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英雄站起来了
——梁强与病魔搏斗854天纪实
李维平廖定国
编者按:有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在他与死神抗争、病魔搏斗两年又四个多月的漫长日子里,始终让众多善良的人们所牵挂。
他叫梁强,本是一个才20出头的普通战士。在1995年3月21日探亲返家的路途中,为拯救30多名旅客,他毅然奋不顾身地抱着盛满汽油、熊熊燃烧的内胎跳出车外,致使全身重度烧伤,生命危在旦夕。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举全院之力进行抢救治疗,历时854天。
我们与所有惦念梁强命运的人们一道,为英雄的康复出院而高兴祝福,为西南医院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喝彩致谢。我们约请记者撰写这篇真切感人的报道,旨在唤起全社会,给予梁强以及所有曾经做出过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更多的温馨和爱护。我们也衷心祝愿我们的英雄,能够克服伤残带来的痛楚和不便,始终做一名生活的强者,并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享受幸福和宁静。
一位烧伤后犹如一团焦黑的木炭、生命岌岌可危的普通战士,一位因自己大无畏的付出而饱受人间之爱的英雄,人民解放军“二级英模”勋章和“舍己为民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获得者梁强(事迹详见1995年4月5日本报头版头条报道),在经历了854天的生与死的搏斗之后,穿着他最喜爱的绿军装,迈着军人特有的刚劲步伐,于近日重返部队。
7月28日,梁强离开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时,院长张忠辉和黎鳌、汪士良、李世荣等专家、教授们都来为他送行,专家们凝视着容貌恢复较好的梁强和依偎在他身边的新婚妻子苏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生命的奇迹
1995年3月24日,梁强被直升机从四川隆昌送到了重庆西南医院,一股强烈的糊焦味从黑乎乎的躯体发出,全身烧伤面积达85%,并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和低温败血症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生命危在旦夕。
“以英雄的精神救治英雄”。以烧伤医学蜚声全国的三军医大西南医院的专家教授们,深知救治梁强责任重大。入院之初,每天三次会诊,每次手术总要准备三四个方案,选出最佳的执行;讨论病情时,院方知名教授总要亲临指导;遇有疑难则动员全院的力量,麻醉、血库、放射、心血管、神经等科室的主任、教授都分别参加会诊,贡献出自己的学识和经验。
无情的重度烧伤,使梁强的病情反复无常、惊心动魄。逃过烧伤后72小时休克关的梁强进入西南医院后,专家果断切除了最易引发感染的3度烧伤大部分焦痂。暂时稳住了病情。但是,无孔不入的病菌从烧得惨重的双手乘虚而入。4月1日病情加重,呈干性坏死的手上发现霉菌。梁强生命又亮红灯。但这些险恶病情,都被专家们一一化解。
4月中旬,梁强经过第四次关键性的手术后,创面植皮成活较好,心肺功能有了改善,可是烧伤引起的并发症一直危胁着梁强。10天过后,梁强体温持续升高不退,食欲下降,体重急剧减轻,身体十分虚弱,1.74米个头的梁强,当时体重仅40多公斤。虚弱的身体几乎丧失了抵抗力,梁强再次陷入危险境地。
英雄能否站起来?人们在焦急地企盼着。
1995年5月20日,梁强在病床上经过60天的生死搏斗后,新的生活向他张开了双臂,千千万万颗善良的心终于得到了由衷的慰藉。这天早上,病情好转多日的梁强下床试了试腿,他感觉比头天轻松些了。在医护人员的搀扶和母亲的陪伴下,他挪开双腿,走出病室。
很快,梁强转入整形科,开始了漫长的整形和功能训练。
854天,历经几十次大小手术,梁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以78岁的著名烧伤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鳌为首的抢救小组的专家教授们也以精湛的医术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造:
18天内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切除全部焦痂,比以前的世界纪录提前7天;
保住了呈干性坏死并生有霉菌的手;
让梁强在几乎丧失自身抵抗力的情况下接受药物治疗;
从一开始就大胆使用世界上最好的抗生素并取得成功。
护理人员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考验。面部植皮后,医生说0.09平方厘米大小的皮片不能移位,她们就得不停地把食物打成流汁用注射器喂梁强,以避免咀嚼时面部活动;要想在体无完肤的身上找到静脉,困难很大,而她们从未出过问题;换药时更是艰苦,创面感染,坏死组织、血斑、药物混合产生的刺鼻气味,她们每天至少要感受4次;彻夜守护的特护们只有一袋方便面的报酬;还要对梁强进行精神和心理护理,为他读书、念报。
人们感叹,梁强用生命谱写了英雄的壮歌,而广大医护人员与英雄一起又谱写了生命、科学的壮歌。
英雄无悔英雄有泪
带着神助般的生命奇迹,带着西南医院“送”给他的耳朵、鼻子、嘴唇和双眼皮,梁强走向了新生。面对簇拥的鲜花、如潮的掌声和殷殷的祝语,英雄流泪了。
他动情地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我也曾在心里毫不客气地自允了。然而现在,如果再有人这样说,我会告诉他们:“不!‘英雄’二字对我来说太沉重了,真正的英雄是这些白衣天使们。我只不过救了二十几个人,而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人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而这些医护人员谁又能记得?与他们相比,我太渺小了,掌声鲜花更应该属于他们。”
的确,西南医院治疗烧伤的技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而掌握着这一流技术的医护人员的精神更是一流的,也正因二者皆备,才使英雄的故事得以继续流传。
一名特护的小故事,让梁强久久难忘。
梁强有段时间情绪一直不好,不吃饭,也不配合锻炼,这于康复极为不利,特护曹红卫心里很急,日夜陪着梁强,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和治疗,但梁强总没什么改变。曹红卫生气心疼乃至哽咽了:“你哪像个男子汉、像个英雄,瘦得像只猴子,你还有二十多次手术要做啊。”不觉哭得泪流满面。梁强被小曹的爱心深深感动了,他从此开始强迫自己吃饭锻炼,配合治疗。
在梁强的记忆中,这种毫不起眼的爱实在太多了,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恢复得这么快,一方面是医生、护士的医护水平精湛,还有对他精神起支撑作用的重要方面,就是他心里感受到太多的爱,医护人员的爱、全社会的爱,“我必须用尽快康复来回报他们。”
在治疗期间,外界传说英雄像钢打铁做的,没有叫过一声痛,其实那“哈哈……哈……”的苦笑声,就是他生命极致的挣扎,毕竟他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梁强是位20才出头的青年人,在与生命顽强拼搏的同时,他的精神负担和思想斗争也是反复过多次的,他从没有后悔自己的英雄壮举,但不再漂亮和英俊的脸庞、不再灵巧的双手,确实对他是沉重的打击,这都亏了医护人员和同科病友们耐心鼓励,热情开导,才使他更坚定了自己认准的目标,不断勾画着自己的轨迹。
梁强读的书,是病友中最多的,梁强用残疾的手练就的毛笔字,也受到行家的好评。梁强,同样是生活中的强者。
而他却说,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英雄或者是强者,而更多的是在对自己意志的一种考验和磨炼。许多人把我的这次烧伤看成是一种灾难,而我却把它看成是一笔财富,一大笔经过炼狱般的磨难才能得到的财富。(附图片)
梁强和妻子苏静与西南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李世荣教授(中)合影。
廖定国摄
四川省委副书记秦玉琴慰问刚烧伤时的梁强。廖定国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油海中的库车
本报记者曾坤
新疆真大。从北京乘坐3个半小时的飞机,到达乌鲁木齐,又改乘越野车晓行夜宿地跑了整整两天,才到达新疆腹地深处、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县。
古代叫作龟兹的库车,历来是西域文化荟萃之地,也是歌舞之乡。与敦煌、龙门、云冈齐名的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就在此地。若论历史遗迹之丰厚,人文景观之独特,比起江南的绍兴、余杭也毫不逊色。但库车的知名度,却远不如绍兴、余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刚到那天的薄暮时分,我和友人就驱车寻访昔日曾到过的地方。库车号称新疆的一个大县,并正在做着县改市的努力,城镇人口也只有10万人左右。新城街道上车辆、行人依然不多,只有老城的巴扎(集市)上,依然是人头攒动,熙来攘往。巴扎上的景象与过去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照样是清一色的地摊,照样是出售农副产品和维吾尔族传统的手工艺品,照样是尘土飞扬和乱哄哄的叫卖声。
也许正是西域文化的吸引,从5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和其他有志之士来到库车,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边疆的旷野、绿洲和各个岗位,县政协副主席马恒和县二中书记刘旦兴,是我敬慕的两位师长。他俩都是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个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刚分配来库车时都在县二中任教。谈起他俩,学生们都十分崇拜。说马恒是纯粹的八旗后裔,满腹经纶,一口浓浓的京腔,讲课滔滔不绝,其言如烈焰,极富鼓动性、号召力;刘旦兴则是眉清目秀,一张娃娃脸,授课极认真。如今他们都老了,都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但仍忠于职守,克勤克俭。他们生来大概就是为了以其灵魂的光芒照耀、温暖别人而活着。不是么?库车正是有了他们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与当地各民族兄弟姊妹一起不断奋斗,库车的历史才掀开新的更加诱人的一页。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其最终意义不是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包括支撑这种文化力量的杰出文化人。从这一点上看,库车确实有些缺憾。
不过,我倒要为库车今日遭受的冷遇抱打不平。谁都知道,新疆勘探开发出一个我国最有希望的大油田———塔里木油田,油气总储量分别占全国预测油气资源总量的1/7和1/4,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塔里木油气开发的主战场在库车县?迄今为止,在塔里木盆地相继探明了10个整装油气田中,有3个油气田(东河塘、雅克拉、牙哈)在库车县境内,轮南、桑塔木、解放渠东、吉拉克等4个油气田的部分油气井也在库车境内。全县境内初步探明的石油储量约2亿吨,天然气近1000亿立方米。现已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年产原油60万吨的现代化的东河塘采油作业区,雅克拉气田储气196亿立方米,已进入开发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库车是浮在茫茫油海中的岛屿。库车已作为新疆的化工、煤炭、电力能源新基地,正在大张旗鼓地部署一批面向21世纪的大项目。库车这座已延续了数千年的农业古城,将向中国的石油化工城迈进。(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大山庄移“山”记
朱刚
7月的一天,笔者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庄,这里堆积了近10年的垃圾山消失了。在垃圾山旧址徜徉,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青草铺地,蜂蝶在阳光下飞舞。这令人惊叹的变化从何而来?
大山庄地处城乡结合部,环保设施严重不足,朝阳公园征地范围内的一片空地便成了十里八乡的居民和单位心照不宣的天然垃圾倾倒场,居民的生活垃圾、附近拆房建房留下的废料、一些单位废弃的旧轮胎、包装袋等等都开始往这里堆积。10年下来,这里成了臭气熏天的一座山。据大山庄所属的麦子店街道办事处张副主任介绍:清运之前,垃圾山长180米,宽60米,高6米,总重量超过10万吨。由于垃圾山过于庞大,要将其彻底清运,要钱、要车、要人,这是任何一个单位都难以独立承担的,致使这一遗留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垃圾山的存在使当地居民深受其害。居民郭女士告诉笔者:“以前,这里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都是,防不胜防。”居民的强烈反映,给街道办事处很大的压力,他们多次开会商议,要把垃圾山移掉。
大山庄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朝阳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区政府出面协调下,移山的各项准备工作悄悄地开展。没有经费,区政府调出环境整治专用基金100万元;没有大吨位的载重汽车,区环卫局提供了25辆大型运输车、4部挖掘机、3部铲车、2部推土机;没有存放地点,街道办事处出面同朝阳公园达成协议,在环保部门的帮助处理下,用垃圾山填平了公园内的两个废弃坑塘,并在上面培了一层厚厚的新土;没有人力,区政府和办事处动员了区内的党员干部、环卫工人、武警官兵投入到清运工作中去。一场声势浩大的垃圾清运会战于今年3月28日打响。
在清运工作中,环卫工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吃住在工地,毫无怨言;当地居民给清运工作以巨大的支持,他们或端茶送水慰问清运工人,或亲自上阵,参与清运。载重汽车轧坏了居民家门前的小路,拉断了电线、电话线,入夜,轰鸣的马达声影响了居民休息,即便如此,整个清运过程没有发生一起纠纷。一位居民说得好:“既然政府出钱、出人为老百姓办事,我们除了大力支持外,还能说别的?”
如今,垃圾山消失了。为了彻底消除垃圾隐患,办事处组织人手,在垃圾山旧址上种草植树,同时在大山庄地带新建垃圾池24个,并组织了专门的垃圾清运队,保证垃圾及时运走。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辩证看优势
在内陆省份采访,常常听到这样的埋怨:“地下没挖的(指矿藏),地上没看的。”一句话,没有优势,并以此为由安于贫困。
如何看待优势,如何利用优势,各地不尽相同。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把优势仅仅理解为好的客观条件,甚至仅仅是资源优势。这种理解,把人们的思维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看不到前途,也看不到光明,久而久之失却了进取的勇气和信心。事实上,好的客观条件充其量只能说是优势的一部分。而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有一个过程。有了好的客观条件,不一定就必然形成经济优势,没有好的客观条件,也未必就没有经济优势。这其中的关键是观念。
我曾去过这样两个村。一个是山西阳城县的神南村,坐落在太行山顶上,祖祖辈辈在贫瘠而干旱的土地上度日。当地有民谚曰:“神南,神南,神仙来了也犯难。”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村在党支部书记李揪呆带领下,利用周围地区铁矿丰富这个特点,结合衡器需求大量增加这个市场行情,与武汉一家科研所联营,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衡器件生产基地,国内70%的衡器出自这个太行山的小村落,全村老老少少都成了工厂的工人,还接纳了400多名甘肃、河南等地的外来民工,成为率先致富的小康村。另一个村坐落在平川,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当地人把全部精力投在煤上,价高时挖煤,价低时仍挖煤,结果由于运输、开采等原因,不但没有靠煤致富,而且因为只挖煤,未顾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而制约了经济发展。
好的客观条件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把它变为现实的优势,还必须有新的观念。有了新的观念,就会天宽地阔,就会发现并拥有更多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理解优势,比优势本身更为重要。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抢先一步天地宽
——河北清河县委书记陈雪一席谈
本报记者薛飞
陈雪,1947年生,大专学历。历任河北省邢台地区行署办公室科长、副主任,行署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1995年4月出任清河县委书记。
清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属于河北省的富裕县。前几任县委书记把清河的经济搞得很好,在高起点上,要保持快速持续发展非常不易。在清河为官,我感到压力很大。
我常讲,只图守一个摊子是守不住的,不但守不住,还可能留一个烂摊子给别人。必须创业不止,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当领导的,“小富即安”的思想要不得,急功近利的念头更不能滋长。1995年我刚到清河,什么大话也没敢讲,先搞了三个月的调查,摸透了清河的实际情况,再形成发展的整体思路。
为官一任,谁都想干出政绩,但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应该踏踏实实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社会整体素质。盲目地上项目,图自己眼前风光,好像是在铺摊子,其实是在砸摊子。有的事情刚开始时由于看不到现实的利益,人们会骂娘,领导一定不能打退堂鼓。马路要拓宽,沿街的店铺、住户肯定有意见,但马路修好了,谁都觉得舒服、方便。刚开始种树,谁能立刻在树荫下乘凉?领导尤其不能眼红别人的发展,要看好自己的优势,不要跟风跑。清河经济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几大支柱行业要上新台阶,需要先把基础打好,把着力点选准。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县的经济可以“暴富”,但一个县的科技水平、人才积累、经济素质、文化水准不可能“暴富”,科技兴县、培养和引进人才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现在不抓紧,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
有人说,遇到困难,“后退一步天地宽”,我认为恰恰相反,“抢先一步天地宽”,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在以后的竞争中就可以争取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有思想的人,不要人云亦云,要将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形成理论,要拿自己的理论和别人碰撞、交流,只有在思想上站在一定的高度,才可能有超前意识,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所突破。每个人都贡献智慧,清河就有潜力,有后劲儿了。清河经济的二次飞跃工程就是集体的结晶。上下拧成一股绳,什么事情都会好办。
(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如今事业有成的李淑芝,仍不时回味下岗后第一次给人镶玻璃赚得5元钱时的情景。对她而言,下岗是人生的一道沟坎,更是一次奋起——
  走过去,前面是新天
潘圆李明欣
李淑芝今非昔比。当年下岗,如今开了公司,当了经理。但当年第一次闯市场的记忆却刻骨铭心,每次想起都不禁唏嘘。
1989年11月,李淑芝下岗了。她原是锦州市一家建筑公司的职工,做过10年油漆工。在床上躺了两天后,倔强的她不相信凭着自己刷油漆的手艺养不活自己。然而一到劳务市场,她才发现要在这里站住脚跟并不容易。当时刷油市场已被南方人占据,本地人极少,一个女人混在男人堆里揽活儿,这脸往哪儿放?
第一天没找到活儿干,但她并不气馁,因为她发现市场上没有镶玻璃的,而她恰恰会这个手艺。第二天,她围着大口罩,戴着棉帽子,又到了市场。等了大半天,终于来了位客户。这位客户父母家七层楼阳台上的钢窗玻璃碎了,这活又危险又难干,但李淑芝一口应承下来。可这位客户的父母一看镶玻璃的是个女的,当时就把儿子骂了一顿。眼看着生意要丢,李淑芝急了,再三央求。老两口还是不放心,让李淑芝写了保证书,并用绳子拴住她的腰再系在暖气管上。李淑芝大半截身子探出窗外,冒着刺骨的寒风,半个小时的活整整干了两个钟头。直到完工,她才发现自己的棉衣都湿透了。这一次,李淑芝拿到了5元工钱。李淑芝的眼泪流了下来,这5元钱不只是工钱,更带给她再就业的信心与希望。
下岗第一个月,李淑芝刷油、镶玻璃赚了600元,这是她在单位时月收入的两倍。第二年5月李淑芝摘掉了口罩、帽子,堂堂正正地蹲市场了。李淑芝干活不惜力,讲信誉,每次都比别人多刷一遍油,渐渐地找她干活的人越来越多。为方便业务,1992年李淑芝买了BP机,成了锦州市第一批拥有BP机的人。李淑芝的名气也传开了,大家都知道,锦州市有个带BP机的刷油女,活好,人实在。这时她爱人也放弃了铁饭碗,成了她的合伙人。
1993年,一位姓常的客户请李淑芝刷漆,要求木头的棕眼必须弥上。这可难住了李淑芝,刷了十几年漆,她还没见过能把棕眼弥住的。听说沈阳木兰家具城的家具没有棕眼,李淑芝坐车直奔沈阳。一番考察下来,她泄气了。家具厂的生产全是机械化,自己凭一把刷子哪行?
夜里,李淑芝和爱人睡不着觉,在家里试验。李淑芝往木板上倒了些油漆,随手用腻刀在油漆上刮了一下,却发现油漆都跑到棕眼里去了。他们接着往上刮,刮了多遍后,棕眼竟没有了。李淑芝精神一振,没想到由此竟改写了刷油的历史,成了辽西响当当的“刮漆第一人”。刮漆与传统的刷油相比不仅没有棕眼,而且光洁、没有油道,深受用户欢迎。为提高效率,李淑芝她们还设计了刮漆专用的六寸刮刀,并研制了专用油漆。李淑芝的事业由此走向了辉煌。
李淑芝有了楼房、摩托、手机……过去的同事都羡慕她,但李淑芝并不满足。看着越来越多的下岗工人,她想到了带徒授艺。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这个问题上,李淑芝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最终她把眼光放到了远处:一个新工艺的出现,会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它的社会效益是多少钱换不来的。几年来,李淑芝义务带徒150多人。徒弟又带出徒弟1000多人。许多下岗职工由此找到了出路,刮漆工艺也传遍了辽西地区。
今年6月11日,李淑芝被评为锦州市十大再就业明星,坐在主席台上,她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但她最想说的还是:“下岗职工不仅是有出路的,而且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