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世纪之交的文化建树
——《国学大师丛书》出版感言
李中华
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历经七年之久的卓绝努力,一套共28册,700余万言的“重写近代诸子春秋”的《国学大师丛书》终于全部与读者见面了。它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
翻开《国学大师丛书》的首页,在张岱年先生为该丛书撰写的总序中提出:“综观周秦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受到列强的侵凌,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该丛书的策划设计者兼总体编辑钱宏先生在其“重写近代诸子春秋”的分序中,把张先生的论断径直概括为“诸子百家三代”说。并提出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乃是在中华民族生死续绝、内忧外患、险象环生之际,应时代之需要而“傲然出世”的。
《国学大师丛书》的策划者、组织者,即是以历史发展眼光,在世纪之交、千纪年转换的历史关头,为读者重现“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之盛况,以期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为中华学术之转型及民族文化的综合创新,提供历史的借鉴。
因此,该丛书的特点,首先在于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敏锐的历史眼光。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到今天的东西价值观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面对中国文化在本世纪末所遇到的多重挑战,积极寻找解决之策,已成为跨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国学大师丛书》把本世纪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文化问题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放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去思考,无论对过去学术文化的历史总结,还是对下一世纪文化发展的展望,无疑将起到启示作用。
其次,《丛书》以翔实的史料、平实的论证、严谨的学风,揭示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的整体风貌和他们“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广阔胸怀,在时代文化转型的汹涌大潮中,以理性精神去申诉中华民族的苦难,去探求本世纪中国文化的出路,去摸索殖民、强权统治下的真理、正义和光明。
第三,历史是连续的。中华学术的发展,虽几经历史的磨难与变迁,但它却始终保持自身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此即“国学”这一称呼之所以成立的内在原因。《国学大师丛书》的命名,即包含了“国学”这一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学术的连续性。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国学”一词尚无统一界说,但顾名思义,则可理解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或在中国文化母体中产生和形成的学问总体。随着西学东渐和世界的近代化,传统意义上的“国学”受到冲击,但经过“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的大师们对西学的吸收消纳,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学术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国学”这一概念的内涵亦随之发生变化,遂出现以近代史学观、方法论为工具的“新国学”。如胡适、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首开风气,随之便有梁启超、钱穆二氏《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研究。胡、冯、梁、钱四子之书虽然皆受西方学术方法的影响,但其研究的对象仍未脱离中华文化之母体。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国学”,乃是中国传统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乃至包括中国传统的“小学”在内的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及中国传统文献学意义上的目录、版本、校勘学等等,亦即旧时所称的经、史、子、集、文、艺、佛、道等七大部类在近代的延伸。用传统方法研究上述内容是“国学”;用近代方法研究上述内容的也是“国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正是“国学”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学术需要。“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的论断之所以能够成立,恰恰反映了“国学”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从这一意义上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大师丛书》,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代为“国学”现代化立下了一座文化丰碑。


第11版(书评)
专栏:

  伟大人生的韵律
——读长诗《邓小平》所想到的
杨华
就题材而言,长诗《邓小平》填补了一项空白;她以领袖的一生串起一个时代、一部历史;把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们作为一个“大集体”来写、把作品主人公放在大集体中来展现。罗高林说自己是小人物碰大题材,纵览全诗,他是这样来处理这个大题材的:首先按时间顺序从邓希贤十四岁离开家乡赴法勤工俭学起到邓小平一九九二年深圳南巡止,抒写了这位伟人近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勾画了一代巨匠壮丽辉煌而又坎坷曲折的人生轨迹,几乎包揽了他一生所经历的一切重大事件与所创立的一切丰功伟绩。主线清晰明朗。全诗共六章,重点在第五章。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有较准确的把握,也有独特的理解,这种把握与理解,除了表现在对材料安排的侧重上,还表现在其它方面:比如强调邓小平的革命资历,强调他十四岁就走向“偷火”的一群;再比如以镜头剪影的方式写邓小平的一些小故事,让这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单独成篇”,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将这些小故事连缀成一个整体。又比如把邓小平在中央苏区遭受挫折的一段历史放在“文革”后插叙,给人一个三落三起的完整印象,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生平传奇性戏剧性的特点。作者还十分注意对邓小平个人爱好与习性这方面材料的搜集与运用,散步、游泳、洗冷水澡、打桥牌、抽烟等都被作者摄入了他的镜头。另外,作者也不放弃对那些轶闻轶事的描绘。所有这些,都使长诗的主人公性格更真实鲜明、形象更生动丰满。其次,始终紧扣时代的脉搏,把邓小平光辉业绩放在时代与整个革命的大舞台大背景中来展示。既写出了邓小平推动了时代,又写出了时代造就了邓小平;既写出了邓小平改写了历史,又写出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长诗简叙了马恩的伟大创造、列宁的伟大功绩、毛泽东的伟大实践,而邓小平则“率先举起了改革的旗旌”。驾驭这样的大题材,作者创作热情是高昂的。
就诗风而言,长诗有别于诗坛上一度沉湎于自我表现、自我感伤的诗风。题材是决定作品风格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风格的创造常常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我们不否认诗歌可以表现自我,但太多了形成了一种倾向,就远离了空前火热的大时代,而且这种诗风对青年一代有着明显不良的影响。现在有些爱好写作的大学生,他们的习作也多阴柔之气,少阳刚之气,用怪谲或捉摸不定的意象,抒发莫名的惆怅与失落感。长诗《邓小平》给人以启迪。
就诗体而言,长诗属于颂体诗中的诗史性纪实诗。作为一部历史的画卷,长诗在写作上首先就要注重真实性,在真实的前提下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长诗的记叙虽带有更多的报告与新闻色彩,议论带有更多的政论色彩,但闪着哲理与思辨之光,做到了情与事的结合、情与理的交融。长诗还比较注意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营造。纪实诗创造意境不太容易,中国的诗歌美学主张重情思,轻事实,崇尚含蓄蕴藉,忌讳理性的分析和直露的陈述。诗人要表现的往往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一种感觉、一种韵味、一种虚实相生的境界。《邓小平》尽管描绘了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但它首先应当是一首诗,过于铺陈事实将失去诗的特质、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跳跃太大概括太强又怎样体现写实性?怎样将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用到长篇政治写实诗的创作中去?这些,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苑笔谈

  学术领域的家常菜
张大农
小说家金庸最近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不打算再写小说,想写些通俗的、普通文化程度的人也能读懂的历史著作。他认为,近几十年来,中外史学界有不少新发现、新成果和新理论,然而大都是以艰涩、玄奥的学术语言,在一班高深莫测的学究圈子,或者更确切地说,仅仅在史学界的小圈子里嘀咕来嘀咕去,个中消息难为外人道,也不为外人道。鲜有那眼低的高手来做惠及众人的学术文化推广工作。有感于此,金庸决定自己来做这件吃力而未必不讨好的事。
看看眼下的整个学术界和出版界,类似金庸所感忧的现象似乎不止史学一方。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普及性的读本并非没有,但真正出自名家高手,或时下尊称的“学术带头人”为大众而写的读物,真是凤毛麟角。出版界倒是眼盯着文化普及读物这个大市场,推出的一套套丛书,常冠以学界泰斗为“主编”、“顾问”之类的高帽,内中实情却往往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主而不编、顾而不问,“泰斗”们在这种场合真是“徒有虚名”了。
专家们术业有专攻,为“学术白丁”们写通俗文字终究不是学术成果,当不得名山事业。而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角度说,这又需要更远大的文化使命感。当年,胡适、吴晗、钱穆和叶圣陶等一流的大学问家都曾亲自主持编写小学课本或国民教育读本;茅盾、冰心等人也曾为大众写过文学普及读物。杨振宁先生的《读书教学20年》以生动晓畅的文字将物理学尖端领域的风光描述得十分迷人;连爱因斯坦都曾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讲解玄奥的相对论,并专门撰写了一本小册子。这些,同样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回头再说金庸准备涉足的史学领域。
和我们中国一样,英国也是个有着丰厚的史学传统的国家。人们熟知的著作等身的汤因比,在英国史学界一向被视为通俗编年史作家;七十年代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人通力合译的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也是一部大型通俗历史读物。不论是人还是书,通俗,并未使他们在史学界和文化界的地位降格。
英国人霍布斯·鲍姆写了一本《短促的20世纪》,也是本史学著作。文稿杀青后,他先让当家庭主妇的妻子读了一遍。妻子声称她都能看懂。鲍姆说:“好极了。这本书就是写给像你这样对历史学一窍不通的人的。”这位霍布斯·鲍姆是著名的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顺便说一句,此书中译本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们希望权威专家都能写点通俗的学术著作,也希望能有一批擅写通俗读物的学术专家。正如同人们希望烹调大师也会做点家常菜,也希望有专门做家常菜的烹调大师。


第11版(书评)
专栏:品书录

  回味丽江
——读汤世杰的《殉情之都》
缪俊杰
我是先去丽江,尔后才读汤世杰的《殉情之都》的。而读过这本散文集之后,我又再一次回味丽江。于是,两种风景重叠在一起了。我几乎难以分清,是因为丽江的秀美而使汤世杰的散文异彩纷呈,还是因为汤世杰的妙笔而使丽江的山河生辉?!
云南作家汤世杰的散文长卷《殉情之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以纪实的风格和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丽江秀美的山川,以及纳西人古老的文化和奇异的风俗。在汤世杰的笔下,巍巍玉龙雪山那横空出世、如锋似刃的十三座雪峰,那犹如万朵芙蓉的飞絮积雪,那雪山下苍翠葱郁的云杉,把玉龙雪山那“半山白雪半山花”的旖旎景色,如油画一般展示在读者面前。令人神往的还有那被称为高原水乡的丽江古城,在这平均海拔两千米的古城,清泉如洗,流水淙淙。那位于大研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恰似一个虚实相间的艺术世界,站在四方街中心,可见几条狭窄的石板路,成辐射状从那里游进古城深处,每条路都沿着玉河清澈见底的支汊蜿蜒而去,处处都流溢着江南水乡的古韵。汤世杰把四方街的景色描绘得楚楚动人。再就是对于那古老纳西文化的描述,也让人平添许多难得的知识。纳西是个古老的民族,它有着独特的文化。这是至今还保留着象形文字的一个民族。而具有独特色彩的纳西古乐,保留着一派古色古香的色彩。我曾在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大研镇观看过一次纳西古乐的表演,操持古乐器的琴师,长者八十五岁,最小的也七十挂零,一律是长衫马褂,一派仙风道骨。而身着长袍的乐队指挥宣科先生,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前来观看表演的许多“洋人”风趣地讲述剧情,把历史和现实、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有趣地融和在一起。我当时简直无法描述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读了汤世杰的这篇散文长卷,直觉得他的艺术感觉和表述能力都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我在丽江听到过一些关于纳西人殉情的故事。我相信他们的讲述是真实的,但难以理解。读了汤世杰的《殉情之都》,才进一步理解了这许许多多的故事,并且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理解纳西人这奇特的习俗。无数的纳西恋人,就像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一样,相爱却不能相聚,为了他们美丽神圣的爱情,他们相约去到美丽的玉龙雪山下,美丽的云杉坪的花丛中,双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情死”的方式愈演愈烈,成了纳西人的民俗,因而丽江被称为“世界殉情之都”,“亚洲殉情之最”。这种悲剧性的文化心理和民族习俗,究竟如何去评说,这是后人的事,但对于殉情者来说,他们总是把它看做是美好理想的归宿。当然这种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可能不会再延续下去的。汤世杰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描绘这个“殉情之都”的景观,而不能误解为他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赞美。
汤世杰的这本散文长卷帮助我从更广阔的层面上去回味丽江,我相信,也会帮助读者从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丽江。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作者是我的朋友,而是因为这本书可以成为广大读者理解丽江的“益友”。


第11版(书评)
专栏:

  鲜血凝结的史料
——《冀中的地洞和堡垒户》
“七七”事变距今已整整六十年。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场民族解放战争与今天隔了两三代人。虽有“历史隔得年代越久,看得越清”之说,但当年生动的细节与经历者的切肤之痛,则是当事人痛定思痛之后的描述更真实,更有价值。冀中地区的广大民众和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歌可泣的义行壮举,有千般风采,万种豪情,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以义无反顾的激情写下的一页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冀中的地洞和堡垒户》一书,生动地讲述了这页历史。“地洞”和“堡垒户”,是那个时代冀中地区最平常、也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以至于一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战士,回忆起当年“打日本”,无不深情地专注于这两个话题。他们认为这是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应该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传诸后人。
“地道”和“堡垒户”一度成为许多小说、电影的题材。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变迁,这些文艺作品的感染力也往往有所不同。《冀中的地洞和堡垒户》的编者杜敬是一位经历抗战的老干部,他多年来矢志于将那段历史的真实记录传述后人,约请几十位当年共过事或没共过事的同志、战友回忆撰稿,辑成这本具有史料价值的书。
有趣的是,老人们每人讲述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但没人专门讲述自己。他们是在真诚地回忆那段历史。(燕赵)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海指南

  中国园林的奥妙和魅力
——读两本来自德国的书
顾孟潮
近日,我同时拿到两本论述中国园林的书,书的作者都在德国。一本是1973年8月移居德国的中国建筑界老前辈夏昌世先生(1903—)著的《园林述要》,该书1995年10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建筑科技图书二等奖;另一本书是德国著名园艺学家玛丽安娜·鲍榭蒂(MarianneBeuchert)女士所著《中国园林》,该书1996年4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园林述要》是作者“几十年对中国古典园林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宝贵成果”(曾昭奋语),其“见解精辟,语多隽永”(莫伯治语)。据译者闻晓萌、廉悦东二位介绍,“德文版《中国园林》是作者为八十年代欧洲学者和读者对中国园林学术探讨的热潮而著。它从理论上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园林,为欧洲学者和读者研究、探讨中国园林创造了理论基础,为欧洲诸城市建造中国园林提供了理论依据”。用中文版编者的话说是“她从园艺师的角度对中国园林进行全面的描述,首次献给读者一把打开中国园林大门的金钥匙”。作者从她对中国园林的好奇、访问、体验说起,娓娓道来,可读性强。因此,它恰好作为读《园林述要》的入门书。
中国园林在外国人眼里是什么形象和感觉?这种好奇心也驱使我在初读两书的前言、目录之后,先通读《中国园林》,然后再研读《园林述要》,有步步深入,由粗到细,登堂入室的感觉。
如,一开始便读“述要”中“造园说往概略”一节,几千年的中国造园简史,只用几千字表述,对于如我这样不熟悉中国园林的人就感到很困难,多有不解之处。当读了《中国园林》的“中国园林历史”一章近四万字的介绍后等于打了个基础,便较易理解“述要”中的“精辟隽永”的论述了。由此使我想到科普著作的重要。《中国园林》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必须交待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国家、民族风俗习惯、用词造句必须通俗易懂,又要有可读性,穿插典故、神话、轶事、奇闻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园林》起着普及中国园林科学和艺术知识的作用,因此有广泛的读者和较大影响。而《园林述要》则是学术研究成果,写给专业人员读的学术专著。两书并读有取长补短之效。对于国际文化交流,科普创作的重要性在此书上表现得很突出。称《中国园林》为读者打开中国园林大门的“金钥匙”,此言不虚。进门后细细研读《园林述要》,才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园林的奥妙之处。


第11版(书评)
专栏:传记评介

  大地的精魂
胡德培
他是大地的儿子。大地把他哺育成人。他以自己的优秀作品回报大地。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和灵魂必将永生。这是记述新时期文坛著名作家的《周克芹传》告诉我们的。
周克芹,是农民的儿子,生在苦难里,长在苦难中,正是生活的苦难和挫折,赐予他许多丰富而深厚的普通农民的情感和人生感受。他执著于文学,不懈地追求,经历四十个春秋,终于在“四人帮”垮台、迎来了祖国的春天那个美好时刻,集其全力创作出一部享誉中外文坛、荣膺首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后,他又陆续写出了《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风为媒》、《邱家桥首户》、《果园的主人》、《秋之惑》、《人生一站》、《晚霞》、《写意》等名篇佳作,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及其他文学奖。他引人注目的创作成绩,赢得众多读者和文学写作者的喜爱和赞扬。然而,因为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不幸于1990年8月5日、年仅五十四岁便辞世而去。
《周克芹传》的作者邓仪中,长期追踪周克芹的足迹,支持和帮助周克芹的创作,并曾与周克芹同室办公、同刊共事。他是个有心人,平时不断积累,周克芹病逝后又多方搜集周克芹的原始笔记及各种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了这本别具一格的传记作品(重庆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记叙了周克芹的家庭、经历、学习、工作、写作及各种社会交往,尤其令人珍贵的是,作者翔实地描绘了作家周克芹创作一系列重要作品的生活素材、艺术构思、人物、情节和美学追求等有关情况,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多的周克芹如何选择生活,如何追求构思的新意,如何聚集强烈的情感,如何挖掘生活的底蕴,如何达到艺术表现的独特,以及具体地如何将自己几十年艰苦岁月积累的感情全力倾注于许四姑娘这一艺术形象之中,如何写成《山月不知心里事》的创作心理剖析,如何创作《果园的主人》这类贴近现实生活题材作品的深入思索及艺术体验等等,都能给人许多启示和教益。
因此,《周克芹传》这本书,不仅有人物史传的特色,而且有作家创作的经验和体会,还有作为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理应占有一席地位的作家周克芹诸多精辟的艺术见解和独特思考,并且是作者获得了周克芹第一底本的详尽记述,尽管有时我们稍嫌作者缺少一些理论的概括和阐释,在有的叙述中略感重复和啰嗦,但因书中一件件具体的当时采访和原始资料的魅力,仍常常抓住了我们的阅读视线,使我们真心地感激作者的那份辛劳,感谢作者对周克芹的深切情意和忠实记述。


第11版(书评)
专栏:

  《真理,您告诉我》出版
新近问世的《真理,您告诉我青年理论学习百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着广大青年群众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为广大青年群众提供了开启理论宝库的钥匙。 (煌)


第11版(书评)
专栏:新书快讯

  典雅亲切的《钱钟书散文》
对一般读书人来说,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谈艺录》虽不陌生,却难于接近,其博大深奥的学问非有相当学识的人不敢涉足。然而人们知道钱先生文章也有亲切平易的一面,这不仅反映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围城》、《人·兽·鬼》和《猫》等小说名篇。浙江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钱钟书散文》将钱先生除小说之外广义的散文体裁文字悉心搜集,收入了钱先生六十余年来间或写下的序跋、随笔、杂说、信札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的讲演稿凡九十六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钱钟书散文选本,其中首次收录钱先生早期集外作品三十二篇。
不盈百字的文言尺牍,挥洒恣肆的学术演讲,精辟机智的随笔短文,全都浸淫着钱先生融会古今中外的学识与智慧。它们还呈示出当今学界泰斗的文字风格与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因而,《钱钟书散文》对普通读者有诱人的阅读和收藏魅力,对学术研究者也有充足的资料价值。编者称,这本书的全部篇目均经杨绛先生亲自审定,保证了此书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此外,它的装帧设计风格与前几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绛散文选》保持一致,可为藏书双璧。(农)


第11版(书评)
专栏:

“网吧”
最近,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在其二楼僻静的一隅,开设了一间网络咖啡厅。人们在这里可以一边品茗会友,一边操作微机,通过瀛海威时空网络了解各种信息,或做网上游戏。据悉,这种新的休闲方式在京城刚刚开始时兴。
这种场合在国外称之为“网吧”,目前颇流行。北京现在除了三联书店,在海淀区的中关村、白石桥一带也还有几家。
徐烨摄


第11版(书评)
专栏:

《圆了彩虹——吴冠中传》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翟墨长期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本书除了记述传主的求学经历和艺坛生涯,还融入许多作者的阐发、分析和抒情文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