创建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新中国,当然也包括台湾和港澳在内。当时,我们还曾经不知多少次相约,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时,我们一定要一起回来重温旧梦。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香港今天竟以这样光辉夺目、举世无双的方式回归祖国。所有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做出过贡献,包括已离开了人世的战友们,如果能亲眼看到香港回归这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刻,一定会比谁都更兴高采烈。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哈港合作共创繁荣
李清林
香港回归祖国后,内地与香港的全面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的哈尔滨市,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哈尔滨的共同繁荣和稳定,意义深远。
多年来,哈尔滨一直与香港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港商在哈尔滨市投资企业已达859户,投资总额18.8亿元,在哈尔滨市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香港回归祖国后,在经济转型和对外贸易中,与哈尔滨市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加强。
哈尔滨,是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居第十三位。去年,经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新的哈尔滨市幅员面积骤增至5.32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940万,下辖7个城区和12县(市),哈尔滨又成为全国的农业大市和资源大市,东北亚中心的商业集散地的地位更加牢固。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以人口密度最大、人口素质较高,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较强,土地最肥沃,气候条件最好,交通、通讯较为发达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包括港商在内的各地客商。
可喜的是,最近作为全国第一家国家一类内陆货运口岸——哈尔滨内陆港,经国务院批准,已于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了。自此,出口集装箱货物可由哈尔滨市口岸经大连港至海外,并将陆续以铁路直运方式直达欧洲和香港,进口集装箱货物亦可经哈尔滨市口岸分拨黑龙江各地、吉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这又为改善投资环境,方便进出口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哈尔滨市与香港的合作打开了又一条通衢。同时,规模相当于现在首都机场,整个工程按2005年旅客量666万人次,高峰小时3000人次设计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扩建工程已经竣工,马上投入试运行。50多条通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航线,使哈尔滨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亚重要国际航空港。
加大与香港经济合作,既是哈尔滨扩大对外开放的一贯方针,又是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重要战略措施。1993年底,在市委全会上,确定了今后15年发展目标,并提出要着力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优势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多元发展战略、外向牵动战略和大都市战略等“六大战略”。
去年年底,市委进一步提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城乡一体化,优势结合,积极发展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切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加快松北新区建设进程,促进松花江两岸共同繁荣等经济发展思路。
总之,未来的哈尔滨的发展,不仅要在黑龙江当好龙头,而且要在整个东北地区发挥大城市的作用,在世界上也要有相应的影响。要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与香港合作的力度。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香港繁荣新起点
于景森
香港失而复归,折射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从衰落到复兴的历史。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实力,就不可能彻底荡涤殖民者强加于中华民族的耻辱,就没有香港的回归。
香港回归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也是香港繁荣发展的新起点。
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约为内地的1/5左右,回归必然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而且,对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内地来说,香港是内地经济走向世界的桥梁。目前,香港是内地最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内地对外贸易总额中,香港占有很大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增加,90年代以来一直在33%左右。另外,内地是香港最主要的投资场所。
近年来,香港在内地的投资占内地外来投资总额的六成以上。通过香港输入内地的不仅是资金,同时还有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香港来说,回归是香港进一步繁荣的新起点,“内地因素”将继续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继续保障香港日常必需品供应,而且内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以及基础产业、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为香港提供更大的转口贸易量、更宽阔的投资空间、更广泛的合作领域。无可置疑,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不但会被维持,而且会得到有力加强。
香港回归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一个里程碑,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香港回归,在客观上迫使台湾当局必须面对现实,无法回避与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协商和接触。香港将为两岸的接触发挥更大的中介作用。两岸经贸往来是通过香港这个桥梁(台湾对香港出口有70%转口祖国大陆),香港回归赋予这个桥梁新的、特殊的意义。港台之间的“三通”实际上成了两岸间的“三通”,这将对台湾当局在“三通”问题上违背民族意志的立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最终早日实现两岸间的“三通”。同时,香港是促进两岸进行学术、科技、思想文化交流,激发民族情感的理想之地,是中华传统文明分而复合的粘合剂和交汇点。这些都会对最终和平统一祖国产生积极影响。
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必将得到充分实施,并显示其巨大优越性,使台湾同胞消除疑虑,增强对“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的认识及用其解决台湾问题的认同感。我想,示范作用能不能立得住,关键是能不能认真按照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赤子丹心
——霍英东与南沙新城
郭慧民
紫荆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博士在广东番禺开发的南沙新城。
从香港到南沙港只有一小时船程。转眼,客轮已驶过狮子洋,进入珠江口,抵达南沙港。港口码头人来车往,繁忙紧张而有秩序。这个港口每年要运送往来香港与南沙的旅客80多万人次。在虎门汽车轮渡码头,日渡车辆达1.8万车次。几年来,霍英东集团在这里修筑了洛溪大桥,建设了虎门渡轮,开辟与香港通航的客运货运码头,带头打开番禺的南北通路,率先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连接起来,开辟穗港连运的新航道,接着修建了番中公路、南沙大道以及有关桥梁。南沙辐射到各地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建成。
出码头,走上宽阔的南沙大道,沿途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楼房,五彩绚丽,花园、红顶白墙的别墅、绿茵草坪。这些当年被称为“乱石塘”、“白骨岗”、“窝底地”的荒芜烂泥塘,如今已成为现代化的货运码头和客运港口,从这里26分钟至60分钟即可到达广州、深圳、江门、佛山。在开通南沙港至香港航线后,又开通了到广州的水上巴士。不断发展的东发货运码头和南伟货运码头,再加上南沙一小时车程的周边内有7个飞机场,南沙不仅在客运和货运上已站稳脚跟,而且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点上的海陆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已得到确立。
一路上空气清新。在青山绿水之中,厂房洁白如玉,周围是绿茵草坪,整洁优美,如入画境。在新技造船厂,我们看到一艘正在建造的42米长的高速双体船,这是具有当今世界水平的客轮,采用先进的工艺和优质铝材。目前,船厂拥有两个船排、一个浮坞。公司技术和管理部门的业务,均用电脑处理。公司计划兴建更大规模的厂房,扩大生产能力,以适应建造80米甚至100米以上超大型铝合金高速船。
在霍英东基金会南沙办事处工作人员陪同下,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南沙东南隅的水乡一条街——姑苏园。
姑苏园坐落在大角山下的海滨。车过蒲州山,从港前大道远远望去,但见一群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兀立在蓝天碧海之间,粉墙黛瓦,分外夺目。姑苏园的大门开在两层的楼阁中央,门上飘然伸出一层瓦顶的门罩,飞檐翘角,秀气而又壮观,甚有江南风格。
水乡一条街只是这里“国际大花园”的一部分。在南沙蒲州山和大角山之间的1平方公里的开阔地上,正在建设的南国风味的茶馆、儒雅幽静的读书台、导人抚今追昔的博物馆、异国风情的啤酒屋……将国际花园的美景逐渐展开。
南沙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几乎倾注了霍英东博士全部的心血。几乎每逢星期三,岛上的居民都会看到这位健朗的老者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小岛上。只要没有外出开会等特殊情况,霍英东博士都要和他的几个儿子及有关专家来到这个小岛上检查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各种问题。他们不知克服了多少意想不到的困难,采用了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实行了最科学的管理制度,顽强地开拓前进。清理河道,将淤泥喷上泥滩,造成新的土地;采用圆筒护岸新技术,使南沙新城安全有了保障……为了南沙城建设,霍英东这位世界闻名的工商业巨子和国内外专家、当地领导以及岛上居民一起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从霍英东博士10年前在南沙第一次投资,从国务院批准南沙为一类港口,并将南沙新城列为国家开发区以来,南沙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现代化的港口新城已见雏形。南沙新城的建设,已对周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南沙效应”。随着南沙建设的展开,附近的沙田也已出现116家工厂,年产值超过百亿元。1991年还只有3家工厂的南沙,现已有720多家工厂,年产值超过6亿元。
霍英东博士对我们说:“万顷良田一斗米,千间大厦半张床。我的胃纳还算不错的,自问一顿饭也吃不下一斗米。到我这样年纪的人,人世间许多事都看过。今天事业虽然薄有所成,但最懂得财富是来自社会,应该回报社会。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家乡,能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事业做一点贡献就是我的平生夙愿。”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年高更重桑梓情
郑志勋车广荫
一位做海鲜买卖的普普通通的香港同胞,从1987年开始,省吃俭用,日积月累,连年不断地为千里之外的家乡浙江上虞捐资兴学。10年来,他共捐助700多万港元,包括教学设备,在5所中学、5所小学建起11幢教学大楼,直接受益学生达到7000多人。他就是70岁的张杰老人。
张杰先生幼年时由于家境贫困,小学尚未毕业便外出谋生。1959年,张杰先生孤身到了香港,在一家杂货店当伙计。
他在香港生活将近20年以后,从自己谋生的艰难经历中深深感到教育和文化对于人生具有多么重要的价值!
张杰常说:“我们国家国力强大了,但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要培养人才,必须依靠学校教育。我们香港同胞也应尽点心,出点力。”
张杰先生立下宏愿,誓将多年小本生意所得的积蓄献给故乡的教育事业,以表达自己拳拳的赤子丹心。
自1979年开始,这位卖蟹老人接连向上虞中学赠送了冰柜、彩电、汽车等,并设立1万元奖学基金。后来又捐资建造了拥有32个教室、面积近4000平方米、设施堪称一流的两幢教学大楼和图书馆。1989年,张杰又向上虞县人民教育基金会捐助教育基金30万元。1990年,张杰先生再次捐资建造上虞中学女生宿舍楼,并设奖教金5万元和奖学金1万元。
1991年至今,张先生捐资办学的壮举已扩展到绍兴市偏僻山区。6年多来,张杰先生倾囊出资,相继在皂湖中学、皂湖小学、梁湖小学、湖西小学等学校建起了10幢张杰教学楼。
一幢幢教学楼,一块块砖瓦,一把把桌椅,凝结着张杰先生多少心血和满腔真情!
张杰先生平素生活十分俭朴。直到现在,他在香港还住一套仅30平方米的住房。他有4个女儿、1个儿子。为解决住宿困难,他从室内向外悬搁了两块水泥板,勉强多搭了一张床。他笑着说:“人家叫我老板,其实我睡的是地板。”
张杰先生说:“我不打算在香港买房子,几百万元的钱买了房子,人一死,孩子多,分不匀,受益的也不多。几百万元用于家乡贫困地区的教育,一大批孩子就有了希望。”
有一次,张老先生回内地探亲,有关部门在杭州西子宾馆为他全家订了7个房间,他硬是退了,自己出钱住进10多元钱一个床位的招待所。
今年,香港回归,张杰先生恰逢古稀之年。在当今祖国繁荣昌盛、满目春光的时势中,他也顾不得年事已高,还要大展捐资助学的宏图。他今年还在上虞家乡投资兴办了6家合资企业,将这些企业所得的利润全部捐给“张杰教育基金”,用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杰先生最近还先后考察了梁湖镇花浦、江山、沥东镇西塘等山区的不少学校,并准备出资12万元用于江山小学扩建,投入25万元用于上虞中学教育设施改善。他深情地说:“我今年已70岁了,为家乡做贡献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要加快行动,多建几幢教学大楼。”
位卑未敢忘忧国,年高更重桑梓情。这就是这位香港同胞的情操!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古老灯塔现辉煌
张玉书
在澳门东望洋山之巅,屹立着一座中国海域内历史上最古老的灯塔——东望洋灯塔。昔日它为大海航船指引方向,今日已成为澳门的一处名胜。凡是到澳门来的人,大都要去观赏它巍峨的英姿。
东望洋灯塔是一座圆柱形建筑,高16米,于1864年动工兴建,1865年9月24日正式启用发光。塔高三层,有一道曲折的铁梯回旋而上,射灯就设在塔的顶端。
这座古老灯塔历经沧桑,与澳门的经历和变化紧密相连。100多年前的澳门还没有电力,灯塔只是利用火水灯发光,用木制机器的摆力使灯光循环旋转,可谓匠心独具。1874年9月,因一场狂暴的台风,灯塔被严重毁坏,停止运作达30多年之久,后经人们努力修复,于1910年6月29日重放光明。灯塔内的设施也进行了更新换代,由火水灯改为新式电力设备,配备了巨型电灯泡,以法国进口的八面菱镜作反射,每分钟可旋转35次,光照可达25海里。灯塔的白色旋光,为过往船只提供重要的航行讯号,这是古老灯塔的辉煌时期。
随着澳门的发展变化,灯塔周围的海边经填海变成了陆地。东望洋灯塔也就结束了它指引航行的光荣使命,成为澳门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人们从灯塔旁俯瞰澳门,新口岸填海区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澳氹、友谊两座大桥雄踞海上,往来港澳的喷射客轮划出道道水花;澳门国际机场的客机正昂首升空……
古老的东望洋灯塔今年虽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但它身着乳白色外衣,头戴一顶小红帽,仍然是那样神采飞扬、青春美貌。每当夜幕降临,它披上淡绿色的晚装,周身闪耀着绿晶晶的光芒;塔顶上的旋灯循环照射,通宵不停,经年不止。它好像是在向人们述说:澳门的明天将会更加繁荣美好。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海峡两岸大学生共祭黄帝陵
来自海峡两岸二十所大学的一百二十多名大学生,日前聚首陕西黄陵县桥山,共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图为两岸大学生同植“祭祖纪念树”。 新华社记者 焦卫平摄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位于港岛中区的香港公园风景优美,令人留连忘返。图为又一对新人留下他们的美好记忆。 新华社记者 张瑞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