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热点透析

  一窝蜂做服装明智吗?
本报记者彭嘉陵
为何纷纷搞服装?
30元买两件男衬衫,十几二十元买一件女衬衫,30元买一件真丝短袖或一条时装短裙,10元买三条领带……大削价的广告,挂在大小商店。不少消费者几乎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服装厂家还有赚头吗?
赚头不会很多,甚至会亏损。据了解,由于服装大削价,生产和销售企业均叫苦不迭,1996年,服装重点生产城市亏损面达60%以上。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搞服装之风日盛,乡镇企业服装产量已占大部分,商业靠前店后厂的优势生产服装,军转民企业搞服装的不计其数,煤炭行业转产分流也搞起了服装……纺织行业在困难的境况下,也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光纺和织,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效益差,生产服装才有效益。于是,许多纺织企业纷纷派生出大大小小的服装厂,沿海一些纺织老基地,也退出纺织,转向服装。一时间,搞服装似乎成为众多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的首要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七五”以来,我国服装工业以年均增长20%以上的速度发展,特别是“八五”期间增幅达到30%多。现已形成年产100亿件左右的能力,仅1995和1996两年就生产服装170亿件。
众多厂家搞服装,看重的是服装易于生产,不要多高的技术,有几台缝纫机就行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服装是“高附加值”产品,并且服装企业安排劳力多。
纺织服装专家们告诫说,这种现象如果不改变,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十分有害,新的产业过剩问题很可能会出现。
服装是高附加值产品吗?
人们总认为纺纱织布不赚钱,服装才是高附加值产品。中国纺织总会经济调节部主任杨东辉,通过在国内外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在纺织设备日渐自动化的趋势下,服装行业比起纺织行业,劳动密集程度更高,更适合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发展,而不宜在发达地区发展。如法国、意大利、日本等纺织品服装发达国家,自己生产并出口纺织品,而将服装移往国外生产。
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在先进的纺织厂,偌大的车间里,排列整齐的纺机、织机在有序运转着,除了少数几个工人外,很难见得到人;而在服装厂,则是每台机器一个人,女工们密集地聚在一起,或坐或站手脚并用地忙碌着——尽管用的是机器,有的甚至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先进设备,但大多数服装仍旧是女工们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服装成为高附加值产品是有条件的,前提是名师和名牌。目前我们缺的恰恰是名牌服装和名牌设计师,服装大多是大路货,其附加值甚至远不如高档次的面料甚或纱线。这些年人们常讲提高出口纺织品的附加值,就要增加出口服装的比例,这应该没错。但我们不能不无奈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服装出口比例确实大大提高了,达到60%多,但平均单件价格却不到5美元。这说明我国的服装出口多了,却没有得到预期中的高附加值。近年来服装出口创汇额增加,主要是靠数量取胜的。看来,单纯搞服装而不在与之配套的产业上下功夫,并不能使服装产业上档次,也不会给纺织工业带来春天。
绕不开的基础产业
中国服装附加值不高,除了缺少名设计师外,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服装的面料水平跟不上。
在纺织企业转向服装生产的同时,却有一些服装厂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回过头搞面料纺织。这说明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产业如印染后整理、面料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据统计,在我国服装出口继续增加的情况下,1996年我国进口化纤172万吨,各种纺织品45.5亿米,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31万吨和3亿米。
事实已经很清楚,在低水平纺织基础产业下搞服装,只能充当别人的加工厂。只有通过结构调整,认认真真在基础产业方面下硬功夫,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才能使纺织工业真正上台阶。这是纺织工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窝蜂涌向服装生产,最终难以摆脱低水平重复。
纺织企业竞相生产服装和服装企业搞面料,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导致企业规模的不经济。专家建议,纺织服装行业应该利用当前调整的机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有效合作,可以服装为龙头,通过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的方式,使资产存量得到重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带动整个纺织行业的顺利调整升级。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人物画廊

  董公七十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侧记
肖瑞
七十年丰富人生,五十载孜孜探索,当董辅礽携着厚重的成果和阅历迈入古稀之年的时候,前辈、同辈、晚辈们如潮的掌声和赞誉紧紧簇拥着他。
在气氛诚挚热烈的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董辅礽频频拱手。他说:“我又感动,又不安,承受不起啊!”
在群星闪烁的中国经济学界,论学识、资历,董辅礽堪称泰斗。他有过飘摇动荡的童年,出生入死的青年,惶惑无奈的中年,不仅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更体味了经济学在中国的沧桑荣辱。他说,若不是赶上改革开放,他不想再研究经济了。言语之间,几多苦涩与无奈。在不正常的年代,经济学既无地位,更难有风骨。如董老所言,中国的经济学家不乏有头脑、善思考者,苦恼的是不能去碰那些敏感的现实问题,便只好用抽象的理论“影射”现实问题,使人读来如“雾里看花”。
不能直说,就曲里拐弯地说,不能说,就缄口不言。董辅礽治学几十年,最鄙视“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他的思路观点是一贯的,与他共事多年的经济学界前辈于光远先生感慨道:“老董从不见风使舵、随声附和。”中国体改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说,董老师从不说空话、套话,不打官腔,直来直去,难能可贵。民盟中央副主席冯之浚谦言自己“生也晚,学也晚,识董公也晚”,但董公学问深、德性高、理性强、人缘好,令他由衷敬重。
经济学界的同仁们有感于董公的正气、锐气、骨气,称其“治学敢为天下先,育人甘作铺路石”,堪称学者楷模。在研讨会上,大家不禁回忆董公50年学术生涯中的“亮点”:
1978年以前,董辅礽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和国民收入问题,其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被冠以“董氏再生产模型”;
1979年,在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所有制形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后,董辅礽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实行“政企分离”、“政社分离”,改革国家所有制的建议;
1985年,董辅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的混合经济;
90年代初,董辅礽提出按功能分类改革国有企业的建设性构想。
董老先后出版了十多部学术专著,指导了田源、辜胜阻等30多位博士生。他曾于1984年获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并于同年被法国政府授予军官级学术勋章。
董辅礽永远是率真、谦逊的。他始终认为,他的一点成就,只是在大好形势下做了一点“小事情”。有人说,在中国搞经济学要坐得“冷板凳”、“热板凳”、“硬板凳”,董辅礽各种“板凳”都坐过,不过他认为,作为经济学家,赶上这个好时代,生活在这块沃土上,是幸福的。(附图片)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记者手记

  关注标语
本报记者冉永平
经常出差,养成一个习惯:关注标语。时间一久,渐渐发现,别看每条标语只几个字或十几个字,细细琢磨起来,其中大有文章。
如果你是路过某地,或时间不允许你做深入调查,那么要了解这个地方情况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研究一下随处可见的标语。
比如,一个地方的标语大多是:“治穷先治愚”、“文盲可耻,扫盲光荣”之类,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十有八九还停留在“自然经济”阶段,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可能是“脱贫”;如果一个地方的标语已上升到:“要想富先修路”,那么这个地方可能已经走出了困境,这里人们的观念、意识至少已开始“外向”了;而一旦一个地方随处出现“来某某地投资是您明智的选择”、“您赚钱,我发展”这一级别的标语,那么,这个地方的开放型、外向型可能已经不仅仅是意识,而是付诸行动了。此地的经济恐怕离插翅腾飞之日不远了。
有趣的是,标语除传递正面信息以外,有时还能透露出相反的信息。有一次,笔者到江西某地采访,发现每隔十米八米就是一条“严厉打击车匪路霸”之类的标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此地一度路面的治安状况欠佳。无独有偶,四川某地道路乱设卡乱收费比较严重,我从那里经过时却发现,铺天盖地是“严禁在国道省道乱设卡乱收费”的标语。于是,我又长了见识:标语有时是可以反着看的。不过,这类标语也倒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与前一种标语比,似乎更有实用价值。一来对违法违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二来提醒人们警惕、监督。与闹市区的标语“小心扒手”异曲同工。
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的标语也有。前一段时间,我到四川省大凉山深处的彝族地区采访,在一个既不通公路也不通电,更不通电话的只有大约十来户人家的小村镇,意外地发现了一条“普天同庆香港回归”的大红标语。虽然那字写得歪歪扭扭,也不规范,但却最好地体现了标语的内容:“普天同庆”。连那么边远,甚至没有现代文明痕迹的地区都能赶上时代的脉搏,不能不令人激动。
常听人们传言,某某地由于交通、通信落后,当地人甚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通过这条标语,我开始怀疑,这类说法可能已是故事。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旅游、经济往来的增加,与世隔绝的地方虽不能说没有,至少也是越来越少了,而且不一定事事都与世隔绝。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长治市搬迁两千多户
无一钉子户
本报记者刘燮阳
最近,我到过长治市。人们告诉我,这个市在改造旧城中,搬迁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在短短的50天,搬迁2000多户,腾出坦坦荡荡700亩土地,无一钉子户,整个搬迁工作井井有条。
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莲只,无依无靠,年迈体衰,是这次搬迁工作的重点户。当政府搬迁一声令下,他早已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搬了家。
回民马和平在回民地区生活了几十年,故土难离。为了照顾大局,他早已打好行装,率先搬了家。他说,我们要带头响应政府的号召,搞好搬迁工作。
马小成、赵卫兵全家是靠临街的房做生意的。这次搬迁,他们的临街房要拆掉,生意没法在这里做了。但他们识大局、顾整体,克服重重困难,按时搬了迁。
长治市的搬迁工作为何如此顺利?主要是政府工作做得细。早在搬迁以前,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领导,挨家串户给搬迁户做工作,反复讲明搬迁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拆了旧的,建设新的,是为了创建更美好的明天,希望得到父老兄弟的支持。
兑现政策是搬迁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搬迁中,拆迁部门一一落实一家一户的具体工作。能投亲的投亲,能靠友的靠友,无亲无友可靠的,也尽力帮助解决。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全面安排,妥善解决,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为了慰问搬迁户,1997年2月,市委和市政府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演出,一家一户地把请柬送到。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同志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搬迁户来了,济济一堂,好不热闹。演出的节目大部分是关于搬迁的真人真事,有歌舞、有相声、有小品、有诗朗诵。主管市政建设的副市长焦宝林写了一首《拆迁之歌》,其中说道:这是一次弃旧布新的变迁这是一场造福万民的战役党和政府令出如山千家万户同心协力拆!拆掉那破旧的茅屋拆!拆掉旧世纪的痕迹东街西街一呼百应五十天腾出坦坦荡荡七百亩土地党和政府感谢你们感谢我们的好市民我憧憬着你们的新居…………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市场不认“国营架子”
阿朱
一日乘出租车,司机说:“我媳妇家5个孩子有3个下岗,一月拿200多块下岗工资在家呆着。”我问:“干吗不去摆个摊儿做个小买卖什么的?”他说:“咳!摆摊儿一天得交15块钱税,她们怕赔本儿。”我眼睛一亮说:“有一种工作保证不赔只赚。”我向他介绍,家里请了一个安徽籍钟点工,她在附近人家打扫卫生洗衣服,一天干10个小时,一小时5块钱,一个月能挣1000多呢!可司机不以为然:“我的小姨子们都是国营职工,她们哪干得了那!反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家呆着吧。”
回到家,把这事告诉钟点工,问她怕不怕下岗女工来抢饭碗,她说:“不怕,现在街道办的服务公司还不都是招外地人。她们下岗的人放不下国营架子。”
下岗职工一多,方方面面都跟着操起心来。为了扩大本市下岗职工的就业机会,有的地方宣布,在34个行业、工种限制使用外地工。尽管如此,大街小巷还是活跃着无数外地人的身影,那些被限制使用外地工的商店营业员、电梯操作工、宾馆饭店服务员等行业,还是广聘外地军团。敢情,那些被保护的下岗者自己还端着“国营架子”呢!中国人口众多,就业的机会就那么多,自然就要展开人与人的竞争。也就是说,你我不管自觉不自觉,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已经被放在市场上了。要想找份儿好工作吗?要想多挣点儿钱吗?那你就去干去拼吧!如果还有什么架子放不下,只好“要面子受穷了”。
“大锅饭”惯出的懒汉思想贻害匪浅,该铲除了。其实,和外地人比,本地的下岗工人优势不少:文化素质高,住房条件好,容易取得信任,容易与人交流沟通,生活的成本也低。就算一时下岗也不怕,路子多着呢!只是要记住,市场不买“国营架子”的账,你要去竞争才有饭碗。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营之道

  小礼帽大市场
赵克勤李冬琴
生产“红日”牌时装帽的开封东京帽业有限公司,走“低成本快速扩张,高速度稳步发展”的资本经营之路,公司资本3年剧增120倍,小礼帽戴出了大市场。
年轻的公司总经理唐震说,创办帽子公司的想法产生于1993年的初冬。当时他爱人买了一件红呢子大衣,端详着穿上红呢子大衣的爱人,唐震想这件红呢子大衣若配上一顶黑色带缎带的时装礼帽,不就把人打扮得更漂亮了吗!
唐震下决心要在帽子生产上开创一番事业。这年底,他毅然告别了开封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告别了“铁饭碗”,租了农业局一个下属单位的房子,自筹资金,创办了集科、工、贸、服务于一体的东京帽业公司。
唐震是从高档时装帽即礼帽着手的。第一步是熟悉工艺,请技术人员。唐震多方请教,聘请来一位老师傅,设计图纸,研究设备,很快安装成一条时装礼帽生产线。产品生产出来了,有船形的,有椭圆形的,有花布的,有呢子的,每一顶都做工精细,造形美观,推向市场后一炮打响,第一年生产的礼帽一销而空。1995年,公司产量翻番,达到60万顶。他们决定全面出击市场,面向全国寻找代理商,重点向东北和华北进军。现在,开封东京帽业公司已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网络。
走进东京帽业公司帽形设计室,仿佛进入帽子的世界,有高雅妩媚的圆顶帽,平顶呢帽,有宽檐的麻质凉帽,有温柔的碎花棉布帽,还有仿罗纹唱片帽……公司的生产线由原来的1条扩大到10条,公司的订货单已排到1998年春季。去年,开封东京帽业有限公司实现产值600多万元。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中国质量万里行

  国家监督抽查表明
专卖服装标识不规范
本报记者王政
近年来,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品牌,纷纷进入原先为进口服装服饰品牌垄断的专卖市场,不仅产品的面料、款式紧跟潮流,而且价格逐步趋向大众化,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为了促进专卖服装这一销售形式的健康发展,提高专卖服装的产品质量,1997年第二季度,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专卖服装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本次抽查在45家专卖店(厅)抽查了67家生产企业生产的69种牌号的73种产品,合格产品57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1%。
其中10种进口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63种国内生产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2%。女式时装产品抽样合格率最低,仅为68.4%,西裤、牛仔服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00%。
抽查结果表明,一些品牌产品的款式较新、面料较新,产品质量较好,有些虽是国外品牌,但在国内生产,价格适中,消费层次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本次抽查中也发现一些质量问题。一是专卖服装中部分产品标识不齐全,无厂名厂址,无服装号型,无面料成份标识和洗涤方法标识。经统计,被检的73种产品中,标识不齐全、不正确的有36种,占被检产品的49.3%,专卖服装的标识正确情况低于近两年服装抽查的总体水平。其中进口品牌有30种,国内品牌产品有5种。标识不齐全、不正确中,服装号型不齐全不正确的问题占了大多数。
二是面料成份明示标值与实测不符,产品缝制粗糙。这次抽查不合格的16种产品中,面料成份实测与明示不符的有8种产品,未明示面料成份的2种,共占不合格产品的62.5%。一些生产企业以化学纤维假冒天然纤维,牟取暴利的情况较为突出。
三是在专卖服装中仍存在假冒服装。如在南京华联实业总公司华联服饰商场鳄鱼牌服装专柜抽查的Crocodile牌男茄克衫不仅无厂名厂址,外观缝制粗糙,夹里严重色差,面料成份标有纯羊毛标志,实测含毛仅13.23%,经鉴定为假冒产品。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专卖服装时首先要看清楚标识(如生产企业或经销企业的中文厂名厂址、服装的成份、洗涤标志、号型标志、规格等),同时要辨别商标的真伪,然后再从服装的面料质地、色彩、款式、缝制质量等几方面进行选择才能购到称心满意的服装。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信息廊

  国家经贸委加强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管理
近日,国家经贸委颁发《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该办法明确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技术。其鉴定验收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国家经贸委系统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和地方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信息廊

  四川禁产销玩具汽弹枪
四川省委会同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禁止生产、销售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玩具汽弹枪,以及带有凶杀、恐怖、淫秽、暴力等内容的文化生活用品。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信息廊

  无净含量标识包装将禁止使用
最近,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作出新规定:定量包装商品在其包装的显著位置必须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净含量由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净含量是除去包装容器和其它包装材料后内装物的实际质量、体积、长度。多件包装商品应当标注单位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是标准净含量和总件数。《规定》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强制实施,所有生产企业必须使用完全符合《规定》要求的标识。 (本报新闻信息中心供稿)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争食天呈(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在开滦矿务局建材厂料石车间同岩石打了20多年交道的郭学明,于今年5月份下岗后,积极自谋就业门路,在厂工会的大力扶持下,投资8000多元办起了一个种兔养殖场。硬是用昔日握钢钎的手抚育出了名优种兔,吸引了众多周围农民光顾购买。在郭学明的影响带动下,该厂下岗的200多人中,有120人找到了新的就业门路。 郑勇摄


返回顶部