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探访录

  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罗旭辉聂志阳
不少人对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还记忆犹新。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配合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战略转移,需要着力改善被长期的政治运动扭曲的社会道德和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祥和的文化氛围。
近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又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它表明了我们党持之以恒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但又绝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消费品呈现出相对饱和的迹象,小康生活就在眼前。在物质无虞的背景下,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素质的塑造自然会提上议事日程。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站在历史的潮头因势利导的明智之举。
文明似春雨润物细无声
民以食为天。说起吃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一语中的:过去,两个中国人见面,第一句问候语是“吃过了吗?”如今,很有可能是“这家餐馆不错,比那家强!”讲究质量和品位已成为当今饮食文化的新特点。京城几千家经营肉饼、饺子、拉面的小餐馆,其实挺对中国人的口味,为什么却在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西式快餐的攻势前处于下风?行家分析,西式餐厅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优雅舒适的格调。
“人靠衣装马靠鞍”,人们对着装的个性与品位也越来越讲究。例如,集简约与华贵、轻松与凝重于一体的职业女装风靡各地,楚楚动人又落落大方。而西服、茄克、T恤、文化衫则以简练明快、潇洒的风格受到男士欢迎。今天,谁要是穿着皱巴巴的衣服上班,同事的嘴皮子是不会轻饶的。
谈到“闲”,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说,这个字眼过去在中文中常带有负面意义,如闲聊、闲杂、游手好闲,有闲者似乎成了“寄生虫”的同义语。近年来,休闲服、休闲鞋、休闲度假却成了城镇居民的热门话题。“双休日”的实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闲暇。为休闲服务的行业空前繁荣,如游乐园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从无到有,目前年产值已达10亿元。
如今在公共场所,不少人想吸烟时总不忘对周围的人问一句:“可以吸烟吗?”这个小细节与其说是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重视,还不如说与他人关系协调的意识已经潜入人们的血脉中。
有人风趣地说过:全国几千万窗口行业的职工每天影响着12亿中国人的情绪。随着“服务忌语”和“社会服务承诺制”的推广,窗口行业的确让中国人的情绪好多了。
礼仪之邦仍需更上层楼
诚然,文明和富裕有某种对应关系,但并不是对等关系。西晋王恺与石崇斗富,作锦布障数十里,一片花团锦簇,被唐朝诗人白居易嗤之为暴发户庸俗情趣的拙劣表演。他写过一篇《素屏谣》,称赞那种“木为骨兮纸为面”的素屏是“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汝表里相辉光”。遗憾的是,类似王、石二人的不文明现象在今天仍未绝迹。如个别暴发户摆阔的“黄金宴”,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客人也闻之震惊。对于摆阔,社会学者郑也夫认为,在这种“极端的自傲”背后还是“一种自卑的心理”,别的方面不如人,只好用金钱来求得别人的重视和自我内心的平衡。
世界上很多国家重视作为文明载体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英国甚至有关于锁的博物馆。而我国不少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还缺少关于自己历史的博物馆。去年以来,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将有所改观。
制度建设促素质提高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上海有“七不”,北京有“四要四不要”,但目标都是一个,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陈劲松认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践品格,它很少醉心于日耳曼式的哲学玄思,而是在吃穿住行、寻常日用中体悟生命的意义、贯穿独特的东方文化情趣。因此,从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失为一条极具操作性的途径。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光沪指出:文明的制度层面十分重要,制度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文明行为。因此,文明之风的养成,关键是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让讲文明者真正得到益处,让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
(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闲情雅趣

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靠电脑网络打开了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窗口——
  “网”上天地大
沈玮
在轮椅上生活了14年的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初入电脑网络的感觉。上门服务的技术人员帮助我安装好网络系统,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12点。我本该马上睡觉,可就是心里头痒痒,非想上网试试。这一试不要紧,我一下子就掉到里头拔不出来了,再一看表已经是早上4点。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我迷上了网络。
internet(互联网络)自不必说,国内的中文网络虽然建立不久,但也有一定的信息量。上面有几十种电子杂志可供浏览,股票信息、文化信息、美食天地、多媒体音乐欣赏、上百种应用和游戏软件可供“下载”等等。
而我最欣赏的是网络的文化特色。就说“网络作家”这个栏目,可以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乐园。我在这个栏目中发表了《家居北京》的散文系列,马上就得到了回音。有的是以Email(电子信箱)的方式交流,或者在网上直接进行交互式对话。我将一些对话实录在此,请您与我一同感受一下网络交流的魅力。那些英文字母是网友们网址的缩写。SHEN是我。
JJ:“看你的《家居北京》系列中的《牛八宝》真是让人气愤!多么美的一条胡同给拆了。今后北京还能剩下点什么?”
SHEN:“是啊!居住了25年的老宅,再也寻不到一点踪迹,真让人伤心。留住北京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古都风貌,决不是一件小事情。”
JJ:“不能崽卖爷田心不疼,应该定个法律来管一管。当初梁思成建议北京保留旧城另建新城,今天听来仍如雷贯耳。”
TNG:“看了你的文章感觉很好。但是能不能用京味的语言来写,会更有味道。”
SHEN:“谢谢指教,我的的确确不是真正的北京人。上一辈是南方人。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我一定会努力写好我的《家居北京》。”
TNG:“我相信,我等着瞧!”
三年前我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赶写一篇稿子,时间要得特别急。我只好让弟弟从西郊直奔建国门去送稿。现在上了网,一个传真发过去,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前一段时间为了写些东西,需要查阅一些书籍。可是我行动不便无法去图书馆,就在网上的《公告板》上发了一个求书信息。第二天就得到回音,一位网友已经将书准备好了。


第11版(文化)
专栏:

  “画到最后是画修养”
——中青年书画家需加强文化素养
赵相如国瑞
《美术报》前些时候邀请京、沪、穗、杭等地的一些专家、学者和著名书画家座谈如何提高我国书画界的整体素质,以创作精品、不负时代的重托。许多人提出,中青年书画家需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再不要出现唐诗冠以宋代诗人之名、题款中错别字连篇等类现象。
一些专家指出,眼下活跃在我国艺术舞台上的中青年书画家,“文革”期间求学的受“停课闹革命”的影响,“文革”后的毕业生则只重技术训练,文化功底普遍不大扎实。去年首届上海“宝钢杯”书画展上,近千幅参赛书画作品中充斥的错别字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两位作者的作品按其艺术水准有望评为一二等奖,但在终评时,因发现作品中错别字而遗憾地被筛了下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强调指出:“必须强调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文化上不去,成不了大艺术家。我国艺术院校文化录取分数线一直较低,这是个问题。青年学生知识面狭窄,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专家们指出:文化修养包括中外文、史、哲、诗、词、印及现代科技知识等各个方面。不能要求书画家样样精通,但各方面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猎。岭南派艺术大师、中国美协副主席关山月认为,“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要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就要学中国文化传统,也要学外来文化艺术,借鉴姊妹艺术,这些都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否则,就创造不了美。”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国画家林墉说:“修养上不去,画家创作的美学品位、取向就有局限性。如果仅仅局限于自我,那是小品位;局限于技术,那是杂技。”
专家们指出:中青年书画家应当有提高文化修养的自觉性。中国美院教授杨成寅、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姜宝林、花鸟画家何水法等说:“画到最后是画修养。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作品百看不厌,原因是这些艺术大师不但人品很高,文化学识也非常深。而现在不少画家的作品像一杯白开水,主要是艺术家自己的文化修养不够。”


第11版(文化)
专栏:

  蓝天上的文化风景线
——《中国民航报》的追求
飞机虽说快捷,但即使在国内旅行,短则也要一小时,长则要达几小时。内容丰富的机上读物自然就成为人们心中的期盼。从1995年开始,中国民航报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了广大乘客的视野:精美的彩色印刷,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专业化的版式设计,使其很快成为广大旅客新的“精神配餐”。
“快速扩张的民用航空市场为中国民航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中国民航报办成既受民航干部职工欢迎,又为广大乘客喜爱的开放性的行业报纸和高品位的机上读物。”总编张述圣这样阐述近年来他们给《中国民航报》的新的读者定位。
从过去完全封闭的行业性报纸,转变为一张立足民航、面向社会的机上读物,必须在版面布局和栏目设计上下功夫。在改版之初,新闻版以面向民航为主,专刊版以面向飞机乘客为主。对民航工作要尽量从旅客关心的角度去反映,体现其社会性;而专刊的内容也要多介绍旅客感到神奇陌生的民航知识,体现出鲜明的行业个性,同时专刊也要为民航职工所喜爱,有助于陶冶他们的修养、情操。根据这一思路,他们设计了“空中之友”、“服务指南”、“视野”、“国际航空”、“读者之声”、“法制纵横”、“憩园”、“天地线”、“荆棘鸟”、“大视角·摄影”、“报刊博览”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刊、副刊,推出各种专栏上百个,迅速丰富了报纸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调整合并部分专刊,陆续创办了“蓝天周末”(报中报)和“航空旅游”专刊。今年又再度增刊扩版,改为周四刊,每期八版,前四版主要面向民航,后四版主要面向乘客,新增“航空旅游”、“云中博览”、“经贸导刊”三个报中报,而“蓝天周末”也滚动扩为八版,单独出版。至此,《中国民航报》改版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在此过程中,《中国民航报》也在自己的发展史上写下了重重的几笔:成为中国行业报中第一家全部彩印的报纸;目前中国部委报纸中每周出版张数最多的报纸;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唯一指定的机上必配报纸;在第一届中央部委产业报质量抽查中,七项指标总分在64家报纸中名列第三。 (流水)


第11版(文化)
专栏: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稿本影印出版
走出半世纪尘封的珍籍
王绍曾
等待了半个多世纪的卷帙浩繁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终于由齐鲁书社于1997年5月将原稿本一次性影印出版,为学术界办了一件大好事,值得拍手叫好。
此书是从1931年至1942年由人文科学研究所组织国内一批知名学者编写而成。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这是又一部规模空前的古籍总目提要。它是研究我国古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得心应手的大型书目工具书,为今人在浩瀚的古籍海洋中指引航向。
这套《续提要》原稿本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移交给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平津地区特派员沈兼士接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保存。先后有不少有识之士,如郑振铎、叶恭绰、李根源、梁启雄等都曾建议整理出版。1992年6月,该项目被列入《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经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的努力,中华书局次年出版了《续提要》经部标点本(上下两册)。可是一部《续提要》原稿219函,提要达3.2万种,进行分类标点,以有限的人力投入这个庞大的工程,势必无法迅速与世人见面。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鉴于此,决定将原稿本交齐鲁书社影印出版,不到半年时间,影印精装本37册,加上索引共38册,与读者见面了。《续提要》原稿本是不分类的,而按不同的作者分装成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的同志为了弥补这个缺陷,除编制书名索引、著者索引外,特地编制了分类索引。这样既保存了稿本的原貌,又兼具分类目录的作用,便于阅读。
《续提要》编写者中,有老一代的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新一代学人。他们各展所长,撰写的提要一般能做到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如柯劭忞、伦明、江瀚、吴承仕之于经,冯承钧、傅振伦、刘节、谢国桢、商鸿逵之于史,谭其驤之于地理,董康、胡玉缙、傅增湘、赵万里、王重民之于目录、版本,杨树达之于语言文字,罗振玉、向达、王重民之于敦煌卷子,孙楷第之于小说,傅惜华之于戏曲,周叔迦之于佛教经典,都是一时之选。直到现在,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们的水平。
从收录范围来看,该书大大超过了《四库全书》和《四库提要》。特别是佛道藏著作、明人著作、禁毁著作、古典小说戏曲、辑佚书、敦煌遗书、四库存目之书都是《四库全书》纂修以前的著作,编撰者能打破封建教条,大胆收录,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至于纂修《四库全书》以后的著作,大体上都能取各家之长,择要著录,从戴震、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王念孙、孔广森、孙星衍、段玉裁、阮元、王引之等诸家著作提要,可以看到清代学者著作之盛,为编写一部崭新的近代学术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续提要》考辨之密与论断之精,不能不令人折服。例如吴承仕撰清黄以周《周易故训订》上经一卷提要,概括黄氏治《易》“不分汉宋,不偏义理与象数,杂采古义而折衷以己意”,可谓言简意赅。如孙海波撰清董色起《尚书家训》六卷提要,坦言此书“庸言冗语,占满篇幅,尤为卑俗”。类似这样的提要,可谓泾渭分明。现在正在编纂的《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中国古籍总目提要》,都可以从《续提要》的治学品格中得到借鉴。


第11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
图书缘何买而不读
陈家兴
有这么一对小夫妻,妻子爱买时装,丈夫嗜购新书。丈夫打趣自己的妻子说:“你的衣服多到衣柜都盛不下了,还总要抱怨没有衣服穿,其实衣柜里的那些新衣服你认认真真穿过几天呢?”妻子不服,反唇相讥:“你的书多到书柜都放不下了,为什么还要埋怨不能拥有天下好书,其实又有几本书你认认真真地读过呢?”丈夫大窘,无言以对。这当然是一则笑话,但如今舍得花钱买书却抽不出时间读书,确实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通病。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心态:
第一,附庸风雅类。这类人喜欢往室内一角塞满琳琅满目的新版书、豪华大部头书,但买而不读,无异于买椟还珠,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收藏类。像有钱人喜欢购买名人字画一样,不少人也把图书作为收藏对象,以期日后待价而沽。这类人的书橱里多是古旧线装书一类,珍本善本绝版书不少。对他们来说,再好的书也只有交换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还有的人则是把图书当作精神财富,留给子孙后代。这多少也反映了他们对子女的一种期待。
第三,名著心态。有的大学生尽管每到月底便囊中羞涩,买起中外名著却毫不悭吝。然而,名著不比流行小说,买了若干本后可能会发现一本也读不下去。如果没有宁静的心绪、大段的充裕时间去连惯性地阅读,是很难体会特定年代的生活情境和哲人智者的思想魅力的。
第四,资料、史料类。这类书多冠以“××大全”、“××汇编”、“××全集”,以磅礴的气势赢得不少读者的心。许多人总以为这些书将来会对自己有利,查阅什么东西很方便,日后有闲暇随便翻翻也很有趣。
第五,等待阅读。持这种心理的人恐怕要占很大一部分。下了十二分决心要读一读书,刚一坐下,不是工作、家务缠身,就是有熟客来访,或有人喊“三缺一”打牌。如此日复一日,初买书时先睹为快的冲动也渐渐淡漠了。
陶渊明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早已点出图书的阅读与占有的反比关系。而今,生活的快节奏使人心多少有些浮躁。对大多数购书者来说,若诚心想读点书,还得具备某种自制力,避开工作和生活的种种琐碎,抵御闲暇时的种种诱惑,保我读书的时间,并切实安排好自己的读书计划。如这种自制力还不够,则不妨加入“读书俱乐部”。而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第11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地域、物产均无优势的山西人,何以成为商品经济的先驱?
晋商大院:万里驰骋一处收
刘巩
晋中平川的太谷、祁县、平遥等县市,田野村镇之间,随处可见一幢幢深宅大院——晋商大院。这些独具特色的封闭式建筑群体规模宏大、建构精美,但由于其封建经济的根基及其文化积淀太深,以及城市建设的不发达而最终没有形成一体。上百年的风吹雨打,高墙飞檐已掩不住苍老,大院却风骨犹存,虎虎有生气。散文家余秋雨说:“只要在这个宅院中徜徉片刻,便能强烈领略到一种心胸开阔、敢于驰骋华夏大地的豪迈气概。”晋中,作为中国一代巨商——晋商的故里,从祖辈承袭的这笔财富是丰富而独特的。
晋商,在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史上曾重重书写过一笔。明清时期,他们掌握全国的盐、丝贸易,富甲天下,一度称雄商界。清代中后期,晋中一带的商人,凭着对外贸易、边境贸易、长途贩运等方面的优势和票号业的垄断,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商帮。据统计,1819年全国创办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共51家,晋中商人创办的就有41家,控制着全国126个城镇、商埠中的566个分号。这时的晋中商人,已摆脱了创业之初那种既是东家又是掌柜的经营方式,走上了东家出资、掌柜经营的方式,建造豪华宅第就成了这些有钱又有闲的晋中商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存的晋商大院,就是晋中商人商业经营走向鼎盛、财富大量积累的产物和见证。
其实,山西人致富既无地域优势,也没有物产优势,他们的成功主要在思想认识的开放上。他们绝少把经营的眼光拘泥于脚下这块土地,而是“走西口”、“闯关东”,踏遍青山,把商号设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和交通、商业重镇。他们颠簸在漫漫长途之中,终于创造出一块生气勃勃的生命空间。实际上,他们已成为当时中国最早走出去看世界的社会群体。
在中国几千年以农为本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晋中商人一反遮遮掩掩的常态,以商为荣,而且创造性地使儒家学说与商业活动融为一体。他们在创业之初,就非常重视商德建设,无德不成商,这与西方商业文化有很大的区别。晋商大院处处体现着儒商文化的凝结。建筑风格、雕画艺术、楹联牌匾、商号票规,特别是大院主人的创业经历、处世准则和管理方法,无不显示着儒家文化的色彩。他们诚信为本、俭约自律,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奉儒学为圭臬。
当然,晋商大院文化也有其糟粕的一面。如豪华的宅院,使大院中许多人养尊处优,夸富奢糜之风渐起等等。但是,瑕不掩瑜,晋商大院文化整体上是光彩照人的。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以晋商大院为载体、晋商文化为内容的新的旅游线已在晋中平川基本形成。这条文化旅游线,既是山西从大同到运城千里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晋中地区面向21世纪的经济隆起带。灿烂辉煌的晋商大院文化,正为晋中乃至山西实现跨世纪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一部袖珍“世界学术文库”
——《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评介
新华出版社日前出版的《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实质上是一部小型的“世界学术文库”。它以五大卷、35本(篇)世界级学术名著,覆盖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军事学等主要学科。这些著作在一定意义上曾经改变了当时世界的面貌,今天对于扩大人们的视野、引发创造性思维仍有教益。
目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走向结合;以希腊为源头的以分析为基础的思想方法和以中国为源头的以综合为基础的思想方法,也有越来越走向结合的势头;此外,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东方的西方化趋势,在思想理论领域中西方的东方化趋势则同步发展。从这部文献集中,我们可以触摸世界学术思想发展的脉搏,窥见几千年人类文明演进的绚丽轨迹。
从中国的《道德经》与《大同书》,希腊的《理想国》与《工具论》,英国的《国富论》与《政府论》,法国的《社会契约论》与《人权宣言》,美国的《实用主义》与《独立宣言》,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伟大的思想家对人类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社会合理秩序的赤诚追求。
两年前,新华出版社曾约请邢贲思、江平、汤一介、孙尚清、何祚庥等知名学者,共商此书选题。这套书的编者还为读者着想,对篇幅巨大的著作摘其精华,对不易懂的古文和典故加了注释,并请专家对每篇著作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作简介。可以看出,编者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使这套书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参考价值。(牟以石)


第11版(文化)
专栏:

  白鱀豚进京展览绿文化风靡少年
“长江中的瑰宝——白鱀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大量的标本、照片和文字说明,对濒危动物白鱀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该展览是由香港海洋公园鲸豚基金会与该馆合办的。8月下旬,“绿家园志愿者协会”将组织会员赴武汉,在长江过往船只上张贴保护白鱀豚的宣传画。北京、武汉、香港的一些大中小学生还将到中科院水生所参观,开展爱我家园的教育。(旭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